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要素的构成

教育要素的构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一种有目的的引导活动,受教育者发生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是指所有为了提高自己素质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在狭义的意义上,受教育者主要指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这里,我们将分析处于学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学生的特征。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影响物。

(一)教育要素的构成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教育者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一种有目的的引导活动,受教育者发生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离开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过程了。

谁是教育者?在传统观念中,教育者一般指年长的人或者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丰富,年长一代与教师的知识权威被打破。因此,在现代社会,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品德、精神等方面起到影响的人都可称之为教育者。包括把教育作为专门活动的人,其中学校教师是这类教育者的主体;另一类教育者主要指其他影响受教育者发展的社会人员,如同辈群体、父母、朋友、受教育者自己等。由于学校教育过程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发展发生作用的其他过程,所以,有必要对把教育作为专门活动的教育者——学校教师的特征加以分析。

第一,学校教师具有主导性。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品德、行为规范,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他们受过专门培训,掌握着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整个学习活动起校正、指导的作用。并通过激发动力、教给方法、创设有利的教育氛围,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学校教师具有社会性。教师总是作为一定社会的代表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其他的社会成员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虽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要求,但这种影响多为自发的、偶然的、个别的。而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者则不同,他们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无论在性质、内容、方向、水平等方面都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同时,他们又能自觉地、有目的地促进受教育者的转化。

2.受教育者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阶段的规定活动,教育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从一个人生命的形成(胚胎)到死亡的整个一生和不分民族、种族、阶级、宗教、性别的所有人。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是指所有为了提高自己素质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在狭义的意义上,受教育者主要指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这里,我们将分析处于学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学生的特征。

第一,主体性。学习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将一定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的潜能和多种发展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加,教育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随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学活动将逐渐让位给学习活动,学生将不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他所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

第二,具体性。不可否认,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具有共性,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人。但是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的某一个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15]在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有他自己的各种需要,有他个性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制订教育计划、决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第三,可教育性。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承认,在遗传学上,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本能。任何动物都有完美的本能以实现自我的更新与复制,而人的本能既简单又不完全,这使人必须通过较高的能力来弥补现在的缺陷,“使人成了‘不断求新的生物’,成了虽不完美,但因此而能不断使自己完美起来的生物”。[16]也就是说,人的天生的本能匮乏并不是一种缺陷,而应被视为一种特别完美的表现,它使人成为能教育和需要教育的生物。人的可教育性原则可以支持以下两种观点:一是教育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扩展,即教育在时间上不再局限于儿童年龄阶段,因为人的整个一生都在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而这些阶段又始终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与此同时,对教育的范围要进一步考虑,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一个广泛得多的范围。二是教育的有限性。人的可教育性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进行任意的加工和塑造,学生不是“白板”和“容器”。人的可教育性意味着人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的任务不是用一种强加的外在目的规定人的发展方向,用同一种模子塑造人。教育的真正任务在于唤醒人所未意识到的一切,促使人认识到沉睡在自己天性中的各种发展可能性,为人的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影响物。在人的生长发展过程中,对人能发生作用的客观影响因素有千千万万。但是,在教育过程(指学校教育)中产生影响的教育内容却有其特殊性。

这表现在:首先,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而精心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是人类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文化成果中的最有教育价值的精华。在这一意义上说,教育内容不是人类已创造的文化、已存在的经验的复制与翻版,而是在理性分析和批判性选择的基础上,以超越的姿态对已有的人类经验和社会文化的加工和创造。其次,经过加工和选择的教育内容,就其形式来说,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有其必然的顺序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逻辑性。最后,教育内容使人类文化经验在教育活动中与受教育者发生关联,是受教育者与世界建立各种关系的中介。因此,教育内容的传授活动,不仅仅是将书本的、以各种符号/非符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文化知识教给受教育者,使他们从事一种接受性学习,而是通过这种传授活动,形成受教育者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于探索、创造、超越的态度和作用方式。所以,教育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就不仅要注重逻辑的顺序和原则,更要重视对不同形式、内容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整合与互补,从而实现事实与价值、思想与行动、理性与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根据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内容由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构成。

4.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借用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与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其中,教育的活动场所在学校中主要包括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等。教育媒体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具有多种形式,如实物、图片、书面印刷品、录音磁带、计算机程序等。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的选择问题是决定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教育命题,“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交往、心与心碰撞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感情的人。因此,教学活动就不可能像物质生产活动那样程序化和工艺化,也不可能找到任何现存的程序和具体的方案,教学活动只能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审美性的和情感性的活动。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中,根据时间、地点、教育对象、教育事件的不同,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