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的大学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的大学教育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的大学教育胡楚曹辉摘要: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化分工日益精细,因此社会对于各类岗位的要求也日益精细和标准化,然而,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们,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求职过程中,本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职业需求相比,都显示出了一种不相适应性,再不是不愁嫁的皇帝女儿。

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的大学教育

胡 楚 曹 辉

摘 要: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化分工日益精细,因此社会对于各类岗位的要求也日益精细和标准化,然而,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们,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求职过程中,本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职业需求相比,都显示出了一种不相适应性,再不是不愁嫁的皇帝女儿。要解决这种适应性的问题,就必须在教育模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武汉大学1+ N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而推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而如何让1+N的教育模式更好地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切实解决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适应问题,就必然涉及复合型人才教育中的实训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实践环节的开展、实训课程师资选配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是围绕1+ N复合型人才培训项目实施两年来的现状分析,对未来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就业

“找工作难,找一份好工作更难,找一份对口的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句话成了众多高校毕业生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每到临毕业之际,即将毕业的学子们都匆匆地在各招聘会场中奔走,但是,真正能如愿找到自己满意工作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一次次的失落与碰壁,至于媒体频频报道的北京大学学子卖猪肉、人大学子当保安、北京2000名大学生应聘搓澡工等新闻,更是增添了大学生心中的恐慌,乃至于武汉曾出现一名学生说,待遇无所谓,只要能让我一天吃三顿饭就行之类的求职宣言……很多人将之归纳为高校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后遗症。但是,更多的用人单位则表示,不是没有岗位可以提供,而是没有合适的大学毕业生可供企业选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高校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失衡与脱节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目前高校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融入企业,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看看这些年,高职高专火爆的就业情况与大学生就业难所形成的反差,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何开创新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中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比较

目前,中国单纯的职业教育并不是很发达,很多知名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都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渠道与大学挂钩,比如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方式来实现其学历教育的补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由中国长期以来注重文凭的观念所影响的,通过这种架构的方式,解决了单纯的职业培训的生源问题,所以,目前国内有些私人培训机构也办得颇具规模,但是,因为职业教育的短平快的特点,也注定了其只注重短期实效性的特点,即通过短期的培训,一般为三个月或半年,最长为一年的培训,就把学生输送到就业岗位,这样的学生,能够很快地在工作中上手,直接为企业所用,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作支撑,很难在工作中作出创造性的发展,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而高等教育出来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其所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因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等而不能很快被企业所吸收接纳,但是,一旦获得工作机会,并沉下心认真钻研工作,就很容易在其所在的领域做出成就,这样的人,也更容易成长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教育各有所长,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受过高等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结合两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在高等教育中加大职业教育的比重,使学生能够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高校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特点

作为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也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困惑,也会围绕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作出一些选择和努力,但由于高校教育在专业的设置上的宽泛性,使得很多对自己没有具体职业规划的学生出现了以下三种特性:

1.被动性:很多大学生选择职业培训或者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很多人不是主动规划并去积极考取的,而是听说就业必须要求参加某方面的职业培训或者要求具备什么样的资格证书,而不得不去考,非常被动,缺乏兴趣。

2.盲目性:在被动选择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对自己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不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职业培训的选择上则出现了很大的盲目性,以至于逢证就考,也不管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哪方面,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所相关的职业培训很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也非常多,如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管理师、市场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等,有的学生就盲目地考一大堆证书在手里,甚至于出现了学校的考证族现象。

3.随机性:如前所述,正因为被动性和盲目性,学生在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大的随机性,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在学校里四处张贴的小宣传单上看见了广告,就去报名学习,对这些培训机构没有考察或者比较。而很多职业培训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压缩培训课时甚至是不培训;或者随便找些老师敷衍了事;或者让学生花钱买证等,也由于这些综合现象的出现,导致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虽然拿了很多证书,也出具了某某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但是,和实际证书所能代表的能力却相差甚远,而导致企业对学生产生不信任感。

三、武汉大学1+N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训特色

综合分析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各自的特点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学生能够成为懂理论、会动手、有实践经验的人,就很容易成为企业抢手的人才,而武汉大学1+N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训安排,就是在综合吸收了两种教育的特长之后而设置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1+N的培养特色,那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的大学教育,实训特色总共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职业规划

(1)全程职业测评

从大一学生进校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连续四年,每年测评内容有所侧重,大一是职业兴趣测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之所在,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让学生入学之初,就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取向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大二是人格特质测验,从内外倾向性、内外控制性、稳定性、独立性、自信性、果断性、心理适应性、冒险性等15个人格维度对人格特点进行描绘,了解应试者在行为风格、思维和处事方式方面的特点,并且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潜力,对其适宜的发展方向和组织环境提出建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大三是多重职业能力倾向测评,选取了和社会的大多数职业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八个维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为个体在各项能力的相对强弱,并给出职业排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各项能力侧重点。大四是创造性思维测验、工作风格测验,从六个维度(想象、直觉、抽象、发散、联想、逆向思维)考察测试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个人择业方面来说,工作风格测验是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授课的方式举行,共计12学时。在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列出自己大学期间将要实现的事情。

(3)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

按照1+N所开设的专业,邀请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来校为学生做讲座,通过不同专业成功人士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及成为本行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为学员更好地为自己做职业规划提供参考,让学生从大一就明确自己如果需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大学期间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早做准备。虽然每次讲座,专业各有侧重,但是我们鼓励所有学生每次讲座都参加,这也有助于学生了解除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方向以外,还对其他的专业有所了解,也许有的学生通过讲座可以激发起对其他专业的兴趣,这也符合1+N创始之初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辅修其他专业方向。

