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人·立校·治学(代序)

为人·立校·治学(代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云生有近20个年头了。大约三个月前吧,已经在洪塘中学做了近三年校长的云生,捧着厚厚的一叠打印成册的文稿,说是《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要出版了,请我作序。从中,我看到了云生的为人,也看到了他的立校,当然也有他的治学。可以说,云生确乎是一位学者型的校长。

为人·立校·治学(代序)

宁波市教育党工委书记、局长 黄士力

认识云生有近20个年头了。云生每次跟我见面,总是以“老师”相称。其实我从没有给他上过一节课的。云生1983年考入宁波师专物理系,其时我在化学系任教,所以我并没有给他上过一节课。但他自己说,他的一个非常要好的高中同学是我的学生,他也一直打心里把我当老师看待。

多年前初见云生,那时的他尚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浑身充盈着勤奋、踏实。熟稔之后,发现这背后还深藏着肯学习、善思考的优点,而正直、善良、开明、务实更是云生人生历程的深厚内涵。在做人方面,云生是难得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的——这一点,最为可贵!

不过,作为主管教育工作的我,当然更会关注作为校长的云生。

大约三个月前吧,已经在洪塘中学做了近三年校长的云生,捧着厚厚的一叠打印成册的文稿,说是《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要出版了,请我作序。

书稿还没有接下,我心里已是讶然——三年前的春节,云生寄来他刚刚付梓、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承担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信上说着“恳请斧正”的话。而短短三年的时间,又要看见他的新作问世了。

但云生说,这是他的校园文化三部曲的第二部。已经出版的《承担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是关于“学校文化”的,这一部是关于“学科建设”的,下一部将是关于“课堂文化”的。因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部,务请我提携作序。

于是我的脑子里冒出了韩愈的那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更何况,他现在所在的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初中啊。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片稍嫌贫瘠的土地上,云生竟然也培育了茁壮、喜人的秧苗——后生可畏!

静下心展读云生的这部《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书稿,知道他这三年在引进到洪塘中学做校长期间的作为:“导学稿”、“立体德育”、“阳光体育”——真是德智体全面开花,又处处凝聚着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

我登陆了先前他任职校长的慈溪市实验高中和现任校长的宁波市洪塘中学网站主页。在丰富多彩的信息中,我关注到如下一些一脉相承的文字——

关于“校训”,慈溪实高的是“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洪塘中学的是“正道力行,止于至善”。

关于办学宗旨,慈溪实高的是“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洪塘中学的是“让每一个学生愉快地成长、成才、成功”。

从中,我看到了云生的为人,也看到了他的立校,当然也有他的治学。“热爱教育”、“懂得教育”、“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他是真的在身体力行。

跟云生交往过的人,印象多集中在他的教育激情上——不知疲倦、永不停步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而这两部书稿,则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很多普通校长身上少见的思想和梦想。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的汲取,到对中国当代教育现象的反思,显然他是一个忠实的践行者。

本书论证绵密,立意高远,对文化、学校文化、学科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是本书的两个支撑。关于中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正是云生“立校”的缩影,尤其是“导学稿”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让教师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过渡到“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的教育新境界,为实现“轻负高质”提供了可能。

这已经不是作为一个校长普通的“治校”了,而是着眼教师和学生未来发展的“立校”实践。

在平时的交流中,云生向来坚持“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态度,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工作第一、事业第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但这样的“敬业”或者“乐业”显然不是他所要追求的目标——对他而言,这充其量只是一块“基石”,参透教育、回归教育也许才是他真正的人生高标。

宁波自古多才子。可以说,云生确乎是一位学者型的校长。读其文,见其人。书中的云生和现实中的云生一样,正行走在灿烂的人生道路上,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在我们的校长圈里,云生会有越来越多的同道者。

是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