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介绍

研究方法介绍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根据研究需要对16个居住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408份。本书在概念的假设上正是得益于迪尔凯姆的启发,将居住分化视为社会分化的一个社会事实,将居住分化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默顿的正功能、负功能研究启发了笔者对居住分化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探讨,通过分化功能分析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城市居住分化问题的社会调控及策略性意见。
研究方法介绍_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

1.3.3 研究方法介绍

社会研究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社会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的体系”。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可以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85],为了实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应该采取何种研究方法呢?

1)本书中的调查方法说明

本选题是基于对南京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居住分化现状的实证调查,遵从对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解释以及预测的社会学研究路径,分析城市居住分化现象,剖析在城市居住生态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建构居住分化的解释模型,寻找未来城市居住分化发展趋势的城市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关于城市问题的研究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城市社会学家们通常不是简单地利用常识和个人经验[86]。本研究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主要的调查方法有四种: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

①文献资料法是社会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收集,查找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从工作的特征上看,文献资料法不受时空的约束,方便、简单、快捷,为历时性的研究提供可能,并且可以结合其他的调查方法同时使用。近年来,有关城市居住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关注的对象,并有着相当数量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本研究值得借鉴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研究选题的特殊性,故在本书中需要借鉴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文献资料包括城市地方志、城市社会变迁研究成果、城市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涉及城市的建城史、社会经济统计、地理、自然条件、风土人情、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决策、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区分布等等,还涉及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成果[87]

②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收集反映社会实际状况的资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常用的、经典的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补充已有文献资料的不足。通过问卷调查能够较为深入地、整体性地、有规模地进行资料采集,并且可以利用所获取的数据做定量的分析,以及频数统计分析、交互分析等,以求发现社会现象中的群体性规律。在本研究整个的调查过程中,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法的优点,用填答方式获取相关的信息,如住房基本情况、家庭收入、人口结构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研究中,笔者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进行了两次大型的调查。第一次是宏观层面的调查,调查统计出在南京不同区位中分布着600多个居住社区,并对其中的113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第二次是中观层面的调查。笔者根据研究需要对16个居住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408份。

③访谈法也是社会学研究中一项常用的方法。访谈法是围绕着设计的话题,在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进行。这种人性化的方法,使我们在研究中能更深入地接触到研究对象,但是由于精力和时间的限制,访谈法的调查对象难以全面展开,只能有重点地进行。访谈法可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辅助。在本研究中,笔者为了更多地、更为全面且真实地了解问卷之外的情况,采取了“入户法”、“滚雪球法”等方法,对36户居民家庭、28位来宁务工农民,以及城市研究者、开发商和城市房管及规划负责人等35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访谈。

④观察法是社会学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社会调查中,观察法就是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的功能,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因此,从城市物质性的层面上所能观察到的显性变化,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

2)本书中的主要分析方法说明

本书主要采取了比较研究方法,并且还借鉴了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的分析思路和默顿(Robert Kingmerton)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关于社会现象的划分方法,对本选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的作用。本书在概念的假设上正是得益于迪尔凯姆的启发,将居住分化视为社会分化的一个社会事实,将居住分化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还借鉴并运用了迪尔凯姆将社会现象分为存在状态与活动状态的分析方法,展开了对居住主体分化的分析与探讨。默顿的正功能、负功能研究启发了笔者对居住分化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探讨,通过分化功能分析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城市居住分化问题的社会调控及策略性意见。笔者通过借鉴这两位社会学家的方法,摆脱了在研究居住分化过程中经常被经济学和地理学所左右而面临的困惑和徘徊。

【注释】

[1]1933年的《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认为,居住是居城市四大功能之首,是城市的第一功能。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486

[2]法国学者让·欧仁·阿韦尔在其《居住与住房》一书中写道,“住房似乎是人类最早具有的概念,是与食物概念几乎同等重要的一个概念”。参见[法]让·欧仁·阿韦尔著;齐淑琴译.居住与住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

