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德国经济界和工商管理界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称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式的职业人才”。这也许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其他领域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上,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性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高等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理论方面低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但长于实践和应用技能,是一种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并有相当强的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他们既不同于理论知识深厚而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的一般大学生,也不同于只熟悉操作而缺乏理论知识的一般技术人员。因此,德国经济界和工商管理界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称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式的职业人才”。

(二)学校类型的多样性

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多种类型的学校实施的。

1.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是在工程师学校、中等专科学校以及相应的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学制三年,招收12年级的毕业生与具有同等学力者。至1994年,高等专科学校已发展到164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51%以上,培养了全德3/4的工程师、1/2的企业经济师和计算机工程师,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

2.职业学院

职业学院的学制三年,招生标准与高等专科学校相同,按照“双元制”模式培养较高层次的实用技术人才。1995年,职业学院已推广到德国的9个州,规模扩大到30所,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级专科学校

高级专科学校主要从事晋升性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在职的专门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专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要求入学者不仅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而且要有2 年的工作经验,学习期限为5~6个学期不等。

4.成人职业培训机构

成人职业培训机构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职业培训,主要开展晋升性质的职业培训。它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为所有需要培训的人员提供机会。

(三)专业设置的应用性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非常重视应用性。高级专科学校和成人培训机构以在职者为培养对象,以提升受培者的职业能力和晋升机会为目的,在专业设置上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专业设置的应用性非常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且注意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因此许多专业是新兴学科,如电子运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环境保护、精密仪器、材料工程、能源等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反映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其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就业率高于一般大学的毕业生。这也许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其他领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在教学上,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产物,在教学上采取工读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五)办学主体的地方性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主要由州和州以下政府兴办,属公立性质。地方政府之所以愿意出资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是因为这些教育机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反映地方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也主要在本地区就业。这和一般大学面向全国的服务方向是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政府投资为主,还因为这类学校担负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政府投资可以使在这类学校学习的费用相对较低,满足大多数青年求学的愿望。而且,这类学校大都规模不大,投资相对较少,地方政府也承办得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