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农村教育发展

近代农村教育发展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的农村教育亦是如此, 并且其客观原因也是近代农村教育和现代农村教育不同的一大根源所在。受到这一国情的影响, 梁漱溟、黄炎培等教育人士开始重视农村教育并且逐渐发展乡农学校。由此可见, 近代农村教育的发展无外乎知识分子的重视以及内忧外患的环境和中国人思想的转变等原因所造就的。
近代农村教育发展_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与冲突

20世纪20年代后期兴起的农村教育运动, 试图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农村教育制度, 而不是拥有西方的以城市为重心的现代教育模式。 这场运动对农村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提出了革命性挑战, 并在实验区里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1]在这一时期, 农村教育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其形式多样、 内容广泛、 影响深远。 虽然与现在的农村教育理念及实践活动存在诸多差异, 但其试图通过教育改善农村贫困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民的目的是共通的。[2]

一、近代农村教育活动发起的缘由

但凡任何事, 分析其原因都有其主观与客观之分。 近代的农村教育亦是如此, 并且其客观原因也是近代农村教育和现代农村教育不同的一大根源所在。 近代的农村教育在新文化运动以后, 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受到民主和科学等思潮的影响,一些知识分子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作为农业国),敏锐地感觉到当前中国农民的贫弱和农村教育的困顿, 于是纷纷提倡乡村教育。 作为新中国农村教育起步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近代农村教育发展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 现实意义, 还有着其必须发展的原因所在,这就不能不提到近代中国特殊的外部环境,可以说,近代农村教育的起步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

(一)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四伏

近代中国战争连绵不断,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时间里, 中国的炮火声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外有列强侵扰,内有军阀割据。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由于政局不稳导致了战争频发。 除此以外, 人民群众还受到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极端贫困,民不聊生。

(二)多重压迫,农村社会衰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始终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和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我国农村贫困落后、农民愚昧无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农民、改善农村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才缺乏,农村教育受阻

洋务运动以来, 虽然有一些新式学堂在不断创办, 但由于其规模小、数量少、 设施差、 人员冗杂等原因, 这些学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在当时的中国, 农村地区一向不受重视, 即便这些学堂能够发展起来, 有足够的影响力, 也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农村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但也成为新文化运动后知识分子在农村开展乡村教育运动的原动力。

(四)国外先进思想的传入

当时的一些教育家如黄炎培、 晏阳初、 陶行知等人纷纷走出国门, 学习欧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黄炎培曾经对中国教育政策做出过如下回答: 应充分发挥民主精神; 应普及全民教育; 教育应与人民生活结合; 应注重实用科学。 除此以外, 一些国外知名学者如罗素、 杜威、 克伯屈等人也来华进行宣传。[3]另外,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也为外国先进教育思想的传入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西方的民主、 科学思潮, 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学派关于教育的观点也都纷纷传入中国。

(五)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无论是知名学者还是普通百姓,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外来其他思想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了绝大多数, 其他一些阶级如士、 工、 商也基本上是由农民这个阶层演变而来的, 可以说, 在当时的中国,农民阶层是一个最为基础的阶层。 受到这一国情的影响, 梁漱溟、黄炎培等教育人士开始重视农村教育并且逐渐发展乡农学校。

(六)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是众多学者、 知识分子的倡导。 “同劳动阶级打成一片”, “把现代的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4]李大钊曾以此号召知识分子去开发农村, 用教育解除农民的痛苦和愚昧。 陶行知也曾就民主与教育的关系发表过如下观点: “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 做自己的主人, 做国家的主人, 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 人民办的教育, 为人民自己幸福而办的教育。” [5]众多学者的身体力行为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其次是教育团体的蓬勃发展。 1917年5月,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 1921年12月, 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 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6]一系列的教育团体不断成立和发展且都十分注重教育的实用性、 普及化和平民化, 并且逐渐将研究的焦点转向苦难的乡村、 农民和农村教育, 因而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日可待。

最后则是一些权威机构和部门的支持。 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这些部门的支持,那么农村教育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有所发展的。 20世纪初的中国, 全国城乡到处都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7], 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掌握着近代中国大部分时间的政权, 尽管这两个政府在当时并不受到人们的爱戴, 但是如果没有它们, 没有里面的一些身居高位但志存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的话, 农村教育是决计不会得到发展的。 黄炎培曾经作为江苏省都督府的教育司长进行过教育活动; 蔡元培也曾担任过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 晏阳初、梁漱溟等人也得到过其所在地区当权者的支持……可以说,当权者的支持是近代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

纵观以上的几个原因, 我们可以将其归类, 前三个为现实因素, 最后一个为人力组织因素, 剩下的则是思想因素。 由此可见, 近代农村教育的发展无外乎知识分子的重视以及内忧外患的环境和中国人思想的转变等原因所造就的。 虽然历经曲折,但总算是将农村教育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了。

