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垃圾发展现状

城市垃圾发展现状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垃圾的卫生消纳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矛盾日益尘锐,成为影响城市整体功能正常发挥和城市居民生活、劳动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城市垃圾产量、质量、消纳处理现状、发展趋势及环境综合整治进行系统分析,力图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与环境综合整治当中。在我国,城市垃圾问题一直未予以充分重视。“八五”期间从发展的速度和整体趋势来看,银川市在垃圾日产量上成下降趋势。

第二十一篇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尚待加强

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副产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逐步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长,垃圾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城市垃圾的卫生消纳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矛盾日益尘锐,成为影响城市整体功能正常发挥和城市居民生活、劳动环境的重要因素。解决好城市垃圾问题,是建设清洁、优美城市,保护人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城市垃圾产量、质量、消纳处理现状、发展趋势及环境综合整治进行系统分析,力图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与环境综合整治当中。

一、引 言

城市,这个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更高级阶段,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近代城市的发展,使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使城市环境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与健康,城市文明建设和劳动环境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放射性废物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城市垃圾则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生产的各种废弃物,它是造成环境公害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较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把垃圾处理与能源再生结合起来,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我国,城市垃圾问题一直未予以充分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由此带来的垃圾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

二、问题的提出

1.城市垃圾发展的趋势

产生量不断增多,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近年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政策之后,城市垃圾每年以12.8%~15%的速度增长,城市农贸市场和乡镇,个体经营营摊点剧多,垃圾随之成倍增加。同时,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以煤炭为主要的生产、生活能源,因此,垃圾中的煤灰、尘土含量在60%~75%之间,厨房垃圾占20%。但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步,除原有组成外,塑料、玻璃、金属、橡胶等的比重大大增加。

垃圾的危害性日益增大。垃圾粪便不仅是有不良的外观和使人厌恶的臭气,而且还有含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已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城市垃圾堆放出路越来越困难,城市居民对处理垃圾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对城市垃圾处理现状日益不满。尤其是乡村农民施肥趋向方便化,不再喜欢使用垃圾,粪便,粮食、蔬菜种植以化学肥料为主要肥源,造成垃圾到处泛滥成灾。

由此可见,如何妥善地收集、清运和处理好垃圾,直接关系着城市市容环境的好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程度。

2.城市垃圾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人口由1980年的19140万增加到1995年的35171万人;全国涉及的城市由1980年的233个到1995年增至到640个;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9.39%提高到1995年的28.85%。1995年底我国640个设市的城市已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综合整治,31559个建制镇也同步编制了总体规划,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其中,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城市垃圾公害等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许多城市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大了工业污染治理及垃圾处理力度。目前,全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气普及率6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20%,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45%。

img167

河水受污染

img168

受污染致死的鱼

“八五”期问我国352个大中城市,每年清运垃圾5000~8000万吨,粪便6000多万吨,而且仍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以银川市为例,全市(包括新城区、新市区)1995年底居民为53万人,全市垃圾平均年递增为7%。我国城市垃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年成为上升趋势,全国24个省会城市“八五”期间平均年递增为9.6%,北京市为15~20%,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年递增为2%~2.5%(日本4.3%,美国4%)。因此,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中的一个亟待解放的大课题。

银川市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塞上古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95年底全市人口为53万,共有环卫专业队伍1297人,其中固定职工587人,市容管理人员98人,清粪工133人,垃圾装卸工94人,街道清扫工385人;市区有大小街巷200余条,清扫面积为244万平方米;年产垃圾量22万吨,其中生活垃圾17万吨,处理率58.9%,单位生活垃圾5万吨,人均日产生活垃圾1.1公斤;年产粪尿12万吨,人均日产粪尿0.8公斤,粪尿处理率为40%。“八五”期间从发展的速度和整体趋势来看,银川市在垃圾日产量上成下降趋势。1980年人均日产垃圾2.7公斤,1990年1.25公斤,1995年1.1公斤,“九五”期间由1.1公斤下降为0.9公斤。

3.城市垃圾的规划方法与内容

城市垃圾设施按其功能可分为接收装置、转运装置、处理系统;按其性质可分为公共卫生设施(它直接为群众服务,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设施(这是开展垃圾作业所必需的工作场所、基础设施和处理基地等)、垃圾管理机构和后方技术生产基地。

城市垃圾一般是根据垃圾设施的性质来规划设施、安排项目。主要围绕三方面:一是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二是为满足开展垃圾作业的需要,三是管理所必需。这三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三者缺一不可。

