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的含义,新闻写作的最佳状态

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的含义,新闻写作的最佳状态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是指从采访结束到酝酿完成新闻作品的这段时间里,记者所具备的较为完整的心理特征。(二)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完整性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完整性既包括记者在写作时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又包括记者主体和某些客观因素之间的共鸣。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

一、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含义

苏联心理学家Н·П·列维托夫对心理状态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较完整的理论。他认为,除了人们已公认的心理学的基本范畴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之外,还应当增加心理状态这一内容。所谓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完整的特征”。它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具有完整状态,即由许多的心理过程构成的完整的整体;二是具有时间上的特征,即心理状态都占有或长或短的时间。

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是指从采访结束到酝酿完成新闻作品的这段时间里,记者所具备的较为完整的心理特征。

(一)新闻写作心理状态在时间上的特征

记者从采访活动基本结束到提起笔来写新闻稿,这中间有一个心理转移的过程,亦即注意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须排除干扰,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从以采访为目的而进行的人际交往转移到个体的“闭门造车”,从广泛采集素材到定下心来分析、消化、整理、归纳这些材料并进行新闻写作。

从时间上看,记者写作的心理状态既可以指提笔前的心理准备阶段,又可以指从采访结束到稿件完成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其长短取决于记者所面临的报道任务的迫切性以及在记者头脑里对所要报道的内容和主题的清晰程度。

所谓记者面临的报道任务的迫切性是指如果要报道的内容时效性极强,容不得丝毫耽搁,记者就必须立即转入写作状态,一气呵成,速战速决。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写作的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就比较短,有时只有一两个小时。反之,报道任务不那么急,这段时间就可能拉长,少则几日,多则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

(二)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完整性

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完整性既包括记者在写作时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的综合反映,又包括记者主体和某些客观因素之间的共鸣。从主观上讲,记者写作的动机、认识水平、情绪情感的强度以及写作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其写作时的心理状态;从客观上讲,环境的渲染,采访对象(在这里主要指正面的被报道者)自身的魅力以及受众的需求都会在被记者认同的前提下,融合到记者写作的心理状态里。下边仅就影响记者写作心理状态的三个客观因素做一简单的分析。

1.环境

良好的写作心理状态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外界环境的激发和感染。新华社女记者张严平,曾经跟随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群山深处一名普通的乡邮递员王顺友,在经历了白天、黑夜、寒冷、酷暑、极度疲劳以及种种惊恐和危险之后,被自己从未体验过的另一种人生深深地震撼。作为一名记者,正是因为有了“真实地走进了王顺友马班邮路上的生活,真实地体验到了王顺友的酸甜苦辣,真实地感受到了王顺友质朴而高尚的心”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张严平只用了三个夜晚,就完成了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把最真实的王顺友从大山里捧了出来,呈现给广大的读者。2005年6月2、3日新华社连续播发的这篇长篇通讯,被全国120多家报纸刊用,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和人民网等各大网站相继转载。[1]

2.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是记者写作的客体,是记者寄寓自己思想感情的中介。记者只有被采访对象的魅力深深打动,并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才有可能激发强烈的写作冲动。往往在这种时候,记者心理上处于一种“强迫状态”“而不能自拔”,这种写作冲动是记者积极的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当然这种写作冲动不排除因采访对象不良的甚至是罪恶的行为而引起)。

范长江新闻奖得主、《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的代表作品中,大多数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面对这些弱势群体悲苦无助的眼神,刘畅感受到他们对正义、对真相的渴望!正是为了尽可能地“传播真相,让当事人,让读者对社会公正更有信心”,使他们感到“人间自有正气在,社会充满阳光”,他才相继写出一篇篇调查性文章。如《流泪的呼兰县——呼兰县许堡派出所侵犯女性权益》、反映河北白沟苯中毒的《谋生中的陷阱——九打工妹中毒瘫痪事件调查》、《输血引发的艾滋病官司》等。尤其是2003年在山西繁峙矿难事件的调查中,刘畅的内心“充满着对悄然逝去的年轻生命的惋惜之情,又有对草菅人命者的愤怒之感”,于是,《惨剧真相扑朔迷离——聚焦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将矿难真相公诸于世。[2]

