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平安校园建设中学生生存教育的思考

对平安校园建设中学生生存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学会生存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对生存教育重视还很不够,从小生存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不少高校学子生存能力不足。因此,以学会生存作为教育制度的重点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些做法,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想。日本同样是个重视学生生存能力训练的国家。其实与生存教育有关的思想、说法,在中国古代已被不少人提及。

对平安校园建设中学生生存教育的思考

连升炯

一、学会生存——21世纪教育的目标

学会生存一词出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提出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报告中,报告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学会生存”。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个著名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中的核心就是学会生存,它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学会生存,不但要求我们学会自我保护,更要学会劳动、竞争和应变,还要学会审美,以提高生存质量。

虽然学会生存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对生存教育重视还很不够,从小生存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不少高校学子生存能力不足。因此,以学会生存作为教育制度的重点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生存教育借鉴——中外生存教育比较

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如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生涯指导”和“生存训练”。美国的教育专家经常建议家长用以下问题考考自己的孩子:回家时有陌生人尾随你怎么办?发现家里人猝发疾病人事不省怎么办?家里突然失火了怎么办?朋友失足落水,自己又不会游泳怎么办?独自在家时不慎用利器划伤身体怎么办?陌生环境迷路怎么办等等。这些做法,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想。

日本同样是个重视学生生存能力训练的国家。日本的学校十分注重生存常识教育和能力训练,经常组织一些诸如地震爆发或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演习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提高生存能力。

相对来说,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严重,生存教育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如今大学生以独子居多,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许多家长不能科学的疼孩子,在他们的长期操劳和宠爱下,学生独立生存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一旦他们离开父母,进入高校,就容易碰到各种困难,无法适应。在学习上缺乏钻研精神,碰到困难容易畏缩不前,不会去想办法解决困难;在生活上不懂得照顾自己,也不懂得和同学和谐相处,容易唯我独尊;尽管他们的智力不差,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却存在不少弱点。每年考入大学的大学生中,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大有人在,心理素质糟糕并且因此自毁前程的也并不鲜见;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学生比起来,我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生存本领,都令人汗颜!我国的生存教育差距还很大,任重而道远。

其实与生存教育有关的思想、说法,在中国古代已被不少人提及。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都反映了生存教育的思想。

实际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已看到我国学校对培养学生生存能力重视不够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种生存教育。一种适应学生天性、发掘和锻炼大学生潜能、培养他们健康心灵和人格的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只有这种有生命力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们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保持长久、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身边的生存状态——我校学生生存意识分析

图1是作者协同部分同学所作的对我校学生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img23

图1 “生存意识和能力”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有8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独立生活,79.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时,有19.75%的学生不能正确应对火灾,61.1%的学生不了解紧急救护知识,75.3%不清楚紧急避险知识,85.8%的学生没有野外生存知识和能力,27.8%的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多;有34.6%的学生从来没有或极少做家务劳动,89.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其中有24人认为自己害怕就业或与他人沟通。调查中,城乡差别并不明显,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稍强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在自立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生活常识方面弱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最后,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没有受过系统的生存训练,有95.7%的学生认为“学会生存”非常重要,93.8%的学生很希望能学到急救、野外生存、理财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88.9%的学生认为家庭和学校都应提供必要的生存教育。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能够应对环境的变化;对于必要的生存知识有较强烈的学习欲望,但自身所掌握的生存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没有系统接受过生存教育,生存能力一般。

四、生存教育——我们该学会什么

据教育专家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将有更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考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是决定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并生存下去的决定因素。如何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踏入社会、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自立精神,学会独立生存

自立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一个人具有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仅对社会有好处,而且对个人健康发展也有利,比较容易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发展自我。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刚离开家长的呵护,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自立精神和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独立,才能生存。

2.培养沉着应变的品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危急状况下生存

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出行、旅行、体育锻炼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因素;此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或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抢劫等)等的发生,也会对大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的品质、自护自救的意识和知识,则在危急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

3.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生存

要求学会竞争、学会生存,并不是鼓励学生搞个人主义,相反,要学会团结互助,与人为善,协作攻关。一个人的生活是孤独而狭隘的,个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只有集体能使人真正走向健康成熟。我们大学生要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己才能心情舒畅,大家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

4.培养坚韧意志和抗挫折能力,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生活并不会一帆风顺,更有可能是常碰到丛生的荆棘。这需要大学生们具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顽强意志、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能接受挑战,在逆境中生存和寻求发展。通过竞争、战胜挫折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5.利用各种场合,渗透生存教育,学习生存

“学会生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生存。高校可通过专业教育、主题讨论、生存活动、团队训练等一系列、多方面的措施来进行生存教育,为大学生生存意识的培养补上一课。

6.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手,共同搞好生存教育

大学生的生存危机并不是进了高校才有,更多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联手共同做好生存教育。

家庭是生存教育的第一站。过度的爱护、保护,只会造就人的怯弱、心胸狭隘。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人父母们除了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业上关注自己的孩子外,让他们明白生存之道更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可在学生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辅导、危机事件模拟和生存教育讲座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存知识、养成生存意识的环境。

(本文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

参 考 文 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雅克·德洛尔等.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孟轲. 孟子·告子下(第15篇).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4]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5] 刘朋. 日本基础教育的“生存能力”改革. 上海教育科研,2001(5)

[6] 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7] 谢娟. “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生存教育在美国》作者访谈. 文汇报,2003-01-03

[7] 黄全愈. 生存教育在美国. 南宁:接力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