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构成特点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构成特点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多样性引起了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如下。(二)适应性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具有“双重”适应性特点,即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

五、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构成特点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多种类型,用于指导高校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此,了解高校中良性运行的内分流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10]

(一)多样性

高校实施灵活多样的内分流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特性,德国、美国、法国、英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内部都有不同类型的分流模式设置。如,美国哈佛大学不仅有“学生选择型”模式的设置,也有“中期分流型”、“专业分岔型”、“适时转流型”、“工读交替型”等多种模式的设置。美国康乃尔、哥伦比亚、斯坦福、威廉·玛丽学院等著名学府也同样设置了多种模式。德国高校也不仅只有“工读交替型”和“中期分流型”模式的设置,也有上述多种内分流模式的实施。通过各国高校的不断实践与改革,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趋势,不同类型内分流模式相互借鉴、竞争,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能,为高等教育内分流实践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模式。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多样性引起了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如下。

(1)使人们承认所有的学科专业及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多样化的分流模式赋予高校主体和具有双重身份的学生主体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利,由于他们的需要多样而复杂,其选择倾向必然多样,这就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及其课程在高校分流体系中占有合法、平等的地位开辟了道路。

(2)社会效益逐渐成为衡量高校价值的主要标准。这促成了改变传统院校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状况,使高校教学在反映和促进科技发展、社会服务方面有了大步前进。

(3)促进了高校课程数量、班级类型、课堂形式等的急剧增加和课程范围、种类的明显扩大。

(4)促使了高校教学组织的变化。随着学科的分化,课程的激增,班级与课堂形式的改变,使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得以产生;教师们被迫按照学科或专业重新组织起来;对教师的要求也以广博为主转变为对某一学科专业的精深了解为主,从而推动了传统学院向现代多学科的大学转变。

(5)打破了高校强迫个性不同、志趣各异的学生去迎合单一的分流模式,按照一种统一的进度学习的旧传统,以设置多种不同的模式去适应众多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使学生的个性能够有充分发展的天地,同时也促使高校的学生流向指导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

(二)适应性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具有“双重”适应性特点,即适应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中期分流型、专业分岔型、适时转流型、工读交替型、学生选择型、流层“考升”型等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双重适应性。如前文所述的中期分流型模式,通过大类专业招生,让学生学习一至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分流进入专业,既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的人才,又满足了学生通过延缓分流了解自身个性特点,选择自己有兴趣、爱好的专业流向,促进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专业分岔型通过在主流专业基础上分岔流向其他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专业或课程,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适时转流型既可以满足学生在适当时候转向自己满意的学科专业的需要,也可以通过转流调节人才结构比例;工读交替型模式既可以保证学生教育机会均等利益不受损害,又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选择型模式既充分满足了学生“教育自由”的权利需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分工需要的主体性作用;流层“考升”型模式既可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个体流层乃至社会阶层升迁的需要。

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适应性特点具有如下意义。

(1)在高校中各种学科专业在内分流中趋于平等,使高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的联系日益密切。

(2)加速了世界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促进了高等教育面向大众,高校的大门向广大的产业阶层开放,而不再是少数特权阶层的垄断领域。

(3)内分流模式的适应性特点从客观上促进了世界高等教育学术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