3.受众

记者写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受众,所以记者在写作时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联想到受众的需要。就是说“受众意识”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记者写作的心理状态。一般说,当记者意识到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受众的需求相吻合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时,他就会处于一种比较高昂的信心十足的心态中。反之,当记者意识到所要写的文章内容与受众的需求有较大的“落差”或呈现“断裂”时,就容易陷入消极的心境里。所谓“落差”是说要写的文章内容大大高于多数受众当前的认识水平,为他们的心理所难以承受,例如内容超前或专业性过强。所谓“断裂”则指记者所要写的文章其内容与受众的认识有较大的偏差甚至会引起误解,造成逆反心理。在这两种情况下,记者必须澄清认识,变换写作角度,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从消极转入积极。

二、新闻写作的最佳状态

(一)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协调

认知因素是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在理智上认识得是否完整、准确,记者的写作目的是否正确,记者对报道的后果是否明了。

情绪情感是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体验,对进入写作情境的迫切感以及在预测报道结果时所产生的情感冲动的程度。

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协调,表现在理智上认识正确并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情绪情感。人的情绪情感有三种表现形式: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面对一般性的消息报道,记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任务来了,完成就行了,无须激动不已,浪费感情。正如有的记者所言:“外界的情况通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进入我们的大脑,然后通过我的手写出来,报道出去。中间虽然也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综合,但情绪始终是冷静的,并没有‘动情’。”

激情,是一种由强烈刺激物,例如一些重大事件而引起的激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当记者对报道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强烈的爱或恨的情感时,就会激发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应激,多指因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或对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严重事件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在战争年代或其他非常时期,在意外事件如天灾人祸发生时,记者需要迅速、理智地认识报道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当前的处境,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作出准确的判断,敏捷地投入采访和写作。

无论哪种情绪情感状态,只要和记者的认识相协调,都可以使其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如果认知和情绪情感不协调,就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1.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表现为情绪强于理智。当记者在还没有全面、准确地认识采访对象之前,其情绪就进入了亢奋阶段,急于进入写作状态,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2.挖空心思,硬憋文章

当记者无论在认识还是情感方面均达不到一定的火候(如新闻素材漏洞百出,记者还没有写作的冲动)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硬去写,这样的文章一般是写不好的。

3.高度焦虑

高度焦虑主要表现在记者的成就动机过于强烈,虽然他在认知上比较准确和全面,但情绪情感过于强烈,为使自己的作品产生轰动效应,或担心完不成任务而自责,结果身心高度焦虑,甚至失眠、上火,在这种心态下,反而会抑制记者写作的思路。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也可理解为情绪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成倒“U”形的关系,如图6-1所示。

此图表示:动机(或情绪)强度在一定水平之下时,随着动机(或情绪)的增强,活动效率也提高;当动机(或情绪)超过一定水平时,随着动机(或情绪)的增强,活动效率反而降低。可见,中等强度的活动动机(或情绪)可以产生最高的工作效率。

img9

图6-1 活动动机(或情绪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二)记者的写作习惯与时间的选择

所谓最佳写作状态因人而异。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记者个体对写作时间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惯。仿佛一进入某段时间(如清晨、上午、下午或深夜),他的大脑立即活跃起来,才思敏捷,记忆力较强,想象力丰富,写作效率也较高。

宫云范同志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曾总结出记者对写作时间的选择有三种类型。

1.猫头鹰型。这种人喜欢选择猫头鹰活动的时间从事写作,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时,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挑灯夜战。

2.百灵鸟型。这种人喜欢选择清晨,百灵鸟开始活动时写作,这时他们的头脑像早晨的空气那样清爽。

3.“混合型”。只要不感到疲劳,无论早晚脑细胞都会兴奋,不管外界有多少干扰都能进入最佳写作状态。[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