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语教育不可轻视——高校《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母语教育不可轻视——高校《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母语教育不可轻视——高校《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及对策马真明“母语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人文品质,轻视“母语教育”的结果,必然导致诸如母语的不规范,写作及鉴赏能力的降低,生活品位的单一,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使命感的冷漠和不自觉。一些高校领导把大学语文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母语教育不可轻视——高校《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马真明

【摘要】“母语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人文品质,轻视“母语教育”的结果,必然导致诸如母语的不规范,写作及鉴赏能力的降低,生活品位的单一,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使命感的冷漠和不自觉。“母语教育”随着国家综合能力的提高,汉语在国际影响的扩大而日显必要和重要。因此,高校《大学语文》课不但不能轻看,更要引起领导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并将课程和课时制度化,以保证这门大一学生的人文素质第一课的恒久性。

我国高等院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国文教学即《大学语文》教学以来,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在八十年代前中期,有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少量理工类大学开始开设此课程,但此后逐年减少。至九十年代中期,全社会刮起一场“素质教育”风,从国家教委高教司到各大专院校,纷纷强调《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并把这门公共基础课定为必修课。(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但也许是从一开始,上至国家教委高教司,下至各大专院校领导都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没有长远性的深思熟虑,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现在,《大学语文》在泡沫经济式的发热后,迅速陷入沉寂、半死不活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领导重视不够。一些高校领导把大学语文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语文作为工具在中学已学过了,而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又那么重。于是在调整教学计划时,首先拿《大学语文》开刀,减少课时量或干脆取消这门课程。

(二)大部分高校没有《大学语文》的专任教师,只是在需要开设此门课程时,才从中文专业教师中派几位教师去授课而已。至于效果如何,学校领导也从不过问。因此造成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都可以教授《大学语文》课,学校敷衍,教师塞责,学生也失去了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使《大学语文》课几近陷入死地。

(三)四、六级英语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国语教学的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在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接轨的热潮中全中国的知识人和准知识人纷纷陷入了学英语的苦海中。中学学生要想进重点班,主要考虑英语及数理化的成绩,大学课程中英语课的课时量很大,四、六级英语考试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研究生考试英语成了鬼门关,找工作要有英语四级或六级证,职称评定也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尽管你这一辈子也可能用不到英语)再加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压,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几乎没时间和精力顾及母语教育之学养,只能功利地去适应全社会这种非正常的畸形模式。(这里不排除负责相关考试的部门守护其私欲的可能,把普及应用工具的知识作为创收项目牢牢抓住不放而不顾及社会效应,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高尚行为)母语教育的路越发逼仄了。

本来是一门对高校学子人文修养有极其重要意义的课,现在却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已引起许多高校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纷纷献言献策。

钱理群先生说:“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提高理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寓人文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是一个确实有效的措施。”

北大吴小如先生认为,对于《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基础课,“要想让学生重视,首先要学校领导人和决策人对公共基础课重视,这是同一座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2004年已八十三高龄的吴先生还表示:“如果倒退二十年,我真想主动请缨,再给学生讲一次大学语文”课。

北大王宁教授说“大学语文的问题,关键是课程的准确定位问题,大学语文不是给中学生语文补课的课程,这是文理课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首先是要让大学生有一个人文修养上的跨越,要让他们成为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敷衍塞责的课程,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学生健全高尚人格的养成、人文素养提升的很必要的一门课程。就目前全社会大学教育的母语现状来说,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而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忽视了母语教育,就等于放弃了汉语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母语在全球语言大家庭中的弱势状态。因此,汉语母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决策人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体制上采取与其它专业课平等的、极富竞争力的措施,以保证“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笔者讲授《大学语文》多年,深感本门课程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从对许多班级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也并不是不喜欢这门课程,而是希望教师不要象中学阶段为了适应应试教育那样死板地授课,而能够更符合文学的特点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在授课模式上、思维方式上更能具有前瞻性,点燃学生心灵深处潜藏的文学火花,从而更能吸引学生。

尽管这门课程目前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路还是很宽的。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激发、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兴趣

