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我国学者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他认为当前经济活动不仅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变得越来越全球化。经济活动“全球化”有质的不同。经济全球化同样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一种非制度性安排,并已经开始削弱国家主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并表现在贸易、生产、金融、科技、信息和劳务等领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的产生,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人瑞瑟和戴维1944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直到1962年著名的韦伯斯词典才收录了这个词;二是“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罗马俱乐部”提出来的;三是“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是由莱维(T.Levitt)1985年提出来的,因为他在题为《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用“全球化”这个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1];四是“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应用于国际经济学,它由“一体化”这个概念转变而来。由此可见,“全球化”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乃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结果。[2]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成为一个常用语。究竟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中西学者虽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和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理论视角,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派别。

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将“国际化”和“全球化”等同看待:“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公司。”[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97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给经济全球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加。”[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信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减少。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似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由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5]

里斯本小组对经济全球化作了如下解释:“经济全球化涉及的是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于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意义巨大的后果。”[6]

安东尼·吉登斯(1991)认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概念规定了一种普遍的过程,它产生了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国家和社会相互联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蕴含着构成现代世界共同体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加强。因此,伴随‘扩展’的是‘深化’。”阿兰·鲁格曼(2000)则把经济全球化定义为:“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和建立商业网络来创造价值的活动。”[7]

我国学者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潮流。

还有的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的过程。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经济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

我们认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还应该把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分开。在这一点上,西方学者彼得·狄青在1991年出版的《全球性转变——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一书中对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分析,对我们理解这一问题很有启发。他认为当前经济活动不仅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仅仅是说跨国界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扩大,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经济活动“全球化”有质的不同。同国际化相比,它是一种更先进更复杂的形式,它意味着国际上的分散的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的运作的整合。全球化是比国际化更新的一种现象。在范围越来越广的经济活动中,它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模式。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所引用。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可以说是由经济国际化向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经济国际化是指各国经济活动由国内向国外扩展,使经济生活成为国际化的现象。这时的国家间关系并未形成严重的相互依赖,也不影响国家主权。经济国际化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很小。经济全球化同样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一种非制度性安排,并已经开始削弱国家主权。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由政府推动并通过签订协定或条约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它需要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和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制度安排。随着世界经济由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向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程度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8]。而且,它还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一定进程和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渊源于资本主义市场和世界贸易的出现,渊源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伴生的经济扩张和经济国际化。正像美国学者阿兰·伯努瓦所说的一样:“它只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动力的一部分。因为马克思在上个世纪就发现了,‘创造一个世界市场的倾向就是资本概念的部分内涵’。”[9]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对于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早有预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指人类历史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有机联系的整体发展的历史。这说明在2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的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都生活在相互隔绝、相互对立的状态,因此那时的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个单个的、零散的和关联很少甚至是没有关联的国别史。而正是始于25世纪的全球化运动,使各个孤立的国家和民族打破了自我封闭的状态,它们通过日益加深的相互交往,首次开创了世界史的局面。不但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准确地预见到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特点,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时这样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0]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虽然大多同意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情况是逐步形成的,但是经济全球化到底始于何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经济成长而成长的,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至于具体起点,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从1492年地理大发现开始的,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如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就认为:“今天的全球化是通过两个阶段发展而来的。第一阶段从1500年到1800年,该阶段是地中海世纪;第二阶段是从1800年到1950年的150年。”[11]也有人认为开始于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经开始,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才得以快速发展。西方学者丹尼·罗德瑞克认为,世界经济在19世纪晚期的金本位时期比今天更加一体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之前的前工业化时期。

与这些观点相反,更多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如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率先提出的“人类共同生存”这一概念,其含义是指此时才进入全球化时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一书中指出:今天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和资本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更多学者提出这一过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如著名学者约翰·邓宁认为:“从许多方面看,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只是经济活动空间广度扩展的最新阶段而已,而这种扩展可以追溯到前工业化时期。”“只是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才变得在结构上如此相互依存,以至于用全球一词比用国际一词更合理。”[12]

之所以有如此针锋相对的观点和分歧,学者张幼文对此曾有论述,他在《当代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形成这些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是否把要素流动及其主体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

总之,对经济全球化的发端,我们不能仅从时间上加以判断,而必须从内在结构方面看,只有内在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才是全球化的标志。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起于二战之后,兴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只有这一时期的经济才真正具有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特征,只有到了这个时期,各种生产要素才大范围和大规模地进行国际流动,从而使国家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各国经济融合在一起,真正的全球经济体系得以形成。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起于何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它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使各国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的漫长过程,是连续的历史过程中的新阶段,有其萌芽时期、全盛时期和成熟时期。2948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是自由贸易的开端,而关贸总协定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则是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显然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

