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宗教构成的内在要素

宗教构成的内在要素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植根于宗教的生活范式对我们的生活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人的存在感”所引发的剧烈时代变动产生了人将生活重心向宗教活动转移的趋势。对于这样一种宗教的生活范式而言,集中完美精神的关系,并且以此为核心来统率其他行为,使之协力合作从而变得有价值,就是人类生活的唯一目的。人们现在开始认为,把存在分裂成两个国度,是无可救药的虚妄;把人类生活看作来世的准备,是荒唐透顶的谬论。

1.宗教的生活范式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植根于宗教的生活范式对我们的生活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认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形态是人和神的关联性,其中神(基督教又称为“上帝”)是超自然力量的人格化,“他”创造并统治时空。在基督教教义中,这个三位一体的绝对力量被定义为最完美的道德体,以及自由、正义与博爱的精神和信仰。在宗教的生活范式中,人类生活的主要部分就是顶礼膜拜的宗教活动,这为思想家们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源泉。正是“人的存在感”所引发的剧烈时代变动产生了人将生活重心向宗教活动转移的趋势。因为人已经无法忍受时代造成的生活的空虚和人的渺小无力,于是普遍萌生了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在我们西方文化圈,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基督教以胜利者姿态从狂风暴雨般动荡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产生的那个世纪。此后,冷静、理智逐渐取代了对宗教崇拜的狂热,随后,一种宗教的生活范式渐渐成长。这种生活范式的影响力一直维系了数百数千年,在当今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对于这样一种宗教的生活范式而言,集中完美精神的关系,并且以此为核心来统率其他行为,使之协力合作从而变得有价值,就是人类生活的唯一目的。与这种向心力结合最紧密的便是“内在性的形成”,它使一个人完全独立,并超脱此生一切矛盾。当面临外在成就带来的各种压力之时,依靠这种内在性便能化解,同时还能在自我中寻求到它的主要使命。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完全的共鸣与情感体验,又可称之为人类心灵间的沟通。依赖这种共同基础,个体之间才不再疏远、冷漠,而这种宗教生活的前提正是无限的神爱。当伦理秩序的尊严注入神爱之后,人类生活才显得如此情爱洋溢,又无限肃穆。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完全可以认为他自己及自己的人生是尊贵无比的。当他岿然屹立在客观实在的中心点上时,他不再是人的形象,而是神的形象,世界万物都绕其流转。他的所作所为无疑将对整体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永不止息。然而,他更需要接受整体的目标,因为每个人都是地上神国的一员。同时自我的目的还包括务必形成自己的轨道。地上神国从来都不允许缺少任何一个成员,否则其整体的面目将无法存在。为完成整体形象的塑造,他的决定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忧虑、穷困与苦难并没有远离这种人生。即使在平凡的幸福之路上,崇高的追求与社会的种种紧张关系也常常成为一大阻碍。人所看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苦难与罪恶。但是,宗教的基本经验却使人超越了无休止的争斗与悲惨之境,那就是罪恶的救赎与新生的创造;又有一种力量使人进入了与神的完美形象相差无几的至福之境,那就是神人合一——爱与福音所造就的。当异质世界的压力扑过来之时——在宗教性的新生萌芽之时更容易感受到——它绝不会使人的信心动摇,使人的奋斗终止。因为其使命的重大,这样逐渐发育起来的人类生活,必然充满负重与坎坷。然而,这种生活绝对不会招致空虚,因为它处于坚固但又运行不息的关联之中。