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淡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有极端的应试目的,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品味祖国灿烂的文化,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机械地苦学,即使发现感知了文学的美、哲学的思辩、和历史的深沉,也无暇过多涉猎。加上老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强化,为了应试,不得不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或者教条化,枯燥乏味,无所启发,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逐渐淡化、冷漠。顺此而下,他们也认为《大学语文》也就是高中语文的延续,无乐趣可言。再加上专业课程的沉重压力,使学子在学习上极讲究功利,很难将语文课与健全人格、人文品味联系起来。二是教师队伍和教师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搞学术研究从名利各方面来说都要比讲授《大学语文》实惠,因此,名教授是没时间去承担这门课程的,再加上一些讲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学问修养的积淀不够厚实,或责任心不强,使这门课程整体讲授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吸引学生。这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眼前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客观地说,学生们心中文学的积淀如同原上之草一样,虽然因为干旱少雨而显得稀稀落落,但只要得到四季风雨的沐浴,也会出现绿毯似的草地和高过马头的鲜花。老师的作用不是带给他们四季风雨,而是启发引导他们寻找四季风雨,创造环境迎接四季风雨。即所谓自然之教。(意即使受教育者感觉到是自己完成了自我塑造,而不是外力所致)兴趣的激发,会使学生懂得要什么,怎样要和如何得到。我觉得在激发培养学生对语文兴趣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上好第一堂课。大一的第一堂语文课既是师生互相认识的一堂课,更是取得学生信任,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兴趣的最重要的一课。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第一堂课,始终贯彻三个步骤。第一步,让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的性质、目的及与中学语文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放下应试教育的包袱,轻松愉快地进入文学、历史、哲学的天地,陶冶情操。第二步,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篇目,尽量避免中学学过的篇目,然后根据大多数学生兴趣所集确定基本的讲授篇目。第三步,抓住学生自选篇目中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或是文学的、或是哲学的、或是历史的、或是自然科学的、或是人生修为的,以此为线索将这些篇目融合为一体,以精练优美的语言概述,让学生知道你讲课的角度和出彩的地方,使学生在以后的每堂课都会有期待。多年来我的语文课之所以受学生欢迎,第一堂课的作用是很大的。

(二)采取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品中,往往是文史哲互相渗透。如《诗经》既是中国最早的诗歌,其中又包含许多人生的思考、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中国古代的大百科全书。故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把学诗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学诗与外交成功联系在一起。交代这些诗学的意义,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书目,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下实践“不学诗,无以言”的圣训。再如老子探讨宇宙本体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却用韵文写成,为什么说老子哲学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哲学的哲学?庄周探讨人生的著作《庄子》却用寓言的形式写就。庄子追求自由的生活、审美的生活,却不危害社会,这如何理解?苏轼抒发思念胞弟的中秋诗,开篇却提出一个深刻的世界本源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万古愁”的寓指,中国文人几千年来的政治情节又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常常渗透的这些哲学的、社会的问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殊理趣,这些都可以成为很有趣味性的讨论话题,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由爱而去探求去感知,对传统文化的积淀就这样逐渐加深。

