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趋势

“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趋势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等规划,结合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变化轨迹,“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将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将发生可喜的变化。“十一五”期间,大学生就业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 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趋势

从1985年国家开始调整毕业生的毕业分配政策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手段以及社会的用人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在推进制度建设、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和开拓基层空间等方面迈出了关键性步伐,实现了初次就业率和年底就业率的基本稳定。这些都为解决“十一五”时期及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根据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十一五”时期不会消失。认清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有效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等规划,结合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变化轨迹,“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将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趋势。

1.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将进一步改善,就业压力有所减小,但是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贯彻落实好就业政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十一五”期间,大学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将发生可喜的变化。一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将成为我国的时代主旋律,经济保持年平均7.5%的速度增长,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这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对就业形成拉动力。据估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至少将会达到560 万个。尤其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将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吸纳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业。二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将减缓。根据最新人口预测,2005 年之后,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减缓,2006 年新增750万人,2007年新增550万人,2010年新增数量将减少到210万人左右。来自其他求职者方面的就业压力将有所减小。三是“十一五”时期,高等教育将由注重量的扩张逐步转变为注重质的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四是就业援助等积极就业政策的出台,将至少每年带动100 多万个就业岗位,“十一五”期间至少可带动700 万到800 万个就业岗位。五是2007年2月26日,《就业促进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环境将逐步实现法制化。六是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十一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将进入社会化阶段,社会性将越来越明显,并将触及到更深层面的机制和体制改革。如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口的限制,促进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扩大大学生流动、就业的空间。预计在未来几年,用按需引进代替数量控制,将会成为更多城市和地区引进人才时的基本政策。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将进一步取消进人指标等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国家将出台一系列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就业的政策,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大学生的政策,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壁垒将进一步被打破。

“十一五”期间,大学生就业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一,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保持较大数目和规模。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比2005年高出4个百分点,在学人数总规模将达到3000万人,比2005年多出700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2006年的400万,增长到2009年的接近600万,每年增加约60万。“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 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二,“十一五”期间年均7.5%的经济增长指标较之“十五”期间的9.5%有所下降,如果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没有较大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将下降。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2000万人左右,除继续求学的青年之外,每年需要就业的实际新增劳动人口在1000万到1600万人之间。劳动力数量庞大对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压力。其三,劳动年龄人口增速的减缓,并不意味着就业压力的减轻,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普及,仅可减缓和滞后就业3~7年,大学生就业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此外,由于社会偏见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仍将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和地域歧视等,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的贯彻执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坐标转向自我定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就业选择过程中物质需求满足与精神需求满足之间的博弈更加剧烈,大学生就业取向由一元取向朝多元取向转变,由自我选择向自我选择与政府主导并存转变。自1985 年我国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来,大学生择业日益以自我定位为基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开始调整期望值,他们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更加相符,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将更加务实,他们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已不再单纯等待就业机会,而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就业期望的坐标朝自我定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不再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而是把目光瞄向基层、瞄向农村、瞄向体制外企业。高学历、低就业,是这种趋势的突出反映。

“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就业选择过程中物质需求满足与精神需求满足之间的博弈将更加剧烈。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共同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行为。教育在我国当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是一种数额不小的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居高不下。如果工资偏低、收入不高,教育投资不能在短期内得以收回,大学生的生计都将难以维持,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也将难以还清。所以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未来几年仍将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将愈加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

从就业取向来看,大学生就业将由一元取向向多元取向转变。所谓一元取向,是指大学生择业时所表现出来的集中化“情结”。从就业的区域来看,发达地区、大城市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地区。一项关于就业首选地点的调查中,有32.25%的大学生选择上海,有27.56%的大学生选择北京,有12.09%的大学生选择深圳,有6.85%的大学生选择广州,有5.01%的大学生选择大连,共占被调查人数的85%。从职业类型来看,公务员成为大学生“钟情”的职业。近年来,考公务员热持续升温,有时候甚至是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不过未来几年,大学生的这种一元化就业取向将会向多元化取向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会意识到政府机关不是发挥自身能力和显示自己价值的最佳去处。而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外资企业等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去处和重要选择。由于发达地区、大城市的优质就业岗位逐渐减少,高校毕业生将更多地选择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将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开始流向小城镇和农村。