[3]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指出,城市是人类及其居住地永续的密集地区。

[4][美]帕克RE,伯吉斯EN,麦肯齐RD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28

[6]大城市像滚雪球那样漫无边际地扩大。1800年时,西方世界最大的伦敦城没有超过100万人,巴黎人口才达到50万;到1850年时,伦敦的居民人数有200万,巴黎也集聚了100万人。

[7]1990年美国有超过7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但是在1800年这个比例仅为6%。参见[美]阿瑟·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影印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

[8]参见《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 137-90)。

[9]1999年10月12日,地球上的人口首次突破60亿大关。

[10]工业化社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农民变成工人,封建地主被消灭或者变成商人或企业主。在工业革命爆发后的欧洲,传统城市固有的空间居住布局被改变,封建时代王权象征的宫廷建筑和贵族府邸开始衰落,新兴资产阶级的住宅区和工人阶级住宅区得到空前的发展。

[11]为了缓解城市中激烈的社会冲突,达到社会和谐,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在“乌托邦”、“太阳城”的基础上,对构建平等的社会居住方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法国的夏尔·傅立叶提出建设以独立住宅为基本单位的“法伦斯泰尔”(Phalanstery,译为“共营村庄”)的主张,每一处这样的“村庄”可容纳1500人,男女老幼和睦共居,以消除城乡差别和阶级对立。另一位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则力主建立“新协和村”(Village ofharmony),充分重视人的基本需求,将住宅的空间布局与社会构成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独立区域。

[12]芝加哥城市社会学诞生于芝加哥,当1892年芝加哥大学成立时,芝加哥城是当时美国三个最大的城市之一。芝加哥城在1840年人口还不足4500人,然而50年后居民人数就达到110万,1930年时人口超过350万。社会学系的创始人阿尔比恩·伍德伯里·斯莫尔(Albion Woodbury Small)就认识到居住条件对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要求去做实地调查和直接观察,而不是沉湎于坐在“安乐椅里”进行理论思考,鼓励学生们去观察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区,去分析这个“小世界的镶嵌画”,去研究它们的历史,去画出它们的环境图;此外,他还建议利用芝加哥城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场所。参见[法]阿兰·库隆著;郑文彬译.芝加哥学派.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13][美]帕克RE,伯吉斯EN,麦肯齐RD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中文序第2页,导言第3页

[14]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术语是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塞达(A.Serda)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康奈尔大学的阿德纳·斐伦·韦伯发表了《十九世纪城市的发展》,用具有说服力的数字证明19世纪最显著、最普遍的特点之一就是世界的城市化。关于城市化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城市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地理学和社会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城市化的学科领域:
  经济学认为,城市化的原动力就是资本的积累与循环,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空间性转移,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在起作用;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C.G.Clark)把产业分为三类,并指出城市应以第三产业人口数量多少为依据,城市化是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
  人口学家则强调,城市化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如1943年美国人口学者霍普·蒂丝达尔把城市化定义为“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沿着两个方向前进:集中场所的增多和各个场所规模的扩大”。转引自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5
  城市地理学家将城市化视为多种经济用地和生活用地空间集聚的过程(参见崔功豪,王本炎,查彦玉.城市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69),城市(镇)化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等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含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参见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0~61)。苏联学者认为,城市化的特征是:第一,城市活动(或功能)类型的集中、强化和分异;第二,居民点新形式及空间结构的扩展;第三,城市生活方式连同这种生活方式中人与人关系的特殊结构、文化、价值规律、发展方面等的扩展(参见PL波沃瓦诺夫;周庆生译.现代城市化和居民点发展的一些趋势.地理译报.1985(4):38)。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们不断地从乡村被吸引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参见Hope Tisdale Eldridge.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In:Spengler J J,Duncan O D.Demographic Analysis.Glencoe,IL:Fress Press,1956)。L.沃斯(L.Wirth)认为,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应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提出了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的过程。日本学者矶村英一认为,城市化应该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特点,并将城市化分为形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