(4)明日职场之星评选活动

大二寒假期间,学生回家撰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对自己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大二下学期开学之初,举行明日职场之星评选比赛,比赛分寒假期间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和职业生涯规划演说两部分内容构成,评选5名明日职场之星,发放荣誉证书和现金奖励。通过明日职场之星的评选活动,选出对自己未来职场规划做得比较好并且已经付诸努力的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也早日认真准备。

2.实训塑才

(1)实训中的适应性训练

大一暑假期间,所有学员,不分专业,一律安排到世界500强企业,从事为期2~3个月的一线操作员工作,本阶段的实训工作,侧重于企业基层工作体验,目的在于让学员体验社会的生存现状,了解和学习知名企业的管理流程及模式,在实训期间,我们也会分步骤安排一些培训课程,让学员在实训及在职培训过程中,完成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初步蜕变。

(2)实训中的专业性训练

大二和大三暑假期间,所有学员,将按照所学专业不同,安置到不同的实训企业及实训岗位,进行专业性训练,由实训企业安排专人为学员进行传帮带,让学员能够学有所用,实训有所获,让学员在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中去总结自己专业知识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大二和大三的日常教学期间,将有选择性地安排学员集中到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和观摩,让学员开阔视野,在学习期间零距离接触知名企业。

(3)名人总裁讲堂

由武汉大学历届EMBA总裁校友中的佼佼者担当讲师,讲述总裁的职业经历和创业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信念,努力获得成功。展示职业经理人的视野,让学生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问题、认识企业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和全局观,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储备干部人选。通过总裁们在创业生涯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志、引导学生的创业方向,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目标。树立榜样的力量,并会从名人总裁讲堂的嘉宾中邀请一些担任1+N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创业导师。这个环节将在大二以后,分月逐步开展。

(4)职业实训

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引入职业课程体系,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融入到1+N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接受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大一以人文素养课程为主,大二以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获取专科文凭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大三大四进行深度职业技能培训,与相关企业联合设置课程,进行校企联合的紧密培养阶段,大部分授课师资以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管理或技术人员担任。在大四的时候,组织职前特训营,以授课的形式举行,共计30学时,内容涵盖职业着装、社交礼仪、商务沟通、自我推销、模拟招聘等内容,进行职前最后准备。让学生通过职前特训营的集中训练,全面梳理自己几年来的职业习惯,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做最后的冲刺。大四结束,获取本科毕业文凭时,组织同学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较高级别的国家证书考试。

职业实训是整个1+N教育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实训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因为企业参与培训是职业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的基本条件,也只有他们才最能判断我们的1+N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成效。

谈到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就不得不提到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工业的迅速崛起和其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这方面,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的学生,通过培养,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再引入企业的实践培训课程,与行业协会或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起制定实用的课程体系,由行业协会和学校共同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学生的职业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企业的实践需求相结合,在职业教育课时分配上,应让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各占50%,甚至可以加大实践课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研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提前接触社会,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5)模拟创业团队

邀请相关专业领域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以青年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为主。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家关于创业政策的优惠条件等。在实训与就业指导部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按专业进行合理分组后开展模拟创业活动,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创业选项、项目策划、资源筹备乃至创业计划实施等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创业模拟活动过程中,学会整合资源、去亲身感受企业运行中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等几大模块的相互关系和实际运行,获取宝贵的经验,逐步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综合素质。在模拟创业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学生可直接申请立项,由教培中心出资设立创业实体,让学生自主组建创业团队,中心提供财力、物力、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由创业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毕业时,退出创业企业,由下届学子继续执掌企业,薪火相传,成为每届优秀学生的创业孵化器。

(6)就业推荐服务

在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就业推荐服务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服务层面上,一般就是简单地组织企业到学校来进行招聘会等形式。而在发达国家的就业管理上,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工业部门、雇主组织等通力合作,教育不再是教育管理部门独有的领地,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客观地说,发达国家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教育部门内部,而是来自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的密切合作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法国政府正在扩大由国民教育部领导的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一起来制定职业资格。1986年英国政府实行统一的国家专业证书(NVQ)和普通国家专业证书(GNVQ),全面沟通学校管理机构、教育机构和雇主之间的联系,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统一的合力,从而使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状态。1995年7月,又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成立了教育和就业部,成为继澳大利亚之后第二个把教育和就业由一个中央部门来领导的发达国家。

在这种新形势下,1+N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就业推荐服务上也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这种模式,在职业教育的问题上和各行业协会取得联系,经常组织各种技能赛事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我,邀请企业家广泛参与,从赛事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也可以与社会上很多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取得联系,通过职前培训,劳务派遣或人才中介等形式解决就业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根本上来完善我们的1+N复合型人才教育体系,使学生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学有所成,学能所用,顺利作出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使1+N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实际需求无缝衔接,避免人才浪费的情况出现。

(7)终身持续学习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力度非常大,我们1+N的学员,永远是武汉大学1+N的一员,我们鼓励学员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如果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知识的匮乏,而希望返校补充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则可以向实训与就业指导部提出申请,由实训部协调教务部门,安排学生到新的年级去学习相应的课程。

实训部还将建立1+N毕业生跟踪服务系统,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及时联系实训部,由实训部安排素质导师或创业导师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员能够拥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去应对工作中的问题,让学员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成长。1+N这个平台,将成为每一位1+N学员终身学习的平台,让学员养成终身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实现自己人生的超越。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和谐,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对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真正把1+N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出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更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开拓性思维和创新思想的创业型人才,更好地为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阳.对我国职业教育引入“双元制”的几点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孙晓莹.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教学研究,2006(5).

[3]龙英.企业办学模式职业教育的特征与优点.企业家天地,2008(12).

[4]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5]高原,孙永松,陈海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