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与转变

发展与转变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他类似性实验还有不少,虽然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研究支持Staats等人的观点,即依靠经典条件反射可以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来的。(二)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任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条件。
发展与转变_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一、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理论

1.认知理论

凯尔曼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态度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学说。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模仿或服从阶段

这是态度形成的开始阶段。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开始于两个方面:一是模仿;二是服从。首先,人们都有模仿和认同他人的倾向,尤其是倾向于认同他所敬爱崇拜的对象。而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也会因认同对象的不同而习得不同的态度。父母常常是孩子的认同对象,他们模仿父母的态度作为自己态度的开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增多,他们通过模仿不同的对象,不断习得态度或改变态度。其次,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服从的特征往往表现为本身的行为和观点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另一种是受权威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遵守许多规范,形成许多服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会如此。当然,服从许多时候都是在无内心冲突中产生的,但有时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形成习惯之后,就变成自觉的服从,形成相应的态度。

(2)同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了,即已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接受的态度相接近。也就是说,态度在这一阶段已比服从阶段进了一步,已从被迫转入自觉接受。这时,态度形成的时机不再像模仿或服从阶段那样,是为了获得奖励或免于惩罚,而是因为同化者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在这一阶段,个体由于在同化过程中满意地确定了自己与所要认同的人或团体的关系,因而采取一种与他人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可见,同化能否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在这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原有的全部态度体系融合。

(3)内化阶段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的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打算,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如果说在同化阶段个体还需要有意无意地将他人作为榜样的话,那么到了内化阶段,个体就不再需要具体的、外在的榜样来学习了。态度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就比较稳固,不易改变了。

态度的形成,从模仿、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非所有的人对所有的态度都完成这一全部过程。有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可能完成了整个过程,但对另一些事物的态度则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的阶段。有的时候,态度到了同化阶段也还要经过多次反复,才有可能进入内化阶段,但也可能一直停滞在同化阶段而徘徊不前。所以,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2.条件作用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并揭示出条件作用的原理:狗对肉会产生唾液分泌,这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无条件反射。这里,肉是无条件刺激。铃声最初是中性刺激,铃声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通过铃声与肉(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即强化),狗对铃声会产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由中性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第二级、第三级或更高级的条件反射。

Rahab (1940)和Doob (1947)等人用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解释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他们认为,如果把社会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Staats (1958)在对被试提示不同国家名称的幻灯片的同时,让其反复听带有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的单词(如happy, bitter等),然后测定被试对各个国名的态度。结果发现,对于与肯定性单词相结合的国名的态度多具肯定性,而对于与否定性单词相结合的国名的态度则多具否定性。后来,Staats&Crawford (1962)将作为无条件刺激的单词换成电击和噪音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其他类似性实验还有不少,虽然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研究支持Staats等人的观点,即依靠经典条件反射可以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是斯金纳提出来的。斯金纳是以老鼠来做实验的,他把饥饿的老鼠放进一个箱子(叫斯金纳箱),箱子内装有一个杠杆,该杠杆与食物相连。老鼠由于饥饿在箱内四处乱窜,偶然一次触到杠杆获得食物。如果连续几次获得强化,老鼠便学习到触动杠杆可以获取食物的经验。由此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不同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在这种条件反射中,有机体先有行为,而后才有刺激强化。可以说,有机体的行为是获得有效结果的工具或手段,刺激强化是决定行为频率的关键。

Hilsum & Brown (1956)认为,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可以有效地使社会态度得以形成或改变。他们利用电话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教育情况的采访,当学生的回答属于褒奖之类时便立即给予鼓励性的言语报酬,反则反之。结果发现,前者的肯定性发言有所增加而后者的否定性发言有所减少。Insko (1965)用类似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当然报酬不仅仅限于言语,只要加以及时强化,许多物质和精神手段都可以使特定的态度发生变化——巩固加强或削弱衰减。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观察学习和模仿。所谓观察学习,是指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地参与活动),即可获得学习。所谓模仿,是指在观察学习时,向社会情境中某个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过程。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

(二)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

任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条件。认知是个体态度结构的基础,人们对自己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认知观念主要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通过逻辑推理而形成。这是态度产生的根源,也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途径之一。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和下列心理因素或心理生活条件密切相关。

