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影片《英国病人》,了解多重空间叙事的小说如何改编成电影

分析影片《英国病人》,了解多重空间叙事的小说如何改编成电影

时间:2022-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名男子因为飞机的爆炸全身大面积烧伤,并且在昏迷中失去了记忆,照顾她的护士汉娜叫他“英国病人”。电影《英国病人》沿用了小说的回忆与现实时空互相交错的手法,但总体叙述采用了一种好莱坞式的传统电影结构。《英国病人》以其严谨的故事结构和演员精湛的表演而深入人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分析影片《英国病人》,让学生了解多重空间叙事的小说如何改编成电影,学习时间、空间和人物的构建关系,感受反战主题电影中的民族主义情愫。

能力目标:掌握电影中的闪回、插叙等叙事方法,认知多层叙事和复调叙事的结构,体会影片中人物性格塑造以及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一、故事梗概

本片摄制于1996年,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翁达杰的同名小说。片中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的1943年。一架飞机正在北非沙漠上翱翔,突然飞机被击落。这名男子因为飞机的爆炸全身大面积烧伤,并且在昏迷中失去了记忆,照顾她的护士汉娜叫他“英国病人”。战地医院一路颠簸要去到下一个地点,英国病人一路不断痛苦呻吟,汉娜决定留在一座废弃的古堡中照顾她。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在汉娜的好奇和追问下,终于打开了英国病人尘封多年的难忘回忆:他是一名匈牙利的历史学者,名字叫艾莫西,他以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的身份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一见倾心的凯瑟琳,凯瑟琳和丈夫杰佛也是来帮忙绘制地图的,艾莫西和凯瑟琳渐渐坠入爱河,他们冲破了道德和社会的重重束缚,准备相伴一生,杰佛最后知道了真相,非常地愤怒。杰佛驾着载有凯瑟琳的飞机冲向艾莫西打算同归于尽,最终杰佛当场死去,身受重伤的凯瑟琳在山洞中等着艾莫西的到来,艾莫西牺牲了自己的奋斗信仰,却没有换来心爱人的生命。整部电影明暗的对比,炙热与凄冷的反差,爱情与背叛的折磨,战争的无情冷漠,共同凸显出光明与黑暗中摇曳的人性[1]

二、主要叙事分析

轰轰烈烈的爱情总是短暂的,但是享受到了那份美好的灵魂交流也就无所畏惧了。死或者生只是一种形态,不是一种结局。他和她的故事,一个看似冗长的电影却只为了展现一个人的回忆,一个短暂的爱情故事。影片以时空交错的两个爱情故事展开,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性的彷徨与迷茫。

电影《英国病人》沿用了小说的回忆与现实时空互相交错的手法,但总体叙述采用了一种好莱坞式的传统电影结构。导演安东尼以“二战”作为故事背景让我们在血腥与残酷中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人性的美好,看似悲惨的结局却让我们对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让我们内心的情感不自禁地流露。一个成功的电影在任何细节上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本部影片的开头是一支笔缓缓地在纸上画出一个类似人的形状,十分舒缓的基调,再加上背景音乐的柔和以及女人的轻声吟唱,为导演所描述的凄美爱情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之后镜头叠加到一望无际的沙漠,故事的叙述由此展开,在结尾的时候,依然是展现沙漠,首尾呼应。故事主要依靠对话和回忆铺陈,以艾莫西展开,将他作为主体,却始终没有固定的单一视角,只有流动碎片式的叙事。其效果就是呈现个体的“二战”经历与感悟,虽然这与我们熟悉的“二战”作品冲突,但恰是本片的主旨:用对个体经历的小叙事,来替代集体的宏大叙事话语。

