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内分流主要是由高校主体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意愿进行的分流活动,其价值目标应该是由高校主体来确定的,体现为分流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

教育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四大要素[10]:价值目标、结构功能、操作策略、运行机制,高等教育内分流作为教育分流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四大要素同样可以作为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只不过有其特殊的内涵。通过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并使各个要素合理化,为我们构建既适应社会发展、又促使个性发展的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打下理论基础。

(一)价值目标

价值是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的重要性的认识与评价,而目标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做出的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或对某种结果的追求。价值与目标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区别在于:价值是一种观念的东西,是无形的;而目标是一种具体的东西,有时还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它是有形的。其联系在于:价值的产生源于主体的需要,目标体现的也是主体的需要,显见,目标与价值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价值是目标的观念表达,目标是价值的具体形态。所以,人们往往把“价值目标”联系起来使用,指人们所追求的某种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或活动结果。价值目标与主体的利益是相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主体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实际上也就是对利益的追求。由于主体的不同,他们在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其价值目标必然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到某一活动,一定的主体通过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也有可能使活动的价值目标趋向一定程度的统一。

高等教育内分流主要是由高校主体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意愿进行的分流活动,其价值目标应该是由高校主体来确定的,体现为分流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内分流的价值目标是高校为分流培养各种人才和协调社会各类主体的利益关系而在一定时期内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即高校分流目标。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维持与发展,也有自己的追求与目标,他们的各种目标有可能是一致的,但在更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高校分流活动的目的是尽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因此高校分流目标主要是一种兼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社会规定目标。它是国家为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要求对高校分流活动提出的目标,一般体现在国家政府制定的教育目的、分流培养目标与各级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规划之中。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活动所应达到的质量规格做出的统一规定,它对所有的学校都起指导作用。高校的分流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制定的对高校分流活动在质量方面的具体要求。分流培养目标应遵循教育目的的规定,但是教育目的又不能取代具体的分流培养目标。教育发展规划不仅对高校分流的发展方向、质量要求做出规定,还要对高校分流的发展速度、规模或数量等做出规定。

(2)学生个人目标。它是每个学生出于对未来生活及其职业、阶层和地位升迁等个人前途的设想而形成的分流期望。学生的个人目标反映在每个学生对高校组织的不同分流培养活动方式的态度与选择的差异上,不仅代表学生个人,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的需求。众多学生的期望汇集一起,成为左右高校分流活动方式和途径的一种潜在而巨大的力量。

(3)社会用人单位目标。它是用人单位在间接参与高校分流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高校分流培养的人才质量及人才对本单位发展效用的期望。用人单位的目标主要包括人才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与工作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4)高校期望目标。它是高校为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希望达到的状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层面,包括高校的收益、集体的福利、校舍的更新、扩建与教学设施的改善等;精神层面,包括获得上级的表彰、社会的赞誉及在同类高校中享有较高学术地位等。该目标的确定与学校领导成员的教育思想、理念、抱负水平,教师成员的年龄、素质结构状况,以及学校现有的地位密切相关。

社会规定目标规定了高校分流活动的目的、任务、内容及部分途径,反映整个社会较为宏观的需求;学生个人目标反映着广大国民对高校的需求;用人单位的目标反映着社会中具体的经济实体、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高校期望目标反映了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可见,高校分流目标的形成过程,就是协调社会、个人、用人单位与高校自身的利益,求得各方面目标之间最大限度的一致性的过程,4个方面都要兼顾。

(二)结构功能

高等教育内分流的结构是高校主体根据社会分工的特点和学生的流动性特点而形成的内部构造。首先,现代社会分工的既专业化又综合化的趋势,导致社会职业适应社会分工所需要的知识出现了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知识结构的变化来设置分流结构,必须设置不同的教育层次以适应分工需要:由于社会分工所需的知识类型不同,高校必须设置不同的学科专业;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手段或途径不同,高校必须设置一定的课程、课堂、年级和班级。从这个角度看,高校的分流结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其次,由于人们从事某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不同,加之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对高校所设置的分流结构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他们的流动。一般而言,高校的学生主要有两个流动方向: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学生在学校内部不同的教育层次(如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或同一教育层次中的不同年级之间的上下流动;横向流动,指学生在高校内部不同的教育学科类(如理科、工科、文科、政法科、农林科等)以及具体专业、课程、课堂、班组之间的流动。社会分工导致知识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学生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教育内部分流结构必然形成纵向分流结构和横向分流结构。

