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集与扩散区域规划,聚集与扩散的联系

聚集与扩散区域规划,聚集与扩散的联系

时间:2022-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产业最终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主要标志之一。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的态势正在逐渐增强,该区域不仅是我国轻工产品的制造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化工、机械制

一、聚集与扩散

(一)聚集

聚集或者说空间聚集,《简明牛津地理学辞典》解释为“spatial aggregation,是产业、资本、人口向空间的集中”。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认识,“空间聚集”指的是一个空间范围内部,某种或者某几种产业大量出现,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地区或者产业带。理论经济地理学研究表明,聚集不是产业或者企业的目的,企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空间追求能够导致自己最大利益的最佳区位导致了产业聚集。

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区域,它的全部产业在宏观上都要求组成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几何体,才能最大限度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在系统中,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7],聚集规模经济有着不断累积扩大的趋势。如果说微观经济往往仰赖于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新开发而“豁然开朗”,那么宏观经济则更多地要靠空间流转宽度和深度的扩展而“海阔天空”,是一种大空间观的发展模式。普雷德(Pred AR.)、基布尔(Kimble)与古多尔(Goodall)等人对此进行过专门的分析与图解。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作为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出口企业的发展可以产生3种直接效应,即(1)增加人口与就业;(2)使那些为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的地方企业存在着较大的扩大生产的可能性;(3)增加地方收入。这样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每种反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增大地区聚集经济效益。而地区聚集效应的增大,又会反过来促成主导专业化部门进一步发展,因而又产生下一轮循环。具体过程可参见图1-2。

img4

(资料来源: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第72页)

图1-2 聚集经济规模发展模式

聚集经济规模的发展模式可以表示如下:

img5

这里Exp表示出口部门,Exp′表示增大了的出口部门,Agl表示聚集经济效益。从上述模式中可以得出:只要地区出口产品的外部市场有保证,在地区承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地区经济就可以凭借不断扩大其聚集规模而得益。在长三角经济圈日渐成形的今天,可以看到地方经济正在逐渐突破地域的界限,在区域一体化的空间内集聚,以便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推动区域经济整合有多种因素,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形成的内在要求,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表现为产业集聚的趋势。集聚产生于工厂层次上的报酬递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报酬递增促使单个生产者集中他们的生产活动;运费因素使其愿意布局于较大市场周围;要素移动意味着生产者迁往一地后会使相关的市场规模增大,从而使得该地更具吸引力。

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聚集在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的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仅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玻璃器具业群;都录、皮亚琴察的自动化设备;阿雷佐、瓦伦扎的珠宝;布赖恩扎的家具;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的照明设备;萨斯奥勒的瓷砖等产业集群闻名世界。至于德国的索林根刀具业群、瑞士的制药业、斯堪的纳维亚的移动电话业、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英国的剑桥工业园、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地区等亦是尽人皆知。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8]。通过一定区域内的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极大地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而言,加强优势产业的集聚,实现规模效益,是当前不二的选择和趋势。

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关键是在研究中考虑生产的垂直结构,即一个或多个上游部门为下游部门生产投入品,而且上下游的生产者都受报酬递增和运费的影响。正如维纳布尔斯(Venables)提出的,这意味着存在前向和后向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倾向于把上下游的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区位。也就是说,中间产品的生产者愿意设厂于能获得最大市场的地方,而那正是下游工业的所在地;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则愿意位于他们的供应商所在地,而那是上游工业的所在地。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产业最终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主要标志之一。

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是某个产业或企业集群的触发因子,而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内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上、中、下游产业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云集于区域的各产业、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具影响力的位置。

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在发生阶段性转换,工业主导部门从传统的纺织、轻工等为主的轻工业向以汽车、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重、化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和大运量物流的特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对近距离配套的要求,决定了经济活动集聚的合理性。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的态势正在逐渐增强,该区域不仅是我国轻工产品的制造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化工、机械制造工业基地。目前该区域的生物医药、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也占据了相当地位,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区。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融合,有利于不同产业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催生新的产业,创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电子信息产业与商业结合就形成了电子商务,与游戏开发产业结合就形成了电子游戏产业;旅游业与工业、农业、医疗等相结合,就形成了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医疗保健旅游等新的特色旅游。长三角区域的“热”效应,通过这样的集聚和融合而不断地发挥出更多的能量和作用。

长江三角洲推动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产生的产业集聚现象,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发展规模经济,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使其更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各城市向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空间耦合和联动发展格局,区域优势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可以使发展潜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释放出来,在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中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的沿海地区,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或其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近期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以产业集群为基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一体化所发挥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能够带动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扩散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种与此相反的倾向,即无论什么地区,在特定时期、特定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聚集规模总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了就会走向反面,由规模经济转变为不经济,即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负效应之耦合。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产业聚集使区域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人口向区域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诱惑力使区域发展呈加速度之趋势。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出现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胁迫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这时就会出现分散力开始起作用的状况,其作用趋向于促使企业分散布局到主要聚集中心以外的地区去。分散推力来源于聚集不经济,这是由不合理聚集与聚集过度造成的[9]