《英国病人》以其严谨的故事结构和演员精湛的表演而深入人心。故事情节以半叙事半回忆形式展开,并且多种时空交替进行。一边是面目全非的英国病人与善良护士汉娜的生活场景(图9-1),一边不断插入艾莫西与凯瑟琳相遇相恋的爱情故事(图9-2),前奏很平淡,两条线也看似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任何的交接和语言交代,只是常常把一边的欢歌笑语和面目狰狞的英国病人画面切换,一系列的疑惑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地让人好奇,越是理不清头绪却越是让人想知道个究竟,这是人类的本性,导演恰当地利用这个特点,把影片以两条线的方式展开,让我们在琢磨猜想的时候进入了状态。在此看来,安东尼在这部影片中可以说做得十分完美。除了用这种疑惑来吸引观众,导演还用了强烈的对比让故事更意味深长。一边是烧焦的病人,忧郁的眼神,肌肉萎缩与紧绷,过去的一切已忘记(图9-3),而另一面的艾莫西深邃的眼神,高高的鼻梁,帅气的外表,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失去爱情、情人的汉娜,一边是美丽大方的凯瑟琳和艾莫西轰轰烈烈的爱情;一边是欢歌笑语的舞会(图9-4),一边是寂静的修道院。时而安静,时而喧嚣;时而炮火连连的战场,时而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导演把节奏把握得相当准确,没有一丝拖沓和急迫,在这样的叙事中我们循序渐进地随着故事发展进入高潮,并且每一个细节和人物都让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图9-1 面目全非的英国病人与善良护士汉娜的生活场景

图9-2 艾莫西和凯瑟琳两人第一次见面

图9-3 被烧焦的英国病人

图9-4 欢声笑语的舞会中相拥的两人

三、主要人物分析

图9-5 艾莫西

图9-6 两人两情相悦的激情与柔情

(一)艾莫西电影一直围绕“英国病人”展开,作品以《英国病人》命名,但实际上,那个遍体鳞伤的“病人”在作品中只是一种神秘象征的意象存在。[2]艾莫西(图9-5)的真实身份是匈牙利的贵族,在英国皇家地理协会工作,是一个探险家,此次前往撒哈拉沙漠是为了绘制北非地图,在没有疆界的地域工作很容易忘却自己的身份与国籍,在这一段难忘的经历中遇到了人生的真爱——有夫之妇凯瑟琳,最后以绘制的地图作为交换营救凯瑟琳。德国军队认为艾莫西是英国人,盟军却因为他名字的奇怪发音认为他是德国纳粹,北非部落的原住民又将他奉为上天赐予的天神。在他的内心深处非常憎恨各种束缚,无论是生理、社会、道德还是情感上的束缚。在电影中他说:“擦去我的姓氏,擦去我的国籍,是沙漠叫我这样做的。战争开始的时候,我已经在沙漠中待了十年。我很容易跨越边界,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国家。”近十年的沙漠生活让艾莫西无心沙漠以外的金钱、权力、贸易和战争,而只是对沙漠的喜爱超乎寻常。讽刺的是,他远赴北非沙漠绘制从来没有过地图的地方,却沉醉于脱离国家民族认同的状态,他的使命是人为把国家和国家之间区分,但内心却信仰“天下大同”的乌托邦理想。相信艾莫西恨透了自己的国籍,因为身份的问题总是让他在关键时刻痛不欲生,而在他成为“英国病人”以后,他的身份其实是空白的,使他想抹去国籍和身份的愿望得以实现。对于爱情,艾莫西在圣诞节的彩色报纸上写道:“爱情的冷战,跟我们相比算是单纯的了”,艾莫西和凯瑟琳的爱情及有两情相悦的柔情与激情(图9-6)也有因为道德伦理的背叛所带来的折磨与煎熬,而这样的矛盾让人在外界客观条件与自身因素影响下纠结徘徊。“英国病人”是艾莫西躺在床上对自己的自嘲。艾莫西躺在床上虚弱得饱含深情地回忆他的爱情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他爱情中的深邃、凄美、沉重和爱情带给生命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