(三)认真批阅学生习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现在的大学生表现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已经不能让他们满意。让学生成为主体,才能真正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强调语文教育中的写作训练,是因为现代社会网络办公更需要流畅干练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另外,写作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不断整理自己的思想,融汇贯通所学的知识的过程。要写出好文章,必须要阅读大量的好文章。因此,考查了学生写的能力,就等于也考查了读的能力。当然,批阅学生习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叹,如果要给两三个班上课,习作的批阅量是很大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到老师自己课题的研究等一些问题。但客观地说,学生习作是学生在文学天地获得的审美感知,并把这种审美感知融入生活而得到的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是大学生在一种极其放松、极其自由状态下的非功利创作。他们对美的追求,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憧憬,有时还会道出不愿为别人知道的心里话。而老师的观念态度,老师对这些问题思考理解往往会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从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对学生有引导作用。因此,批阅学生习作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是教学的深化。既可以深度地激发学生对国文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老师的教学魅力、亲和力和学生的信任度。认真处理好这一环节,会给这门课程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根深叶茂的有力保证。以我们兰州商学院为例,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由两位资深教授领衔,加上几位副教授、讲师组成,老中青结合,梯队完整。多年来,《大学语文》课之所以成为本校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一是因为领衔教授一直坚持在《大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二是这个团队的教师具有奉献精神,任劳任怨,黾勉敬业,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三是互相听课,从教态、教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互相渗透,逐渐形成既具有独特个性又具有团队精神风貌的教学风格。四是集体备课,讨论教什么和如何教,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吸纳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还可以集思广益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这个团队的生命力,在财经院校比较枯燥的专业学习中,开好《大学语文》课显得更有意义。那《诗经》的淳朴幽雅,《楚辞》的浪漫瑰丽,建安刚健的风骨,唐诗的大气,宋词的婉约豪放,明清小品文的轻松幽默。以及孔子的循循善诱,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汪洋恣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近代大师们中西文化交感之杰作。这文学的风、哲学的风、历史的风、人格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消解着专业学习的枯燥沉闷,荡涤着心灵的尘垢,振奋着我们的精神。课程本身具有的这许多的魅力是我们这个教学团队最深层的内聚力。不是谁要求或强迫我们必须上好课,而是传统文学中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美文使我们由衷地喜爱,想与人分享;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自愿,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道义,是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合力。当你打开《大学语文》课本,五千年文化的风就会扑面而来。

三、依托校园网,建立《大学语文》教学网站,展开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

建立《大学语文》教学网站有三大好处:

第一,我们可以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中国文学之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个模块,选派研究方向与此三模块相同的有经验的教师负责答疑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既可以使教师的学术研究专长充分发挥,答疑更精准,还可以使教师的学术研究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因为青年学生敏感、好奇、求知欲很强,他们的问题充满着最强烈的时代气息,从他们身上教师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第二,网上考试、网上批阅学生习作。大学语文课已没有了应试的目的,老师可以完全放开手脚,在课堂上立足于一片好文章,讲透、讲细,甚至可以延伸到自己的专业背景,开放思维,把对好文章的欣赏学习扩展到“大语文”广阔领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使他们的习作成为其文化修养的催化剂、试验场。网上考试、网上习作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把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吸引到文化修养的场地,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吸纳融会尽可能多的有用之技能,为服务于社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第三,围绕大学语文所精选的篇目,结合课文实际,选择一些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发言、讨论,甚至争论。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增加学生课堂内外讨论的分量,避免像至今仍在流行的教师一人从上课讲到下课、满堂灌的现象。课外师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会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文学创作的兴趣,收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奇效。

四、高校领导重视,并且从课程课时方面制度化

如何使这门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积极意义的课程长盛不衰,高校决策层的认识和态度也至关重要。《大学》有言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懂得了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学对青年学子未来事业的深层影响,才能在大学教育中不受他人的影响始终不易地坚持下去。近年来,财经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纷纷建立文学分院,或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初的目的不是盲目地附庸风雅,成为校园的点缀,而是在办学思路上打破了单一的办学模式,不局限于课程本身地塑建。更是学生间相互影响、以学养学的自己完成,这是更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的办学思路。但随着就业压力的日渐沉重,专业课、英语和计算机的水平成了当下的时尚,为了提高就业率,必须要调整课程、课时,《大学语文》首当其冲。这种近似短视的行为又严重背离了初志,是对大学生“成人”教育的反动。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学而优则仕”只有学而“成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句话是“仕而优则学”工作之余的学习(多指人格修养)又对事业的恒久性功莫大焉。当然,我并不是说学好这门课程对大学生的“成人”有决定意义,而是说要使之“成人”,传统文化及文学的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校的决策层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成人”教育,并且从课程、课时方面制度化,就不会因为领导换届或周边的影响而左右摇摆,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稳定而正常地开设下去,常开常新。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建,并不一定要成为孔子希望的“君子”式人格,但是一个具有君子风范的人,一定是一个忠于国家民族的人,一个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敬父母、有社会责任感是传统儒家君子人格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现在健全人格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与传统儒家的君子风范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传统文学文化的学习不是应该放松,而是应该加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