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伤寒沙门菌所致疾病

伤寒沙门菌所致疾病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是由食品传播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所致,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但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我国副伤寒的发病率较伤寒为低。成年人中以副伤寒甲为多,儿童易患副伤寒乙。其诱因与肠出血类似,滥用泻药、肠胀气及钡餐检查等也易诱发。

第一节 伤寒与副伤寒

【概述】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为明显。临床特征是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少数可并发肠道出血及肠穿孔。副伤寒是由食品传播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所致,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

1.病原学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均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为革兰阴性直杆菌,大小(0.7~1.5)μm×(2.0~5.0)μm,多具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孢,无荚膜。

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具有的抗原结构包括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及表面抗原。O抗原具有耐热性,能耐受100℃2.5h,它是分群的依据,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能够与相应的抗血清反应表现出颗粒状凝集;H抗原为不稳定的蛋白质抗原,加热或用乙醇处理均会被破坏。沙门菌的H抗原有2个相,第一相特异性较高,在种间不同。第二相为非特异相,为沙门菌属所共有。H抗原是定型的依据,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与相应的抗血清反应表现为絮状沉淀;表面抗原包括Vi、M和5抗原3种,Vi抗原不耐热,加热60℃30min或经石炭酸处理即可破坏,经人工培养基传代后也易失活。

2.发病机制 伤寒沙门菌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摄入细菌的数量、胃酸强度、肠道黏膜的保护力以及机体的免疫力等因素。未被胃酸杀灭的部分伤寒杆菌到达回肠下段,穿过黏膜上皮屏障,侵入回肠集合淋巴结的单核吞噬细胞内形成初发病灶,进一步侵犯肠系膜淋巴结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菌血症。此时为临床上的潜伏期。伤寒杆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二次菌血症,临床开始出现症状。伤寒杆菌继续向肝、脾、胆囊、骨髓、肾和皮肤等器官播散,肠壁淋巴结出现髓样肿胀、增生、坏死,临床上处于发病初期和极期。在胆道系统内大量繁殖的伤寒杆菌随胆汁排到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一部分经肠道黏膜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结,使原先致敏的淋巴组织发生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可引起溃疡形成,临床上处于缓解期。在极期及缓解期,如坏死或溃疡等病变累及血管引起肠出血、侵犯至小肠肌层和浆膜层后引起肠穿孔等并发症。随着机体免疫系统的增强,伤寒杆菌在血液和各个脏器中被清除,肠壁溃疡愈合,临床上处于恢复期。

3.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但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因副伤寒杆菌可在食物中较长时间存在。

(3)易感人群 未患过伤寒及未接种过伤寒菌苗的人群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有较稳固的免疫力,极少二次发病。但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 伤寒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夏秋季多见。发病者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多呈散发,在战争、洪水或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易出现流行。我国副伤寒的发病率较伤寒为低。成年人中以副伤寒甲为多,儿童易患副伤寒乙。

【临床表现】

潜伏期的长短与伤寒杆菌的感染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波动范围3~60d,一般为10~14d。副伤寒甲、乙潜伏期为2~15d,一般在8~10d。

1.典型伤寒表现

(1)初期 为病程的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体温梯形上升,可在3~7d内高达39~40℃。可伴全身疲倦、乏力、头痛、干咳、食欲减退、恶心、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表现。

(2)极期 病程第2~3周常出现伤寒的典型表现。

1)持续发热 呈稽留热,持续10~14d。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由于内毒素的致热和毒性作用,患者出现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可出现谵妄、抽搐(儿童多见)、昏迷、病理反射等中毒性脑病表现。

3)相对缓脉 成人常见,并发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4)肝脾肿大 大多数患者有轻度的肝脾肿大。

5)玫瑰疹 大约1/2的患者,在病程7~14d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d内变淡,消失。

6)消化系统症状 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腹部隐痛,位于右下腹或呈弥漫性。便秘多见,偶尔有腹泻、水样便。

(3)缓解期 为病程的第4周。体温逐步下降,症状逐步减轻。本期小肠病变仍处于溃疡期,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4)恢复期 为病程的第5周。体温正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2.其他临床类型

(1)轻型 多见于儿童,或者发病初期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接受过伤寒疫苗的患者,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可恢复正常。易误诊或漏诊。

(2)暴发型 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高热或体温不升,常并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肠麻痹、中毒性肝炎或休克等。

(3)迁延型 常见于原先有慢性乙型肝炎、胆道结石或慢性血吸虫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病初期表现典型,但病程迁延5周以上,热型多呈弛张热或间歇热,肝脾大不明显。

(4)逍遥型 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能照常生活、工作,部分患者直至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才被诊断。

