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4-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状况也影响了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可以断定,未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绝不会停止发展,并且它发展的趋势会让整合本身的概念更加丰富。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而非简单的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凸显的基本价值取向,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保持和谐的同步。

1.3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国际社会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年度整合情况进行总结。

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状况也影响了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就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于1998年6月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课题立项。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除了概念引用了国外的概念外,在具体教学模式方面也向美国学习了很多东西。WebQuest模式就是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经过引进和本土化之后,迅速成为一种在我国普及化的教学模式。

反思我国近20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对于国外的经验要借鉴和吸取有益的部分,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

可以断定,未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绝不会停止发展,并且它发展的趋势会让整合本身的概念更加丰富。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正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融合,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

在相关研究中,已经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整合的成效必定表现为行为的变化。而有些人的论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会使人忘记什么是整合”,其目的是提醒人们更关注课程部分,而不是“整合”。这是一个良好的回归趋势。人们会更加理性地思考如何整合,也会随着一些新的技术趋势而产生更加创新地思考。就像网络一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在走近我们,融入我们的教与学,但是已经看不到明显的边界了。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融合在一起。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经验趋向成熟、独立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系统地引进国际教育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性教育;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但是在未来的整合道路上,我们还应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进一步概括和创新,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整合理论体系

“整合”发展至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继续实践、探索和总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趋向个性化、协作化

从实践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阻力还很大。阻力主要来自习惯,来自人们对面对面灌输式教学的依赖。因此局部地区出现向传统式教学回归是不足为奇的。学生对新型的网络学习不习惯,没有体会到网络学习带来的优越性,而不能好好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致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潜在优势得不到发挥。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和协作式学习,将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而非简单的技术应用。它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学生对课程本身、书本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凸显的基本价值取向,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保持和谐的同步。

另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转换,促成其包括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方法在内的素质结构之优化,进而历史性地推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新的时代、新的理念及新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应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走向反思与重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