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2-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从基本制度和资源配置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从资源配置方式上看,“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0.1.1 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已成为世界各国资源配置的主体方式,也是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亦即商品经济,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考察,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称,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①人类社会从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发展到第二产业工业为主,再发展到现在,第三产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也就是商品经济萌芽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②从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发展到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的过程。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的不断扩展,促使生产的门类增多,规模扩大,技术进步。 动力工业、原材料工业、机器制造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建立在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之上,使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品日益丰富多彩。 商品经济的这种发展,使人们有可能摆脱贫困,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的外延从工农业产品扩大到服务产品。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生产服务业、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以及公共行政和国防等。 当第三产业已成为社会的主要产业部门时,工业社会已发展为后工业社会,在社会生产发展的这一阶段上,教育和科学对于经济发展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电子化、生物工程化的高科技生产日益普及,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可见,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都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的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一建立起来就开始了,并在1956—1957年和1958—1959年有过两次大的讨论。 在讨论中,毛泽东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改革开放以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理论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 最初关注的焦点问题还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 中共十三大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与此相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层面,即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也逐步被提了出来,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被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公有制的体制、机制和实现形式的改革日益受到重视。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增强企业的获利,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飞跃。 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从基本制度和资源配置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 从基本制度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从资源配置方式上看,“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层面,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都被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而明确地提出来。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中共十八大后,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两个方面和两条主线依然十分清晰。 一方面,中国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且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