(二)汉娜

图9-7 汉娜

图9-8 挚友死去时悲伤的汉娜

在很多电影中大多辅助角色都是辅助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凸显,而此电影并没有。汉娜(图9-7)可以说是一个辅助角色,辅助英国病人在回忆情节部分从分到合的过程,是导演在以英国病人为中心,现在进行与回忆故事情节同时进行的一个推动器,但是如果抛开所有英国病人的所有情节,汉娜是完全独立的一个代表形象,是真善美人性的代表,无论是洗头还是骑车,无论是给病人吃李子还是在危险的地方弹琴,无论是对吉普的喜爱还是给病人最后读完日记都能看到一个自然真实、善良多情的姑娘。把此放在残酷的战争中让汉娜所代表的美好人性和生活的希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导演情节设置的巧妙。汉娜是一个重情的女子,丈夫死去的崩溃,挚友死去的疯狂(图9-8),在战争中她活下来了却失去了所有,她代表了典型的战争中很多人的形象,只是在她的善良和让人充满希望的眼神里,我们对这种悲惨更记忆犹新,更是感慨。她的善良让这两个悲剧的人物呈现出十分温暖的一面,各自的故事,互无关系,却每天相依为命的感觉,善良的汉娜照顾这个陌生人的一切生活,在修道院过着安宁的生活。但是故事总要发展,真相总要出来,导演的第二个作为推动器的配角必然会出现,一个“小偷”的到来让故事达到高潮,让不交集的两条线自然变成本来的一条,即让导演的构思明朗化。回忆的部分在英国病人恢复记忆后凄美地继续着,他就是那位和凯瑟琳热恋的艾莫西,而她因为他死去,他也即将死去,在这个修道院里,汉娜、小偷与他一起回忆着。不仅是角色中人物的感伤,观众也不免情绪被沉重化,当英国病人掉下那滴泪水时,一切都没有办法回去,而他们似乎因为这场爱情都献上了生命,可是安详死去的凯瑟琳是幸福的,回忆中的艾莫西也是幸福的,因此最后他也安详地死去。轰轰烈烈的爱情虽然刻骨铭心,但总是短暂,可是拥有过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这样的爱情超越了灵魂。到这里故事也接近尾声,那本没有生命的破书似乎赋予了两人爱情的生命和影片思想的灵魂,一直贯穿到最后,它最后被善良的汉娜带走了,这个结局比较完美,有太多的感想和感慨,收获难以言喻。这本书有那刻骨铭心爱情的点滴,是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它代表着影片宏观表达的工具,是一个具有生命的东西,代表着血腥战争中的美好和遗憾。最后为什么是汉娜带走?汉娜是有生命的活体,代表着善良的任性与希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是两者的性质让英国病人的故事深入人心,让影片的每一处都很细腻。这本不属于她的书最后只有她来拥有最恰当,汉娜抱着书看着渐远的修道院,她通往了幸福。爱情是凄美的,人性是美好的,一切都不是结局。

四、非人物符号分析

(一)沙漠

1.艾莫西的沙漠

图9-9 艾莫西与当地人在沙漠高处

影片的叙事地点基本上是在辽阔荒芜的撒哈拉沙漠,由于英德战争可能在这个地点,可是另一方面来说沙漠就是导演刻意渲染的生活氛围,残酷的战争,艰辛的生活条件,沙漠渲染的无奈和孤寂,让故事和人物的特点以及影片思想更可以显露。叙事和回忆的两条线,慢慢地交织成一条,而在这个过程辅助人物的设置至关重要,对于主人公英国病人来说,他的故事是一个谜,然而我们了解的汉娜在照料他的这个过程让影片故事更快发展,让思想更加鲜明。在沙漠里,因为绘制地图而聚集在一起的 联合科考队员有德国人、英国人、匈牙利人、非洲人……他们对彼此的工作、性格和历史都十分熟悉,他们所关心的都是有趣的关于沙漠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因素或者国家的荣耀,艾莫西的职业是研究沙漠(图9-9)。在艾莫西看来,沙漠是一块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土地,在沙漠中生活成长的人民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人民,沙漠也并不是一块苍白无力的空间,实际上,沙漠也蕴含着自身的意识形态,长年与一望无际的沙漠打交道,使他看淡许多世俗纷扰:政治党派、国界、国籍……在壮阔的自然面前,这些概念都显得苍白无力。

