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终病人的护理

临终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终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老年病人所实施的整体护理。临终照护团队应该尽力为老年病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鼓励病人尽量多喝饮料,以减少静脉输液。临终病人容易疲劳,并因疼痛而常休息不好,治疗护理应在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少打扰病人。睡眠可以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痛苦和面临死亡的焦虑,因此,睡眠对临终病人有重要的意义。临终病人的痛苦常常是长期的、慢性的和无法解脱的疼痛,以致危及病人的生活和生命。

二、临终病人的护理

临终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老年病人所实施的整体护理。它是以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的照料,解除躯体的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体现对老年临终病人生活质量的关注,是临终关怀重要的服务内容。

(一)老年临终病人的生活护理

1.环境状况 评估病人目前所处的环境如何,是否符合病人的意愿,目前环境对病人有怎样的影响。

环境的选择要根据老年病人家庭的居住条件、住院医疗费用的经济承受能力、病人临终症状的轻重程度,更重要的是病人意愿和家属的观念来进行选择。临终照护团队应该尽力为老年病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环境对临终病人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居室应该温暖、舒适、安静、整洁。注意室内的色调,最好以浅绿色为主,使病人犹如置身于森林之中,在室内摆放几盆鲜花或者绿色植物,使周围充满勃勃生机。这样,可以使病人心平气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应有必要的娱乐设施,如电视,以适应病人和家属日常生活习惯的需要。有单独的卫生间,定时开窗,适时消毒。病人可按自己的意愿摆放自己的物品,如把自己的字画、工艺品挂在墙上,把喜爱的照片摆放在桌上,使病人有家的感觉,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度过最后的时光。

2.营养与排泄状况 病人对食物有无特别的嗜好,有无厌食、恶心、呕吐等情形,家属是否因病人的濒死而忽略了其饮食、营养的摄取。病人最近的排泄状况如何,是否存在排泄异常的情况。

多数老年病人的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食欲缺乏,有的老人拒绝进食,医护人员要耐心解释必要的营养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做好饮食搭配,提高病人的食欲,饮食成分的选择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为宜,但不做过多限制,基本的原则是“想吃就好,能吃就好”,注意少量多餐,鼓励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结合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创造条件增加食欲。鼓励病人尽量多喝饮料,以减少静脉输液。当不能下咽食物时,可经常小口小口地啜饮饮料,用棉棒蘸水湿润口唇和舌,这样可使病人感到舒适。进食要注意卫生习惯,进食前清洁口腔,清洁口腔异味,撤走病人周围不洁的物品,如便器,铺好餐巾以免弄脏衣物,鼓励病人尽量自己用餐,如需他人喂食,应让病人坐起或半卧位,必须仰卧位者也应略抬高床头,以免呛咳。进食的体位要舒适、松弛、愉快。不能用茶或汤匙喝水的病人应准备引水管。喂饭时不能催促病人,每一口不要喂得太多,进餐顺序按病人的喜好去做,给充分的咀嚼时间,进餐过程中应进行鼓励性的、安慰性的、使病人心情舒畅地谈话,但要讲不需要回答的话,必须回答时让病人把食物咽下再回答,切忌边咀嚼边说话,发生呛咳和噎食等意外事故。还要注意保持食品新鲜卫生。如实在不能进食,应给病人家属解释不要内疚,因为这是自然规律,必要时则须给予管饲和静脉输液。

排泄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又有很强的私密性,当病人有自理能力时,应保留其个人空间,尽可能保持病人如厕的独立性。卫生间的设施要符合老年人的需要,地面防滑,便器升高,要安装扶手。使用便盆时应注意,当病人有排便要求时,迅速作出反应。便盆放入的方法为:①让病人仰卧屈膝,双足向下蹬床面,用力抬起臀部,将便盆放到病人臀下。②先帮助病人取侧卧位将便盆至于病人臀下紧靠病人,然后一手向下紧压便盆,一手帮助病人翻回原来的卧位,此时便盆已在病人的臀下。当病人没有自主要求时,要仔细观察病人的排泄习惯,掌握病人的排便时间,以便在病人不自主排便前使用便盆。并要做好便后即便器的清洁工作。

3.睡眠与休息状况 目前病人的睡眠习惯如何,睡眠时间多长,病人是否觉得得到了足够的休息,若没有,是什么原因,家属是否得到了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临终病人容易疲劳,并因疼痛而常休息不好,治疗护理应在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少打扰病人。病人希望安静休息时,要限制探视,注意环境安静。睡眠可以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痛苦和面临死亡的焦虑,因此,睡眠对临终病人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打扰睡眠中的病人,避免在病人熟睡时做护理操作,晚上尽量少喝水,不喝茶,不抽烟,给病人喝一杯热牛奶有利于睡眠,必要时可用适量的安眠药并保证卧室安静。

