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发挥工会教育职能,推进师德建设

素质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发挥工会教育职能,推进师德建设

时间:2022-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工会应该将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推进师德为自己教育职能的主要目标,以配合学校实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根本任务。教育职能一旦与其他职能相结合,将有力促进其他职能的履行与发挥。

发挥工会教育职能,推进师德建设

赵新中

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高校的职责与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大学的文化品位则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工会应该将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推进师德为自己教育职能的主要目标,以配合学校实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根本任务。

工会的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等四项社会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将各项职能分割开来、对立起来,都不利于全面履行四项职能。在四项职能中,维护职能是根本,建设职能是基础,参与职能是前提,教育职能是保证。维护职能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能,是工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他社会职能都以维护为基点,各自展示自己的独特内容。

教育职能的独特性在于基础深厚、传统性强、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渗透力强。教育职能一旦与其他职能相结合,将有力促进其他职能的履行与发挥。

一、教育职能的内涵

一是教育教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一支“四有”的教职工队伍;二是教育教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财产;三是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四是组织教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等,概括起来就是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

第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也是教育、教学措施的贯彻者。培养目标要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人格感染途径来实现。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单是完成智育任务的主要途径,也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深入开展“三育人”活动,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的重点,配合党政抓好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十分重要。

第二,科技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层次高,专业性强,教育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发展,求知欲望强烈。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本专业知识,精通自己所教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掌握现代教学手段,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为此,我们要以群众性教育教学创新载体,引导广大教职工转变育人观念,掌握和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育等新的教学技能,促进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通过教学观摩、教案展评、基本功比赛等形式,为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这些繁重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各种群众社团、协会、学生会的作用,吸引教职工参加高雅的文化社团活动,陶冶情操,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高校工会在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中肩负着崇高的责任,履行教育职能任务尤为突出。工会通过深入开展“三育人”及其他有效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表彰师德先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工会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职工水平和能力,使他们为学校做出较大贡献,待遇条件也随之提高,这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符合教职工切身利益;工会通过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在工作之余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和休息,受到熏陶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和健康水平,以更旺盛的斗志,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完成肩负的艰巨而又光荣的教育教学任务。

二、如何发挥教育职能

1.以推动师德教育为切入点

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争创一流大学的重任,实施科教兴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客观上都要求教职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都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教职工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但是,目前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有的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忽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有的缺乏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工作敷衍塞责,举止失当;有的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团队精神薄弱,追名逐利;有的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也有违背师德的问题,包括师德失范,学术腐败等等,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以师德为主的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引导教师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从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大力倡导奉献敬业精神,鼓励教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真正做到热爱教育并献身教育事业,另外,要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发动广大教师结合实际讨论制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教师队伍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2.不断完善“三育人”机制

不断完善学校“三育人”活动机制,使“教书育人”切实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三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新形势下“三育人”活动是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目标,并对全校各类人员的“三育人”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做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三育人”机制的完善,对引导广大教职工把“三育人”目标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将起到积极作用。

师德建设在开展“师德标兵”、“创新集体”、“十佳教师”“师德讲演”等行之有效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应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除了运用传统的道德教育,理想指导,情感熏陶,榜样教育等途径外,应围绕师德建设目标和岗位成才,深化开展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群众性活动,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技能竞赛,骨干教师经验交流和示范活动等等,以提高教职工的全面素质,激发积极性,有所作为。

第二,政治理论学习,党政工团组织思想建设、加强校风建设、开展教书育人活动等教育外,还应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利用高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营造文明的校园风尚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强化教职工的人文精神。

第三,在建立师德激励机制和健全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评价和监督制度,在职务晋升,岗位评聘,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奖励等工作中,把师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政策导向,保证教职工全面素质的提高。

3.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氛围

高校教职工面临着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教职工工作量成倍增加,超负荷工作,身心压力很大,身心健康问题也随之突出。如何让教职工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为学校和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一,要坚持在群众自我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会宣传教育的优势,为群众社团、协会等组织提供人力物力。通过各种群众社团、协会、联谊会、女工委、青工委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文化娱乐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疗养休养活动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职工在喜闻乐见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在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中,提高教职工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充分开展好这些传统活动,对于在教职工中实施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努力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在关心爱护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密切关注教职工的住房、医疗等问题,及时了解和听取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对《教师法》中有关规定的落实,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等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和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教职工能安居乐业,全身心投入工作。

第三,关心教职工生活,关心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工会福利工作和送温暖工作,建立互动互助基金组织,切实履行工会作为“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让教职工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和凝聚他们为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为落脚点。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条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学历层次高,本身具有的科技文化起点高,但是其工作的重任要求具备更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培养创新人才是关系到高校学科梯队建设以及学校发展的关键。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好,包括实行“传、帮、带”、导师制度、上岗培训、学历深造、业务进修、社会考察实践等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使他们岗位成才,建功立业。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