垃圾设施规划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公共卫生没施规划。合理设置公共厕所、废物箱等,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使群众使用方便,有利于市容环境整洁。其二,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规划。解决垃圾箱、垃圾站、倒粪站等选址定点,并于中转站配套。在方便群众的同时,还要适应垃圾作业向机械化发展的需要,适应运输距离逐年延长的需要,还要防止垃圾箱(桶)的“马路化”和“集团化”。其三,垃圾粪便处理工程规划。既要解放垃圾、粪便的出路,又要使垃圾粪便无害化、资源化。规划建设垃圾堆放场、填埋场、处理厂、消纳处理基地等。在规划这些项目时,要预测垃圾、粪便增减数量及其各种因素和垃圾成分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处理工艺。其四,陈旧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目前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破旧、落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有碍于市容观瞻,可通过并、迁、扩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垃圾设施更新换代,适应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其五,后方垃圾基地建设规划。解决大型停车场及车辆改装机具修造厂的技术改造、扩建及其他垃圾专用厂的建设。其六,旧区改造规划。小区建设和市容扩大后的新扩区部分垃圾设施配套,如垃圾作业工人的作息点等。公共卫生设施、工作管理场所、停车场等。

三、城市垃圾系统的几个特征问题分析

1.垃圾系统的层次问题

城市垃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总体上说它是一个三维人工系统,即由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和功能系统三类组成。由此三维系统交叉工作构成垃圾总系统。而每一维都是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控制系统由城市环卫管理职能处室到各单位,再到各作业组,上小下大成为一个“金字塔”信息系统是由全国环境卫生情报组织到各大区、各省市以及各单位情报组织,此系统往往是控制系统的一个部分,但有其独特的性能;功能系统可以分为清扫、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和利用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个亚子系统,构成第三个“金字塔”式的系统,功能系统中每一个系统有其独立的功能。这些功能组合成一个总功能,即环境统,它与其他城市管理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而影响垃圾系统的其他系统有燃料结构系统、住房系统、蔬菜供应系统、废品回收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农林肥料系统等。这些系统对垃圾系统的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这些系统的变化规律,研究垃圾系统与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决策的重要条件。

img169

1980年10月在固原地区村镇规划总结会上,固原行署副专员维img170(中)、固原行署计经委主任肖志光(右一)与作者在一起

2.垃圾系统的动态性特征问题

城市垃圾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动态系统是系统的状态随时间一同变化的系统,动态系统又是连续系统,因此垃圾系统也是一个动态连续系统。在垃圾系统中,不仅垃圾的量、成分随着时间将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垃圾系统中的功能系统的各部分也将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这些变化的规律,建立起时间的函数关系,是动态分析的重要方面。

动态性原则规定,一个系统的质,一旦流动到其他系统中去,就会具有另一系统的质。各种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它具有运输物料的性质,当垃圾“流动”到焚烧系统中,就应具有燃料的质;当垃圾“流动”到堆肥系统中去,应具有可生化的质;当它“流动”到制砖系统中,就应具有原材料的质。因此,把握垃圾在流动过程中的质的变化,对系统的总体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3.垃圾系统的结构性特征问题

结构性原则认为,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质,每一系统的性质不仅决定于它的组成要素,而且也取决于它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不同,即使要素相同,两物的性质也就在不相同每一事物都有它组成要素和独特的结构方式,所以每一事物也就具有不同的质,由于我国的城市垃圾成分结构方式明显不同,因而决定了我国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结构形式将不同于外国垃圾系统结构。目前,在世界各国城市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焚烧、堆肥、填埋。但分析一下世界各首都城市的垃圾系统,就可发现它们在质上是不尽相同的。这主要由于各个国家城市垃圾系统中不同的结构方式。所以,笔者认为,分析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组成适合本城市特点的垃圾收、运、输、处理的结构系统,才能避免盲目性和盲从性。

4.垃圾系统的最优化特征问题

最优化原则是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最优选择的原则。垃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构成的体系,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设计不仅要考虑系统本身的技术要素,还要考虑社会、管理、经费、市场、教育、执法等多种要素,通过综合分析,多方案比较,才能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稳定运行的系统。

前面已经讲过,最优化原则是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服从总体的最佳目标。所以,一个城市的环境好坏与否,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都不可低估。而城市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规划城市垃圾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归根结底是要改造城市环境,优化城市环境,最终营建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城市环境意识,强化管理,治理“脏、乱、差”,使“九五”期间的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和优化的重要保证。

四、城市环境规划与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的对策

1.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垃圾规划的关系

良好的建设来源于科学、合理、详细、周密、全面的规划。规划是建设的保证,是建设的“龙头”和蓝图。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与环境卫生规划同步进行,规划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垃圾设施建设的先导。

现代化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大量涉及卫生工程及其他领域,它与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建设布局、建筑风格、人口规模等密切相关,与城市其他设施相互影响,要保证环卫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应有地位,首先就应该把环卫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要根据需要与可能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年改善。

2.摆正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是环卫专项规划的依据,而环卫设施必须作为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重点建设地区的详细规划和重点工程的专项规划必须要把环卫设施纳入,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实现。