二、近代农村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意义

(一)农村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20世纪初的农村教育是在迷茫、 困惑和痛苦之中发生变迁的。 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震撼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基础, 而且还冲击了与传统社会遥相呼应的农村教育。 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新的教育问题,如新学与旧学的冲突、西学与中学的冲突、 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生活相脱节等, 为了解决农村传统教育体制失调所产生的与农村社会变迁不相适应的教育问题, 人们首先进行了西方教育模式的尝试, 但随后被证明是不符合我国农村现实情况的。

西方现代教育在我国农村的受挫, 促使一些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之路。20世纪20年代后期,一股教育浪潮开始涌向农村,并在30年代达到高潮。 这股教育力量在学界主要包括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平民教育派、 以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教育派、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儒学的文化教育派、 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派。 他们在各地建设农村实验区进行积极的实验革新。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 由于为失学儿童和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因而受到实验区人民的欢迎, 实验活动也比较顺利的得以进行。从结果上来讲,实验区的文盲率较其他地区有大幅度的下降。以河北定县翟城村为例, 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时候, 该地区文盲率为80%左右, 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 文盲率则下降到60%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教育活动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农村教育运动的开展表明, 人们开始放弃了西方现代教育模式, 转而追寻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道路。 尽管在教育下乡的背后夹带着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 但这意味着中国农村教育朝着教育制度农村化、 教育观念农村化、 教育内容农村化的方向变迁。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教育观念上, 把农村教育视为有别于城市教育而具有自己特殊性的一种教育, 不再盲目照搬城市教育的模式。 在此之前, 农村教育一直被视为城市教育的 “附庸” 而备受冷落,但是随着20世纪初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乡村教育成了改革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难点。许多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逐渐醒悟到,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农村。 这种教育战略重点的转向, 导致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真正重视。 晏阳初、 陶行知、 黄炎培、 梁漱溟等人都是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被迫走上农村教育之路的。

2.在教育内容上, 强调与农村生活、 农村改造相结合。 农村教育家们注意到, 以往农村教育的内容几乎是城市教育的复写,它把中国农村的实际问题搁置一旁。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教育运动者力图改变这种局面, 使教育内容不仅适应农村现实生活的需要, 而且要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晏阳初的“民族再造”,还是梁漱溟的“文化再造”; 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再造”, 还是黄炎培的 “职业再造”, 都体现出通过教育改造农村的用意。

3.在教育方法上, 提出以教育为中心, 集农村的政治经济、 文化、组织建设、 卫生、 治安等方面的改造于一体。 这在方法论上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理论框架。 晏阳初提出以学校式、 社会式、 家庭式三种方式, 来实施四大教育, 强调学术与政治合流;梁漱溟则认为, 中国乡村的衰败, 其实质表明了中国文化“自身失其原有调和”,因而应该通过文化的改造,使老树发出新芽。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工作是将乡村的经济、政治、 教育三者综合进行, 以教育为枢纽, 用教育力量组织乡村。

由此可见,20世纪30年代农村教育的变迁,是在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这些理论是与中国农村社会水乳交融的, 意味着中国农村教育已开始摆脱邯郸学步的状态, 朝着教育农村化的方向迈进。[8]

(二)开展农村教育活动的意义

尽管农村教育活动辐射范围较小、 学校普及有限、 影响不深, 但是在教育先辈们进行农村教育的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亦有值得现代人铭记和学习的地方。

1.中国开始重视农村教育

以前纵然在农村也有过教育活动, 但是活动范围及影响力十分有限。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农村教育革新实验以农民为根本, 知识分子和教育家们通过在农村传授知识寄希望于广大的中国农民这一做法为真正解决当时中国所面临之困境提供基础。

2.教学方式的革新

教育家们通过把握实验区人们的心理, 有效地避免了单纯的课堂式教学, 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其他诸如秧歌、鼓词等活动向人民传授知识,以此调动了实验区人们的积极性。此做法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实际意义。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接受教育的不仅仅只有儿童, 一些成年人也要进行教育。实验区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 对于儿童, 在教育阶段方面设义务教育和初、 高等教育,在时间上分全日制、 半日制和时间制; 对于成人, 则以扫盲为主。 这些举措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群体对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的需求, 并且与其生活状况相结合, 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会因此而造成生活上的负担。

近代农村教育活动是在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下发起的, 虽然辐射范围有限, 但是意义深远, 尤其是对现代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1]②周志毅: 《传统、 理想与现实的变奏 ——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周志毅: 《传统、 理想与现实的变奏 ——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江问渔: 《农村改进与农村教育》,载《中华教育界》1934年第4期。

[4]《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7页。

[5]《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2、785页。

[6]袁媛: 《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版,第8页。

[7]《毛泽东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8]周志毅: 《传统、理想与现实的变奏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变迁》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