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据统计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达到74%,在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能达到74%实属不易。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拿毕业生人数来说,2003年是212万,国家统计的就业率为92%;2004年是280万,加上前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将突破300万;而2005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40万,2006年是380多万,2007年是417万,2008年是559万(江西省是27万),2009年是611万,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2010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30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及时就业,今后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同时,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如果都按照毕业生自己的意愿去就业,那么将会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没有就业岗位。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

据统计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达到74%(截至2009年9与1日),在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能达到74%实属不易。

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总体上来讲,就业率稍有下降,但满意度依旧不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

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大学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关系,并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同时,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期望或压力也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从多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以下是一些相关摘要统计数据:

1.性别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2006年的一项调查问卷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1.08%。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程度上似乎不及人们想象的严重。

2.地区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依据大学所在地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3.专业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下面重点阐述一下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的学校教育、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6.03%)。

论及引发当代大学生就业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差距的深层根源,笔者认为,这主要与大学生的人群特征有关。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而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又大多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职业期待普遍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也在情理之中。

2.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问卷调查显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1)就业能力仍有欠缺

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06年教育部相关调查问卷显示,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如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时,在求职过程中的难题分别出现在专业能力(31.88%),自我表达能力(35.80%)、外语能力(32.09%)、人际交往能力(30.36%)等方面。一般来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恐惧感可能更高。以人际交往为例,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遇到问题的为26.51%,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31.99%。

(2)社会经验普遍不足

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这也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

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大学生对自身劣势的认识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契合,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理性与客观。

(3)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

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例如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重视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仍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1.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调查的多家单位中,有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工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对于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校教育往往采取一种鼓励校内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校外活动的做法。在重视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如何平衡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接受访谈的用人单位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如学校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多和企业建立联系,不能坐等企业来招聘。在企业看来,他们需要一个友好的学校就业部门的诞生,这样的大学会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

3.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

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改进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应避免使大学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特别应该加入就业心理的课程,学校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方面做好工作。

(三)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家庭与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它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将家庭期望视为首要考虑因素的仅为4.83%。至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方面。通过调查分析,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就业水平通常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全国就业职位有限的情况下,经济活跃地区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供本地毕业生选择,而欠发达地区在这一点上通常相形见绌。

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来源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以这方面因素为自变量所进行的重点考察表明,对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虽然没有多大影响,但在求职的具体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却非常明显。就择业标准而言,调查显示,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于地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大城市对于薪酬的要求也普遍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三、多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提高自身的硬件条件

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

1.更新观念

观念的更新既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1)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2)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

就业期望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尽管当前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时有所闻,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

2.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

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系统性专门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专业实习则通过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的准备。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共同构成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

(2)重视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校内活动之外,校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已被学生视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应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这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对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也提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单位的实习,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

(二)学校:合理定位,就业是根本

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此问题。

1.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1)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现实经济发展相匹配。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或专业所面临的不同就业形势;二要充分考虑专业内部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整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型、复合型人才。

(2)要将统一要求与多样化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也有利于有志于尽早进入市场竞争的学生的需要,提高竞争力。

(3)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望,注定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同源性。但是,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张皮或者职业技术教育日渐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的状况,致使很多学校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现状。

2.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课外活动各自为政的传统格局,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事实上,在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就有一些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并以此作为企业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也应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做好就业信息的提供和传递工作。尽管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但对个人而言,学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对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应该着力解决好大学生的求职技巧的培训;此外,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广泛的,它既包括沟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各种交往提供服务(如组织各种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等),也包括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某种信任关系(如就业协议的签署等)。

(三)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调控

政府通过政策安排全面介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由大学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双重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政策缓冲期,则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合理的决策就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1.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

首先,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制。针对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即通过保护性政策限制外地生源和外地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本地区就业的现象,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其次,加强管制,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系统。

2.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做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监管工作。包括统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包括灵活就业的人员的就业率和不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率,分析和判断隐性就业带来的就业率计算失真的问题,公布并分析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同时,政府可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平台,详细地公布各专业乃至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督促学校、社会对学生负责。

3.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如《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还有一些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将在创业指导篇详细介绍。

总之,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但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分析看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的原因复杂多样,而能行之有效的将其解决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