3.并发症

(1)肠出血 多见于病程第2~3周,发生率5%~15%,成人多见,病程中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的机会较多。肠出血的常见诱因包括:病程中不注意卧床休息,过量饮食,进食过多粗纤维或不易消化食物,过度用力排便及灌肠压力过高等。表现为黑便甚至紫红血便,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2)肠穿孔 为伤寒最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3周,发生率2%~5%,成人较小儿多见。穿孔部位多发生在回肠末端,表现为骤起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脉搏细数、体温暂时下降等休克表现,不久出现体温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射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白细胞计数升高。其诱因与肠出血类似,滥用泻药、肠胀气及钡餐检查等也易诱发。

(3)中毒性肝损害 较多见。多发生在病程的第1~3周。表现为肝功ALT和(或)AST和(或)总胆红素的升高,肝功能损害多为轻中度。

(4)中毒性心肌炎 多见于重症伤寒病人。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可有心率、心律、心音、脉搏、血压等的改变,也可有心肌酶谱的异常,心电图可见低电压、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及T波改变等。

(5)呼吸系统并发症 男性较多见。病程早期多表现为急性支气管炎及急性扁桃体炎,而病程后期以肺炎多见。肺炎多为继发感染,极少为伤寒沙门菌引起。

(6)溶血-尿毒综合征 多发生于病程第1~3周,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碎裂现象,其发生可能与伤寒沙门菌内毒素诱使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有关。

(7)肾炎 伤寒病人蛋白尿发生率大于40%,管型尿少见。肾脏损害主要为内毒素作用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肾小球肾炎

(8)其他 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脑膜炎、脑炎、虚性脑膜炎、感染性精神病、贫血、中耳炎、化脓性骨髓炎、乳腺炎、睾丸炎、肛周脓肿及视神经炎等。

4.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在(3~5)×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对伤寒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近年发现不少伤寒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特别是应警惕溶血-尿毒综合征或DIC等发生。

2)尿液检查 极期可出现蛋白尿,偶尔见少量管型。

3)粪便检查 并发肠出血时可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少数病人病变侵犯结肠时可有黏液便甚至脓血便。

(2)病原学检查

1)细菌学检查 血培养为最常用的确诊依据。伤寒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80%~90%),第3周约为50%,第4周后不易检出。由于骨髓中巨噬细胞丰富,含菌多,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粪便培养于伤寒第3~4周的阳性率较高。尿培养早期常为阴性,伤寒病程第3~4周有时可获阳性结果。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操作不便,病者不适,目前很少应用。玫瑰疹刮取物培养亦可获伤寒沙门菌,但不作为常规。

2)免疫学检查 肥达(Widal)反应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效价亦较高,并可维持数月。有少数患者抗体阳性较迟出现,或者抗体效价水平较低。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O”抗原为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的共同抗原,血清中检出高效价“O”抗体不能区别四种不同的病原菌感染,但四者的鞭毛抗原(“H”、“A”、“B”、“C”)不同,可从四者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来判断感染的菌种。对未经免疫者,“O”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A”、“B”、“C”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通过每5~7d复检1次,若效价逐渐上升,价值较大。若只有“O”抗体上升,而“H”、“A”、“B”、“C”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若相反,只有“H”、“A”、“B”、“C”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因其他发热性疾患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沙门菌D群与A群有部分的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其他一些新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伤寒沙门菌抗原、抗体,也有助于早期诊断。

3)分子生物学检查 PCR技术检测伤寒沙门菌核酸,快速、敏感,但临床常规应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摘自WS 280-2008)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

1.1.1 病前30d内曾到过或生活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区。

1.1.2 有伤寒、副伤寒患者、带菌者密切接触史。

1.1.3 有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者。

1.2 临床表现

1.2.1 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1.2.2 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1.3 实验室检测

1.3.1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

1.3.2 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者;但在高发地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亦可有较高滴度,此时最好首先检查当地人群免疫水平,确定正常值。

1.3.3 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1.3.4 从血、骨髓、粪便、胆汁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

2 诊断原则

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判断。

3 诊断

3.1 带菌者

无任何临床表现、从粪便中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

3.2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任一项可诊断:

3.2.1 同时符合1.1中任一项和1.2.1。

3.2.2 同时符合1.1和1.2.2中任何一项体征者。

3.2.3 同时符合1.2.1和1.3.1。

3.3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3.1 同时符合1.2.1、1.2.2中任何一项体征和1.3.1。

3.3.2 同时符合1.2.1、1.2.2中任何一项体征和1.3.2。

3.4 确诊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3.4.1 同时符合1.2.1和1.3.3。