1.个体的经验

社会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经验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个体的知识经验、实践的范围和目的,决定了个体形成何种态度。个体所参与的学习、生活、工作、消遣、娱乐等活动形式,使个体学习到了被社会所认可的一系列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通过内化,逐步形成了待人接物的种种态度。这些态度往往被社会生活环境所强化,形成正确的积极态度。如文明礼貌的待人方式,热情诚恳的处世方式。反之,那些被社会所禁止的态度也得到了矫正。

2.个体的需要

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的需要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激励了行为动机。于是,人们的态度就在不断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如果某个事物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并能消除由行为的内驱力而引起的紧张状态,人们在情感上就比较容易接受,便对此形成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人们所面临的人、事、物不是缓和而是增加了紧张状态,使个体处于一种紧张、焦虑水平,个体便会对此形成消极的态度。

3.个体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它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进行逻辑推理进而形成观念。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和态度倾向。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社会态度就得到巩固和稳定。态度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只有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形象、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所有这些都调节和制约着人际关系。

4交往的对象、性质

社会态度是在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人们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大和加深,使个体有可能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模仿、认同等心理过程,对特殊的人、事、物形成特殊的态度。反之,如果个体不愿和其他人交往,孤陋寡闻、故步自封、孤芳自赏,那么,要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也是困难的,并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家劳特曾经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将被试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游戏活动,在交往过程中实验组的被试能得到奖励,控制组的被试没有奖励,然后研究者让被试写出两个他最满意的交往伙伴。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往往选择同组的伙伴,而控制组被试选择同组伙伴的较少。这是获奖的愉悦情绪体验与积极的情感伴随在一起,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对同组伙伴产生了积极的态度。这说明交往的性质反过来会影响个体的态度。

(三)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正因为态度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所有影响到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个体态度的形成。

1.家庭的影响

对于态度的形成,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青春期前,家庭的教育和抚养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年期,有些态度还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家庭成员情感关系较融洽,则互相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趋于相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生活的方式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小生活在一个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采用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一种渗透性的、广泛的、持久的影响,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这种影响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性、宏观性。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因为处于不同社会环境的个体,接触和了解的事物的方面各不相同,他们可能只接触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种类,从而使个体形成特定的态度;从本质上说,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形成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是持久的,它持续不断地对个体发生作用,伴随个体的一生。另外,社会环境是纷繁复杂、多层次的,它对个体态度的形成是多元的,往往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3.群体的影响

个体所属群体对其态度的形成也具有影响作用。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群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当个体加入某一群体后,其言行举止就要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个体的行为和态度都要与群体保持一致。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力的大小与群体凝聚力有关。如果群体凝聚力大,即群体对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大,那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就大;反之,群体凝聚力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就小。

4.同伴的影响

青春期前,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态度方面非常重要,在青春后期,各种新影响进入孩子们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种,即大众媒介、同伴及各种机构团体。同伴在青春期后成为首要的参考群体,它对个体态度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作比较,并以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们保持一致。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模仿学习,主要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可使个体学得许多新的行为。个体在对他人进行观察时,将他人的言行举止记忆在自己的头脑中,在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合时,再将自己头脑中所储存的这些言行方式表现出来。人们态度的习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观察来进行。例如,通过电影和电视,人们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和对象的基本态度。

通过观察他人而进行的态度学习,基本上是依靠在观察以后对他人进行模仿而实现的。一般来说,模仿还会受强化的影响。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了较好的观察,又受到了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够较好地进行模仿,从而习得一种新的态度和行为。

二、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一是一致性的改变,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如对某人由反感到很憎恶;对某事由原来的认可到非常赞同。另一是不一致的改变,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原来的反对变为赞同,对某人由喜爱到厌恶等。而通常所指的态度改变更多的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改变。当然,强度的变化有引起方向性改变的可能,而方向性改变中也包括强度的变化,两者是彼此关联和互相包容的。同样,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之间也存在着这种辩证关系,因为态度形成就意味着有改变的可能,而态度改变也意味着新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转变的理论

态度转变是态度研究的核心部分。态度转变的理论必须能解释态度转变的原因、转变的过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这种转变。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这里有代表性的是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霍夫兰、贾尼斯和凯莱在 1953年根据行为主义观点提出的态度改变理论。该理论强调联想、强化和模仿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它和其他反应一样,但态度更趋向于接近或回避一个确定的人、物、群体或观念等。在一定条件下,劝导性沟通可以诱使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就像改变行为习惯一样,其中必定有某种强化因素参与其内,通常采取报酬、奖赏和对不愉快刺激的回避方式。

