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分析和建模技术。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图2.8来表示。结构模型主要是分析自主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是隐变量,自主创新变量是外生隐变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是内生隐变量。

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分析和建模技术。但是,发展经济学却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11],这种衰落并不意味着发展问题已经过时,而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发展条件。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以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一些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减小(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等),但也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条件、经济制度和发展战略,而且发展经济学理论本身也有自身的假设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只能针对一定范围内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情况提出指导思路。但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发展经济学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而发展的,人均收入的增长既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也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赖平耀(2003)认为,发展经济学应当并且能够在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发展问题可以归结为开放条件下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他通过把发展经济学定义为包含增长在内的研究发展的经济学科,认为发展问题的理论建模可以具体化为构造出一种特殊的开放增长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基本的方法论路线(收敛方法)。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其核心就是实现三个转变: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吴树青,2008)。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图2.8来表示。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三个方面;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还涉及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方面。由上述分析可知,技术对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低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技术可以分为自主技术和引进技术,自主技术是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形成的,而自主创新又可以分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过程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研发过程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技术。

图2.8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关系

自主创新指标体系包括投入指标、绩效指标和创新环境指标。投入指标包括全社会人均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人中研发人数;绩效指标包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每万人科技论文发表数、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创新环境指标包括财政科技支出比重、企业享受技术开发减免税、高等教育程度。

(1)结构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包括要素投入结构指标、需求结构指标和产业结构指标。要素投入指标一般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方面进行衡量,可以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或资本投入)、劳动者报酬(或者劳动力投入)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需求结构指标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具体可以采用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的比重、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在GDP中的比重等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一般用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或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比值进行衡量。

(2)环境指标或低碳经济指标。环境指标主要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状况或者对环境的保护程度。测度指标一般包括万元GDP能耗、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或者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

结构模型主要是分析自主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变量是隐变量,自主创新变量是外生隐变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是内生隐变量。自主创新变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分别包括了三个和四个显变量,其中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是外生显变量,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这四个变量相对于前面四个自主创新外生显变量来说就是内生显变量,但对于经济持续增长变量来说则是外生显变量。这样,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之间的关系,显变量之间、隐变量之间以及显变量和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了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的结构模型(见图2.9)。

图2.9 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模型

本部分主要通过上述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模型中给出的相应变量,结合河南省历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结构变量和环境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1978—2008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第一产业比重在逐渐减少,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加,第三产业比重表现并不稳定,在2004年之前逐渐增加,2004年之后却出现下降趋势(见图2.10和图2.11)。

根据刘伟和李绍荣(2002)推导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logYβ0β1logX1β2logX2LβklogXkε

图2.10 三次产业增加值变化趋势

这里Y代表产出量,Xi代表i产业的产出,为随机误差项。我们用GDP代表总产出Y,用i产业的增加值代表Xi。这里选取河南省从2000—2007年的GDP和三次产业数据,建立河南省GDP和三次产业的回归模型如下:

logGDPβ0β1logI1β2logI2β3logI3ε

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发现D—W值过小,可能残差存在一阶自相关,进一步考察残差图发现,残差的变动有系统模式,连续为正和连续为负,表明残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为了消除自相关的影响,使用et进行滞后一期的自回归,得到et=0.706et-1,所以广义差分方程为:

logGDP-0.706×logGDP(-1)=β0(1-0.706)+β1(logI1-0.706×logI1(-1))+β2(logI2-0.706×logI2(-1)+β3(logI3-0.706×logI3(-1))+ε

图2.11 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变化

通过OLS回归,经过换算,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ogY=1.049+0.289logX1+0.462logX2+0.255logX3

可见,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GDP将增加0.289%;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GDP将增加0.462%;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GDP将增加0.255%。我们可以得到和趋势图分析相似的结论: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最小。

从要素投入方面来说,我们这里侧重分析技术与GDP的相关性以及最终消费支出与GDP的相关性。由于受到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这里选取河南省1990—2008年的GDP数据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数据分析技术与GDP的相关性,通过Eviews6.0软件计算相关系数为0.99,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表明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是相当显著的;通过分析1990—2008年的最终消费支出与GDP的相关性发现,相关系数为-0.468,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最终消费支出与GDP存在着弱的负相关,说明消费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大且存在着递减趋势。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连续性,这里的环境质量指标选取河南省1990—2008年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未利用量(产生量与综合利用量之差)三个指标,分别作为因变量;自变量为人均GDP。根据数据进行一次曲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指数曲线以及对自变量求对数以后的多种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三次曲线拟合得最好,其基本模型为:

lnyβ0β1x+β2x2β3x3ε

其中,y为三废排放量(或未利用量),x为人均GDP。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差分分析。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7所示。

