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迁移与扩散

迁移与扩散

时间:2022-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迁移扩散是东亚飞蝗固有的行为习性,也是其保持种群延续的重要手段。一般是当其生存场所食物不足时,蝗蝻靠跳跃进行迁移,成虫则靠短距离飞翔迁移扩散,转移为害。据调查,东亚飞蝗游泳的时间,3龄的蝗蝻可持续游泳7小时以上,5龄蝗蝻连续游泳时间可长达13~28小时。人为的农事活动,对飞蝗的迁移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沿海蝗区,苇荒地、夹荒地、农田等不同的植被结构,为飞蝗的迁移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亚飞蝗的迁移和扩散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取食活动;便于逃避敌害;便于选择有利生态环境;有利于寻找异性;有利于合群行动;有利于寻找到产卵地点;有利于两性成熟;有利于生殖腺的发育,对产卵数量和产卵速度无不良影响。此外,飞蝗的迁移与扩散还具下列好处:减轻蝗群内在虫口密度下所产生的 “压力”和不良影响;选择更有利的生活和产卵场所。

迁移扩散是东亚飞蝗固有的行为习性,也是其保持种群延续的重要手段。群居型蝗蝻或成虫都有结群迁移的习性。一般是当其生存场所食物不足时,蝗蝻靠跳跃进行迁移,成虫则靠短距离飞翔迁移扩散,转移为害。蝗蝻活动,首先由少数蝗蝻开始,然后多数蝗蝻跟随前进。蝗蝻前进的方向与光源有关,一般是随日光移动。早晨蝻群向东南移动,下午向西北移动。遇大风时顺风移动,遇小风时逆风移动。阴天或温度低时,停止活动。成虫扩散往往也是成群结队飞翔迁移。散居型飞蝗,因零星散生在蝗区,很少有结群迁移的现象。

东亚飞蝗在迁移中,成虫和蝗蝻都能游泳渡河。其方法主要依靠后足向后蹴水,纵身前进,除头和前胸背面及翅基外,其余均在水中,但前胸部位的一对气孔露出水外,以便呼吸。据调查,东亚飞蝗游泳的时间,3龄的蝗蝻可持续游泳7小时以上,5龄蝗蝻连续游泳时间可长达13~28小时。在密度大时,飞蝗遇到大江大河的不平静水面,还可以互相抱在一起,结成球体从水面翻滚过河。《晋州志》记载:公元1649年 (清顺治六年)“八月晋州蝗蝻皆黑色,自南而北,东西阔数里,缘屋过壁,势若流水,至滹沱河南岸,结聚斗大,浮水竟过”。

飞蝗在产卵前还有趋向新脱水地迁移的习性,称之为飞蝗的 “趋水向洼”的特性。沿海、洼淀、水库和内涝蝗区一般地势低洼,降雨较多年份易积水,如在晚秋季节脱水或当内涝农田秋季遇涝种有 “犁沟麦”时,周围零散分布的秋蝗成虫便向这些环境内迁移集中,并取食、栖息和产卵,常成为翌年夏蝗的主要发生区。但在脱水过晚的情况下,不适宜秋蝗集中,翌夏蝗发生就轻。掌握飞蝗的这一活动规律,可以避免治蝗工作的被动局面。人为的农事活动,对飞蝗的迁移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沿海蝗区,苇荒地、夹荒地、农田等不同的植被结构,为飞蝗的迁移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当苇荒地飞蝗大发生时,一部分留在原地取食繁殖,一部分扩散到夹荒地或农田;二是夹荒地飞蝗密度过高时,部分飞蝗向农田扩散为害;三是夹荒地遇降水后进行耕种时,飞蝗扩散到农田或迁移到苇荒地繁殖;四是农田飞蝗受人们农事活动的惊扰,向夹荒地或苇荒地迁移繁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