第二,当个体所面对的强化物要求的态度和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盾。结果有两种:要么按照自己的态度作出反应,要么按照强化物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强化物提供的诱因。当诱因的强化大于原有态度的强化时,就会产生态度的改变。这方面,大多数人都把社会赞同作为一种强化物来加以使用。

强化理论在态度研究的初期,曾经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的进展,但是,目前这种重要性已日趋减弱,原因是多方面的。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也许是导致强化理论影响减弱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很多社会心理现象面前,强化理论显得软弱无力,而认知失调理论则是跃跃欲试。譬如,有的人明知抽烟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为什么仍要抽烟?有的人明知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仍要强词夺理,固执己见等。

2.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是由Festinger(1957 )提出来的。在Festinger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而恭维他。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二)态度转变的方法

1.宣传说服法

宣传说服法就是通过信息传播或沟通的方式来改变人的态度。个体社会态度的改变,是在社会情境与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主要是个体接受了与原有态度不同的说服影响,从而对原有态度加以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即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对象、周围的情境。[4]任何一个说服过程,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由说服者有意识地向说服对象传递说服信息而完成的,能否促成个体态度改变,取决于这几个要素能否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这里的“说服者”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宣传工具(大众传媒等)、社会群体甚至在自我反省时,就是态度转变者本人。

怎样进行说服宣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社会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归纳起来有如下几项:

(1)注意宣传者的威信

宣传者有无威信,对被宣传者态度的转变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哈夫兰特的研究表明,宣传者本身威信高则其宣传的效果好。反之,则其宣传的效果差。也就是说,被宣传者的态度转变与宣传者的威信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对劝说宣传有联系的宣传者的个人特征主要有:(1)专家身份;(2)社会身份;(3)吸引力。

(2)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

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即不夸大,也不缩小。过分夸大事实真相会使人产生怀疑感和不信任感,过分缩小事实又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所以要实事求是。例如,在宣传保健药品时,宣传该药品的功能要适当,不能吹嘘得太神;否则,人们就会不相信它,如果能以医学原理进行说明就更好了;另外,还要注意说明该药品的副作用以及哪些人不适合服用等,这样才能让人们觉得这个宣传很真实,也可信。

(3)说服宣传要讲究宣传方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肯认为,宣传必须使人们的内心产生压力或威胁感,使他们感觉到只能听从劝告转变态度以消除心理上的负担,也就是说,说服宣传在理智地实事求是地提供了信息之后,还要注意充分说明某事物的利害之处。

同时,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方式。当宣传对象和宣传者所提倡的方向一致时,并且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足时,单方面宣传比较合适,即根据目的只宣传好的或只宣传坏的一方面。当人们在这一方面已经具备比较充分的知识经验而且习惯于思考和比较时,双方面宣传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权衡利弊得失,自己做出选择。一般来说,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采取单方面宣传效果会好一些,而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双方面宣传效果就会好一些。例如,如果要劝说一个文盲吸烟者(一般情况下,文盲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戒烟或少抽烟,只告诉他吸烟会给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如肺瘤、咽喉癌、妻子和孩子还会因吸了他吐出来的烟雾而生病等;而劝说一个经常吸烟的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就要采取双面宣传方式,先告诉他吸烟有时候可能使他感到放松,再告诉他吸烟的危害,让他认识到吸烟弊大于利,从而改变对吸烟的态度。

当然,当我们要求人们改变态度时,不要急于求成,追求一步到位。如果要求过高,不但难以改变原来的态度,反而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更加坚持原来的态度。所以说,在说服宣传时,应该按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必须了解他原来的态度,然后再估计一下原态度和新态度之间的差距。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过大,就不要操之过急,以免达不到目的,反而产生反作用。这时要采取逐步提出要求的策略,一步一步地缩小两种态度之间的差距,最后使人们接受新的态度。如果新态度和旧态度之间的差距很小,就可以采取“一步到位”的策略,用较激进的方法,促使人们改变态度。

2.自我防御回避法

(1)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回避原则

自我防御是主体维持态度稳定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态度改变首先碰到的障碍。个人的态度系统本身就具有自我防卫特性,这就提醒我们,任何态度改变的努力,都必须遵循自我防御回避原则。否则,态度改变的努力所诱发的,将不是态度的变化,而是主体强烈的自我防御,使对方原有态度更稳定。