1.纵向分流结构及功能

纵向分流结构是在高校内部将学生分流进入不同教育层次的比例关系及互联方式。这里的不同教育层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指不同教育程度的层次(可称之为“流层”),如从低到高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教育程度层次的高等教育流层。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也已向多层次发展,因此,高校内部不同教育流层之间的纵向分流结构之一就表现为不同教育程度水平层次之间的学生比例关系。

(2)是指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升迁。高校内部合理的纵向分流结构对于各类分流主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家、社会、用人单位来说,合理的纵向分流起到一种选拔人才的作用,并通过它使各层次人才分流到相应的社会阶层中去。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合理的纵向分流使学生具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使他们具有了竞争社会地位升迁的途径,因此,高校内部不同层次教育程度的分流,必然成为学生的需要,必然成为学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再者,对于高校来说,设置不同教育程度层次的分流结构,正是适应了社会各类分流主体的需要。当然,高校也须按照社会规定目标来设置分流的层次比例,不能人人都往高层次,否则就会造成结构失衡,不适应社会分工的各类人才的需求。

2.横向分流结构及功能

横向分流结构是在高校内部将学生分流进入不同学科专业及专业方向、不同课程、不同课堂和不同班组的比例关系及互联方式。其功能体现在促使学生流动,并满足学生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程度上。按照现代高等教育中高校的内部结构和教育教学运行程序,高校内部横向分流结构主要有4种:专业分流结构、课程分流结构、班组分流结构和课堂分流结构。

(1)专业分流结构。高校的专业其实是一种分流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一种分流教育实体。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由此,高校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分流教育。专业教育源于社会分工的需要,随着社会分工日益复杂,高校教育的专业性特点越来越明显。高校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将学生分流进入不同的专业领域,使学生成长为不同类型的人才,由此也便形成高校专业分流结构。

专业分流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分流培养上的体现,是高校分类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横向分流结构。一般地,它包括3类专业分流结构:专业方向结构,专业布点结构,专业时间结构。专业方向结构是指高校专业门类及方向结构的比例关系,如某学科设置哪些专业、哪一级专业,专业招收多少人数等。专业布点结构是指高校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平衡比例关系,如文科与理科、理科与工科、工科与农科等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专业时间结构是指学生进入专业的时间早晚关系,如入学时即进入专业,或者一年、两年后进入等。专业分流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科技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学生能力结构、人才类型有着重大的关系。专业方向太窄将会使学生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造成就业困难;专业招收学生太多,也可能会超出社会接纳能力,同样会使学生就业困难;分流时间太早将会使学生基础不扎实,适应能力不强,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因此,高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意愿设置合理的专业分流比例,否则将会造成结构失衡。

高校内部学科专业分流结构是高校分流全局性的基础工作,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类型,分流施教的计划制定和高校的科研方向等重要问题。它对人才的合理使用,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重大影响。设置合理的专业分流结构有如下主要功能:是保证高校为社会建设分类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及保证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高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力的保证;有利于高校促进专业分流结构建设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促使高校专业分流结构与新的技术革命需要相适应,努力开办设置更多的新专业;能促使学生合理流动,满足学生选择专业分流渠道的需要,使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健康成长。这里所谓“设置合理”实际上是指高校按照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设置合理的专业比例。如综合性高校在文、理、工、农、医、法等主要学科专业及专业方向上应有合理的比例,在“冷”、“热”门专业上也应有合理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势必影响社会的人才结构并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分流出高校,顺利就业。

(2)课程分流结构。课程一般是指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它是人类各种知识的体现。课程有多种分类,例如,反映自然、社会和人文不同知识类型的课程分别为自然课程、社会课程和人文课程。正是由于各种课程体现了不同的知识范畴,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课程,就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具有不同的能力,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课程不仅是对学生施教的教育内容,而且客观上成为了分流学生的渠道。

课程分流结构就是指各种课程设置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它是高校为分类培养人才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设置的横向分流结构之一。对学生具有重大分流意义的课程结构设置主要有两种,即“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规定目标的需要,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要求学生形成统一的素质规格;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往往与固定教师、固定课堂、固定课时、固定班级等相联系,导致学生流动性不大,限制学生的选择性。选修课程,一方面迎合了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流动、分流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选择不同使其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也可能选择不合理而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因此,高校的课程结构设置必须有相对合理的比例,以形成合理的课程分流结构,达到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起到一种既发展个人又发展社会的作用。