[15]从1950—1995年间的人口数据来看,城市居民人口膨胀了250%,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人口只上升了75%。城市人口在1950年占29%,至1995年已经占到45%的比重,即约25.8亿人住在城市。所以,美国世界观察所在《塑造未来的大趋势(1996)》(Vital Signs:The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Our Future)中提出“城市化继续高速发展”的社会趋势,并预计200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50%,到那时人类将大部分居住在城市。参见[美]莱斯特R布朗,克里斯托弗·弗莱文,哈尔·凯恩著;程永来,李维译.塑造未来的大趋势(1996).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94

[16]从176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的90年时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到19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已经达到72%;20世纪中叶达到80%左右,并一直保持这一水平。

[17][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84

[18]“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7%。各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对人口迁移限制作用力的减弱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中国城市化过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19]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2

[20]预测会涌现500个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30个人口超过800万的超大城市。

[21]参见程义峰,文远竹.农民工生存现状扫描.瞭望新闻周刊.2002(19):28;杨斌鹄.西安农民工生存现状大调查.西安日报.2003-11-21

[22]在我们展开研究之前,有必要了解中国的国情,这是整个研究的大背景。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过程特点,“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24]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现状·前景·问题.光明日报,2003-05-08

[25]以登陆Elesiver数据库检索情况为例,检索“residential”结果列举如下:
  1.Zubrinsky Camille L,Bobo Lawrence.Prismaticmetropolis:Race and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the city of the Angels.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96,25(4):335~374
  2.Brogrenm,Green A.Hammarby Sj9stad-a interdisciplinary cas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photovoltaics in a newly sustainable residential area in Stockholm.Solar Energy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2003,75(3/4):761~765
  3.Fuel and Energy Abstracts Volume:44,Issue:4,July.2003,44(4):240
  4.Yiftachel Oren.Israel:metropolitan integration or“fractured regions”?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Cities Volume,1997,14(6):371~380
  5.Chenoa A Flippen,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ndminorityhome ownership.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1,30:337~362
  6.Dupont Véronique.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Delhi:a question of scale.Geoforum,2004,35(2):157~175
  7.Zhang Junfu.Residential segregation in an all-integrationist world.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04,54(4):533~550
  8.McCarthy John.Chicago:a case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city regeneration.Cities,1999,16(5):323~331
  9.Dorling Daniel,Woodward Rachel.Social Polarisation 1971—1991:Amicro-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Britain.Progress in Planning,1996,45(2):67~122

[26][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3~358

[27][美]帕克R E,伯吉斯E N,麦肯齐R D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63~64

[28][美]帕克R E,伯吉斯E N,麦肯齐R D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71~76

[29]Park R E,Burgess E N,McKengie R D.The C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5

[30]Hoyth.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Washington,D C:Federalhousing Administration,1939

[31]Harris C D,Ullman E L.The Nature of Cities.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1945(242):7~17

[32]此间城市领域研究的时间特点表现为: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数量化革命达到高峰并直接地对城市研究产生重大影响;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行为学派成为主流;1980年代政治经济学取得重大成果。

[33]如许学强等于1989年在《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一文中,借鉴国外学者在城市社会居住社区的因子生态分析法,提出人口密度、科技文化水平、工人干部比重、房屋住宅质量和家庭人口构成是导致广州市居住分布的五个主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广州市的居住空间格局:人口密集混合功能旧城区、干部居住区、工人居住区、农业人口散居区和知识分子居住区。参见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地理学报,1989(4):386~395

[34]Murdie R A.Factorial Ecology ofmetropolitan Toronto.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35]Davies W.Factorial Ecology.Aldershot:Gower,1984

[36]Morgan B S.The bases of family status segregation:A case study in Exeter.In: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1976(1):83~107