在漫长的中世纪及后来数百年中,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都被宗教的生活范式所支配。它促使个人更加坚强,民族更加团结,也催发了广大民众的觉醒,让幸福安宁的阳光充溢几乎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人类开始与神的生活相契,并看它如何在旧世界中孕育出新世界。可是,一场严重的冲突终究不可避免,徘徊于这两个世界之间的人类生活因此失去安定。无论在统治时空的尊严之中,还是在心灵的门户之上,都有神直接或间接地统治,而与神契合的使命,却落在了渺小的人身上。爱与尊重、宽容与严肃彼此不可分离;沉沉的黑暗与耀眼的光明、悲惨与至福彼此互相提升,并且一场剧烈的碰撞与永恒的变动在这一切之中爆发。最后,显现于人类灵魂之前的正是真实的历史。这是一切客观实在的中心,贯通一切并孕育出对爱与永恒的向往,然后飞向一切现有的彼岸,伸展着信仰与希望的双翼。然而,在神的真理世界中,隐藏着最深邃的根源,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人类生活要获得这样的爱情和这样的深邃性,恐怕只是痴人说梦。

同时,这种宗教性的人类生活招致的排斥,尤其针对其排外性的,绝不可避免。因为这种生活成立的前提,便是人类与周围的世界不发生关系。人类一旦有了苦难的经验,自我的信心便会瓦解。并且当任何有价值的目标迷失在周遭的环境中时,为了从精神的荒芜与破坏中守护自我,就只有转向探求全新的世界。宗教性的人类生活之所以必须献出全部心力来掌握那个世界,完成“存在”的全面倒转,都离不开时代环境。只要探求新世界的希望还拥有压倒性的力量,就算信仰的世界成了精神的故乡,而现实的世界成了精神的异域,都毫无问题。但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到了近代,伴随着人类的信心的逐渐恢复,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身边的现实世界。于是,信仰世界开始悄悄地发生动摇。如今,人类身边的事物成为了关注和改造的重心。当人类征服了自然,扩大了力量,人类生活的最崇高目标逐渐明晰。从精神意义层面上而言,现实世界渐渐成了我们的故乡。同时,人离自己的心灵也越来越远,因为现实工作的各类课题丰富多彩并且成果醉人。因此,宗教便离开了人类生活的中心,逐渐沦为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并且对其不满和敌意也与日俱增。但是,这并非简单地由个人的任性与信仰丧失而导致的。当时,对宗教教义的怀疑很早就已经产生。一般认为,这是因为自然与历史的形象到了近代社会之后,已经面目全非。假设在人类生活中,昔日的重心和信仰丝毫没有褪色,或许这种怀疑还能容忍,信仰高涨的自我意识也许还会因周遭的敌视而提高。然而,将外来的攻击视为洪水猛兽,无疑证明宗教的内在退化、基本经验的衰退以及人类生活情感的变化。同时,近代文化在宗教处境的逆转,反对宗教的声势高涨之中极速成长。现在,一切怀疑与忧虑都不再令人反感,相反,人们乐意去倾听。起初,只是宗教的个别层面与个别要求受到猛烈的抨击,不久整个宗教的生活范式,甚至于它的一切可能性,都无法幸免。现在人类能力的成长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已颇有成势之态,宗教的生活范式因被斥太过狭隘,注定将被取代。人们现在开始认为,把存在分裂成两个国度,是无可救药的虚妄;把人类生活看作来世的准备,是荒唐透顶的谬论。最后,推理出宗教不过是人类幻想的产物,宗教王国也不过是由幻影编织而成,是人类的一个影子与梦幻的国度罢了。

对于这种否定的论调,也并非毫无抗议,仍然有一大批人热心维护宗教本身的权利,即使他们并未认同宗教的生活范式。但是,现代远离宗教发展的社会阶层与日俱增。他们认为所谓的宗教及其世界不过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在主观世界里也与其渐行渐远。与此同时,那些维护宗教的人却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他们在与反对者的战斗中,不得不败下阵来,因为缺乏充分成形的向往与追求。于是,否定的论调甚嚣尘上,人们再也无法从宗教里获得强劲的支撑力量,也无法获得支配人类生活的目标的启示了。尽管宗教还在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战,但本身已漏洞百出,还能为人们提供确切的答案吗?

