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_立特色兴校之本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_立特色兴校之本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_立特色兴校之本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赵 策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不足又源于观念错位、知识滞后、专业和产业结构性失衡等。截至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从提升就业能力入手。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_立特色兴校之本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赵 策

(绵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不足又源于观念错位、知识滞后、专业和产业结构性失衡等。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是以“育人”为前提、以“潜能”为定位、以学需对接为途径、以复合能力为储备、以事业为归宿。大学教育的质量才是就业的生命线

关键词:就业能力;职业规划;结构性失衡;人格健全(www.guayunfan.com)

伴随大学“扩招”而降生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在“就业难”叫苦声中又出现一些单位严重的“用工荒”,“嫁” “娶”两难,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看待和解决?

一、“就业难”与“用工荒”相悖并存,深层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

(一)从就业率看“就业难”

历年高校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2010年7月份大学生一次就业率是72.2%,从刚毕业的统计看,就业率下降趋势明显。但从半年后的情况看,2007届就业率为87.5%,2008届为85.5%,2009届86.6%,2010届为89.6%,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0年大学毕业生为630万,招生量依然在扩大,而就业率在上升。情况就显得复杂了,是不是“就业难”并非应归咎扩招?

(二)从“用工荒”看“就业难”

“‘十二五’期间,我们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将达到2500万人,而我们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是900万,另有自然减员300万,因此每年的供求缺口将达到1300万”,而来自人力资源保障部的消息显示,201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5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5%。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截至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各类劳动力就业率均在提高,但908万失业人员也不是小数目,何况还有没登记到的呢?所以劳动力仍是严重过剩。

可就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又出现严重“用工荒”。不过“用工荒”主要是缺一线操作人员,并不是管理者,而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大多不屑从一线员工做起,所以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人,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用工荒”和“就业难”没有交集,也就无从解决“就业难”难题。

但即使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招工,也会招不到人。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意欲招聘三氯氢硅合成、多晶硅还原等方面工作人员,月薪3500元以上。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青海乃至其他西部地区,这种薪水待遇已相当高了,但企业却遭遇招不到人的尴尬,甚至连报名的人也寥寥无几。青海西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挂出了招聘7类专业岗位79人的招牌,主要是轧钢、炼钢等技术性岗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由于专业不对口等原因,也基本没招到人。类似这两家招不到人的企业不一而足。

(三)“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

在以“就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以一份研究报告试图破解中国的就业难题。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位国内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专家直言:“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仅仅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数量背后的就业能力不足。”“在当今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中约有20%左右属于主动放弃就业”。由于用人单位用人观念更加趋于科学与理性,希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特别是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主动就业的尚可能力不从心而望而却步,何况主动放弃就业的?事实上,主动放弃就业的往往就是因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失去对就业的信心。试想,如果大学不扩招,那些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没读大学,现在就一定就业了吗?如果依然失业,又怨谁呢?据中央电视台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仅有6%的用人单位看重学历,有33%的用人单位在意有没有工作经验,有58%的用人单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最重要。如果一个人就业能力强,读不读大学都不影响找工作。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从提升就业能力入手。

二、造成就业能力不足的几种主要因素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和素质开发而累积的、能够使之成功就业、持续就业并在岗位上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综合能力。简言之,就是一种找工作和胜任工作的综合能力,包括诸如价值取向、就业观念、职业甚或生涯规划、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内容,其中,职业能力是其核心,表现为坚实的基本能力和突出的专业技能,是求职信心和勇气的支点。那么,造成现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也是职业能力不过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一)知识陈旧滞后,适应转化难

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在对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而大学老师也常常满足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套试卷,闭门造车,不管世界在怎样变化。现在大学教授许多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非常低,有的专业居然跌至20%,除了说明企业没有远见,只能说明研发脱离市场,没有切实从实际出发。教师研无所用,学生学无所用。

