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青岛市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青岛市智慧城市发展与建设概况目前,青岛市基本实现全光网络, 4G网络建设基本完成,无线城市初步形成,三网已覆盖全市,有线电视双向传输已经实现。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智慧城市内涵解析

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由IBM公司在2009年1月提出,意在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国内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创新为驱动,以人为本,以新一代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通信、智能科学、系统工程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行管理技术深度融合为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产业经济以及市政管理领域活动中的人、物、环境进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联、协调和处理,从而为市民、企业和政府构建和谐、安全、高效、幸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生态系统

2.智慧城市的价值

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达到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不变的条件下将增加3.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总值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3.智慧城市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是多种技术的聚合和集成,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有物联网、云计算、ICT(信息、通信和技术)等。

表1 智慧城市涉及的关键技术

img30

续表

img31

4.智慧城市发展分化

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已从概念和模型阶段全面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部分领先智慧城市已进入运行阶段。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类型等方面,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和建设路径。

表2 智慧城市发展分化

img32

续表

img33

二、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一)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整体上已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在建的智慧城市超过 100个,其中欧洲和亚洲 (主要是东亚、新加坡和以色列)是智慧城市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表3 欧盟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img34

表4 美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img35

表5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img36

表6 韩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img37

(二)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在我国落地生根并广受关注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2010年,科技部认定武汉、深圳为国家863智慧城市项目试点城市。2010年10月,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文确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市为云计算先行试点示范城市。2012年5月,中国工程院公布北京、杭州、武汉、宁波、西安五市为“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工信部于2011至2012年分别批复宁波、扬州、常州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住建部于2013年1月推出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同年8月又推出第二批103个试点城市名单。

截止到2012年年底,我国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已达69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了总数的59.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长三角地区有19个,占总数的27.5%;珠三角地区有8个,占总数的11.6%。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海地区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面对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宁波、无锡、上海、深圳、南京、武汉、佛山等城市积极部署,陆续推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力图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表7 我国各城市已出台的有关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

img38

续表

img39

从上表可知,宁波等试点智慧城市的建设,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均走在全国前列,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领跑者,其他城市则扮演着追赶者和准备者的角色。

表8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划分表

img40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关注民生与服务、创新与发展、感知与物联、公众参与和互动,但总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目标、建设模式、运营规律、投资策略、建设重点等都在努力实践探索中。

三、青岛市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青岛市智慧城市发展与建设概况

目前,青岛市基本实现全光网络, 4G网络建设基本完成,无线城市初步形成,三网已覆盖全市,有线电视双向传输已经实现。信息产业已经成为青岛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且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收入2556亿元,并在2010年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2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完成42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完成218亿元,初步形成了“东园西谷北城”的发展格局。“三网融合”标志性应用业务IPTV即将正式商用,青岛将是国内“三网融合”城市中为数不多的较早推出正式商用产品的城市之一。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在八大领域设定了30项工程和76个项目重点实施信息化,对接智慧城市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青岛将拥有近300万亿次聚合计算能力的分布式高性能超级计算环境,形成资源共享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为青岛市发展云计算产业提供强大支撑。

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建设工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申请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表9 青岛市智慧城市发展大事记

img41

(二)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尚缺智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近、中、远期发展目标仍未确定;二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三是智慧城市定位和建设方向不明确,缺少智慧城市品牌;四是智慧产业规模有限、层次偏低,尚未形成以应用促产业的发展态势;五是智慧城市竞争市场开拓不足,本土企业在智慧城市产业链中所占比重偏小;六是在建的智慧城市项目推广应用力度不够,全民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制定青岛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建设发展智慧城市,首先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在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各部门应密切协同、共享资源,加快制定《青岛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并着手制定具体的实施行动计划,以保障智慧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编制青岛市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为此,应尽快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着手设计和编制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如《青岛智慧城市发展与创新评价指标》,同时可开展年度发展水平评估和年度工作考核,将评估考核内容纳入相关部门和区市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三)努力打造特色智慧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

在注重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成功案例,汲取先进经验的同时,要紧密结合青岛市城市发展定位,准确把握建设重点和方向,不应单纯模仿其他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而是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品牌,如“蓝色智岛”、“环湾智慧带”、“半岛智慧城市群”、“智慧蓝谷”等,让城市软实力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智慧产业,促进“转方式、调结构”

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青岛市应加大智慧产业投入和发展力度,以新一轮的智慧产业发展红利抵消传统产业的边际效益递减,以创新的发展内涵抵消粗放式生产的外部成本,以智慧管理的制度精准性重塑产业新秩序。前期可重点支持物联网、云计算、ICT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市场的升级改造,使之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助推器,促进城市智能化管理服务和新兴智慧产业协同发展。

(五)开拓智慧城市竞争市场、培育本土解决方案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智慧城市虽市场巨大,但竞争不充分。目前,国内外只有IBM、神州数码、华为、清华同方、中兴等少数几家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入这一领域。

智慧城市产业链条庞大、市场需求旺盛,涉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泛在网络、传感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面向公众的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由诸多企业来提供服务。青岛市应把握机遇,在做好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以战略的眼光培育多领域、小规模、具特色、本土化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一方面能降低智慧城市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可在这一新兴市场占得先机,树立、扶植、壮大自己的品牌商,逐步参与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之中,实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六)立足民生,注重智慧城市项目的推广应用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真正把人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城市的发展管理结合起来,真正在推动城市的发展与管理上取得实效。青岛市应立足民生、试点先行,借鉴“推广应用一批、续建完善一批、新建试点一批”的工作思路,由点到面有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创新能力竞争水平、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民生幸福水平,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屠启宇.全球智慧城市发展动态及对中国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3(1):47-53.

[2]高瑞清,郝明.论智慧城市涉及的关键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3(2):76-77.

[3]陈如明.智慧城市内涵解析[J].中国信息界,2013(2):78-82.

[4]钟华艳.盘点全球“智慧城市”最新动态[J].上海信息化.2012(10).

[5]张梅燕.城市类型划分与智慧城市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12(28).

编写:姜 静        

编审:谭思明 李汉清 王淑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