2.内在理想主义的生活范式

欲摆脱宗教的混乱局面,不得不关注内在理想主义。只要人类还没有完全丧失生活的深邃性,这一理想主义就能发挥效用。千百年来,它一直与宗教联袂演绎,推动着精神文化的进步。就整体而言,它既以友善的姿态为宗教做弥补工作,又时常站在对立面去,无情地加以抨击。这种内在理想主义的核心,就是为人类生活设定一个世界,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此一世界恰恰是支撑感性的基础及其灵魂,而非与感性共存且随时可能分离开去的国度。那内在理想主义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关乎其生死存亡的信念问题。来源就在于一切事物都有其深邃性,但是隐藏在肉眼之中,因这深邃性,才形成一个具备了内在生活的整体。这种理想主义描绘了人类与一切事物密不可分,并被赋予了独特的使命,以致拥有卓越的文化。只有人类有能力体验到支撑整体的力量,而个体则无能为力,其他低于人类的世界只是无意识地活着。世界离开了人类会变得混乱、拘束,因为人类通过对整体的思考,将世界视为己物,从而让世界显得清晰且自由。然而,这一现象离开了人类自己的决断与控制,就不能存在;离开了人类自己的活动和创造,就不可能出现。世界的进步之所以与人密不可分,人的行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整体的发展,都与人的这一特殊地位密切相关。

内在理想主义的生活范式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围绕内在与外在、肉眼看不见的与看得见的世界而运动。内在是人类生活与生俱来的支柱,通过把精神植入外在从而控制外在。但是,内在之所以能够产生精神的创造,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混沌架构到完整形体的过程。这一创造有世界理性的支持,同时盼望于无意识的自然和日常生活之外产生一种新生活,一种本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形态的新生活。这就是精神之国。它高扬真善美的旗帜,号召人类与大千世界连成一体,使人类创造出一个内在共同体,获得完美的充实和荣耀。它的目的是通过自我的发掘,回归自我,发现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并收获无上的喜悦和轻松,而非其他的任何回报。

艺术、学问无疑是支撑这一生活的关键角色。二者使我们进入创造源泉的国度,并开启世界奥秘之门,因此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它让一切无知和黑暗变得智慧、光明,让刻板僵硬变得灵活、柔和,令一盘散沙牢牢地结成一个整体,并且无私地让丰盈的美与现实利益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一来,其展示的人类生活的成长与宗教的类型截然不同,因为宗教总是令模糊不清的对立变得更尖锐,而理想主义的文化却使它有机统一;宗教最大限度地让人类及其生活聚集在独一无二的点上,而理想主义之文化却故意让它延展、扩大。前者注重“心性”,毫无疑问地承认人类的弱点和虚无;后者却要求创造,尽可能地表现出人类的伟大。当然,不要忘记前提是人类已结合整个宇宙,并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生命。前者欲发现肯定人生之道,必须经过激烈的动荡和痛苦的否定,后者却不。后者只需依靠无畏的飞跃。由此造成的对立,或许能够让人类生活产生更加辽远的、相互补充的不同层面或阶段。可是,眼下它们之间仍没有共同点。

在欧洲古代史上,尤其是古希腊人生活的巅峰时期,这一内在理想主义展现得十分辉煌夺目。之后,它就成为一股独立的、与日俱增的潮流延续下来,并且借助歌德饱含其一生心血的作品,在近年来得以向我们展现。这一主义凝结在人类的精神遗产中,成为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

