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城市的发展模式

农村城市的发展模式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度推行城市化的今天,乡村被定义为“传统”“落后”的,而城市则成为“现代”“进步”的代名词。“城市化”被认为是脱离贫困、走向发达的必然渠道。在新农村建设的现象中我们都感觉到了场所对于人们归属感的价值和意义,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属性与人们的行为、心理紧密相连;在失地农民被动城市化中体会到了场所对于塑造主体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性。
研究的缘起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1.1.2.1 新农村建设

在当下的中国,城市化被看作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则,被看作改变大众落后生活境况的唯一途径。对民族而言,城市化意味着摆脱质朴的农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而农业被看成是落后的、生计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负担;对个人而言,城市化意味着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被城市取代,从而实现所谓的“高雅、现代”的生活。在高度推行城市化的今天,乡村被定义为“传统”“落后”的,而城市则成为“现代”“进步”的代名词。“城市化”被认为是脱离贫困、走向发达的必然渠道。

在“新农村建设”口号的响应下,农村以惊人的建造速度彻底地改头换面: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农田被推平,建起了可与城市媲美的大型广场;不伦不类的欧式建筑遍地开花;庄稼地边缘种上了金叶女贞、小叶黄杨;果园路边种上了观赏性的碧桃……这些非生产性的、病态的、装饰性的景观取代了丰产的田园风光,乡村曾经淳朴自然的环境已然无迹可寻。

对于生长在农村的人们来说,城市承载着他们太多的梦想,营造城市般的环境、像城市人一样地生活也许是农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面对整齐划一的新居,有的人露出了满足的微笑,也有的人满脸惆怅。值得思考的是:人们心目中对于乡村的美好景色何处寻觅?村口大树下聊天下棋的老人、小溪边嬉戏的孩童、街道胡同里丰富的生活、农作物形成的自然景观……伴随着农村建设的更新消失了。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割断了这片土地上自发形成的村落格局和历史文脉,同时也抹去了农民心中对故乡原风景的痕迹和眷恋。空中楼阁式的改建方式使这些农民失去了见证自己存在感的历史环境,陌生的环境使人难以产生归属和认同感。

1.1.2.2 失地农民被动城市化

由于快速城市化的推进,位于城市边缘的民宅和耕地被用于城市的扩张建设用地,作为边缘群体的农民被迫与原来世代依赖的土地分割开,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从相识的农村熟人社区中剥离出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受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对农民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失去了稳定的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割断了归属感,导致维系传统乡村社区稳定发展的制度和习俗作用的丧失,从而导致身份认同危机的产生。

土地对于所有务农人员来说是一种独特的财产,它寄寓了农民一种特殊的情感和价值。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骤然转变、从从事农业活动到非农的转变,让这些失地的农民没有心理上的适应和过渡,再加上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排斥和歧视,更使农民陷入认同的焦虑和困惑之中,因此也衍生出许多问题,比如由于市民待遇缺乏、社会保障不力、就业困难以及由居住方式及生活空间的改变而带来的心理不适应,等等,于是其产生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自卑感、过客心理、失衡心理。然而失地农民这些心理的障碍又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政府产生过度依赖和信任危机,对城市居民、对社会产生敌视心理,等等,从而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

在新农村建设的现象中我们都感觉到了场所对于人们归属感的价值和意义,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属性与人们的行为、心理紧密相连;在失地农民被动城市化中体会到了场所对于塑造主体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性。正是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促使我们意识到场所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实体区位,更承载了在这个空间里的人的具体行为、相关的文化事件、记忆、情感、经验的积累,它对塑造主体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