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

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这些易遭受就业排斥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方面责无旁贷。求职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必需的各种相关能力的总和。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近几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并且突出表现在那些专业、院校处于劣势的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上。对于这些易遭受就业排斥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方面责无旁贷。

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所致的市场失灵,使得大学生遭受着各种形式的就业排斥。从需求的角度看,雇主将某些类型的大学生排斥在市场之外,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为降低甄别成本,雇主往往按照某些标签(如院校、专业等)筛选大学生,尽管这种甄选机制有可能将一些真正符合岗位需要的人才排斥在外,但它具有一个优点,即简便易行。因而,雇主的就业排斥是一种理性选择,无可厚非。但若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如果那些在某些标签上处于劣势的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能力,在雇主进行甄别时能够脱颖而出,则可避免由于雇主所谓的理性选择造成的就业排斥。因而,如何塑造毕业生较高的就业能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高校塑造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不足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获取一个专业与职业相匹配、满意度较高的工作机会,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开发而形成的,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基地,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责无旁贷。教育部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

近几年,高校在塑造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但由于传统的办学理念、意识、方式的影响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传统的办学目标,大而全的办学规模,因循守旧的培养意识及培养方式影响之下,高校塑造就业能力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办学目标上,缺乏对培养就业能力的清楚认识,只强调学科或科研发展,不强调塑造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理解还十分模糊,将其误解为应聘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于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布就业信息等方面。

(2)在办学规模上,追求大而全,无自身的特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师资特点及办学传统,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然而实践中,为追求大而全,各高校往往忽视了自身优势,什么专业都开设,尤其是热衷于一些投资成本不大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

(3)在教学方式上,因循传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侧重于考试分数,忽视对学生能力提高的引导,不能根据社会变化适时拓展知识面和调整实习环节,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与社会需要脱节,尤其是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4)在学生培养上,培育和提升就业能力意识不强。学校的就业工作和学生的就业准备,往往更多关注就业机会及相应的求职技巧,而对就业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关注不够。

二、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什么样的就业能力

对于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就业能力,要从就业能力的构成说起。米切尔(Ayse G Mitchell)认为,所谓就业能力应该包括能够强化就业力的一切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智能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美国学者帕拉德(Pallard)提出,就业能力包括资产、发展(职业管理能力、求知能力、策略性的方法)、表达及适应。英国学者曼兹·约克(Mantz Yorke)和皮特尔·奈特(Peter T Knight)提出了有关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即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具有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及通用技能、表现为具有自信心的自我效能和体现战略反应及思考的多元认知能力。我们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涉及因素是多方面的,站在不同的视角,对就业能力构成即有不同的界定与分类。本文主要站在那些遭受就业排斥的大学生群体的视角,即那些由于所在院校和专业所处的劣势而使他们遭受不就业或低质量就业状态的大学生群体。

一般来讲,在既有的院校资源和专业设置之下,大学生自身要改变易遭受就业排斥的状态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然而,如果高校对这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上有所关注,对于抑制这种排斥状态也能起一定的作用。在我们看来,由于就业能力的高低评价主要由雇主在招聘大学生时通过大学生的简历及其应聘表现来获得,而简历与应聘表现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就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能力与求职能力。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在形成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成功就业和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需的本领。用人单位往往十分注重考察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将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工作态度,亲和力及情商,奉献精神、责任心、忠诚感及归属感,良好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及工作热情等因素作为选聘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求职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必需的各种相关能力的总和。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既是一个求职应聘的过程,也是一个形象展示的过程,因而,求职能力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对自己大学期间乃至二十多年成长历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与素质做一个全面回顾,形成个性化的求职信和求职材料;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赢得用人单位青睐并实现成功就业。