(二)老年临终病人症状的控制

1.疼痛的控制 疼痛是濒临死亡的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临终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但是不同的人对疼痛的体验不同,决定疼痛感觉的唯一权是病人自己而不是他人,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体验,又是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也是向他人提供一种信息,他人常常很难体会到临终病人所表达的痛苦和不幸的心情。病人的过去、现在和把握不定的未来,以及病人所接受的教养,与家属关系等,都包含在疼痛和痛苦之中。临终病人的痛苦常常是长期的、慢性的和无法解脱的疼痛,以致危及病人的生活和生命。对病人痛苦的同情和关爱,对病人述说的尊重和信任,具有一定的道德含义。

虽然疼痛有许多特征,但是疼痛的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对疼痛的反应通常无法预测。为避免低估病人疼痛,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根据量化的或直观的疼痛评分表(表10-1)进行疼痛分析。准确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和规律、有无伴随症状、分析促发和缓解因素、对日常活动的干预、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影响等。对疼痛难忍时无法表达或确切表达的危重病人,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情绪状态,对照Wong Baker的疼痛分级脸谱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疼痛程度,评价止痛的效果。

表10-1 疼痛数字化的分级转换成语言和行为分级

img15

img16

(1)疼痛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非药物性干预有助于减少止痛药的用药剂量或推迟用药的升级,非药物性干预可作为药物性干预的补充,常常在药物性干预过程中联合应用。非药物性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疗、音乐疗法等。

心理干预:利用认知和行为实施干预,纠正病人的不良认知和行为,帮助病人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疼痛,掌握克服疼痛的技巧,如通过交流与沟通,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松弛和意念干预,可以让病人深呼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最喜爱的美景,只听到自己的呼吸,不要想疼痛;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音乐疗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达到音乐止痛的目的。

物理治疗:按摩人体的经络穴位,可使病人感到舒适;也可利用冷热刺激皮肤,改善疼痛。

(2)药物性干预措施 按照WHO提出的阶梯止痛方案,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对于轻度疼痛,一般应首先选非阿片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达不到止痛或疼痛加剧,则升高到二级,用非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如双克因),也可与非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若疼痛仍不能控制或继续加剧,则应进入第三级,用强阿片类药物。此外,对有特殊适应证的病人,如特殊性神经或精神症状病人,均应加用辅助药物。

2.呼吸系统症状的控制 呼吸困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70%的晚期肿瘤病人在死亡前几周出现呼吸困难。尽可能针对原因给予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咳嗽分干咳和湿咳,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如病人干咳则主要止咳,湿咳时要注意排痰,选用祛痰类的药物较好。

3.消化系统症状的控制 多数病人在临终阶段有厌食或食欲缺乏。可使用促进食欲的药物;呃逆又称打嗝,大多数病人是由胃膨胀引起的。可使用针刺或用药缓解;恶心、呕吐时要结合病人情况,综合使用心理护理、饮食调整和药物控制等方法缓解;腹泻和便秘是临终病人常有的健康问题,应认真评估相关因素,制订出改善问题的最佳方案,腹泻病人应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4.其他症状的控制 临终期病人各组织器官均出现相应的临终表现,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密切观察老人病情,出现相应症状时及时处理,缓解老人痛苦和不适,使老人能够较舒适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三)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1.护理人员及家属应认真做好生活护理、满足临终病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减少痛苦,增加舒适,这是搞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帮助解决其烦恼与焦虑,这也是取得良好心理关怀效果的条件。

2.经常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需求,鼓励病人讲出内心忧虑与痛苦,认真倾听,给予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疏导、安慰和支持。

3.临终病人能否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家属的作用不可低估,应尽量多与病人交流并参与一些病人的工作,这有助于疏导病人心理。

4.根据临终病人不同心理分期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得到真正需要的心理安慰与支持,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与稳定。

(1)否认期 护理人员应坦诚、热心地关怀病人,不要揭穿其防卫机制,也不要欺骗病人,要认真、仔细地听病人诉说,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要使病人感到支持和理解,同时应注意与医院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的言语保持一致性,减少病人的怀疑及逃避现实的机会。在与病人的沟通中,可主动地表示愿意和病人一起讨论死亡,在交谈中加以引导,帮助其面对现实。

(2)愤怒期 护士及家属要把病人发怒看成是一种健康的适应性行为,他们的“气”是发自他本人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而不是针对某个人的。应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不要用同样的愤怒去回击病人。当病人发脾气时,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同情地劝解可能会更有效,应尽量多陪伴病人,避免在病人面前谈笑,应表现出严肃而关心的态度。