(二)不能摆脱“精英教育”优越感,职业认同错位

大学扩招,招生人数由107万跃升到700万,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由4%上升为22%,意味着我国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两个概念,不同内涵,但就业观念不变,就形成职业认同错位。由于思维惯性,大学依然故我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大学生依然自视过高,好高骛远,结果眼高手低。尽管后来灌输降低就业重心、先就业后择业等思想,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事实证明,工作中不断跳槽是很影响工作效率也很影响自身发展的。据《2011年就业蓝皮书》分析:“过于频繁地更换雇主并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带来收入的增加。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3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624元。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同样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高,为3549元;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245元。”职业认同错位也就是就业期望值过高而实际能力不够的错位,实际上是仍停留在“精英教育”优越感的就业心态。“大众教育”就是使普通劳动者受到高等教育,提高的是文化、思想等精神层面的素质,不改变的是可能要从事任何平凡的工作,不标志身价的显贵和地位的走高,跟传统“精英教育”读书改变命运、考上大学就像得道成仙地位自然升高有本质区别。

(三)不能超越职业培训的想象,就业空间变窄

这是一种庸俗实用主义和狭隘的学以致用,把大学当成职业培训场所,简单对应用人单位所需,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降低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要求,甚至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也置之脑后,只讲功利和实用。没学到大学精神、没学会思想、没学到方法、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和技能不能拓展和迁移,目光短视,市侩、势利,就业空间变窄,没有雄厚的知识作后盾,不懂厚积薄发,没有发展后劲,削弱竞争力。“社会认为大学的作用是让学生变成一个产品,然后把这个产品交给企业。但是我认为学校跟企业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生不是产品。”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认为,学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大学的作用就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能力,然后再交给企业,在企业中继续学习,所以就业就是在企业继续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只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产生思想,才能创造性、艺术性地工作,从而取得最佳业绩。有些就业指导课,只教迎合,不教辨别,唯钱是图。甚至有大学生连传销都敢以身相许。

(四)结构性失衡,所学和所需不对接

结构性失衡最突出的是所谓专业不对口,即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不匹配,但即使专业对口,也有用人单位设下不可思议的门槛,如“我们要求应聘者至少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一类的条件,虽然职位和待遇都很诱人,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一些应届毕业生都无法通过初选。用人单位从直接的效益出发,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工成本,总希望招来的人不再进行二次培训就能投入工作,那就只能是熟手了。可就没退一步想,没有生手又哪来熟手?现在各大学新设专业五花八门,目的是适应社会需要,力求做到专业对口。结果又如何呢?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去应聘时,因用人单位声称根本没听说这类专业而拒之门外。本意是拓宽就业渠道,结果适得其反。另外,由于产业进化、企业升级等原因,曾经是适应的知识或技能现在却落后或淘汰了,也造成所学和所需错位,本来对口的专业变成不对口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不沟通使得学生学习时盲目,找工作时茫然。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以“育人”为前提

大学是什么?“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不是为了追求和拥有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传承和创造精神财富。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做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大学不是用来给学生找工作的,是培养人的,是培养高尚的人,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不是那种“才子加流氓”的人,所谓“大学精神,育人第一”,实乃使学生“品学兼优”,现在各用人单位招人特别把“德”放在首位,有“才”无“德”者是不招的。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作为教育来讲,就业是一个结果,但不能把就业作为目的,本末不能倒置。”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工作”,但育好“人”就能产生易“就业”的果。因此,提升就业能力的前提是“育人”。

(二)以“潜能”为定位

“育人”使学生明白人的意义,也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可算是精神世界的“定位”,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天赋、潜能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职业,这算是教会学生做事。确定了自己的择业方向,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有了规划,就有了目标,就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动态,可帮助全方位地学到和掌握职业技能,既避免知识陈旧滞后,又能够实际操作,从而增强就业能力。时代在飞速发展和变化,学校跟风就去设些五花八门的专业,结果有些专业还没建设成熟,社会又不需要了。其实有包容关系、交叉关系的专业,完全就是一种大学科,并不直接限死职业,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潜能”重新对职业定位的。比如中文专业和新闻专业做同一种工作又何尝不可?根据“潜能”定位,就能超越传统就业观,“就业难”和“用工荒”完全可以是交集。