自我防御回避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对人们既有的态度不要采取简单的否定的立场,以防止提醒人们自己正遭到否定,激发其自我价值保护意识。前面提到的立场靠拢,引导人们自我判断,分散注意,以及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赞美先行,善意提醒,从提及自身错误入手等方法,都是回避自我防御的有效手段。

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推销术的研究,引申出了多种回避或突破人们的自我防御,引导人们态度改变的渐近策略(也是使人依从的方法)。

(2)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

逆反心理,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作出反应的现象。人们逆反心理的出现,一般也多是由于个人的自我防御心理受到了激活,实质上,所谓“逆反心理”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生活中最为典型的逆反心理反应有三种,分别为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和禁果逆反。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以角色理论为依据的。角色理论的核心原则就是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一旦个体扮演了某种角色,就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客观上都包含着标志这一角色的各种象征(如权利、地位、待遇)和符号(如称呼、头衔、级别),包含着为这一角色所特有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例如,一个学生聪敏、活泼,但平时纪律较差,老师就让他担任某一干部,如小组长,用小组长这一角色来约束该学生要以身作则,遵守纪律,改正平时比较散漫的态度,以达到对班级规章和纪律方面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4.活动参与法

活动参与法是引导人们积极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实践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例如,对于体育运动抱消极态度的人,与其口头劝说,还不如动员他们去操场上转转,往往容易使其态度发生转变。有的人本来不赞成打麻将,但由于朋友怂恿而禁不住劝玩了几次,最后也可能转变态度,变得喜欢打麻将。所参加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应地就比较大;反之,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动,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很明显或难以持久。活动参与法之所以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是因为形成态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了直接经验,使个体了解真实状况,从而有可能改变态度。

5.登门拜访法

登门拜访又称“登门槛技术”,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种方法最早应用在产品推销上,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改变态度的技术,并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6.参照群体引导法

人在社会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际关系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在个人的态度改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人际关系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研究表明,如果使人们从属于一定的群体,群体的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造成明显的参照效应,使人们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

为何参照群体的引导有如此大的态度改变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人对于群体的认同,群体成员假定其他成员会按照群体要求去做而产生的社会比较压力,群体的权威性,以及群体与个人关系的性质(如西方国家个人与医院有稳定的联系,个人与医生有稳定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促使个人选择与群体一致的态度与行为。

7.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的改变

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认知元素的不协调是个人态度改变的内在动力。因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认知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不协调或不平衡必定引起人们恢复协调或平衡的反应。

按照这一原理,任何人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都不能存在长期不相一致的关系。因此,一种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态度的改变,很多时候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的。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有时人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适应环境。当生活迫使人们按一定的方式行为时,人们的态度最终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态度变化之一,是人们进入新的生活环境,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行为,或者是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履行新的社会角色之后所出现的态度改变。

到国外留居一段时间回国的人,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新的态度及至新的行为方式出现。人们转入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后,对许多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都发生变化。

可见,当生活变化使人们行为出现改变时,人们的态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新的生活经验,必将导致新态度的形成。

(三)态度转变的伦理问题

态度的转变是让人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如“认知失调理论”便体现了个体发现自身矛盾和局限后所作出的理性改变。然而,任何其他形式的、由外界因素导致的态度改变是否是对原本态度的扭曲呢?强行植入的、扭曲的态度,与心理学让人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本意相违背。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改变态度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一方面,它是人“自我觉悟”的一部分,是追求生命延续的自发的改变;另一方面,它也是环境作用于人,从而产生潜意识中态度改变的机制。在世代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态度成为个体特质的一部分,态度的转变可以缓解个体内部或者群体间的矛盾冲突,获得生命活动的最大化。

然而,如“洗脑”和“催眠”之类强行改变他人态度的伦理问题也显而易见。部分人为了取得自身或代表自身阶层的利益,利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在未经同意的前提下,扭曲、篡改他人态度,显然欠缺对个体的尊重。事实上,这样的态度改变在社会中屡见不鲜。

【注释】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39。

[2]孙本文:《社会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46,188。

[3]林德泽、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大全》英文版第三版,第2卷,1986,510。

[4](美)弗里德曼:《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