经济学意义上的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所谓集聚不经济就是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如相关企业、经济部门集聚过度,就会使相互之间在资源及要素利用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相互牵制。伴随经济活动的过度集聚,在集聚地区人口就会相对过密,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就会导致集聚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环境问题也将日益突出。面对这些问题,部分企业、经济部门就不得不从原来的集聚地区迁移出去。结果,也会引起与它们相关的资源、要素随之向外扩散。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这方面有以下几种情况,集聚地区的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的发展据点,以便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在集聚地区同行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渐趋饱和,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小竞争压力不得不到其他地区开辟新的市场;集聚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不宜发展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就只有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处于保障自身发展,获取原材料、能源,参与区际竞争等方面的需要,集聚地区将主动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从而引起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他地区扩散。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从宏观上看部分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呈分散趋势,如日用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它们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客观上就会向外扩散。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地方政府为了解决集聚地区因经济活动过密、人口膨胀而引起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就会制定出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他地区扩散。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关于这一规律,空间相互作用与扩散理论[10]可以给我们一个学理上的解说。早在1929年,美国经济学家W·J·赖利(Reilly)在研究零售市场问题时就涉及空间相互作用,即假定两城市中心之间人口移动必然和它们居民的乘积成正比,而和其间的距离成反比。1949年,这一提法由经济学家C·K·齐普夫(Zipf)加以改进,创立了“人类行为中最少努力原则”,即所谓重力模式。后来的研究证明,人类的经济活动并非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那么简单、绝对,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是不管怎样,经济过程随距离衰减这一点是肯定的,重力模式[11]在一定条件下仍具有意义。

重力模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img6

其中:Iij为i地和j地间的相互作用,PiPj分别为i地某一地理要素和j地同一地理要素的数量表示,可以是人口、产量等等。dij为i地与j地间距离。k为常数,b为距离摩擦系数,b值不同相互作用的量千差万别。b值也有时间性变化,如日本46个都道府县间人口移动,其b值1960年为1.08,而1980年为0.87。可见近年来地区间流动性,即扩散效应趋于增强。

空间扩散理论首先由瑞典地理学家T·赫格斯特兰德(Hgerstrand)1953年提出,并为以后的学者所发展。空间扩散理论主要用于对人文现象的分析上,如方言的传播、农业技术的普及、新制度、新知识的普及等。空间扩散主要分为距离衰减型扩散和阶层扩散两种。距离衰减型扩散是通过接近效应实现的,如流行病扩散一样,距离越近越早接受扩散,其累积过程呈逻辑斯蒂曲线(S形曲线)形式,开始稍缓慢,经过一段时间后传播加快,而后又趋于缓慢。阶层扩散通过阶层效应起作用,如美国的电视普及是从大城市开始,越过农村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城市,最后到农村,在空间上不连续,扩散程度取决于扩散源的等级规模、能量。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空间扩散研究逐渐应用到产业与经济研究领域,虽然身处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多、速度快,参与扩散的因素很多,包括人为的行政手段、广告宣传等,因此并非一、两个模型可以准确概括的。但在一定条件下,我们还是可以预见区域经济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扩散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好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要素的流动,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最终是由分散的广域空间向相对狭小的地域空间集聚,还是由分布密集的地域空间向周围广域空间扩散?对城市和区域的开发建设布局,空间结构和环境的演变均有重大影响。集聚或扩散的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在空间密度、形态和格局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对于影响地理集中和分散的力量,我们可以借助表1-2了解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分析与其他分析的区别[12]

表1-2 影响地理集中和分散的力量

img7

(资料来源:Fujita: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past,present and the future.2004)

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也就是说,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化为集聚为主)。这时,原来的集聚(或扩散)趋势是不会消失的,仍将与扩散(或集聚)同时存在。但是,集聚(或扩散)在内容、规模、层次、速度等方面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前面已经讲过,集聚机制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集聚的进一步进行。同样,扩散机制的作用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会产生扩散不经济,从而抑制扩散的继续进行。这是因为,扩散过度就会割裂经济活动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失去发展所必需的外部环境,不能开展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于是就导致生产与经营的效益下降,甚至连正常的生产或经营过程也难以维持。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驱使产业、人口集聚或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及全球化、信息化、交通便捷度和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才能较好地把握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客观规律。通过规划,因势利导,并针对某些空间无序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才能进行有效的空间调控。一般而言,当工业、人口与资源聚集和集中到一定程度后,达到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后,就会依据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逐步走向分散化,自然向周边区域扩张演化。应该说,就长三角区域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区域聚集是其主要方向,但是在某些特定产业和领域,如加工制造业、基础工业等方面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周边郊县及次一级城市扩散的趋势,通过梯度转移战略以降低其生产和商务成本,以便能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共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