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2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的实用性职业教育的产生是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满足大工业需要大批熟练的劳动工人而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

1.1.2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的产生是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满足大工业需要大批熟练的劳动工人而举办的。其早期称谓如“工艺学校”、“农业学校”、“实科学校”等,都显示了其特定的办学目的。因此,为产业服务,为实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的、核心的价值取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宗旨。

(2)培养目标的职业性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应用型人才,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强调通用性、学术性,高等职业教育则突出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培养符合社会生产、生活和服务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目标需要通过专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了专业设置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

(3)教学内容的技术性

要实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就必须落实到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应用性。20世纪60年代,西方对知识进行了3种分类:第一类“是什么”,这是叙述事实的知识;第二类“为什么”,这是阐述原理和规律的知识;第三类“怎么做”,这是关于生产工艺和程序的知识。普通高等教育侧重教“为什么”,高等职业教育侧重教“怎么做”。

(4)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是由其教学内容的技术性所决定的。工艺和程序性的知识的获得,不仅要理解,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要会做,并通过反复做形成能力。一些学者将程序性的知识称为实践知识,认为实践性的知识只能够从实践中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强调通过设置和实施大量真实或模拟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与训练课程,促进相应技艺的掌握,技能和素质的形成。同时,要求基础课的设置与学习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强调基础理论的选择与学习,为专业实践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5)办学形式的合作性

办学机制的社会性。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其办学机制几经变革,到目前为止,已形成政府、学校、企业、集体、私人等诸多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机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机构,也由最初的地方职业大学独家实施的局面发展为职业大学、普通高等院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院校以及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展与竞争的局面。

(6)师资队伍的双师型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其师资要具有双师型,毕业生要实施多证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除取得代表其学识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应该取得代表其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既要有高校教师资质,又要有职业技术岗位的资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