[37]Castellsm.The Urban Question.Cambridge,Massachusets:ThemIT Press,1977;Castellsm.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38]Harvey 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Baltimore:The John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39]Rex J,Moore R.Race,Community and Conflict.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40]Saunders P.Domestic property and social cla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78(2):233~251

[41]Pahl R.Patterns of Urban life.London:Longman,1970 Pahl R.Whose City?.2nd ed.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42]Alonso W.Location and Loa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43]Gansh J.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Ways of Life:A Re-evaluations of Definitions.In:Callow A B Jr.American Urbanhistory.2nd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44]Muller P O.Contemporary Suburban America.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81:69~75

[45]White P.The European City:A Social Geography.London:Longman,1984

[46]Bourne L S.Themyth and reality of gentrification:a commentary onemerging urban forms.Urban Studies,1993,30(4):183~189

[47]Ley D.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for inner-city gentrification:a Canadian assessment.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6,76(4):521~535Ley D.Gentrification in recession:social change in six Canadian inner-cities,1981—1986.Urban Geography,1993,13(3):230~256

[48]Sassen S.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49]O’Loughlin J,Friedrichs J.Polarisation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and Consequences.In:O’Loughlin J,Friedrichs J.Social Polarisation in Post-Industrialmetropolises.Berlin,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1996
>钱志鸿,黄大志.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1):54~60

[50]Marcuse P.Dual city:amuddymetaphor for a quartered c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9,13:697~708

[51]埃菲尔铁塔的高度为324m。

[52][美]保罗·安·塞缪尔森著.经济学.转引自[美]哈文·谢泼德,乔恩·沃斯著;乔寿宁,刘云霞译.美国社会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9

[53]参见[美]边燕杰,[美]约翰·罗根,卢汉龙,等.“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1996(1):83~94;何川.居住层次与住宅消费结构——住宅商品化带来的思考.新建筑,1995(4):11~13

[54]参见王兴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社会区域划分的研究.城市问题,1995(1):15~20;修春亮,夏长君.中国城市社会区域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城市规划汇刊,1997(4):59~62;艾大宾,王力.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人文地理,2001(2):7~11

[55]参见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2000(1):52~61;赵呈戏.消费阶层和住房.社会,2001(10):10~11;张慧芳,王晔.中国居民位置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4(1):47~53;陈浮.城市高收入阶层生活方式与生活意识调查研究.人文地理,2002(2):57~92;杜德斌,崔裴,刘小玲.论住宅需求、居住选址与居住分异.经济地理,1996(1):82~90;王朋.各家庭成员不同年龄段对住宅消费的影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77~80;黄怡.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以上海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1(4):40~43;毛刚.广东高品位住区的城市学反思.城市规划,1999(7):24~28

[56]参见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2002(3):106~110;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2):80~87;湛泳.住房制度改革与居民收入差距.城市问题,2003(4):50~53

[57]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1(3):268~275;张文忠,刘盛和.住宅区位选择的机理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00(3):45~47;翁桂兰,柴彦威,马玫,等.都市区居民对新兴边缘城市的认知与迁居意向——以天津大都市区为例.人文地理,2003(4):5~9

[58]参见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地理科学,1996(3):198~205;李飞.广州住宅郊区化发展趋势.城市开发,2001(4):35~37;张文新,朱良.中国大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现状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17~421;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地理学报,1997(4):289~299;蒋达强.大城市人口郊区化与住宅空间分布的效应研究.人口与经济,2002(3):10~17;王宏伟.大城市郊区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建筑学报,2003(9):11~13

[59]参见廖常君.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城市问题,1997(2):37~39;钱城.居住小区邻里关系的心理分析.工业建筑,1999(4):19~21;张胜康.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的正负性效应.现代城市研究,1995(6):56~58

