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的影响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2001年公审张君特大持枪抢劫杀人团伙案报道中,某报将张君作为“早就该枪毙”的罪犯来报道,宣传“张君该千刀万剐”,并出现在小标题上。虽然张君所犯罪行令人发指,受害人家属的悲伤及公众的义愤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这种状态下,采编人员的情绪出现偏激,搞“媒体审判”,就使得报道背离了法律的轨道。
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的影响_转型中的传媒——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思考( 一)

◎邬京涛[1]

新闻报道的第一性应该是真实性,新闻报道要有贴近性、群众性、可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大众传播的作用。

新闻报道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在社会活动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心理感情因素,所以对报道的对象也包含了一定的心理情感。

心理情感在新闻报道中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意义重大,但同时,如果心理情感发生了偏差,往不客观、不好的一面发展,那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这样的负面影响在新闻报道中的危害则极为严重。

一、记者心理状态在新闻采写中的影响

1.解读记者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的是人的情绪,而情绪是有分类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其他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和分支。而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扩散性,也就是说情绪状态可以扩散到行为。记者作为自然人中的一个职业群体,其心境的好、坏、顺、逆,将直接影响采访效果。

当记者受肯定情绪主导时,他的心境就昂扬而喜悦,其待人接物便充满热情,工作效率自然也高;当记者受到否定情绪主导时,他的心境就忧愁而沮丧,或者躁动不安,待人接物消极低落,采访效率明显下降。这些或积极向上或低落沮丧的心理情绪其实表现的是记者对于外界事物的内心感受,这些在潜意识中对记者的行为有着很大影响的心理情况就是记者的心理状态。它包括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消极的心理状态。

2.记者心理状态出现偏差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所要求的好的新闻报道是要以情动人,即动情,而非煽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就能促进报道的成功,而如果记者只注重自己的心理情感,而不进行理性的思考,那么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就很可能会产生偏颇,存在自己的主观意见,从而对受众以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将记者本身置于狭隘的位置。有些记者在报道一些事件时会出现狭隘的“地方主义”“情结”。在一些赛事的报道中经常用一些比较极端的词语来描写对手,如“报了一箭之仇”、“死对头”等,有些记者更出现了对别的地区的“负面报道”有所夸大的情况,对于本地的一些新闻事件(特别是一些赛事)则多加褒扬之词。这样的新闻报道会使得新闻的本质出现“变质”。

(2)以夸大的新闻报道错误地引导公众。记者的工作是将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传达给公众,而不是错误地引导公众往记者的个人思维方向发展。有些记者会把自己的情绪放在报道中,同时利用沉默螺旋理论,将自己个人的观点扩展成为众人的观点,使得众人跟着记者的认知方向思维,使得受众对事件的认识并没有经过独立思考,产生了不正确的印象。

(3)主观因素过剩而产生的“媒体审判”。有些新闻报道违背了法律、人本等基本精神,其原因之一是记者非常状态下的个人主观情绪异常而导致的偏激。有时记者虽立足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但还是因情感异常而导致在报道事实时出现语言措辞上的失控。如2001年公审张君特大持枪抢劫杀人团伙案报道中,某报将张君作为“早就该枪毙”的罪犯来报道,宣传“张君该千刀万剐”,并出现在小标题上。至于报道中“亲手杀了张君”、“用张君人头祭奠亡灵”等说法,更是毫无法理依据。此外,报道中“张君犯罪事实已经这么清楚,哪里还要审三天”的说法直接同进行中的宣判唱反调。虽然张君所犯罪行令人发指,受害人家属的悲伤及公众的义愤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这种状态下,采编人员的情绪出现偏激,搞“媒体审判”,就使得报道背离了法律的轨道。

二、记者心理状态使新闻报道产生偏差的原因

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而记者的理解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影响,包括根据过去经验得出的假定、动机、态度等。而快乐、悲伤、焦虑、欣喜、愤怒等情绪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记者,使其在对新闻事件的观察以及看法上会有所不同,当然报道的内容也会有差别。

1.环境和对象影响

不同的采访环境、采访对象可能使记者的心理发生变化,使其情绪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采访是否顺畅,对记者的报道心理也会产生影响。而采访的顺利程度,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在被采访者身上,被访者不配合或者其言行举止使记者产生厌恶感,就可能导致记者笔下对其缺点的夸张和优点的缩小,从而丑化其形象。而良好的采访环境也是促成采访顺利的重要因素,安静、整洁的环境会令记者一开始就感觉舒适,心情舒畅,恶劣嘈杂的环境则会令记者产生厌恶、烦躁的情绪,导致采访不能顺利进行。

2.个人心理因素影响

(1)负面心理。

如媚俗心理。新闻报道的第一性应该是真实性,新闻报道要有贴近性、群众性、可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大众传播的作用。但是如今有一些新闻工作者片面地将低俗当贴近性,将庸俗当群众性,扭曲了新闻报道原有的性质。而有些记者出于一些功利目的,报道低俗的新闻,这在“狗仔队”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再比如“先入为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很容易被最先接触到的思想或人事所左右,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人在接触事物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第一印象相当重要,并且这一印象会一直潜在地延续下去。

(2)正面心理。

当记者将自己摆在一个客观、公正的大环境下,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事件,正确地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他会将社会上好的事件、好的精神传递给受众,使其对社会有正面、积极的认识;如果传递的是一些负面的内容,则更要注重公正和客观,将事实如实地告诉公众,而不盲目地夸张和虚构,应该让公众对事件有正确的认识。

3.受周遭相关因素的影响

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美决赛前夕,笔者在新浪网上看到了一篇《足球报》的报道,标题就是“给我狠狠打”。而这种突然上升的民族情绪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刚刚炸毁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虽然事出有因,但是体育比赛是双方技战术的较量,媒体不应该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报道。

4.外界利益的引诱

在物质社会中,各种诱惑和胁迫无处不在。“有偿新闻”、“金钱报道”也时时处处引诱着记者。如果对于满足某种个人利益的对象,记者报道中就充满赞美、夸大之词,对于未能满足某种利益的对象则措辞激烈,这样会使得报道缺乏客观性和公信力

三、克服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采写消极影响的途径

1.职业道德对于记者的约束

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在舆论监督方面声名显赫,其报道之严厉、批评之尖锐,人所共知。“用事实说话”是《焦点访谈》的立足点,以此赢得了受众的信任。而受众的信任正是每个媒体追逐的目标,同样也是记者不断追求的方向。

2.记者应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看问题

人的内在心理丰富多彩,外在刺激因素千变万化,内外因素交互作用必然导致情感的变化多端,因此情感带有暂时性、偶然性、可感性等特点。情感毕竟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人情蔽于所信,阻于所疑,急于所轻,溺于所欲”的情况。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就必须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要真正认识到: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从来就要求真实。因此,每当新闻记者拿起笔,扛起摄像机,握起话筒,必须首先想到要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这是每一名新闻记者的神圣天职。

参考资料:

[1]刘海贵、张骏德:《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3]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中义:《记者传播模式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5]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6]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7]钟孟光、莫克:《重构记者心理契约》,《管理人》2005年第10期。

[8]王再承:《略论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偏差》,《新闻与成才》2003年第10期。

[9]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注释】

[1]作者简介:邬京涛,2008年6月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2008年9月进入宁波晚报社,任体育记者。在校期间撰写的调查报告《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研究》曾获浙江万里学院2006—2007学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优秀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