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刘登秀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建立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探讨了该指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具体措施。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系统教学体系不完善。

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刘登秀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建立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探讨了该指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体系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农民工、下岗分流人员也不断增加。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1.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制约因素和眼前的机遇,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对行动的时间、顺序、方案等做出合理的安排,是一个人的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简言之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一个人的人生规划。根据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生涯可分为萌发期(青年时代)、选择期(求职择业时期)、适应期(初入职场的角色转换时期)、成熟期(职业相对稳定时期)和结束期(保持成就、安享晚年时期)几个阶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把大学生就业放到整个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的,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职业定位,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与职业素质,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优结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可能一次性就可以全部完成的。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一般来说,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对职业进行研究,进行职业分析,了解职业现状、职业要求、发展趋势等信息;二是正确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因素与职业因素的匹配,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使性格与职业的吻合,兴趣与职业的吻合,能力和职业的吻合以及职业倾向与职业类型的吻合等。实际情况是,不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致使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在北京人文经济类重点综合大学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2%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学生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16%的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单凭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是难以正确把握的,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和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逐步构建和完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体系和长效机制,从大一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这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的竞争力、学校长期健康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社会繁荣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现实性

从2008年开始,各大高校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各大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要求,陆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由于这门课程刚刚起步,因而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系统教学体系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贯穿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展的国家中,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色的自我探索。而在我国,学生一般是在即将毕业时,同时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因此,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当有限。根据新浪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调查表明:“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阶段”仅为3.12%。这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内容也相当不完善。

第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服务机构不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社会上的服务机构也存在与高校实际不符合的情况。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严重不足。

第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队伍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由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的,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大多数来自学校党务、政务部门,还有部分由辅导员兼任。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要点把握比较好,但在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上还比较欠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缺乏和专家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内容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就业管理体系,而且还包括对学生的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教学体系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体系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既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理论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的引导,还包括对学生进行以求职为目的的就业指导。

首先是职业规划理论教育,这个可以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这门课程来完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是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次就是对学生进行以求职为目的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备择业资料,掌握和训练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成功的就业。

为此,必须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大一为“择业指导”,通过社团活动、公共课程、他人咨询等方法学会了解自我,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探索职业兴趣和技能,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大二为“创业指导”,围绕职业目标,通过网络、招聘活动、实习、兼职等方式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重点培养解决职位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塑造职业品质,奠定职业发展基础,跟踪目标企业,强化人—职匹配;根据职业和行业人才要求,加大职业技能培养力度,通过企业见习,强化执行能力,并修正和完善职业生涯设计。大三为“就业指导”,提高求职技能,强化面试营销能力,搜集职业信息,去企业实习,主动就业,获得理想职业。

2.管理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体系包括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相应的工作队伍。该中心的主要职责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职业咨询服务和能力评价,进行就业市场指导,负责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实施办法;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和统计工作并按时上报主管部门;收集需求信息,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网页),向学生全面公开就业政策与需求信息,组织本校双向选择活动,完善校内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按照主管部门意见,具体实施就业方案,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公正客观地介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在校表现;开展毕业教育,及时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工作队伍中除了中心专门负责的老师外,还包括各院系的兼任就业的辅导员,而且必须专业化和专家化。

3.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是指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定反馈评估,并进行适时的修正。即对核心目标和主要措施进行评估,是否符合现实需要;对社会发展和自身需求进行评估,找出新的发展方向;寻找职业规划中的偏差和不足,加以调整和弥补。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加上在进行职业规划时,由于对自身和外部环境认识的局限,规划往往不够具体和细致,有时还会有一定的偏差。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不断地进行检验、评估和修正。因此,要指导学生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通过反馈和评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修正,使职业规划行之有效。同时增强实现职业目标的信息,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有更清楚的认识。

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职业生涯规划是社会系统工程,除了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参与外,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共同关注。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目前各大高校都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和服务,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一批专门性的非营利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这种机构的作用在于沟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2.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这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对于大一新生,应着重认知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及认识和规划职业生涯;对于大二学生,应着重培养基本技能,让他们对涉及就业方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受挫力;对于大三毕业生,侧重就业形势、政策、方针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从容面对挑战。

3.建立、完善科学的测评体系

大学生只有对自我进行科学的测评、客观的评价,才能冷静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因此,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通行的某些测评项目和方法,再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测评体系,教育和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势,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高校要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大学生入校后,高校要对其个性倾向、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目标、职业能力等进行测评和分析,掌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心态,了解大学生选择的职业类型,从而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在二年级时,高校允许学生在大学科范围内调整自己的专业,并在每个专业设立研究型、创业型、技术操作型等专业模块供学生选择;建立职业规划导师制度,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某一层次或某一职业类型的学生的职业指导、心理咨询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职业目标。另外高校还要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职业训练情况、所掌握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规划专家给予的职业生涯建议、专业导师评语等资料分类归档,以便为用人单位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4.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高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理论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需要学校培养一支专业化和专家化的队伍,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需要的职业规划。这支队伍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很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前者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后者体现在能够创新,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要培养这样高素质的一支队伍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使其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心理学或从事职业研究的专业人士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些专业人士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制订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外,高校还要为教师提供参加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参加学术会议;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感染和带动学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关系高校持续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学生终身的大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教材编委会.大学生就业指导.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胡建宏,刘雪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7

[3]张秋山,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实用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李若凝,程柯.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中国林业教育,2007(4)

[5]欧阳琰,赵观石.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大学时代:B版,2006

[6]范方仕,杨晓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8)

(作者刘登秀: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纺织系辅导员、讲师,历史学专业硕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