3.4.2 同时符合1.2.1和1.3.4。

2.鉴别诊断

(1)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均可持续发热,白细胞减少,与伤寒类似。一般无相对缓慢脉、肝脾肿大或玫瑰疹,病情多为自限性,常在1~2周内缓解。

(2)斑疹伤寒 有鼠蚤或人虱叮咬史,冬春季多见,起病急骤,脉搏急速。多有明显头痛,结膜充血。病程第5~6天出现鲜红色皮疹,遍布全身。外裴反应阳性。

(3)急性粟粒性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发病2周后X射线胸片或CT检查可见双肺有弥漫的细小粟粒状病灶。抗结核治疗有效。

(4)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的流感伤寒型在夏秋季多见,起病急,伴畏寒发热。但此病多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眼结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多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5)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多有胆道、泌尿道或腹腔内感染等原发感染灶,起病急,常呈弛张热或消耗热,多伴畏寒、寒战,常见皮肤淤点或淤斑,无相对缓脉。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6)布氏杆菌病 患者有与病畜(牛、羊、猪)接触史,或者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多发生于牧区。本病起病缓慢,发热为波浪型,退热时盛汗,有关节或肌痛症状。确诊需血液或骨髓培养出病原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

(7)疟疾 各型疟疾尤其恶性疟疾与伤寒有相似之处。但疟疾每天体温波动大,发热前有明显畏寒、剧烈寒战、退热时大汗,脾大明显且质地较硬,病程后期有明显贫血。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查到疟原虫,抗疟治疗有效。

(8)恶性组织细胞病 病情进展快而凶险,呈不规则热型,消瘦明显,出血与贫血显著。血常规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可见恶性组织细胞,淋巴结活检有助于确诊。

【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严格隔离,严格卧床休息,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情况及大便性状的变化。注意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还要注意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少量多餐。

2.对症治疗 发热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进水分,必要时静脉输液以维持足够的热量与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稀饭或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高热时酌用冰敷、乙醇拭浴等物理降温方法。烦躁不安者可用安定等镇静剂。便秘时以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或开塞露纳肛,禁用高压灌肠及泻药。腹胀时应减少豆奶、牛奶等易产气的食物,腹泻时给予少糖低脂肪饮食。毒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在足量、有效的抗菌治疗同时,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症状,如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4mg,每日一次,疗程1~3d,腹胀明显者慎用。

3.病原治疗

(1)氟喹诺酮类 对伤寒沙门菌(包括耐氯霉素株)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敏感率高,且在血液、胆汁、肠道及尿路中的浓度高,应列为首选药物。氧氟沙星(ofloxacin)的用法为每次剂量200mg,每日3次口服;左旋氧氟沙星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或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每次0.25g,每日3~4次。亦可使用诺氟沙星(norfloxacin),每次口服400mg,每日3~4次。体温正常后应继续服用10~14d。孕妇不宜应用。16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及孕妇慎用。

(2)氯霉素 氯霉素对氯霉素敏感的非多重耐药伤寒沙门菌株仍为有效药物。用法为每天1.5~2g,小儿25~50mg/(kg·d),分3~4次口服,退热后减半,再用10~14d,总疗程为2~3周。氯霉素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血常规的变化,尤其是注意防止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3)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有强大的抗伤寒沙门菌作用,临床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孕妇亦可选用。头孢哌酮或头孢他啶每日剂量2~4g,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10~14d。

4.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 应绝对卧床休息,暂禁饮食或只给少量流质。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变化及便血情况。适当输液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使用一般止血剂如维生素K、酚磺乙胺、卡巴克洛等,视出血量多少,适量输入新鲜全血。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2)肠穿孔 应早期诊断,及早处理。肠穿孔局限者可禁食,经鼻胃管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热量供应。加强抗菌药物治疗,控制腹膜炎。对于伴发腹膜炎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3)中毒性心肌炎 应严格卧床休息,加用糖皮质激素、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B1等治疗。如出现心功能不全,可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及利尿剂治疗。

(4)溶血-尿毒综合征 按急性溶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

(5)中毒性肝损害 可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或退黄疸等治疗。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体温正常15d后或连续两次粪、尿培养阴性方能解除隔离。慢性带菌者暂时调离饮食行业并应给予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5d。

2.切断传播途径 应做好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和消灭苍蝇等卫生工作。不饮用生水及进食生冷食物。

3.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进行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进行预防接种,皮下注射3次,间隔7~10d,各0.5ml、1.0ml、1.0ml;免疫期为1年;每年可加强1次,1.0ml,皮下注射。伤寒Ty2la活疫苗,第1,3,5,7天各口服1个胶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