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期末考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适应“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是这样叙述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首先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对适应“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是这样叙述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首先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说,二十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就全国范围讲,是少数学校、少数教师作为开拓者的“个别示范”,取得推动教学改革的一定效果,为广泛实现“整合”提供不少可参考的经验。21世纪需要将其推广到全国,目标是要达到“普遍应用”。而“普遍应用”且用得好,需要“逐步”实现,原因是教与学都是复杂的过程,既有科学、也有艺术,怎么实现“整合”(包括新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地探索。唯一正确的是实行“百花齐放”,不要重复在“长官意志”下搞“一刀切”的弊病。无论外国还是中国,关于“模式”的介绍都属于“个别”经验型,可供借鉴、比较、研究。

关于“整合模式”的讨论和介绍,大体上可分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或者说从“信息技术”的角度作为起点,国外比较“流行”,其基本思路是“我有这些技术,怎么‘用’到学科教学”。或者说,对“传统教学”提出些需要改革的问题,也是一般性的、从批评以往的“教学法理论”为出发点,没有深入到各学科“课程”里研究和发现问题、提出怎么“整合”的具体方法。国外研究人员出了很多“主意”(国内不少介绍为很多“主义”)值得我们研究参考。这里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民主传统影响比较长,个人性格也比较“张扬”,写几篇文章就可以称为“主义”,所以过两三年就有新“主义”出现,有时候“主义”之多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其实就是不同意见的讨论。东方的习惯不同,一般人都比较含蓄,一讲“主义”,就令人们“肃然起敬”,没有“千锤百炼”至少也应是被长期实践所证实的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笔者将国外众多“主义”称为“主意”可能更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的使用方法,对这些“主意”我们可以取其所长、弃之所短,不同“主意”里有用的部分可以“兼收并蓄”,也就是“整合”。不论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论称为“主义”还是“主意”、“思想”还是“理论”,通通采取这种处理方法,选其正确者为“我”所用。有些“主意”在某个问题里可用,在另一个问题里不可用,这也是正常现象,辩证唯物论中方法论的要点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著名的《孙子兵法》里讲的“三十六计”,恐怕不能以“书呆子”读法,因为是千古名著就要在同一个问题里都用上来体现“全面贯彻”。对某些“主意”里的错误部分点出来、弃之不用就行了,“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必对外国研究人员“求全责备”。这样理解我们就不怕“主意”多了。

另一个是从各学科“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基本思路是: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或者出发点,将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所有信息技术都放在教师的“工具箱”里,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年龄段等对教与学的需求,特别是分析以往教学过程里存在的困难、不足、不当,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用什么工具、怎么用这些工具、采用什么模式就能够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这样理解和考虑跟计算机网络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都要从“需求分析”入手是一致的,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以及原教育部陈至立部长2000年报告中所讲的:“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理念也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