(3)协议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病人对治疗是积极的,因为他抱有希望,试图通过自己合作友善的态度改变命运,延长生命,这一段时间对病人是有益的,因为病人会很快地合作,一切事情会很顺利地进行,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减少痛苦,同时应积极引导病人,减轻压力。

(4)忧郁期 忧郁和悲痛对于临终的人来说是正常的表现,应允许病人用不同的方式宣泄情感。可能痛哭流涕,也可能不吃不喝。护理人员及亲友应多给予同情和照顾,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注意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

(5)接受期 继续维持对病人的关心、支持、尊重病人,不要强迫与其交谈。给予临终病人一个安静、明亮、独立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

(四)临终护理的注意事项

1.提高老年临终者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 较多的临终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不是在舒适、平静中度过,而是处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控制下,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入性治疗等痛苦的经历,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充满了恐惧、痛苦和无奈。临终关怀则为临终老人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帮助临终者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尊严、提高生命质量,使逝者平静、安宁、舒适抵达人生的终点。因此,临终关怀护理是满足老年人“老能善终”的最好举措。

2.安抚家属子女,解决老人家庭照料困难 临终关怀将家庭成员的工作转移到社会,社会化的老年人照顾,尤其是对临终老人的照顾,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家属和子女的需要。对于一些家庭,特别是一些低收入的家庭来说,临终关怀可以让老人走得安详,让病人家属摆脱沉重的医疗负担的同时,也安慰了他们的亲属子女,让他们更好地投身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也不至于受到社会上的指责。因此,临终关怀是解决临终老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3.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尽管临终关怀需要社会支付较多的服务费用,但对于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减少大量的甚至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将这些高额无效的费用转移到其他有希望救助的病人身上,它将发挥更大的价值。医疗保险费用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同时建立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即综合医院内的专科病房或病区,可以解决目前大多数医院利用力不足,造成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又可以综合利用医院现有的医护人员和仪器设备,因此,为节约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了可能。

4.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推广临终关怀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一方面教育人们要转变死亡的传统观念,无论是临终者、家属及医护人员都要坚持唯物主义,面对现实,承认死亡;另一方面,承认医治对某些濒死病人来说是无效的客观现实,而通过临终关怀来替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合理分配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它实质上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临终关怀不仅是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五)尸体料理

在尸体料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尸体的清洁、适宜的姿势,维持良好的尸体外观,并且要使尸体易于辨认。

1.与家属沟通,征得其同意,劝其离开,屏风遮挡。

2.撤去一切治疗用物,如输液管、氧气管、导尿管等。将床放平,使尸体仰卧,头下置一枕头,两手臂放于身体两侧,呈自然姿势。尸体仰卧可避免脸部发生坠积性充血,头下置一枕头,可促进血液排除,以免脸部变色。

3.对不闭目者可用棉拭子浸湿放在病人眼睑上,使其闭目。如有义齿,应尽量戴好以维持病人面部轮廓。如果嘴不闭,可在颌下放一小枕垫,必要时用四头带托起下颌。

4.填塞孔道。对鼻、耳、口腔、肛门、阴道等孔道用棉球填塞,棉花不可外露,应防止堵塞过多而引起面容改变,更忌讳毁容。

5.擦净全身,更衣梳发,擦净胶布痕迹,有伤口者更换敷料。保持尸体的清洁、无渗液,维持良好的外观。

6.做好标识。系一尸体识别卡于死者右手腕部。取下被套和枕头(也可直接将尸体放入尸袋内,尸袋上系第2张尸体识别卡后再送太平间),包裹尸单,第2张尸体识别卡系在腰部的尸单上。用大单盖好尸体。将尸体及第3张尸体识别卡交太平间工作人员。

7.通知有关单位人员,并做好殡葬准备工作。

鉴于人体死亡后遗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有关遗体衣着等安排均应在尸僵前安排完毕,也不宜于家中久放,应及时送殡仪馆,以免造成家庭环境污染而使健康人感染疾病。若必须留在家中,出殡前应单独停放在空气流通、阴凉的房间。若天气炎热应周围置冰块降温,以延缓尸体腐败,追悼形式要移风易俗,克服陈规陋习,避免来宾过多或过久地与之接触而传染疾病。如是传染病应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严防疾病扩散。出葬时间最好是死亡后当天或第2天一大早。待遗体移出后,其房间应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宋晓燕)

复习题

1.简述老年人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2.试述什么是“死亡教育”,为什么要开展死亡教育?

3.试述临终关怀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