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品牌立校,追求特色发展

以品牌立校,追求特色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凝练办学特色,以特色化教育质量创建学校品牌。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志,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实践证明,学校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只有形成了学校发展特色,才能在竞争中凸现自身价值,保持生机和活力。目前,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里,还出现了“学校特色发展战略”。

第四节 以品牌立校,追求特色发展

凝练办学特色,以特色化教育质量创建学校品牌。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志,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有了有特色的教育质量,才有学校的品牌。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中形成的教育特色,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实践证明,学校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只有形成了学校发展特色,才能在竞争中凸现自身价值,保持生机和活力。

一、特色学校的涵义

所谓办学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包括办学思路的特色、教师管理的特色、后勤管理的特色、校内组织建设的特色、校内外关系的特色、领导班子建设的特色、学校建筑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等方面。总之,学校工作所涉及的一切领域都可以创新,都可以办出特色来。

目前,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里,还出现了“学校特色发展战略”。所谓学校发展战略,是指管理者对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及其行动路线所作的预见和能动性的安排。我国中小学校当前所运用的战略模式有许多种,如转制战略、联合战略、任务转移战略、多元经营战略等,还有一种使用较为突出的就是“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简称“特色战略”。特色战略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本校的潜力与特长,力争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

特色战略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高层次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创建特色被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切入点,而不是孤立的“特色”。

第二,“特色”的选择非常注意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的需要,以“特色”为学校教育与社会迫切需要的结合点。为此,学校决策者要对社会需求非常敏感,一旦抓住适合行动的机遇,就要立即决策,做到决心大,动作快。“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第三,确定的特色要突出,有力度,有较深的内涵,有持久性。只有这样,才能发生较大的内外影响。

第四,要对特色进行适度的宣传。因为,以特色为基础推行学校教育的战略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

一言蔽之,特色战略就是凭借学校的特色,开创出学校长远发展的前景。

特色学校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的形成机制概括起来就是:一种意识,两类分析。一种意识是指创新意识。那么,创新意识来自何处?普遍地说,学校领导者应培养起“三感一意识”。即成就感、危机感、新意感和敢于冒风险意识。成就感是指不甘守成、更上一层的进取心,是指要把工作做大、做新,有超越前人、他人和实现自己的雄心。危机感是指对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威胁所产生的忧患与抗争意识。新意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心态方面而言,不愿简单重复传统的观念、行为和方法,总想在新思想的基础上有所作为;一是从行为而言,对新理论和新经验保持敏感,愿意研究和接受。两类分析是指环境分析和学校需求能力分析。所谓环境分析是指要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师服务对象的需要作出判断。

学校教育既要使学生对现存社会形态有一个理性认识,又能发展对新的更好的社会进行创造的热情和能力。如赫胥黎所说,“教育的目的之一应该是教导人民忽视他们的社会环境所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无意识的偏见”。如果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学校就要为偏见的消失和有批判性鉴别能力及智慧的发展创造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发展适应以上要求的学校特有的文化。它可以说是学校独有的社会形态,既含有对已有社会存在的批判,又有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既有教育目标的预设,又有师生员工的自我创造。

现实中学校文化呈现何种形态与学校管理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主要靠学校管理来创设。综观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凡是使学校发挥出强大的综合教育力量者,其必具“特色”,而特色之特则表现为学校文化之卓尔不群,其文化优势又与其独有的管理模式相联系,其管理模式之最大特点则在于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蕴涵新的教育理念;反观学校文化之平庸者甚至无文化者,其管理则带有明显的无教育、去教育性。有无学校文化意识以及创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实际上反映了学校管理者对教育规律、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方法等进行探索的不同的积极性与自觉程度,所以,通过学校管理发展学校文化就是在进行教育,也是在研究教育。当然,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律,有其复杂的结构、内容,对外存在着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冲突,对内有着学校主文化与亚文化的矛盾,等等。然而,这些也正是学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凸显了其核心的位置,精神与信念觅得了其丰富的载体

二、特色学校的“招牌”

(一)优秀毕业生

作为一所学校,它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作为一名校长,一名教师,他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作贡献,应当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毫无疑问,一所学校、一名校长、一名教师的全部努力、全部心思都应集中在一个目标上,那就是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所以说,出优秀毕业生是中学办学的第一大目标。

优秀毕业生要做到两个适应:一要适应高校继续学习的需要,二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两者,一个是眼前利益,一个是长远利益。那么二者如何统一呢?答案就是抓基础。基础教育,居于学生的打基础阶段。我们的理念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将取决于中学时代所打基础的深度。”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在人的一生中长期发挥作用,体现出教育的后劲。因为基础的东西,相对是稳定的,如基本觉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心理品质,这些基本素质不会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而过时和变得无用,这是由基础的长效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只有抓基础才能较好地解决“眼前”和“长远”利益的矛盾。

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这完全是正常的,是好事情。客观上学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个性的多样性是绝对的,这刚好和社会的多样性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择校和择业。如果学生真成了一个样子,那倒反而很难适应社会多样性的要求了。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当然希望自己输送的毕业生更适合于社会需求,因而也就不仅不反对学生多样化,而且会自觉地去培养学生不一样的特长和个性。

如果出于竞赛、升学等功利因素的考虑,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训练成“应试机器”,那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必会影响学生基础的夯实和特长的发展,而且这也将严重阻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为他们缺乏应有的基础和特长,将影响他们毕业以后的再学习和适应社会需求。这是中学阶段应当避免的倾向。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即基本觉悟高,基础知识好,基本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打造品牌学校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优秀教师

学校应在培养优秀生的过程中,造就能培养优秀学生的优秀教师。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当是高尚的、完善的,应当是美的象征。优秀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令学生佩服的人。

