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历史新起点出发的中国内容分析

从历史新起点出发的中国内容分析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次党代会标志着,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踏步走向现代化。这就是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战略抉择可以这样说,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现在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四、 从历史新起点出发的中国[14]

熟悉中国政治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最能反映出中国的政治走向。一个月前,中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标志着,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踏步走向现代化

(一)从一组数据谈起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过去的五年里,又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2003年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居民消费指数年均上涨只有2.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35.5%;而且,五年来经济增长年度之间的波幅只有0.7%。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29年持续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

这组数据,连我们自己也感到十分惊讶。五年前,我们考虑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有24年,考虑到要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曾经提出要把发展速度降下来。2003年和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已经宣布,当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但是实际上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2004年又比上年增长9.5%。2005年和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8%左右,但是实际上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2006年又比上年增长10.7%。

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能够持续保持这样快速的发展?这种快速发展应该怎样评价?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有四个因素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中国是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市场把中国社会潜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了。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例,2006年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6%,集体企业增长11.6%,私营企业增长24.4%。二是中国是个内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发展呈现梯度推进的特点,由此决定了中国经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持续快速发展。在2002年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是东部沿海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等省市,2003年后这些省市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与他们毗邻的山东、内蒙古、河南、江西等省和自治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打个比方,中国经济好比“动车组”,原来只有几节车厢有发动机,现在更多的车厢有了发动机,列车肯定会增速。三是中国是个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转型的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四是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有很大创造力。这是中国能够长期保持加速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可以对这种快速发展作出正确评价了。从总体来讲,中国这29年的快速发展是正常的。上述2003年到2006年的国民经济基本数据已经说明了,中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低波动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最好场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已经给世界各国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当然,中国政府并没有为此陶醉,相反倒是十分注意这种快速发展背后的问题特别是潜在的风险。比如,多年来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大量的物质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还不健全,特别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村还有2 000多万贫困人口,低收入水平群体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等等。

总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就是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战略抉择

可以这样说,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现在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共十七大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呢?

这主要是因为,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的14年里中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已经显露出来,中国社会在发展中呈现出了一系列两难的阶段性特征,比如科技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快速工业化与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矛盾,等等。特别是,今后五年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那么,在这样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共十七大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呢?作为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的一名观察者和研究者,我注意到十七大作出了三个重大战略抉择:

一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七大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纯粹中国式的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将继续推进邓小平先生开创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在中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对外开放的总称。中国过去29年,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去29年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76万亿美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实际增长都在4倍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2 000多万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人们在改革开放中所获得的实惠,已经让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尽管改革开放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显露出来了,尽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但是,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因此,胡锦涛先生在中共十七大宣布: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请大家注意,这决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而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

二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共十七大另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把2003年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和党章,并且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我们所讲的科学发展观,其要点有四: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现在,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意味着,中国将着力解决关系到13亿人民生存发展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包括将进一步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的落后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教育、科技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等等。总之,中国将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也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

三是推进全面发展,实现奋斗目标。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用十年时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再用十年时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这两步战略目标都已如期实现,到200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 810亿美元,人均达到854美元。第三步是用50年时间,即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先生提出来的。江泽民先生在中国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后进一步提出,为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先用20年时间,即从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国内生产总值能够翻两番,达到人均3 000美元,同时在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新进展。这一奋斗目标,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承诺。这次中共十七大重申了这一目标,同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认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就是:在经济上,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政治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在社会建设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环境保护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其中,明确地提出了三大发展指标:一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修正了原来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指标);二要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到20万元的中等收入者要居多数;三要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也就是说,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又一重大战略抉择。

这三大战略抉择,就是胡锦涛先生在十七大宣布的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那么,一个已经走上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从历史新起点出发继续往前走,应该为这个世界作一些什么样的贡献呢?中共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的亮点,是提出了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是胡锦涛先生在2003年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且比较了世界各国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先进的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战略家、企业家的重视和关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积极的反映和肯定。这次中共十七大把这一理念直接写进党代会报告,具有重大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意义。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冷战思维的影响,国际社会经常有人带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怀疑甚至指责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有句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希望大家多到中国走走看看,实地考察一下中国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这对于相互之间加强接触、增进了解,增加互信、合作发展,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愿、思路和举措,非常有好处。

在我看来,中国过去29年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这已经为历史所证实;中国今后还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也将为历史所证实。因为,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任务始终是发展自己的经济,解决13亿(到2020年将达到15亿)人口的生存权、教育权、发展权问题,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中国致力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事实上,让13亿中国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已经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了。有人说,中国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你怎么能够保证中国不对外扩张和侵略呢?是的,中国在快速发展中不会像早期工业化国家那样向外扩张和侵略,因为中国的立足点是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即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经济,包括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能源,依靠自己的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依靠自己的广阔市场和内需,依靠自己的民间资本和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等等;同时,中国已经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通过世界市场平等互利的自由贸易来获得工业化现代化所需要的一部分资源能源,而且已经与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的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将会越来越大。也有人说,过去的经验证明,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不能保证不对外扩张和侵略,你们中国怎么能够坚持和平发展呢?是的,早期工业化国家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屡屡用兵,建立起世界范围的殖民体系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样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尤其是大国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借重的态势已经形成,加上中国的文化传统是爱好和平、平等待人、讲信修睦、厚德载物,在国际关系上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不争霸。因此,中国将坚持不懈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事实上,也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才是中国最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主张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动建设一个和谐世界。我们所讲的“和谐世界”,就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各个国家,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此,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张与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一个和谐世界。这也是中共十七大的一个突出的亮点。

总之,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将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我们更大更多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