2.道德与束缚

沙漠,代表着时间也代表着永恒(图9-10),导演安东尼用摄像机不断展现绵延起伏的沙丘,一望无垠的沙漠,让我们联想到女人凹凸有致的曲线美。电影的开始和结束所展现的“泳者洞穴”就像女人背部的一座山上。沙漠起伏的形状如女人胴体般起伏,导演赋予沙漠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沙漠,艾莫西和杰佛为女人而展开了战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中,德国军队和英国军队也为抢占沙漠而战斗。在《英国病人》中,女人和沙漠成了战争的抢夺目标,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剖析,这样的争夺象征着人类的占有欲和本性。沙漠不可以被占领或独有,在《英国病人》中隐喻了种族之间的思想,这和男人与女人之间拥有占有欲一样,是一种不合理的占有欲。[3]在电影《英国病人》中,导演安东尼用摄像机把没有任何羁绊、原始、赤裸裸的沙漠展现在我们面前,沙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在无底线的沙漠自由世界,人原始的欲望暴露无遗,沙漠是一个道德约束力相对薄弱的地方,尤其在生命受到危险,社会规则、文明的束缚于羁绊暂时隐退时,剩下的只有彼此相惜的生命、赤诚相对的心灵,两人暂忘世俗规则、越过道德的界限而热烈地相爱也就顺理成章了。[4]艾莫西和凯瑟琳的感情也在此升温。片尾飞机升空,在这个无边的沙漠,显得那么无奈,他们的爱情无法继续,只有沙漠的回忆和感动,载着汉娜的汽车通向的是幸福的道路,太阳照射下,即使很美好,战争留下的遗憾仍然需要时间来恢复,凄美的故事却让人刻骨铭心。安东尼在“二战”中解读了爱情的人性美好,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设置,还是场景对白等可以说是让人意犹未尽!

图9-10 显示着永恒与时间的沙漠

3.科考成员的沙漠

电影的背景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被划分为两大势力,沙漠原本的平静与和谐被硝烟和战火所代替,当地的原住民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了,而殖民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沙漠的窥视,充满扩张野心的欧洲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几个世纪以来对于非洲的探险活动一直仅仅限于沿海地带,“在当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非洲内陆几乎是一片空白,只画了几条道听途说的大河和几个未经确定的国家的名字。有时,为了补充空白,画上一些动物或人像”[5]。人类的探险行为一般都与殖民与侵略有紧密的联系,知识的掌握如影随形。科技的发展直接加速了殖民者的扩张脚步,殖民者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沙漠也不例外。在电影中,沙漠探险被迫受到重视,科考队所绘制的地图,甚至连绘图的人都会成为双方兵火相接的理由,因为战争、争夺、殖民,原本简单、正常的生活秩序被破坏,科考队员由聚集走向解散,很多人都相继牺牲。

(二)火

火象征着神圣、光明、温暖、净化,又象征毁灭、灾难、惩罚。[6]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火的影像,既有有形的火也有无形的火,火在电影中也有深层次的寓意,它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褒义也有贬义。

1.温暖之火

吉普带汉娜去教堂看壁画,壁画是拉斐尔为梵蒂冈教皇签字大厅所创作的,其中里面用天空、火炬和小爱神分别代表着“信、望、爱”三个神明的画像,这里的火炬是无形的火,却象征着爱情和希望。在修道院里度过的每一个晚上,没有电灯照明,一根根烛火总是摇曳着带来温暖和光明。科考队在沙漠的宿营区燃起了篝火,也是艾莫西和凯瑟琳爱情之火燃起的地方,沙漠的营火带来的是无尽的激情和幻想。在电影的最后,艾莫西把深受重伤的凯瑟琳安顿在游泳者洞穴里,在她的身旁燃起了一小堆火(图9-11),这一堆小火支撑着凯瑟琳直到生命的尽头,艾莫西带着承诺再一次返回洞穴的时候,凯瑟琳已经安然离去。而这样的一小堆火却是温暖和希望之火。