德,主要指教师的觉悟高,道德高尚。而这些都应当集中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极端热忱和对学生的极端热爱上,应当表现在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上。才,是指教师的本领。一个现代教师的才应当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两基,具体包括:基础知识扎实,功底雄厚,知识面广、新,不仅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系统知识,而且精通与本学科有关的相邻学科的知识;基本能力强,除了一般的能力强之外,专业的特殊能力也应当强,在学生面前,要有很强的解答疑难问题和引导启发学生深入学习、思考的能力。二是五胜任,具体包括:能胜任选修课教学工作;能胜任科研工作;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能胜任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三是四会,具体包括:会讲外语、会使用电脑辅助教学、会用心理卫生知识和会用学习科学知识来指导学生。

三、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办出学校特色

树立名牌产品是现在众多企业深化改革、搞活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同样要创“名牌产品”。对于现代学校而言,要根据本校的优势,依据专业设置的近期和远期规划,按照“紧贴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办出特色”的原则,确定学校的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一)“品牌”学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

创建品牌学校,使学校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优势形象位置,就必须在教育质量、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和公众口碑等方面下功夫,而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因为学生是品牌的要素,教育质量是品牌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就是学校的品牌。所以,打造学校品牌必须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学生培养目标、方法、内容机制、措施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优化规范,形成先进稳定的培养模式,通过学生的成长与表现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满足教育消费者的基本利益需要,在教育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得到认同和肯定。学校必须提高满意度,使学校在教育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其次,从形成办学特色角度看,办学特色或者体现在培养目标上,或者体现在培养过程中,或者同时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但无论怎样的办学特色,都是对受教育者行为变化(素质提升)提供的经验和预期,因此办学特色的基础仍是教育质量,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质量。再次,教育质量也是学校品牌建设和发展的支撑点。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好教育质量,创建品牌学校的工作才有抓手和落脚点。最后,教育质量也是学校品牌产生效益的根本保证,因为只有教育质量提高了,学校才会有知名度、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才能在生源市场、资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上取得更多份额,产生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品牌建设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建设特色的契机就在我们眼前,谁首先抓住,谁就先发展。首先,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对所有学校都是新的起点。关键是你在等待观望,还是在怨天怨地。新《课标》是难,还多了些不确定因素;教材是活,还多了学生的主体因素。很多教育人都认为,新《课标》太理想化,不好执行;教材太活,但是逃避不了考试。这些话都没错。但是,如果我们细读新《课标》里面的客观标准,是很量化的,这些标准是非达到不可的。这总好执行吧。关键是,我们怎样达到这些标准?怎样把新《课标》里的三个维度,这些不确定因素在我们的课堂里确定体现,执行下去,这些非常值得研究。而研究的指向是让教师们能否教得起来,让孩子们能否学得下去。研究的空间很大,做得好,特色彰显出来,“品牌”或许就在其中。这就是契机的构成因素之一。其次,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其中之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我们教育界的先进生产力就是广大的教师。如果他们“先进”了,“生产力”就上去了。就能代表起“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多少年来,人们没有这个观点,教师可以一辈子“重复昨天”。为了执行新《课程标准》,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纳入到“品牌”旗号下来,使之有集中性,有战斗力,有号召力。

走入21世纪,洞察世界——就在我们周围,我们被“品牌”包围着。特别是洋“品牌”,——以“麦当劳”“肯德基”为首的洋食品进入了我们中国孩子的口味天地。至于汽车、衣服等几乎充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似乎感到,不出国门,却也来到了异国他乡。然而,“感到”是一回事,而“实在”的生活是另一回事,扪心自问:如果你口袋有了足够的钱,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品牌前,你会无动于衷?不会!理由很简单,它是品牌!尽管它不一定物有所值。如此,我们可以下结论:洋品牌进入中国,除了它的经济意义,还具有它的政治意义。在我们的市场开放后,我们是拱手让步,还是和品牌并驾齐驱,乃至凌驾于“洋品牌”之上呢?要知道,这是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啊!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义务制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属于“计划经济产物”,国家给学校划定了施教区域——让你躺着都有事干。然而,当市场经济的模式日臻完善之时,当人们的物质追求达到比较满意的时候,就自然会追求精神境界。学校教育就无可抗拒地被推到市场经济的旋涡中去——君不见学校之间的“招生大战”和家长群里的“择校大潮”?这就昭示着:学校的计划经济将被打破。校长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教育市场经济的洪流。如果你一味埋怨,那就是“几个苍蝇,嗡嗡叫”;如果你还在等待,那就是“粪土当年万户侯”。唯一的办法是:“高唱国际歌,用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社会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运作中,“合而不同,同而不合”。意思是,如果你要存在于经济发展里,那就必须和别人不同;如果大家都相同,势必互相残杀,同归于尽。这点,我们已经从许多国有企业身上看到了事实。这样,建设“品牌”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以“品牌”来昭示:“我和别人是不同的。”如果你确实具有“不同凡响”的东西,那么你就发展了。无数人都把目光投向你的时候,无数的人都在为你的品牌喝彩的时候,无数的人才集合在你的品牌下为你的“品牌”增光添彩的时候,你就是想停也停不下脚步。这就是我考虑用“品牌”建设来发展学校的出发点。

一、教育质量:中国视角的分析

中国在实施全民教育普及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教育质量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全民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我国在反思自我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优质的全民教育目标。

“我国有一套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第一,要明确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四有”新人。第二,我国教育质量创新的正确选择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优先发展与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坚持基本路线的根本问题,符合我国国情。第三,教育优先发展,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第四,当前中国“穷国办大教育”这一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是坚持质量与效益相结合,这是我国传统教育质量观的全面创新。第五,将教育质量的评价从局限于学校内部扩展到整个社会,扩展到社会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评价。第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