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类型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类型及其目标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以货币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以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此,一些人根据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当主要是控制通货膨胀,防止货币贬值。货币政策也应当允许有一点这种上涨。可见,我国货币政策要兼顾多重目标。除了最终目标,还有所谓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

如前面所说,货币政策就是运用货币手段调控经济的政策。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一般只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以及既不扩张又不紧缩的中性三大类,在我国,实质上也是有这几大类。但文件上,报刊媒体上却有更多的称呼。例如,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据有人统计,从1984年中央银行提出“信贷管理”概念到1994年提出货币政策调控算起到目前2012年这28年间,有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11年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其余各三年是适度宽松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以货币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以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种提法具有中国特色,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上述扩张的、紧缩的和中性的货币政策提法)。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货币目标相联系,包括既防止通货紧缩又包括防止通货膨胀的要求,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如果说“稳健的”提法是从货币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角度出发的,那么,“从紧”、“宽松”、“适度从紧”和“适度宽松”都是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上的提法。“从紧”和“紧缩”,“宽松”和“扩张”,其基本意思差不多,而“适度从紧”和“适度宽松”只不过是“从紧”和“宽松”的尺度适当一些而已,意思是略“从紧”或略“宽松”一些。

不管什么提法的货币政策,也不管是从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还是操作层面,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对此,一些人根据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当主要是控制通货膨胀,防止货币贬值。的确,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有着控制失业率、通胀以及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但货币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通货膨胀的,因为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然而,就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中国还处在经济改革转轨阶段。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由于我国价格改革任务至今尚未完成,包括水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能源价格、公共交通和公用事业服务等的价格关系都要进一步理顺,这就会推动我国物价上涨。如果货币政策工具不许有这一类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等于要抵制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改革,这是其一。其二,中国的经济必须发展,必须增长,当然是合理速度的增长,但只要有增长和发展,就一定会伴随适度的物价上涨。货币政策也应当允许有一点这种上涨。其三,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也要求货币政策起相应作用。如果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引起汇率过分波动,人民币就应当作适当干预。例如,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就不得不投入一定数量基础货币,这就会形成货币投放过多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见,我国货币政策要兼顾多重目标。然而,这多重目标之间有时是存在冲突的。例如,经济升温了,增长率和就业率高了,通胀也容易上去。怎么办?按通常理论和经验,还得用从紧或适度从紧的政策来治理。货币政策尽管有多重目标,但主要目标还应当是对付通胀和通缩,因为通胀或通缩毕竟主要和货币供应量相关。货币政策之所以叫货币政策就是因为它是关于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例如,2009年我国为了阻止经济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而下行的趋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造成通胀率不断攀升,2010年到2011年一度高达超过6%的高位,并引发房价大涨的资产泡沫大膨胀。为压住通胀烈火,政府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终于使通胀率在2012年逐月下降。然而,由于后来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经济也不振,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使我国外贸形势出现空前严峻局面,加上国内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等因素,经济又出现严重下行压力,GDP增速放慢,许多企业经营困难,于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又作了调整,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货币)。可是,许多人认为还远远不够,应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认为,未来潜在的通胀压力至今还很大,如果进一步放开货币水龙头,不仅救不了实体经济,反而只会引发更大的通胀和资产泡沫。这场争论尚在继续,我国央行究竟如何动作,还要看事实。

上面讲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最终目标。除了最终目标,还有所谓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是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间目标的传送点,而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能以一定精确度达到的目标。例如,基础货币是一个操作目标,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一个操作目标,而货币供应量通常就是中间目标。通过变动基础货币或法定准备金率,就可改变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通货膨胀率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景气度。利率有时可作为操作目标,有时又可作为中间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