内在理想主义在指引人类生活,并赋予其意义的要求方面,其实和宗教并无多大差异。因为无论是它的根基,还是基本经验,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呈日趋堕落之势。所以,它的敌人就会日趋占据上风,高叫着要将理想主义对人类生活的成长力从存有的中心驱逐出去。有一种观念认为,“实有”本身具备其深邃性,只有能够培育人类的伟大力量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可是,这和宗教的基本真理没有两样,都已经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为了维护自己的理念和主张,内在理想主义不断地面对危险境地,可谓举步维艰。它要想发挥自己充满生命的创造力,只有在最特殊的社会历史时代才行。那样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幸运地肩负创造世界史的伟大使命,并且伟人层出的时代,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类的伟大节日。只有在此时,看不见的世界才能拥有人类全部的力量,成为人类自身的固有属性。而那种最真实、最靠近我们的肉眼看得见的世界,却被创造的飞跃给轻轻超越了。然而,英雄时代已不可重复,平凡和庸俗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人们要想再获得抵抗黑暗与异物质的力量几乎成为梦呓。外部世界一步步走向僵化,人渐渐堕落至卑鄙、庸俗、自私和伪善,并连同其他一切社会行为也是如此。即使理想主义的文化想把灵魂倾注于存有,促使其提升,但最多也仅仅被看作是人类生活另一种形态的装饰罢了。

内在理想主义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仅仅单纯地继承、享有了传统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而自身却丧失了活动和经验,因此,原本属于精神性的创造必然蜕变为平凡的教养。这种教养对于拓展、深化人类生活毫无价值,成了一种感官的享受和迷人的装饰,并使“人的存在”这一大问题变得模糊不清。对学问教养的追求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唯恐在社交活动中被人看不起,而非自我提升的觉悟。因此,外在看起来不管如何超乎存有,实质也不过是欺骗。总而言之,教养是半新不旧的东西,对我们的存有不能赋予任何意义与价值,而且常常导致各种不同类型的混乱。再加上现代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更使混乱加剧。最后,宗教的动摇也使内在理想主义衰落下去。有一种信念认为,万物皆带有其深邃性,并且在超越所见事物的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发挥着作用,但因为宗教让人隔绝与看得见事物的联系,所以那种信念要想扎根于人性就不得不与宗教结合。随着宗教的衰退或消失,理想主义在人类生活中的稳固地位也就不复存在,并且日渐丧失了其深邃性,导致被驱逐到了表层。此外,到了近代社会,外部世界已经出现了亘古未有的自立。从这里面,学问开始放弃一切精神物,并尽可能地提供汲取、束缚人类全部力量的课题。那么,这种世界终究会走向何处?恐怕谁也无法预知。加上现代的科学研究仅仅注重人类生活和活动的特殊层面,以及受束缚的地方,因此,欲从内在克服这样的世界,并使之服从于眼睛看不见的生活,越来越脱离实际。人所处的周遭世界往往是十分狭隘的,想让万有渗透到生命中去,又如何坚持到最后?现代主体性的进步使传统的关联性逐步瓦解,使人类走向了世界的对立面。这样一来,精神的创造就失去了世界,也就不可能从其精深处构建我们的生活。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们要完成精神的创造,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此一来,这种内在理想主义的生活体系尽管拥有高级艺术和学问,眼前也重蹈了和宗教一样的动荡不已的命运。只是由于它主要来自疲劳和衰落的积累,而并非直接的抨击,所以对其情形的感受才没那样强烈。虽然内在理想主义缺乏像宗教那样的勇猛之气,为主义而战的情绪也显得冷淡多了,但他们的结局却都是一样的。千百年来,那种引导人类生活,为其设定目标并凭此赋予意义的伟大力量,并未在现代人的意识里形成扎实的基础。即使这种力量现在能够继续活动,也不过是源于因袭罢了。当我们在凡庸的日常生活中忙碌时,并没有明显地感受到或者根本就无动于衷,即身边已经发生了令人恐惧的事。人类几千年来用尽最大力量,付出重大牺牲而追求的目的与财富,现在被看作是一片幻影。在诸神被称为偶像的时代,那种人类奋斗展现的独特品质现在却被看作是虚伪与迷妄。如果真理的命令要求如此,我们就得承认这种巨大的变革,那这一现象并非不能接受。但是,那种热衷于轻浮地把从前神圣化的一切抛弃的人,毫无疑问是何等的浅薄、无知!同时,那种始终未能发觉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已不再坚固,从而仍然处在迷茫境地的人,或许也是十分浅薄、无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