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除继续抓住国有企业这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外,还要考虑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改革的焦点已逐步转向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全国普遍实行了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这其中,特别是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除继续抓住国有企业这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外,还要考虑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改革的焦点已逐步转向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在这一时期,国家一方面加强治理经济过热,一方面从1994年初开始,重点推进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和投资方面的配套改革,实现了外汇并轨,由此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体系。

在这一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使得“金钱”几乎到了“万能”的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不断滋长;一些党员干部不顾党纪国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和主要追逐个人私利的人生哲学,一切从个人的利益考虑及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原则的出现;“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至“跑官”“卖官”“买官”等旧社会官场中黑暗东西的沉渣泛起;损公肥私,贪污腐化,浪费挥霍,弄虚作假,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等歪风邪气的四处充斥,都在严重地冲击和侵蚀着党的干部队伍。因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要把惩治腐败作为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把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尽最大努力把这一时期的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1996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规定。随后,中央及各省(区、市)党委建立了巡视制度、派出巡视组。全国普遍实行了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1998年11月中央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从1998年11月开始,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广大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受到了一次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炼,增强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针对当时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

这其中,特别是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1992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592917件,结案151286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15450人,其中开除党籍259211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追究的75282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处)级干部49291人,厅(局)级干部4095人,省(部)级干部176人。特别是查处了陈希同、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慕绥新等一批腐败分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