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叙事形式的空间转向

电影叙事形式的空间转向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伯特·考克尔电影叙事的空间转向是叙事美学的整体转向,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意义,而最先被感知到的是电影形式。电影叙事形式的空间转向,直接源自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等生产方式的变化。从拍摄的计算机控制,到后期CGI特效,电影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形式空间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演员的挑战则来自虚拟人物,经常不能与真实的人物共同演绎故事;而是通过想像或者其他途径,与那些通过后期CGI才能生成的人物进行对手戏。

我们所看到的银幕上的活动图像是一种媒介,一种再现,其中的每个影像或一系列影像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经济文化目的而制作的,而且它们也是按照特定的方式被人们解读的。这些影像表现思想观念、观察与思考的方法、行为与感觉的方式。它们代表文化,但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

——罗伯特·考克尔

电影叙事的空间转向是叙事美学的整体转向,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意义,而最先被感知到的是电影形式。构成电影形式的元素,即电影符号的表层能指链,既指镜头、声音、色彩、表演等电影语言要素,也指将这些语言要素组织起来的叙事结构,还应该包括影院、银幕、互文等电影解读的形式。这些形式元素的变化,均或隐或显地表现在电影空间叙事能力的增强上,或者对时间叙事的抑制上。

电影叙事形式的空间转向,直接源自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生产方式的变化。早期电影以固定机位拍摄,较少通过后期剪辑来叙事。该时期的形式空间局限于镜头以内的画面。好莱坞追求以摄影棚拍摄为主,后期剪辑和特效为辅,主要表现通过拍摄所能够达到的形式。人工布景、模拟道具、光线控制、色彩调节、声音特效、镜头组接等方式,构成经典电影叙事的基础;也形成了以时间为主导,以空间为辅助的叙事时空格局,空间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起,为了表现更为广阔的空间,外景地拍摄逐渐主流化。70年代后,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流程中作用日益显著。从拍摄的计算机控制,到后期CGI特效,电影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形式空间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编剧不必考虑场景制作限制,实现那些非现实的画面;相反,他们不得不适当放弃情节逻辑的严密性,增加更多的震撼性场面的展现。演员的挑战则来自虚拟人物,经常不能与真实的人物共同演绎故事;而是通过想像或者其他途径,与那些通过后期CGI才能生成的人物进行对手戏。演员必须具备新的空间感知能力。导演讲故事的水平逐渐被表现奇观的能力取代,需要通过非凡的想象力,不断超越既往的空间形象。

在此,我们试图以画格、镜头、场景及叙事结构所构成的影像空间,分析电影叙事在形式建构方面出现的新的特征;同时,以电影文本的传播系统带来的空间变化,分析观众在解读文本时的空间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