表2.7 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的回归结果

拟合图形如下:

从拟合图2.12可以看出,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基本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形曲线,都是刚刚进入拐点状态,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量之差的拟合曲线不符合倒U形曲线,并且没有进入拐点状态。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上述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分析,这里的自主创新指标选取了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占GDP的比重、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之间的比值、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额的比重、每万人专利申请量、政府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中的比重以及普通高校数占全国的比重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从自主创新投入、自主创新产出和自主创新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衡量。数据范围为1990—2008年,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三个因子,得到三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1.14%,基本描述了自主创新指标的总体水平。根据得到的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8)分析可以发现,第一公因子可以看成是自主创新投入因子,第二公因子可以看成自主创新环境因子,第三公因子可以看成自主创新产出因子。

图2.12 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拟合图

表2.8 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我们把三个因子得分分别看做是自主创新投入、环境和产出三个变量。具体如表2.9所示。

根据上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关于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三个转变的实现,要素投入结构中选取全员劳动生产率变量,因为该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技术、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求结构中选取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量,因为该变量能较好地反映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产业结构中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变量,因为该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最后选取一个环境综合变量,因为该变量是测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环境综合变量的计算中,我们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首先选取万元GDP能耗的倒数、能源加工转换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四个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规定提取一个因子的操作得到分析结果,发现这一个因子方差的累积贡献率接近70%,基本提取了四个变量的信息,所以以相应的因子得分作为环境综合变量。这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主要由这四个变量构成(见表2.10)。

表2.9 自主创新变量

通过对上述三个自主创新变量和四个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应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如表2.11所示。

从表2.11可以看出,只有自主创新投入综合变量对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环境综合变量有显著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创新投入综合变量与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量之间以及自主创新产出综合变量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变量之间则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2.1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

如果我们把三个自主创新综合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成一个主成分,发现该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为51.744%;把四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也综合为一个主成分,发现贡献率为33.33%。计算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678,并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可见,尽管两个主成分提取的变量信息不能令人满意,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河南省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述分析的结论可以借助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表述如图2.13所示。

表2.11 自主创新变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图2.13 河南省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结论
注:实线表示关系显著,虚线表示关系不显著。

[1] 哈罗德和多马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了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当时成为最具影响的经济增长模型。

[2] 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1943)早在1943年强调“非连续性和外部经济性”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Nurkse,1952)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同时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但并非按同一投资比例投资和发展的“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王必达,2004)。虽然平衡增长理论相对于后来赫希曼的非平衡增长思想有些落后,但从三次产业中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第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以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等方面来看,平衡增长理论仍具有借鉴意义。

[3] 个别年份有例外,如1978年、1993年、1994年和1995年三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于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

[4]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课题组:《美国季度需求分析与经济预测》,《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25期。

[5] 盖伦森和莱宾斯坦(Galenson and Leibenstein,1955)认为收入分配不均等对于促进投资和增长是必要的,因为富人会把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穷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收入越向高收入倾斜,储蓄和投资越大,增长率就越高,收入会通过市场机制向低收入群体滴落(Trickle-down)。这种观点有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滴落机制是否存在,阿德尔辊和莫里斯(Adelman and Morris,1973)的实证分析并没有发现“滴落”机制的证据。二是由于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小,仅仅强调高储蓄和高投资而忽视最终产品的消费,会导致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制约经济的增长。

[6] 罗默(1986)引用麦迪逊(1982)对1700年以来处于领先地位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的估计,即荷兰(1700—1785)为-0.07%、英国(1785—1820)为0.5%、英国(1820—1890)为1.4%、美国(1890—1979)为2.3%,经济增长率的长期数据明确表明,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是递增而非递减的。

[7] 参见《内生增长理论》(阿吉翁和霍依特著,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代译者前言“制度、技术和内生经济增长”,第10页。

[8] 这种不平衡发展在某些方面体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

[9] 这种协调往往表现为产业结构合理化。

[10] 约·阿·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72—173页。

[11] 赖平耀:《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关于在增长理论基础上重建发展经济学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