(3)班组分流结构。班组分流结构是在高校内部将学生分流到不同的班级和学习小组中去的横向分流结构。班级与课程、课堂、教学等相联系,被归结为一种较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高校的班级一般说是按学科专业分班、按年级分班、按人数分班等,但随着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出现按成绩、年龄、层次、学习内容、活动方式等分班或分组,特别是分组,如“兴趣小组”、“学科小组”、“活动小组”、“科技小组”等,通常情况下是根据学生意愿和兴趣爱好来进行。因此,从教育分流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分班和分组实际上具有对学生分流的作用,不同的班组设置实际上形成了班组分流结构。不同的班组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流动程度,而且还可能影响学生的能力结构、个性特征。高校内部的班组设置也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以形成合理的班组分流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高校分流更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高校本身发展。

(4)课堂分流结构。课堂分流结构是在高校内部将学生分流到由不同教师执教的课堂中去的一种横向分流结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是一种正式的社会活动场所。由于课堂总是与教师、学生、课程、手段等要素相联系,可以有多样的组合方式。有面向不同数量学生的课堂,如大班课堂、小班课堂乃至个别化课堂;有学习不同课程内容的课堂,如基础课程课堂、专业课程课堂、理论课堂、实践课堂;有不同教学手段组织的课堂,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探究课堂、多媒体课堂等。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结构形成、能力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因而不同类型的课堂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学生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具有不同的能力,成长为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客观上起到了分流培养学生的作用,事实上成为了学生流动的渠道。

高校内部不同类型的课堂设置,也就成为高校分流学生的结构。一般而言,高校主要有两类课堂分流结构,即固定课堂和非固定课堂。“固定课堂”是由固定的教师、固定的学生、规定的课程等所组成的课堂。这类课堂,由高校指定或委派教师,“法定”学生是相关专业班组的学生,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听从安排。“非固定课堂”也可称为“动态课堂”或“流动课堂”,是由学生选择所组成的课堂。这类课堂显然增加了管理和控制难度,但有利于学生自主流动,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为了满足各方需要,应设置合理的课堂比例,形成合理的课堂分流结构。合理设置的课堂分流结构,应该有利于学生流动和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堂,有助于高校分流培养各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三)操作策略

高等教育内分流的操作策略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为使分流达到合理目标而制定的高校分流过程中,所采用的运作方针或行动措施。这种操作策略具体表现在高校分流的过程中,而高校分流过程有3个基本环节,即分流“入口”环节、中间环节和“出口”环节。对应于这3个环节,高校分流系统有3大操作策略,即选择策略、培养策略和分配策略。

1.选择策略

选择策略是高校在分流“入口”环节为选择分流对象而采取的运作方针和措施,它包括一系列的运作活动,其中最关键的是选择依据的确定。由于当前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一定社会的国家政府可能会约束高校采取一定的选择策略来分流教育对象。当今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选择策略,一般有3种:考试选拔策略、证书甄别策略、开放入学策略。考试选拔策略是高校依据考试分数高低录取并分流学生的一种策略。证书甄别策略是高校根据学生所取得的证书进行录取并分流的一种策略。开放入学策略是指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凭其毕业证书入学,高校依据学生意愿将其分流到相应的学科或专业。每种选择策略都是有利有弊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甚至是综合使用。

2.培养策略

培养策略是在内分流过程中,高校为分流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所采取的运作方针和措施。高校内部分流涉及分流渠道的设置、分流时间的早晚、分流空间的比例,还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整合与个人的分化等问题,因而高校必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分流培养学生。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内部分流所采用的培养策略有3种:学年策略、选修策略和学分策略。学年策略是一种以学习时间为单位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培养策略。选修策略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等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确定的一种培养策略。这是一种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设计一切教学活动的培养策略。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流动性。学分策略是一种以学生选修不同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为单位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培养策略。

3.分配策略

分配策略是高校在分流“出口”环节为把学生分流出高校,并分配到相应的职业岗位所采取的运作方针和措施。现代高校不仅保留传统的通过颁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两种策略把学生分流出高校,还须考虑采取相应分配策略分流学生到一定的职业领域。当然,高校分流“出口”环节的分配策略与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国家调控政策不同,高校的分配策略必然不同。纵观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过的分配策略,一般有4种:即“计划”策略,“双选”策略,“订单”策略,“引导”策略。“计划”策略是高校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和安排,将毕业生直接配置到一定社会职业岗位的一种分配策略。“双选”策略是在国家对人才市场进行调控的条件下,高校将毕业生推向社会人才市场,由学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而分配人才的分流策略。“订单”策略是指高校根据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数量、质量、规格等要求同社会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联合培养人才,然后将学生分配到这些单位就业的一种分流策略。“引导”策略是高校针对分流结构中的一些特定的学科专业流向采取某些鼓励措施,以便引导学生的合理流动。