在就业选择上,将呈现出由自我选择向自我选择与政府主导并存转变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政府将继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落户”西部。2006 年2 月25 日,中组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 号),正式启动“三支一扶”计划,5年招募10万名大学生服务农村。“十一五”时期,党和政府还将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继续出台一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特别是农村、城市街道、社区就业的新政策,力争使我国8万个城市社区和66万个村庄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每个村都有1名或更多的大学生。

3.大学生就业手段和渠道因单位性质有较大差异,体制内单位就业取决于大学生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总和,体制外单位则更偏重于人力资本。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单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体制内单位,这些非市场化单位包括政府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另一类是体制外单位,这些市场化单位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由于历史和观念的原因,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还是偏爱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不大。体制外单位工资较高,但稳定性不强,压力较大。社会普遍认为,在体制外单位就业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的就业风险。这样,大学生钟情于体制内单位就不足为怪了。但大学生能否在体制内单位就业,不仅要取决于自身的人力资本,而且还要取决于自身的社会关系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越大,在体制内单位成功就业的概率就越大。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大学生体制内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求职者调动一切关系资源是无法避免的,那些既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又拥有较强的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将比较容易在体制内单位的就业竞争中胜出。

“十一五”时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把目光转向体制外单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未来几年,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将有较大程度的发展。非公经济内在的活力,激发了强劲的人才需求,促进了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人才大流动。人才流和资金流伴生、波浪式推进的现象,在体制外经济领域表现得特别突出。体制外人才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才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能够驾驭大型或超大型民营企业的管理人才群体逐渐壮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也纷纷投身非公经济,这一领域正日渐成为吸纳人才的新高地。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大学生择业时目光将不再死盯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民营高科技企业等体制外单位将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目标。浙江省曾对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半毕业生选择到体制外单位就业,其中29.3%把外资企业作为就业第一选择,6.2%对民营企业情有独钟。据统计,近3 年来,福建省每年大学毕业生七成以上就业于非公企业。可以预测,“十一五”时期,大学生到非国有单位即体制外单位就业的比例将明显增加。与体制内单位就业取决于大学生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总和不同,大学生到体制外单位就业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人力资本。在市场化单位,由于存在着市场的硬约束,在利润最大化原则支配下,只有那些真正具备相应才能并且是企业实际需要的大学生才会被聘用。因而那些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但缺乏较强的社会资本的大学生,一般比较倾向于到体制外单位就业。

4.就业挤压现象由从上至下的单向度挤压朝上、下挤压中间的多维度挤压转变,大学生就业分化更加明显,网络就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载体和领域。大学生就业的挤压现象将由从上至下的单向度挤压朝上、下挤压中间的多维度挤压转变。“十五”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为了暂时回避激烈的就业竞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2000年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为30万人,2005年达到98万人。这些研究生在毕业求职时,与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由于学历高、专业基础好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在竞争中往往能够胜出。这样,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研究生干,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本科生干,形成了一种由上至下的单向度就业挤压,即研究生挤压本科生,本科生挤压专科生。“十一五”时期,这种单向度的就业挤压将朝上、下挤压中间的多维度挤压转变。一方面,由上至下的研究生就业挤压依然存在。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 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将达到130 万人,比2005 年的98 万多出32 万人。数量庞大的研究生必将对本专科生就业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挤压。

另一方面,来自高职生、中专生等方面的由下至上的就业挤压将日益剧烈。“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思路之一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通过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高职和中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以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将达到1500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将达到2100万人。高职生、中专生以及成人本专科毕业生将挤占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挤压。为了回避严峻的就业现实,“十一五”时期,将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考研热”将持续,“考研专业户”将增加。不过,研究生在当前和未来几年也将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考博”在“十一五”期间将成为一股新风。

网络就业创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载体和领域。在“十一五”期间,政府和各级部门将继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高等院校也将普遍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最终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网络互联互通。预计“十一五”时期,专门面向大学生就业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将继续得以完善,网络将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载体。不仅如此,大学生网络创业将成为新的“就业风景线”,大量毕业生将直接从事网络服务工作,如网上咨询服务、在线互动服务、网上交易服务等,实现“网上就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