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鼻科病人的护理

鼻科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护理要点 按鼻科病人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急性鼻旁窦炎主要是鼻旁窦黏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可累及骨质及周围组织,邻近器官,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4.护理要点 ①遵医嘱正确使用滴鼻药和抗生素;②行上颌窦穿刺的病人做好穿刺前、后的护理;③按鼻部病人护理常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4.护理要点 护理鼻出血病人,应做好护理评估,明确病人的护理诊断问题,及

一、外鼻及鼻腔炎症病人的护理

(一)鼻疖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继发于慢性鼻前庭炎。

(2)因拔鼻毛、挖鼻使鼻前庭皮肤损伤。

(3)糖尿病或抵抗力低者易患此病。

2.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低热和全身不适。炎症扩散,引起上唇和面颊蜂窝织炎,表现为同侧上唇,面颊和上睑红、肿、热、痛等,炎症向深层扩散可致鼻尖、鼻翼软骨膜炎,炎症向上扩散易合并海绵窦感染,出现寒战、高热、头剧痛。

3.治疗要点 鼻疖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如合并海绵窦感染者可全身使用抗生素。

4.护理要点 告知病人疼痛的原因,做好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观察鼻疖大小,局部肿痛变化;健康指导,教会病人药物使用方法,勿挖鼻、勿挤压。

(二)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多见,俗称“伤风”,有传染性。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可继发细菌感染;机体在某些诱因的影响下,致抵抗力下降,使病毒侵犯鼻腔黏膜。

2.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为初期鼻内干燥,灼热或痒感,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并发细菌感染后鼻涕呈脓性。全身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感染向前可引起鼻前庭炎,向后可引起鼻旁窦炎。鼻镜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等。

3.治疗要点 鼻炎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

4.护理要点 根据医嘱使用减充血剂,教会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滴鼻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中药、抗生素等。做好健康指导,教会病人正确的擤鼻方法。

(三)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愈;鼻腔鼻旁窦慢性疾病;邻近感染性病灶;鼻腔用药不当或用药为时过久等。

(2)全身因素: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

(3)职业环境因素:生活或生产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长期或反复吸入粉尘或有害的化学气体均可导致本病。

2.临床表现

(1)慢性单纯性鼻炎:间歇、交替性鼻塞,一般为黏液涕或脓涕。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富于弹性,对减充血剂敏感。

(2)慢性肥厚性鼻炎: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无交替性,鼻涕不多,黏液或黏脓性,不易擤出。下鼻甲肥大,表面不平,探针压之为实质感,对减充血剂不敏感。

3.治疗要点 慢性单纯性鼻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并积极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以手术治疗为主。

4.护理要点 对保守治疗的应教会病人选用合适的滴鼻药,并介绍正确的滴鼻法;对拟手术者配合医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增多,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前者又称“花粉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本病发病机制属Ⅰ型变态反应,也与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2.临床表现 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鼻镜检查见黏膜苍白、充血、水肿,以下鼻甲最为明显。

3.治疗要点 变应性鼻炎分为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前者指免疫治疗,后者主要是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症状类型和病理生理学过程选择不同的药物,有时需要联合应用。

4.护理要点 本病的护理要点以健康指导为主。避免接触变应原。

二、鼻息肉病人的护理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一或多发性息肉为临床特征。来源于上颌窦的息肉多经自然开口发展到后鼻孔,称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1.病因及发病机制 鼻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原因: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可能与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有关;鼻旁窦脓性分泌物和鼻黏膜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鼻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加、静脉淤血,再加上细菌毒素的作用,促使小血管渗出增加及黏膜水肿加重,久之发生息肉样变。

2.临床表现 鼻塞,常表现持续性,逐步加重;鼻溢液,流黏液样或脓性涕;嗅觉功能减退;耳部症状因阻塞咽鼓管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继发鼻旁窦症状,可继发鼻旁窦炎。

3.治疗要点 现主张综合治疗,激素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经鼻内镜手术。

4.护理要点 按鼻部病人手术常规护理;术后鼻部纱条抽出后,根据医嘱行鼻腔冲洗;做好健康教育;行筛窦手术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防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做好健康指导。

三、鼻中隔偏曲病人的护理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形成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和临床症状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是组成鼻中隔诸骨发育不平衡,相互接缝处连接异常所致;也可由外伤引起;鼻腔、鼻旁窦肿瘤、巨大息肉等可推压中隔形成偏曲。

2.临床表现 鼻塞为主要症状,鼻出血为常有症状;另外有头痛;邻近器官症状如鼻塞妨碍鼻旁窦引流,继发鼻旁窦炎。鼻内镜检查示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

3.治疗要点 以手术为主,即矫正或切除偏曲的部分,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4.护理要点 按鼻科病人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做好健康指导,保护鼻部勿受外力碰撞,防止出血和影响手术效果。

四、鼻旁窦炎病人的护理

(一)急性鼻旁窦炎

急性鼻旁窦炎主要是鼻旁窦黏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可累及骨质及周围组织,邻近器官,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全身因素如过度劳累、环境因素、全身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

(2)局部因素如鼻腔疾病、邻近器官感染灶、创伤、气压伤等。

2.临床表现 全身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患儿可表现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以急性额窦炎和牙源性上颌窦炎最严重;局部症状有鼻塞,分泌物增多,头痛和局部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鼻镜检查见黏膜充血、肿胀,以中鼻甲和中鼻道为甚,鼻腔内有大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3.治疗要点 ①根除病因;②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③控制感染;④预防并发症。

