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既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需要,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的自我管理,受到一定的观念和意识的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促进其观念的更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两者是不相冲突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高校教育的模式和重点都在发生变化,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试图建立一种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学校系统管理为辅,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校内外的优秀资源,在科学管理方法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等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活动。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主动对自身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既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需要,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日渐显现。因此,怎样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寻找一种或多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大量实践和研究数据表明,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顺利进入职场的关键因素,也是其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和那些不善于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人相比,具备较强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在职场上往往走得更远,也更容易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和薪水。[5]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职业教育的熏陶和专业教育的塑造,往往个性独立、崇尚自我、追求自由,所以过多的外部约束容易使他们产生抵抗情绪和逆反心理。大学校园是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但大学阶段也正是一个人道德、心智等各方面都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

对教师而言,其主体和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渐弱化,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逐步实现由外部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过渡。和其他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活跃,自我管理有更好的心理基础。学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改善学生自我管理方法、拓宽学生自我管理平台、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

学生的自我管理,受到一定的观念和意识的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促进其观念的更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下,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就是一种按部就班的“被动”教育,这种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为他们共同安排和设定的。进入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他们脱离了家庭的束缚,获得了自由,但新的环境往往容易使他们放纵自己、迷失自我;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家长和老师的指引,他们开始变得迷茫、不知所措,面对出现的问题也常常盲目而不得法。

在高职院校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和老师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困惑与难题,由于工作职责所在,辅导员和老师往往会尽力替他们打点好一切。但实际上这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独立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老师自身的工作负担,导致最终根本无暇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学生非专业素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首先需要辅导员和老师共同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指引和提醒。面对事后学生的求助,辅导员和老师可以提供初步的指引或建议,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进行自我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创新自我管理形式

1.畅通信息获取渠道

进入大学,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都在不断提升,宽松的校园环境和充足的课余时间为他们的大学生活提供了无数可能,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要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和丰富,首先就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提升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在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改进现有的计划与安排,促进当前工作和后续规划的顺利、高效完成。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学生对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不够关注和重视、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拓宽和创新信息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如建立班级信息公布栏、班级微信群、班委信息通知,开展新老生交流、师生交流座谈等活动,使学生可以更直观、更有针对性地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并加以有效利用。

2.班级活动、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等多种管理形式

广泛开展相应的集体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促进集体成员的共同进步,进而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6]具体来说,可以以班级或寝室为单位,由若干成员组成多个互助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开展互助活动,辅导员也可以适时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对活动加以指导。每次活动结束后,可通过开班会、经验交流分享会等形式进行活动总结,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辅导员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针对经管类学生青春活泼、喜欢竞争、善于思考等特点,通过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篮球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侧面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

此外,要积极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从而使学生在与社区居民、养老院人员等的接触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而领悟到志愿服务的真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这种服务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管理。这些集体活动的开展,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也使他们掌握了自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两者是不相冲突的。相反,要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实现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既要依靠学校各级部门的共同配合,又要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制度。如成立学生会、班委会及学生管理委员会等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学生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组织和开展工作,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大多是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不是简单的学生个体的分散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多半是由社团或协会等组织的学生干部来担任的,而学生自我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学生干部对自身骨干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组织中的中坚力量,更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有时还能起到老师起不到的作用。所以,在强调加强学生工作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当然,对于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老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意见,使学生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收获。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作用,逐步扩充自我管理方面的内容,创新和完善自我管理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而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也应该根据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寻找和研究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方法,充分地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