三、高校如何承担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之责

如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能力提升主要表现在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两个方面,职业能力首先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高校必须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让学生能够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本校本专业人才的特色。其次,职业能力是实现就业和从事职业工作所需的职业意识、素养及技能,这种职业意识、素养及技能的培养贯穿于大学四年,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求职能力是大学生赢得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关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除了需要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这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指导。此外,高校还要挖掘自身社会资本,尽力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便利的舞台。为此,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

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差别较大,在同一类型或层次的学校中办出特色和优势,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首先需要学校对自身性质和类型有一个准确鲜明的科学定位,即根据自己的地域特征、办学层次、行业特点等情况,深入研究自身的情况并分析社会的需求,客观地找到自身的定位。目前,高校认为高等教育应是高层次教育及通识教育,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又都是“研究型”,纷纷走“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路子,培养出来的学生千校一面,毫无特色,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优势。事实上,高等教育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依托自身优势办出特色,这样才能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学生。此外,还应因地制宜发展专业特色,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应通过分析评价本专业建设内外影响因素,把握本专业的办学历史、资金和教学设备条件、师资力量等内在优劣,把握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变化趋势、其他高校专业的发展状况等外在信息,将专业方向按就业方向的类型或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细分,对本专业特色进行提炼,因地制宜挖掘专业特色。

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挖掘学生潜力

首先,积极探索分段实施的职业规划。大一通过开展成人成才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间的关系,职业性质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使学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有初步认识,从而合理设计大学生活,制订学习目标,确立职业目标。大二、大三重在发掘自身素质,打造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锻炼各种能力,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毕业生重在求职能力的指导,以适应职业的转变,为求职前准备好一切软件和硬件的标准要求。其次,构建积极有效的配套保障。通过会议、网络等形式,在鼓励大学生进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同时,使全校教职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指导。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队伍,逐步实现专业化、专家化。最后,课程保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在培养学生自控和自主能力、研究和思考能力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同时,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到学科中,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具针对性及指导性。应重视运用心理测验、情境模拟、人才测评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水平等因素进行测量,为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客观的参考。

3.通过求职能力的培养展现学生特色

信息社会,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谁能及时获取信息,谁就获得了求职的主动权。面对如此多的求职信息,毕业生如何进行甄别,以更有效地获取信息,需要高校在信息来源及信息筛选方面的努力。信息来源方面,通过学校的就业网站,在第一时间发布大量可信度高,针对性、准确性、可靠性、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就业信息,提高毕业生信息收集的效率;信息筛选方面,向学生推荐信息可信度较高的非学校就业网站,并对信息做出分类,推荐给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学生。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人展示是其综合能力最终能否吸引雇主眼球的重要途径,即使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素养和其他综合能力,若没有较好的展示也将被排斥在雇主的视线之外。高校应通过讲授、模拟等方式教授学生如何整理突出自身特点的应聘材料,培养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应具备的表现能力、心理素质、应聘技巧等,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使得学生能够表现出个人特长,在应聘中脱颖而出。

4.挖掘学校、专业、教师、校友的社会关系网络

高校应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宣传,塑造学校品牌,扩大知名度;通过特色专业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促进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沟通,以达成工作意向;通过有效地维护学校现有的社会联系,辐射到更多的社会组织与学校并产生联系,形成新的社会资本。同时,高校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教授专业的基本动态、前沿走向掌握较多,对与该专业联系较紧密的行业发展动向具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有的高校教师是某一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有的是相关组织或企业的专家顾问,在各种社会交流活动时,积累了广泛的社会关系。因而,可通过物质及精神激励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优势社会网络资源,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搭建桥梁。此外,还可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库,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并跟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毕业生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校友网络的扩展和辐射作用,为在校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网络支撑。

(丁振国 赵频 中国高等教育 2008.24)

参考文献

[l]刘余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2]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3]王颖.基于高等教育的就业能力研究[D].全国优秀硕士论文,2006.

[4]徐涌金,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5]刘冰,段艳林,程焕章.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6]白玉芳.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利用与开发[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6).

【注释】

[1]本文系2007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