图9-11 在洞穴燃起的希望之火

2.罪恶之火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火蔓延整个世界,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于难。战争所带来的是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到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因为战争,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行走在路上时时提防地雷,英国病人的修养场所修道院也被炸毁。因为战争,科考队解散,麦多斯最后自杀,杰佛飞机撞毁当场死亡,艾莫西飞机被击落,被烧成了面目全非的英国病人。火是毁灭的根源,将美好的东西都带回到黑暗。

五、反战主题透视

超越与融合,是影片《英国病人》超越民族主义的主旋律;和平与反战,是影片《英国病人》的真正主题,战争曾经给人类文明史带来了最大的暴力,人类的道德伦理都在战争中动摇、粉碎。《英国病人》之所以是一部相当成功的电影,就在于它很好地发挥了大众媒介文化所具有的“救赎”功能,对观众们的善恶观念提出了质询。[7]

影片的反战主题,更深层次地表现了无法割裂的人性真爱。人性的真爱可连接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走到一起,导演在影片中擅长表现错位、重构以及情感的延续感。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人,因为战争和共同的使命而走到一起,“二战”的战火带来了炮火连天,疆域的扩张和殖民主义的大背景,使人物的命运就更加具有了可塑性,假如不是因为战争,大家不会因为宿命而聚集在荒凉而又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在迷茫与彷徨中,共同承受着来自精神或肉体上最无情的碾压和鞭挞。撒哈拉荒漠的广袤,就像在战争中相继失去亲人、战友的人,泛滥着无尽的孤独、寂寞、无可奈何和无尽的悲凉。在影片的最后,汉娜和吉普在废弃的旧教堂看壁画的画面,与艾莫西和凯瑟琳在洞穴里欣赏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图9-12),而告诉我们的信息是民族主义所对立的冰山正在日渐消融,在跨文化的语境里,爱情、亲情、友情的弘扬中,感情的纽带紧紧将全世界各个民族联系在一起。人性的真爱在影片中超越了国度、民族和战争。汉娜对艾莫西的精神依靠,艾莫西对汉娜的生存依赖,吉普与汉娜之间互相吸引与爱慕,小偷最后对艾莫西放弃报复行动,这一切的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因为战争而聚集,却变成了对这栋残破房子无法割裂的情感纽带。

图9-12 在洞穴里发现壁画的艾莫西和凯瑟琳一行人

《英国病人》的小说作者和导演其实对这部作品也有很深的感悟。小说家翁达杰一生流散,他出生在斯里兰卡,在英国接受教育,最后在加拿大定居,在他的骨子里却并没有真正感到自己的内心融入了这些国家,始终觉得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为了唤起这样的一种情感,他将小说《英国病人》结合自己的遭遇和经历,唤起了超越民族的思想,写出了这样伟大的作品,只有当人们不再关注民族特性的时候,翁达杰这样散居的族裔才可能走出边缘真正被大家所接受。而《英国病人》的电影导演安东尼也是一名散居的族裔,他的父母都是意大利人,而他本人出生在英国的怀特岛。小说的作者和电影的导演在身世方面有惊人相似的漂泊感和浪荡感,所以在理解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共鸣。在将小说拍摄成电影的时候,安东尼可以以独特的创作视角、鲜活的创作个性、颠覆传统的创作思路以及寓意深刻的创作内容,让《英国病人》呈现在观众面前时,能够体现出导演安东尼的作品魅力以及风格特点。安东尼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拍摄《英国病人》,以惊世骇俗的故事情节,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不受“民族主义”束缚的鲜活形象。

图9-13 洞穴中,凯瑟琳书写遗书

影片《英国病人》对反战主题还有一个凄美的解释,汉娜在艾莫西临终前,为他诵 读凯瑟琳的遗言时说道:“……我已经别无所求了,只想跟着你漫步天国,带上一些好友,去一个没有地图的乐土。”(图9-13)这句隐喻着一个没有殖民压迫没有战争的地球,在这样一个反战语境里,影片中的任务最终和一个充满仇视和争端的时代走到一起,并在其置身的残垣断壁里由感情的对抗到精神的融合,而凯瑟琳的遗言却将反战主题诠释到精致和完美,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可以被视为小说与电影主创者对超越民族主义的深切渴望与追寻和平的反战情节。