综观以上各个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考察,如果我们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发展的历史规律来考察的话,全球化既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又是资本主义刻意推动的历史进程。如果我们把这个历史进程放在更加广阔的历史发展中来看,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进程。但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课题,其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更加明显,其进程更加清晰,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1991年向全世界宣告的一样“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了”。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其他诸多条件:

第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安全环境。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环境急剧改变,缓和的国际关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正在进行调整。”[13]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大战尤其是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不大。邓小平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4]1988年邓小平在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时又指出:“现在国际形势看来会有个比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即不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环境。”[15]邓小平善于从战略的高度观察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中抓住世界主要矛盾,因此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6]。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作为未来世界格局中定位的基础,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安全环境。

之所以出现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首先,是世界经济的纽带把各国利益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深化了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经济活动被纳入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运行规则的框架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多层面的相互依赖关系,其中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各国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这种情况下,一般国家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和争端,当事国如果诉诸武力贸然发动一场给他国带来灾难的战争,往往意味着自身也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只有美国这种超级大国才具有发动战争的一定实力。因此,寻求政治和外交途径而非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便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处理国家间矛盾和纠纷的首要选择。其次,是国际竞争的重点逐渐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走向缓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重心进一步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成为这场较量的关键。冷战时期一直起主导作用的军事因素尽管仍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国际关系中已不是具有绝对影响的、决定性的因素。由于美国是超级大国,目前没有独立的抗衡对手,因此,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全球范围内激烈的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追赶与较量。依靠科技经济手段实现强国、富国,提高国际地位,成为众多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第二,市场经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拓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规则保障。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世界经济通行的规则就是市场经济规则,而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使世界经济取得共同规范与共同语言。抛开市场经济就根本谈不上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原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瑞典、英国、德国等,随着一些中间派领导人的上台,开始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即减少政府开支、减少税收、消灭预算赤字、增加就业机会等,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二是俄国、东欧等国家开始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改革。中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并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外,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也都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减少政府干预,压缩财政支出,平衡国际收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在西方国家冷战时期形成的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决定对外关系和基本政策也有所改变。对此,1995127日的法国《世界报》这样评论:“五年前市场经济还只涉及6亿人口,再过五年就将涉及60亿。”[18]同年111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也在一次会上说到,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最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也许是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突破性的进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动力。

第三,德国学者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卫星信息传送到国际互联网络和内部网络——人们今天可以向任何地方传送信息。”[19]美国学者阿兰·伯努瓦在《面向全球化》一文中写道:造成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业的发展。它们减少长距离交易成本,并使世界任何地方的‘实时’交易成为可能……这样,新的沟通技术使空前规模的资金流动成为可能”[20]

的确,正是由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货运技术不断进步,使国际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每英里68美分降到了11美分。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199019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通信成本下降得更多,按1996年美元计算,纽约至伦敦3分钟的长途电话费,由1930年的330美元下降到今天的1美元。估计到2010年,这种费用可以降到3美分,使跨大西洋的通信费几乎降到了零。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既节省了时间,又压缩了成本。通过商业信息网,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贸人员13分钟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进出口商品的种类、规格等资料;5分钟就能根据经济模型预测出世界经济动态。廉价、便捷的通信和交通使全球生产布局和管理成为可能。

第四,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行为主体,直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而出现的经济实体,它以市场为中心,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增加利润为目的,综合世界各地的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等条件,组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要素最佳配置,从而实现生产和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日益显示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使资本国际化,包括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二是使生产世界化,包括产品的世界化和劳动力的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进因素,跨国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世界跨国公司有0.7万多家,其国外分公司、子公司达2.7万多家;1989年发展到3.5万家,子公司达15万家;1998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达到了6万多家,其子公司达20余万家,创造的GDP占世界总数的40%,贸易占世界总数的60%,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总数的90%。而且,目前全球技术转让的75%,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都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的。跨国公司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推动了投资和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形成了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是由跨国公司主宰的。

