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货币当局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概括地讲,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一)货币政策标的含义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货币当局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相对固定,基本上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称作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

概括地讲,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在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的作用与目的高度简化成Y(国民收入)保持在自然产出水平上,实际上已经包括了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三层含义。在后面的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又加入了国际收支平衡这个目标。实际上,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的最终目标也无非是这四者,但实际要同时达到这四个目标却并不容易。在国际金融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部分,我们还能看到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外冲突。

(1)物价稳定。稳定物价水平通常是指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鉴于通货膨胀对资源配置效率、财富分配及稳定的预期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物价波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一般物价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通货膨胀。尽管在物价波动的容许幅度上不同的经济理论相互之间还存在着争议,但从各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中央银行大都比较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2%—3%以内。

(2)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不但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所谓充分就业,即指劳动市场的均衡状态。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即称自然失业率。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即称实现了充分就业。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自然失业率的衡量及估计上存在着分歧。从理论上讲,自然失业率应等于事实上的工资膨胀率和预期工资膨胀率相等时的失业率,但是预期工资膨胀率无从测定,因此人们通常用平均失业率来估计自然失业率。从各国实际的执行情况看,对自然失业率的标准也是灵活掌握的,如1971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在《联合经济报告》中提出美国长远的合理目标应当是使失业率不超过3%,1978年《美国就业法案》又规定失业率不超过4%即为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学界至少有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同前一种观点相比,后一种观点更强调增长的动态效率。

世界各国由于发展阶段及发展条件的不同,在增长率的选择上往往存在差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偏好于高的增长率,对本国的货币政策也会有相应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增长一直存有激烈的争论。目前为多数人所承认的看法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能以其所能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创造和维持一个适宜于经济增长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国际收支平衡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其中静态平衡是指以1年周期内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只要年末的国际收支数额相等,就称之为平衡;动态平衡则是指以一定时期(如3年、5年)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目前,在国际收支管理中动态平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有效性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上述四项目标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福利含义,但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由于它们并非都协调一致,相互间往往存在矛盾,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具体而言,除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多的一致性之外,各个目标相互之间都有矛盾。

(1)首先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是所谓的菲利浦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要保持充分就业,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要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紧缩银根,压缩生产规模,这又会提高失业率。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存有较多的争论。一种观点基于对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关系的认识,认为物价波动(或上涨)中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常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达到潜在产出之前,适度的物价上涨能够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源于新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随着经济的增长,价格可能趋于下降或稳定。意即物价稳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矛盾。第三种观点从供给决定论出发,认为只有物价稳定才能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势头。由于生产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也是随生产率的增加而增长的,只要物价稳定,整个经济就能正常运转,维持其长期的增长势头。

(3)目标之间的冲突还表现在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上。国内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从而增加对进口商品及国内本来用于出口的一部分商品的需求,此时如果出口贸易的增长不足以抵消这部分需求,必然会导致贸易收支的失衡。就资本项目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需要相应的投资率加以支持。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外资的流入。外资的流入导致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协调一致,还要取决于外资的实际利用效果。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中央银行稳定国内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影响到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举例来说,假如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当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有可能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利率或降低货币供应量。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的提高有可能导致资本流入,资本项目下出现顺差。同时由于国内物价上升势头的减缓和总需求的减少,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经常项目下也可能会出现顺差。这样就会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由此可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由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货币政策在作目标选择时不能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难以统筹兼顾。具体的目标选择不但有赖于各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说也反映了人们对货币经济和货币政策认识的深化程度。目前国际上经常采用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侧重于统筹兼顾,力求取得各目标间的协调一致;二是相机抉择,突出重点,根据宏观经济的具体运行状况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决定和选择相应的政策目标。

3.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长期以来,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解与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单一目标论和双重目标论。前者主张以稳定货币或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目标,后者又有各种主张如“稳定币值,发展经济”、“就业优先,兼顾物价稳定”或“发展优先,兼顾物价稳定”。从实践来看,对政策目标的提法也有很大变化。在1986年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其金融业务活动都应当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以法律形式对货币政策目标作出上述规定,是中国银行制度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中间目标的必要性和选择标准

准确地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前提条件。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货币政策目标能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指导思想,却并不提供现实的数量依据。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最终目标的统计资料,需要较长时间的汇集整理,因而货币当局对整体经济运行状态不可能随时掌握详尽的数据。但货币当局可以在短期内汇集一些经济指标,作为反映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指针,以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因此,中间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可见,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传导的桥梁,是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关联的、能有效测定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变量。为使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能有效地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不现实的、不受中央银行所左右的、无法用来影响货币政策贯彻实施的金融变量,不能选作中间目标。

第二,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地作出反应。这些金融变量概念应明确而清晰(如M0、M1、M2,长期利率、短期利率等),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收集到有关指标的数据资料,并且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联动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第四,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控制失当的局面。

2.几种可供选择的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是由好几个金融变量组成的中介目标体系。在该体系中,中介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目标,它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借以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也称近期目标;另一类是效果指标,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中央银行提供进一步的反馈信息,衡量货币政策达到最终目标的效果,也称远期目标。

(1)操作目标

①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可以反映银行体系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也是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运用效果的良好“预测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通过调节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金来实现对货币信贷的调控。但是,对超额准备金的调控往往受制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放款意愿和财务状况。

②基础货币。它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的关系,其数额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操纵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将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效果目标

①利率。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均比较理想,但抗干扰性不理想,这是因为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繁荣时,利率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萧条时,利率随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同一方向变动:繁荣时,为防止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复苏应降低利率。这样,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效果是叠加的,当利率发生变动时,中央银行往往很难量化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效果,对货币政策的松紧也就无从掌握。

②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包括M0、M1、M2和M3等若干层次,其可测性、可控性均可满足要求。就抗干扰性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循环的,而作为政策变量则是逆循环的,因此,政策性影响与非政策性影响不会相互混淆,抗干扰性也符合要求。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纷纷将中间目标由利率改为货币供应量,而进入90年代以来,又放弃使用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其原因是: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管制放松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货币定义及其计量的难度加大,货币总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更难把握,也使货币乘数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