《英国病人》融史诗、战争、爱情于一体,充分运用电影语言的独特优势,运用长镜头、航拍技术、特写镜头和优美的音乐,展现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和异国风情的壮美,并且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影片涵盖了战争与道德、爱情与人性、性别与权力等主题,具有特定的思想内涵。

知识链接

1.影片《两杆大烟枪》

《两杆大烟枪》是典型的英国黑色幽默电影,导演运用独特的非线性叙事将镜头拼贴、杂耍、倒叙,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将后现代的叙事手法呈现在观众面前。电影中不乏运用MV和广告式的狂欢影像,夸张化的黑色喜剧,形成了导演独有的形式与风格。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快速移动、手持晃动和突然定格的镜头,将人物的性格和状态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在剪辑上,影片将数十个复杂分段用树叉式分支结构一个个简单清晰地展现出来,看似随意,却包含了导演巧妙自然的构思。在节奏上,影片时快时慢,时缓时急,收放自如,让观众充满期待。在叙事模式上,导演采取了多线平行的回环结构。影片的几条故事线平行发展,因为钱和枪而汇聚到一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人感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2.影片《发条橙》

《发条橙》是世界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后现代社会,那时人类已经在“月宫”上建立了定居点,故事交代了主人公亚历克斯15—18岁的成长经历,亚历克斯因为暴力、强奸、误杀等罪行锒铛入狱,之后在官方试验的折磨下,成了典型的“发条橙”。“发条橙”就是对上了发条的“人”的暗喻,因为英语的“橙子”单词“ORANGE”和马来语的“人”称“ORANG”相似。库布里克将亚历克斯被机械化、操纵化的后现代电影画面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发条橙》是一场暴力、荒诞又色情的视觉盛宴,在影片中音乐和内容的背道而驰是整部影片的亮点,怪诞的现代主义风格是影片独树一帜的标签,直观的视听冲击成就的影视语言张力留给了观众更多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3.影片《猜火车》

《猜火车》描述了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的生活现状,影片以其抢眼的开头、冷嘲热讽的口吻,真实的叙述态度,眼花缭乱的节奏,贯穿始终的黑色幽默感、现代感的声画对接和对边缘人物迷幻般的描写,将青年亚文化和放纵的自我意识展现得深刻而充满感染力,成为后现代电影的闪光之作。《猜火车》极为真实地刻画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年轻人的生活,对吸毒的迷幻全过程以及吸毒之后的快感做了非常逼真的描述,“猜火车”本来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游戏,指的是人在无聊的时候站在火车经过的地方,即兴打赌猜测下一趟火车经过的时间和目的地,以此来排遣无聊。影片以《猜火车》为题,意义深远,影射了主人公的前途命运是迷茫和未知的,当火车呼啸而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被载往何方。整部影片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以及现实所流露出来的冷漠、无政府状态以及非主流群体对主流社会的抵制与反抗。

练习题

1.试分析《英国病人》对非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刻画。

2.试模仿《英国病人》多时空叙事手法设计自己的小短片。

3.本片是如何立足于爱情而升华到反战主题的。

【注释】

[1]王树利,安志宏.人性在光明与黑暗中徘徊——电影《英国病人》赏析[J].电影评介,2010(11).

[2]罗璇.混杂的意义——以霍米巴巴的混杂理论浅析《英国病人》[J].西安社会科学,2009(11).

[3]安晓红.《英国病人》中沙漠的象征意义[J].电影评介,2008(9).

[4]余玉清. “背叛”的胜利——论电影《英国病人》的改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5]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起——16—19世纪的世界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黎明.克纳小说中的象征隐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殷茵.电影《英国病人》的反战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1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