(三)以学、需对接为途径

大学生不是产品,但毕竟最终是要输出到用人单位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就业,但结果不能回避就业,所以为学生找到就业出口是大学工作任务之一。用人单位都希望用现成的“人才”,不愿再培训或找师傅带,因为那样会增大成本,故而成“就业”和“招工”“嫁”“娶”难的矛盾。其实这种矛盾如果借鉴“合作教育课程”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合作教育课程”是加拿大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对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来说,到企业去不仅仅是“带薪实习”,它还是一门重要课程,只有经企业和学校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加拿大合作教育联合会指出,“合作教育课程”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创造了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也为能力出众的学生打造了就业的“直通车”。有统计表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要高。加拿大各大企业也非常支持合作教育,因为他们早就认识到,对于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在学生们毕业前就已开始,而同高校共同建立“合作教育课程”,则无异于在竞争中抢得了先机。所以对于经慎重面试选择的“合作教育课程”学生,他们都会以正式雇员相待,并安排专人予以“传帮带”,因为这些学生有可能就是企业的“明日之星”。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与各大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将实际专业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成之后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这也被称为:订单教育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未出校门就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学校直接安排就业,更是大大减少学生为找工作而耗费的精力。跟加拿大的合作教育很类似,只是尚不普遍。可以说,学、需对接,成就双赢。

(四)以复合能力为储备

有人把人才分为三类:专业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认为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提法科学与否,姑且不论,但在大学提高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显然有利于增加就业砝码。在学自然科学时,不妨涉猎社会科学,在考会计证时,不妨再考秘书证,诸如此类。精英教育的结果可能会隔行如隔山,大众教育则可能掌握多种技能,成为所谓“多面手”。其实在职场要左右逢源,必备复合能力。

(五)以事业为归宿

就业是为谋生工作,职业是为终生工作,事业是为献身工作。所以“先就业后择业”的提法没有错,先学会谋生,在历练中寻找自己最适合的工作。“重事业、轻地域、轻待遇”的择业观更正确,毕竟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由于功利的社会风气,成功的标志就是有钱,所以导致找工作只看薪金的多少,不管适不适合自身条件。大学既然是大众教育,就不可能每个毕业生都成为精英,去干精英才能干的工作。实际上,做平凡的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是屈就,不是降低就业重心,而是才尽其用,甚至大有作为。平凡的工作并不妨碍受过大学教育的头脑思考,并不影响产生伟大的思想,并不排除创新的可能。大学的使命实在是培养有头脑的人,培养高尚灵魂的人,培养为事业献身的人,不管最终找的工作只够糊口还是日进斗金,只要是“把社会服务看成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在工作,就有价值,就是成功,求职不是要选择薪酬高的,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做和符合自己理想的,正如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所说“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

在大众教育背景下,要更新就业观念,普通劳动者可以享受高等教育,拓宽了同龄青年的就业领域,提高了工作品位,有少量大学毕业生暂时就业困难是正常的。而就业难和招工难短暂并存也不是坏事,它可以促进大学和企业更新升级。“我国今后5年大约需要7.5万名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施展拳脚的管理人才,而达到要求的大概只有5000名。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70~80万,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企业,将需要200~300万名,但能被跨国公司看上的人才不到30万名。”面对如此巨大的供需矛盾,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刘川生说,现在很多人在热议大学生就业难,因为“十二五”期间每年都会有7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我觉得,好的大学培养的学生就业不难;一般大学培养的好学生,就业也不难;一些大学的学科符合社会发展,符合最近信息网络和现代企业的发展,这些学科的学生就业不难;还有一些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就业也不难。”大学的质量才是就业的生命线啊!

参考文献

[1] 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与中国人口金字塔图. 有才网,2009-12-21.

[2] 吴晶.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72.2%.新华网,2010-07-21.

[3] 丰捷.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 光明日报,2010-06-20.

[4] 就业形势向好 结构性矛盾尚存. 大学生校内网(www.dxs518.cn).

[5] “就业难”碰上“招工难” “嫁,娶”双方亟待接轨. 大学生校内网(www.dxs518.cn).

[6] 大学生就业难的七大深层问题. 大学生校内网(www.dxs518.cn).

[7] 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 大学生校内网(www.dxs518.cn).

[8] 周凯.复旦校长:把就业都归罪学校是种不良倾向. 中国青年报,2010-06-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