只有高校分流的操作策略得以合理实施,才可能保证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实现,因此必须要制订出对任何分流主体都具有约束力的原则。如针对选择策略和分配策略,应坚持“公正、公平”原则;针对培养策略,应坚持“适时、适度”原则。公正与公平是保证分流策略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原则要求,无论由谁分流、分流谁、采用什么样的分流策略,都应遵守这一要求。

(四)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内分流的运行机制是指能够协调好同高校分流活动有关的内外各方面关系的调控、适应、指导活动方式。高等教育内分流的正常运转有赖于健全的运行机制,而健全的高等教育内分流运行机制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高校自主适应机制、学生流向指导机制。

1.宏观调控机制

高等教育内分流的宏观调控机制是指国家的调控活动方式。国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人才分流培养计划,并采用各种手段对高校内部分流活动进行引导、调节或控制,以保证高校对人才的分流培养在总体上与社会的合理要求相适应,尤其是与优化人才结构的需要相适应。高校对人才的分流培养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总体需要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形成这一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人才的分流培养与使用要牵涉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各类高校乃至家庭与个人在人才分流培养的目标、规格、层次与类型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考虑。此外,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育供给的有限性、滞后性,也必然加剧高校分流的种种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机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内分流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有两种运作方式: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计划调控是指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的角度出发的运作,由国家政府统一制定高等教育内分流计划,并集中领导,发挥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政—指令”作用来调控分流活动。市场调控是指根据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发挥高校、地方政府、工商企业组织乃至个人等参与分流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来实施和调控高等教育内分流活动。

过去,世界各国偏重于使用某一种宏观调控机制,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宏观调控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出现了逐步转向两种机制并重、结合使用的趋势,更加有利于高等教育内分流运行操作。

2.自主适应机制

高等教育内分流的自主适应机制,指以各类高校为主体,通过高校自身内在的激励与约束力量调节和控制分流活动,使高等教育内分流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内分流的良性运行,除了有赖于建立如上所述的宏观调控机制外,更有赖于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形成健全的高校自主适应机制,使高校在人才分流培养的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力、发展动力与调适能力。健全的内分流自主适应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运作方式。

(1)自主办学。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各类高校作为分流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要使内部分流合理,必须具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做出灵活反映的能力,拥有办学自主权以形成自主分流机制。

(2)自我发展。高等教育内分流的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的动力:来自社会的需求拉力和来自高校自身内部的推动力量。然而,无论是外部拉力还是内部推力的产生都离不开利益的激发。因此,要形成高等教育内分流的动力机制,需要把竞争机制、利益机制适当引入高校内部,使高校逐步形成一种教育质量—社会效益—高校利益的关系链。

(3)自我调控。高校的教育分流是为社会分工服务的,其价值目标、结构功能以及操作策略等的发展演变也是由社会分工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高校分流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力。

(4)自主选择。自主选择是指高校有权对学生进行考核与鉴定,并将学生分流到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流向或职业流向等的一系列运作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天赋特长,还可以为各种社会岗位物色与造就合适人才,促进社会人才结构的逐步优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流向指导机制

流向指导机制指各类高校主体会同其他主体尤其是政府主体,采取一定的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个人的学科专业流向(包括课程、课堂和班组等)以及职业流向做出恰当的选择。其实质是尽可能地把学生个人的意愿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特长,以便他们将来顺利就业,又有利于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高等教育内分流的学生流向指导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学科专业流向指导和职业流向指导。学科专业流向指导是指高校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有助于或适合于自己个性发展的学科专业、课程、课堂和班组等流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机制的形成是与学科、专业、课程等的分化和发展分不开的,越是分化和发展,学生掌握的信息越不对称,选择会更加困难,就越需要进行指导学生。职业流向指导是指高校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与特长的职业流向,从而使学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社会分工越是发展,职业分化也就越快,学生的职业选择也就越需要指导。目前,世界各国的学生流向指导的趋势是倾向于两种机制的结合,能使学生在分流活动中选择趋向合理。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四大构成要素有如下关系。

(1)四大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价值目标是内分流模式的核心,是支配模式的灵魂;结构功能是内分流模式的实体;运行机制是内分流模式的运行方式;操作策略是内分流模式优化的保证。

(2)四大要素相互影响。价值目标制约分流结构的设置、机制的运行和策略的选择,分流的价值目标发生改变,必然会引起结构功能、运行机制或操作策略的改变,整个模式的性质也就发生改变。当然,结构功能、运行机制与操作策略中的某一要素也可能会首先发生改变,但却不能改变模式的性质。另外,不同的结构功能需要不同的运行机制与操作策略来实现,有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就会采取与其相应的操作策略,反之亦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