第五,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客观上强化了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注。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及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跨国犯罪等。这些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制约和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并且这些问题具有全球维度,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别,涉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利益,只能通过国家间的广泛合作才能解决,尤其是要有效避免环境恶化引起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必须加强国际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甚至让渡部分国家主权。自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报告以来,人们的全球意识越来越强,国际合作的规模和程度都在向更大、更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加速发展的。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表现得迅猛异常,是历史上全球化趋势在当代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全方位地向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全面深化。因此,当今经济全球化呈现出许多特点,有的学者认为是“五以”,即“以科技全球化趋势为先导,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以跨国公司为主要驱动力。以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为纽带。以推行自由化政策作为发达国家胁迫发展中国家的新形式”[21]。也有人从“五化”的角度概括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即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一体化、集团化。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有三大基本特征,即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也有学者认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三先”,即资本占先、西方占先、美国占先。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发展过程,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都必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全球性的分工和生产要素配置的趋势日益凸现。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二战以来,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浪潮,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工模式,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囊括不同部门的大工厂。特别是国际分工已从以传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分工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在科技革命和国际资本运作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已由以过去的垂直分工为主发展为以当前的水平分工为主,一国内部的分工协作拓展为全球范围的分工协作,不同产业部门的分工和交换也将发展为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和交换。国际分工在现代工艺、技术基础上,转入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就产生了产品差异化、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结果。产品差异化的发展,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也无必要生产所有品种、所有型号的同类产品,而只能依据本国所拥有的相对优势,生产特定品种、型号的某类产品,并在各国间进行交换。因此,产品专业化的国际分工日渐发展起来。如在拖拉机制造方面,美国专门生产较大马力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生产中型轮式拖拉机,而联邦德国则生产小马力拖拉机。这种国际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机器制造、汽车和飞机生产、电器制造及电子工业等部门中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在零部件专业化方面,例如“R-2800”型载重汽车,由瑞典制造发动机,联邦德国生产控制设备,美国提供底盘与弹簧,意大利制造车身,最后在英国装配成整车。又如,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它采用了英国生产的发动机、前桥和液压悬挂的零件,比利时制造的后桥与变压箱。在工艺专业化方面,则是按各国资源、技术条件,把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分别配置在有关国家的协作厂,由它们专门生产某一工序的中间产品,如某种锻件、铸件、模压件、毛坯等中间产品,再提供给其他国家的企业。此外,二战后国际劳务分工也发展很快,各种技术知识、专利、图纸,甚至旅游服务,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国际交换之中。

目前,可以说各个国家的生产活动都是“世界工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使得生产的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分工越来越细致,跨国界的协作越来越频繁。

第二,贸易的全球化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并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国际贸易是指各国间货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全球化日趋明显,其表现有三:一是国际贸易参与者的全球性。目前,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跨国公司更是参与国际贸易的急先锋,这使得世界贸易和投资的规模、结构、流向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真正贸易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二是国际货物贸易的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商品国际化的要求促使着世界贸易的自由化。1950年世界贸易额仅为610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3150亿美元,而2000年达到62300亿美元。2000年的世界贸易额比1950年增长了100多倍。三是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种类和范围已由过去的商品贸易,不断扩大到技术贸易、劳务贸易和包括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在内的服务贸易。据统计,199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为8022亿美元,1997年发展为1.3万亿美元,而2000年则达到1.47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理论及政策进一步推动着自由贸易的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日趋规范化、全面化,特别是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国际贸易的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从1989年到2000年,跨国界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以年平均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期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3.2%的两倍。而随着WTO的建立和运作,世界贸易在制度和机制上有章可循,贸易自由化大大加快,预计2010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将增加至16.6万亿美元。

第三,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必然引发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其基本特征是,随着国际资本迅速流动,各国相互开放金融领域,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发展,巨额国际资本通过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和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尽管金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所受障碍越来越少,但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占有明显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遭受全球性金融危机打击的风险日益加大。

金融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出现了“符号经济”,表现为国际投资形式多样,投资数目激增。1980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从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8%增长到9.6%。除直接投资外,还有以证券形式进行的规模急剧增长的间接投资。如果说过去交换的基础产品是原材料和各种产品,而今股票、债务和货币等金融工具的交换剧增,出现了相互依存、统一的“符号经济”。这不仅使各国的生产资本全球化了,而且使其借贷资本也走向国际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二是地区性和区域性经济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趋势,如欧盟于1999年启动统一货币——欧元,并于200222日全面流通。三是金融市场规模迅猛扩大。2000年跨国界的股票和债券交易额占美国、德国及日本GDP的比例分别达到15.2%19.7%8.3%。外汇市场交易规模空前扩大,1973年的日交易额仅为150亿美元,2000年迅速增加到9000亿美元,目前日资金流量已达1.5万亿美元,是1970年的100倍。另外,国际流动资本规模空前扩大、传播速度加快,加之金融机构兼并浪潮、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等因素,金融全球化趋势大大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