(三)发展性

当代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重视学生的发展和选择,让学生学有出路,使学生各求所需,各得其所;通过发展学生个性,最终促进社会发展,达到社会有序运转,这是它所具有的发展性特点。中期分流型、适时转流型、专业分岔型、工读交替型、学生选择型、流层“考升”型等模式,无不把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放在重要位置。中期分流型模式,一般在学生学习两年基础知识之后,将学生分流进入专业领域,这时由于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及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且具备了学习某一专业的基础,这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流向他们经过理性选择的专业分流渠道,即使没有达到既定标准而不能进入某个专业领域,也可以按照另种标准让学生或者转流其他专业或者能够流入社会就业;当流入了某一专业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时,通过转流型模式可以使学生流向满意的专业方向;当主流某一专业的学生发现自己还有其他兴趣、爱好时,通过分岔型模式可以满足其需要;当学生由于特定原因需要暂停学业时,通过交替型模式可以促使学生交替流动;为满足学生教育权利的需要,通过自主选择型模式可以让学生流向其满意的课程、班级和课堂等分流渠道;为满足学生对流层升迁的需求,通过“考升”型分流模式,可以让学生流向适合其个性发展的高等教育层次,即使被淘汰也可以通过转流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社会竞争化程度和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越来越高;同时终身教育的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此种背景下,高校通过合理的分流施教,让学生流向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分流渠道,帮助和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高校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分流的淘汰性。如,上大学必须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合格者进入高校,不合格者被淘汰;进入高校的学生必须在某一特定的学科下,按照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进度、在固定的班级和固定的课堂进行学习,不可更改,学生如不能适应,就要遭到淘汰;按照学年计算学习量,在一定学年的考试之后,合格者升迁,不合格者被淘汰。这种内分流模式一直还在影响着当代高等教育分流。内分流模式的发展性特点具有如下意义。

(1)推进了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通过发展性分流,人们可以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分流渠道,直至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这就使人们不仅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而且享有了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权利。

(2)促使人们奋发向上。高校分流强调对学生的发展,因而设置多种分流渠道或模式供人们选择,人们通过选择不同的分流渠道,经过自身的努力,最后将获得成功和发展。

(3)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发展性分流强调按照人的需要设置内分流模式,强调给人以出路,强调促使人们成功,与淘汰性分流相比,发展性分流更具人性化,更符合人本主义理念。

(四)流动性

强调学生流动,促使学生自由流动,让学生在流动中发展,是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重要特征。学生选择型、工读交替型、适时转流型、专业分岔型、中期分流型、流层“考升”型等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学生选择型分流模式,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班级和课堂,促使学生大量流动;工读交替型模式允许学生的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必然形成学生交替流动;适时转流型模式允许学生适时转换专业,促成学生流动;专业分岔型模式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和多样化课程,形成学生流动;中期分流型模式将分流学生进入专业的时间从入学延缓到一至两年后,促使学生中期流动,而且可以结合学生对课程、班级和课堂的选择,促成学生流动;流层“考升”型模式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在流层上的升迁与流动。

传统的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只关注学生的纵向流动,忽视或漠视学生的横向流动。现代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纵向流动,而且更加注重推动学生的横向流动。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的流动性具有如下意义。

(1)不仅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德国柏林大学以促进学生流动为起点,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使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促使学生流动的改革与科研结合,既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又提高了教育质量,以至于柏林大学成为世界各国高校效仿的对象。

(2)可以促进高等教育民主。学生自由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教育选择权利,享有教育自由,而赋予学生教育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享有教育自由,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

(3)可以推动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进步。高等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流动实际上就是社会流动,社会是在流动中进步的,同时社会流动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4)可以培养学生主体性。流动性本身是一种主体性,因为具有主体性的人才有可能流动;人在流动中必须进行选择,而要合理选择就必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比较、判断,这就有可能提升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内分流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内分流模式也是多样的和具有适应性、发展性,用统一的、封闭的、静止的分流模式来组织全部内分流活动是不可取的。不同的内分流模式有各自特定的目标条件等要素构成及其适用范围,不存在对任何具体分流活动过程都普遍有效的模式。各类高校内部的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班级和课堂等应采用不同的分流模式,不同教育层次和年级升迁也应该采用不同的分流模式,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与需要,也可能导致内分流模式的变化。高校应从本身实际条件出发,结合社会与个人的需要来设计、选择恰当的内分流模式,并注意创造性地运行它们、发展它们。高校分流非只能选择一种模式,而是可以同时选用多种模式交替配合使用,以最佳方式发挥各自的职能,完成不同的内分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