环卫设施规划必须结构实际,纵观全局,统筹安排,立足长远,远近结合,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合理确定项目、标准、规模、速度,切实解决环卫设施少、差、缺的突出问题。

3.环卫设施建设必须变“经验管理”为“立法管理”

“法制”是改革发展时期的治国的主要手段,也是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环境清洁建设也要逐步走向“法制”轨道,以保证城市垃圾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性质、特点以及服务对象是环卫立法的基本依据,要用“法”调节环卫设施建设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变“人治”为“法治”,变“经验管理”为“立法管理”。

4.垃圾的定量管理

(1)清运。将散布于各处的垃圾按类收集,及时送往处理场,沿途不得遗洒、扬尘,要求清运机械化,密闭性能好,而且可靠,同时能减轻清洁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进入90年代我国采用的垃圾车多是侧装、带堆送机构的,而发达国家城市垃圾车发展趋势多装有压缩,使垃圾减容,有的国家垃圾车已装上电脑,实现了半自动化。

(2)转运。随着城市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发达国家每年递增5%。我国也以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用地紧张,垃圾推放场距市区越来越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节省能源,一般采用转运站,即用小车收集运往郊区转运站,然后再装入大型车辆运往远郊。这就必须要求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化的转运站,占地要少,又防治污染,带有压缩装备。

(3)处理。在制定我国垃圾处理对策时,首先要调查垃圾成分,因为这是制定处理对策的基本依据。目前缺少全国调查资料,因而很难预测今后几年内垃圾成分的变化情况,再加上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所以各地在制定处理对策时必须要依据当地垃圾成分性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万万不可盲目照搬。

(4)利用。城市垃圾中含有多种有用成分。各成分的比重百分数大致为:废纸40%,黑色有色金属3%~5%,废弃食物25%~40%,塑料1%~2%,织物4%~6%,玻璃4%。城市垃圾中约有80%的成分为潜在的原料资源。所以,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回收和利用,便可以让其中的潜在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

5.国外一些好的做法

欧洲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森林资源的需要,研究并采用种种从城市垃圾中回收废纸、金属及有机物的工艺。还探索了不少从垃圾回收玻璃和塑料的好方法。

(1)废弃食物的回收利用。在城市垃圾中,废弃的食物大约占其总量的20%~35%。一些国外垃圾处理厂常将垃圾中废弃的食物同其他有机组分一样用于制取气体燃料或其他产生热能和蒸气的能源,或制成堆肥。这样处理废弃食物并未做到“物尽其用”。因为将废弃的食物用于生产牲畜饲料往往具有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2)塑料回收。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将液态塑料浇铸可制成一定形状的产品。热固塑料被加工成产品后,不能再熔化,这样便限制了对它们的再生利用。而熟塑料加热处理后,能够被熔化并再度加工成型,因此具有再生利用的价值。

6.我国城市垃圾处置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个优美整洁的市容环境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以满足人民生活如环境卫生作业的需要。我国城市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处理、消纳、及最终处置,是一个环节紧扣、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城市生态系统工程。如果一个环节失调就要影响全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垃圾设施就是构成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

(1)城市垃圾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垃圾专用车辆不足。“八五期间”我国每市用地紧张,垃圾推放场距市区越来越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节省能源,一般采用转运站,即用小车收集运往郊区转运站,然后再装入大型车辆运往远郊。这就必须要求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化的转运站,占地要少,又防治污染,带有压缩装备。

img171

作者2006年在沈阳全国环境学会学术年会大会发言

(2)垃圾处理设施质量低下。全国城市垃圾设施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规格低下。许多公共厕所中臭气弥漫,脏水横溢,令人作呕;许多转运站因无封闭措施,扬尘冲天,苍蝇满地,令人生畏;垃圾车辆更是五花八门,带“病”运输,超负荷使用;垃圾堆放场普遍没有严格的控制管理,任其污染着水体、土壤、大气……总之,垃圾设施质量不高,体系不配套,运输效率低下。

(3)垃圾设施管理混乱。长期以来,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对城市垃圾工作不予充分重视,清洁工人在垃圾中摸爬滚打,都备受社会的歧视,地位低贱,收入低微,视利低下;城市垃圾设施建设没有纳入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八五”时期我国垃圾设施的基本建设和措施支出人均只有1.68元;城市垃圾设施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无设计、无制造垃圾机具、设备、设施的专门工厂和行业;做不到垃圾设施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

(4)经费投入不足。城市垃圾处理,粪便处理以及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条件都是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环境综合整治中的薄弱环节,使城市规划、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生活垃圾消纳三者密切结合起来,是改造与建设、规划与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全国许多城市用于城市垃圾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如银川市用于城市垃圾经费1950年为1万元,1952年60万元,1985年198万元,1989年230万元,1995年1058万元。

(原载《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年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