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批判“应试教育”的建设性实践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将素质教育实践进一步推向深入。随后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题就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

推行素质教育

岳 龙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素质。”1986年《义务教育法》又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提高民族素质获得了政策和法律的双重支持与肯定。于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素质教育”的概念出现了,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教育进行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核心的根本性的全方位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引起了基础教育领域对于素质教育的热烈关注,纷纷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作为中国教育的“痼疾”,“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它面向少数学生,偏重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忽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因而有违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规律,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与整个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悖,因而遭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批判。素质教育作为批判“应试教育”的建设性实践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随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地位,使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1996年,《人民教育》发表《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的长篇通讯报道,介绍湖南汨罗市教育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经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广泛关注。李岚清副总理指示:“汨罗的经验要在全国逐步推广。”将素质教育实践进一步推向深入。汨罗经验的核心就是“三个控制”、“四个面向”。所谓“三个控制”即控制重复教育,控制留级率,控制班额,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条件;“四个面向”则是指面向属地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也就是“两全”的具体化。因此,落实了“四个面向”,就是落实了“两全”,落实了“两全”也就落实了素质教育。全国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纷纷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探索。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随后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题就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在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素质教育的内涵、原则、要求、内容、实施条件、师资保证、外部环境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