[60]参见王晓鸣.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与居住质量改善研究.城市规划,2003(12):24~29;李潇,王道勇.中美两国城市贫困区位化比较研究.城市问题,2003(5):14~18;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5):40~47;陈涌.城市贫困区位化趋势及其影响.城市问题,2000(6):15~17;吕露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为例.城市规划,2004(6):74~77

[61]参见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3):92~111;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6):54~62;千庆兰,陈颖彪.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初步研究——以北京“浙江村”和广州石牌地区为例.城市规划,2003(11):60~64;吴晓,吴明伟.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城市规划汇刊,2002(2):17~20;刘梦琴.石牌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兼与北京“浙江村”比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9):41~46;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城市规划,2001(12):25~29

[62]参见谭术魁,彭丽艳.我国城市民工住房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中国房地产,2003(9):53~55

[63]参见李程骅.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城市住宅空间的社会学思考.江海学刊,2003(1):107~112;高中贵.高档住宅区景观环境分析与优化研究——以广东番禺南村住宅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1(2):49~52;李向东.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几个发展趋向的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1(6):36~39;徐晓军.社区的阶层化及其机遇与挑战.北京社会科学,2000(3):143~146

[64]参见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城市规划,1986(6):25~28;黄吉乔.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问题,2001(4):30~34;张翔.上海市人口迁居与住宅布局发展的探讨.城市规划汇刊,2000(5):72~75;黄怡.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以上海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1(4):40~43;王颖.上海城市社区实证研究——社区类型、区位结构及变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2002(6):33~40;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城市规划,2004(6):60~67

[65]参见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地理学报,2001(1):64~74;顾朝林,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1997(5):385~393;顾朝林,胡秀红,刘海泳,等.北京城市富裕阶层现状的初步研究.城市问题,1999(6):23~30;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城市规划,2003(5):55~63;冯健,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地理研究,2003(4):465~483;北京城市贫困阶层问题研究课题组.北京市城市贫困阶层问题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17~20;张文忠,刘旺,李业锦.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地理研究,2003(6):751~759;张文忠,刘旺.北京市住宅区位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城市规划,2002(12):86~89

[66]参见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地理学报,1989(4):386~395;郑静,许学强,陈浩光.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地理研究,1995(2):15~26

[67]参见孙峰华,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地理科学进展,2002(5):491~499;刑兰芹,王慧,曹明明.1990年代以来西安城市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城市规划,2004(6):60~67

[68]参见吴缚龙.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特点.城市问题,1992(5):24~27;参见张鸿雁,殷京生.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社会结构变迁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32~41;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分异与变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规划师,2002(8):5~8;王颖.上海城市社区实证研究——社区类型、区位结构及变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2002(6):33~40

[69]南京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跨世纪的南京人口:人口普查资料分析.2003

[70]东郊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3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头骨化石。

[71][意]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校.利玛窦中国札记:1583—1610.北京:中华书局1983:286~288