4.护理要点 ①遵医嘱正确使用滴鼻药和抗生素;②行上颌窦穿刺的病人做好穿刺前、后的护理;③按鼻部病人护理常规。

(二)慢性鼻旁窦炎

慢性鼻旁窦炎多因急性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多数由急性鼻旁窦炎转变而来,病因与急性的相似,本病也可慢性起病。导致慢性鼻旁窦炎的诱因很多:有阻塞性病因、致病菌毒力、牙源性感染、外伤和异物、鼻旁窦解剖因素等。鼻腔内的阻塞性病因,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肿瘤等阻碍鼻腔鼻旁窦通气引流的疾病成为本病的重要病因。

2.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常表现精神委靡,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局部症状主要有流脓涕,还有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或丧失、视功能障碍。鼻黏膜充血、肥厚、息肉样变。

3.治疗要点 通常保守治疗无效选择手术治疗。

4.护理要点 按鼻科病人手术护理常规,取适当卧位,合理饮食,正确使用滴鼻药,控制感染等。做好健康指导,密切观察,防止并发症。

五、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旁窦及其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为局部和全身病因。局部病因如鼻腔和鼻旁窦炎症、鼻部外伤、鼻部肿瘤等。全身病因如心血管疾病、血液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等。

2.临床表现 轻者仅涕中带血,重者可出现出血性休克,可出现头晕、口渴、乏力、面色苍白;失血量在50~100ml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出汗、脉速而无力,长期反复出血病人可出现贫血貌。

3.治疗要点 鼻出血属急诊,病人情绪紧张,故首先予以安慰,使之镇静,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如简易止血法有冷敷、1%麻黄碱棉片填塞止血等。必要时手术止血。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4.护理要点 护理鼻出血病人,应做好护理评估,明确病人的护理诊断问题,及时做好鼻出血病人的抢救工作,防止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由于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故临床表现亦有较多变化,轻者仅鼻涕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休克。

六、鼻腔鼻旁窦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良性肿瘤

鼻及鼻旁窦的良性肿瘤主要好发于鼻腔内,其次是鼻旁窦,外鼻则较少。通常按组织来源进行分类,包括内翻性乳突状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骨瘤、软骨瘤及脑膜瘤等。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与外伤、慢性炎症、发育缺陷等有关;乳突状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是一种良性的真性肿瘤,容易复发和恶变成癌,也有人认为其与炎症刺激和上皮化生以及病毒感染有关。

2.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症状和局部畸形如:鼻塞、鼻出血、眼部症状、疼痛、面部畸形等。

3.治疗要点 良性肿瘤以手术彻底切除为治疗原则。

4.护理要点 参照“鼻科病人手术护理常规”。

(二)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较为常见,仅次于鼻咽癌和喉癌的发生率,居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多数病人在就诊时,肿瘤并非原发部位,鼻腔、鼻旁窦恶性肿瘤常合并出现,以上颌窦恶性肿瘤最多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诱因有关。慢性炎症刺激可使鼻腔鼻窦黏膜上皮大面积鳞状化,形成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基础;另外良性肿瘤恶变,放射性物质刺激等;经常接触致癌物质,如镍、砷、铬等也可能导致癌症。

2.临床表现 早期仅有单侧鼻塞、鼻出血症状;晚期肿瘤侵蚀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症状。

3.治疗要点 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原发部位、侵犯范围及病人全身情况,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案。

4.护理要点 ①做好术前护理,同鼻部手术护理常规;②术后护理,减轻疼痛、防止出血、防止感染、做好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做好健康指导。

七、鼻外伤病人的护理

(一)鼻腔异物

鼻腔异物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异物有动物性、生物性和植物性3种。动物性异物较为罕见,植物性异物多见,非生物性异物则多因工伤或误伤所致。内源性异物如痂皮、凝血块、死骨和鼻石。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豆类、果核、玻璃球等多因儿童玩耍时塞入鼻孔内所致。另外战伤或猎枪弹丸误伤,纱布、棉片、器械断端等遗留。

2.临床表现 根据异物性质、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刺激性强弱,依据滞留时间的长短而表现不同的症状。患儿常表现单侧鼻塞、鼻出血、脓涕、头痛等症状。

3.治疗要点 根据异物大小、形状、部位、性质采取不同取出方法。

4.护理要点 协助医师取出病人的鼻腔异物,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指导病人勿将脱下的异物咽下,以免导致食管异物;告知病人注意自我保护。

(二)鼻骨骨折

鼻骨位于梨状孔的上方,与周围诸骨连接,受暴力作用易发生骨折。临床可见单纯鼻骨骨折,或合并其他颌面部和颅底骨的骨折。

1.病因及发病机制 骨折可单纯限于鼻骨,也可累及周围的骨结构。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如小儿跌伤、运动时的外伤、鼻或额部着地也可导致鼻骨骨折。

2.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及鼻骨周围畸形等属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照所受暴力的方向、强度等不同,可有鼻塞、皮下气肿、脱位等不同表现。

3.治疗要点 外伤后2~3h内处理,此时,组织未肿胀。鼻骨复位术的实施一般不超过14d,以免发生畸形愈合。

4.护理要点 按“鼻科病人手术护理常规”。

(三)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鼻漏为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或变薄处,流入鼻腔。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以外伤者最多见,中耳乳突或咽鼓管部骨折造成的脑脊液漏可经咽鼓管流到鼻腔,称为脑脊液耳鼻漏;医源性脑脊液鼻漏系手术所致;其他如脑肿瘤或脑积水。

2.临床表现 无色澄清液体自鼻腔流出,在低头用力流量增加,可伴嗅觉丧失、视力感觉障碍。长期不愈,可导致细菌性脑膜炎发作。

3.治疗要点 大都可以经保守治疗而愈,在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治疗。

4.护理要点 取头高卧位,限制水量和食盐的摄入,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防止颅内压增高;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要手术者,配合医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