[72]参见[清]陈文述.秣陵集卷首《明都城图考》

[73]参见陈胜利,毛家琦.南京经济史(上).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166

[74][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75]清同治元年(1862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清廷同意成立淞江洋炮局,第二年在淞江洋炮局基础上又扩建了苏州洋炮局(又名西洋炮局)。李鸿章担任两江总督进驻南京后,苏州洋炮局于同治四年(1865年),也迁来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简称“金陵机器制造局”。即1865年在南门外西天寺故址创办金陵机器局,“仿造外洋式营造厂房”。毋庸赘言,兵器工业并非商业性质,所以兵器工业对城市的发展并无太大的推动。从1865—1911年的46年中南京共建13家工厂,平均每年新建工厂不足0.3家。从1912—1926年的14年中共建工厂43家。随着近代工业的逐渐发展,以及民用工业的不断成长,工业性用地对城市空间的拓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这些厂主要布置在主城边缘护城河畔等地带,城市用地大致呈向南发展的势态。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办轮船招商局后,于各有关口岸设27处分局,在南京下关建筑了码头。英商太古洋行于1867年组建中国航业公司,1875年增辟长江航线,在下关和浦口建筑了太古、怡和码头及堆栈。1899年开金陵新关。1908年及1911年,宁沪铁路和津浦铁路先后通车,南京逐步成为长江下游地区及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76]张之洞(当时任两江总督)于1894年在南京“创筑马车路”(即马路),自碑亭巷出仪风门,造铁桥(惠民桥)以通下关码头。1907年沪宁铁路建成时,又修建宁省入城铁路,1909年通车,俗称“小火车”,有江边、下关,城内三牌楼、丁家桥、无量庵、督军署、万寿宫七站,成为下关与城内的重要交通线。辟下关为通商口岸,长江航运的兴起,加上沪宁、津浦铁路的先后建成,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码头、仓库、火车站、旅馆和公共设施等的建设,使下关与主城紧连在一起,在城北的下关沿江一带形成的新市区通过改拓街道、增建房屋使下关新市区的面积得到扩展(主要是沿着江滨向西发展),并成为城市“蛙跳”发展的典型地区。

[77]真正作为南京近代化的标志,当属1929年的《首都计划》。辛亥革命后,1912年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此后,封建军阀的混战、政局动荡和财力匮乏,城市未出现大的改观。国民政府于1927年建都南京后,南京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高潮时期。国民政府在1928年1月专门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由其下属的“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负责制定《首都计划》,并聘请美国著名设计师墨菲与古力治为顾问。《首都计划》涉及范围很广,包括人口预测、功能分区、交通计划、市政工程及城市管理等各种条例,虽然由于多方面原因,该计划未能实现,但作为南京第一部正式的城市规划文件,无疑还是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首都计划》共20余项,附图59幅。计划内容为:1.南京史地概略;2.南京今后百年人口之推测;3.首都之界线;4.中央政治区地点;5.市行政区地点;6.建筑形式之选择;7.道路系统之规划;8.路面;9.市郊公路计划;10.水道之改良;11.公园及林荫大道;12.交通之管理;13.铁路与车站;14.港口计划;15.飞机场站之位置;16.自来水计划;17.电力厂之地址;18.渠道计划;19.市内交通之设备;20.电线及路灯之规划;21.公营住宅之研究;22.关于学校之计划;23.工业;24.浦口计划;25.城市设计及分区授权法草案;26.首都分区条例草案;27.实施之程序;28.款项之筹集。

[78]参见孙文著;刘明,沈潜评注.建国方略:近代化中国大策划.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204

[79]“南京并为工商之都市,将来建设完成,交通便利,人民之移住者必更多”,“以建都后突增十四万人为标准;假定工业都市完成,突增二十余万人;商业都市完成,又突增七八万人;将来政治组织扩充,新增职工,及与新增职工连带而移住者,又增十余万人;此外又因物质建设之完备,来而享乐者,或更迭游历者,又数万人……南京人口突增为一百零八万三千人”,南京“一方既为政治的都市,一方又为工商业的都市”。参见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首都计划.1929(民国18年12月):9~14

[80]参见沈嘉荣.南京史话(下).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164

[81]参见陈胜利,毛家琦.南京经济史(下).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55

[82]参见陈胜利,毛家琦.南京经济史(下).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134~135

[83]南京正式建城时间为公元前472年(东周元王四年),越王灭吴后在长干筑城(今中华门外),即后人所称“越城”。

[84]从公元229年(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之始,南京便与都城型城市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十代都城”。笔者经过计算,南京作为全国中心城市的地位的时间近460年,约占南京建城史的1/5。

[8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7

[86]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1~42

[87]城市史大师芒福德曾经说:“必须掠过历史的天际线去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去了解城市更远古的结构和更原始的功能。这应当成为我们城市研究的首要任务。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循这些遗迹继续追寻,沿着城市经历的种种曲折和所留下的印痕,通考有5000年文明可考的历史,直到今天正在展现的未来。”参见[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