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民族医药学体系

各民族医药学体系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征。维吾尔药学是维吾尔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维吾尔药的药性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疗效而决定的药物属性。矫正药和代用药是维吾尔药中独具特色的用药方法。矫正药是指某种药对某器官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对另一器官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害时,为了消除或矫正这一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

1.藏医药 藏医学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隆”(气)、“赤巴”(胆)、“培根”(涎);七大物质基础,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小便、大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藏医的文献整理成绩最显著。《月王药诊》、《祖先口述》、《蓝琉璃》、《晶珠本草》、《四部医典》、《玉龙本草》、《四象诊疗医典》等藏族医药古籍已整理出版,其中几部亦有汉文版本。

药学是藏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在整个传统医药理论与实践中独树一帜。藏药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形成,特别是《四部医典》中有关的藏药理论基础的论述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奠定了完整的藏药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五源(土、水、火、气、空)、六味(甘、酸、咸、苦、辛、涩)、八性(重、润、凉、钝、轻、糙、热、锐)、十七种功效(寒、热、温、凉、干、稀、润、糙、轻、重、稳、动、钝、锐、柔、燥、软)。药物的性、味、效与五源有着密切关系,十七效亦源于六味,而六味源于五大本源,从而产生十七种效能。药物的分类在《四部医典》中根据药物的来源、性质、功效将藏药分为珍宝类、石药类、土药类、木药类、精华药类、湿生草药类、旱生草药类、动物药类共8类。《中华本草》藏药卷将药物分为矿物、植物、动物3大类,并为每种药物的演变发展、资源分布、药材鉴别、采收加工、炮制、主治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记载。

藏药多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处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特别是太阳辐射强,导致植物生理上和形态上的特有变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抗旱、抗寒性强,繁殖方式特殊,光合作用有效积累高。形态特征主要是植株矮小,呈垫状或莲座状,植株被绵毛,根系发达且与地面呈水平状展开。由于高原气候的特殊条件,从而导致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其中藏药植物有191科,628属,2 085种,包括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就其药用植物种属结构看,40种以上的有12科,其中菊科占首位,其次是豆科、蔷薇科、龙胆科、蓼科、十字花科和虎耳草科。有些科在高原分布的种虽然不多,但大部分都为藏医药用,如茄科、景天科、麻黄科等。

2.蒙医药 蒙医主要理论,以藏医《四部医典》为基础,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方面都以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为理论。蒙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赫依、协日、巴达干三种物质,当这三种物质在人体内平衡存在时人体就健康无病,如果这三种物质一旦失去平衡人体内就产生病变,以此主导着理论配方治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医疗效。蒙医药在进行古籍的搜集、整理和编译工作后,出版了《饮膳正要》、《碧光琉璃医鉴》、《蒙医金匮》等经典著作。

蒙药的基本理论如药味、药性、药力、药效、药物消化等,正是历代蒙医学家根据阴阳五元学说的理论体系所总结出的用药规律,是研究蒙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征。它是由五元中除了“空”以外的4种基本元素(土、水、火、气),每2种元素合二为一,产生一味,共六味,分别是甘(土、水)、酸(火、土)、咸(水、火)、苦(水、气)、辛(火、气)、涩(土、气)。药物除味能外,还有性能即药性,也就是药理作用。蒙药最基本的性能在于调整机体内部的赫依、协日、巴达干的偏盛偏衰。蒙药的药性分为药味性能和本性能两种。药味性能共八种分别是重、润、凉、钝、轻、糙、热、锐,而本性能是指药物显现出来的功能和固有的内在性能而言,并不是通过“味”来显现。蒙药的药效是指克制赫依、协日、巴达干至20种基本性质而言。蒙药既有传统分类又有现代分类,按传统可根据自然属性、功效、药味进行分类,现代多根据功效、药用部位和基原进行分类。

蒙医用药很广泛,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化学制品,但绝大部分还是取自野生植物。据文献记载,蒙药材约有2 230多种,经调查考证的蒙药材,属于植物种子、果实类的有203种,根及根茎类231种,全草类256种,枝叶类54种,花类83种,皮类35种,藤木类36种,菌藻类14种,树脂类14种,植物的其他类28种,昆虫类30种,动物类260种,矿石类98种,共计1 342种。具有地区性及季节性强等特点。

3.维医药 维吾尔医认为火、气、水、土4大物质在维医中占重要地位,形成了“艾尔康”(4大物质)学说、“密杂吉”(气质)学说、“合力提”(体液)学说、“艾扎”(器官)学说、“库外提”(力)学说、“太比艾提”(素质)学说、“艾菲阿勒”和“艾尔瓦”(形神)学说、“赛艾提”(健康)学说、“买热孜”(疾病)学说、“塔西合斯”(诊断)学说、“依拉吉”(治疗)学说等。维吾尔医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也相继出版了《医学之目的》、《维吾尔药志》、《维吾尔医药学》、《维吾尔医气质、体液论及其现代研究》。

维吾尔药学是维吾尔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维吾尔药的基本理论也包括药味、药性等。维吾尔药的药性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疗效而决定的药物属性。维吾尔医认为,药物的药性不但分为热、湿、寒、干四种,而且相当部分的药物具有混合的药物属性,一部分药物药性平和,称“平”。此外,药物的药性还有性级,是维吾尔药学中特有的特色理论之一,是说明药物属性的强弱程度、分类等级和临床应用的学说。维吾尔医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性质有强有弱,药物的性属也同样有强弱程度的差别。根据药性强弱不同,将其分为四级:一级为药性最弱,四级为最强。维吾尔药的药味一般分为9种,即烈味、辛味、咸味、酸味、苦味、涩味、油味、甜味、淡味。矫正药和代用药是维吾尔药中独具特色的用药方法。矫正药是指某种药对某器官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对另一器官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害时,为了消除或矫正这一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代用药是指某种药紧缺是,以其他性味、功能和主治相似的药物来代替使用,以保证或基本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维吾尔药的分类根据来源分为三类,即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根据主要功能和作用分为140多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有40多种。

在全球长寿地区之一的新疆,维吾尔传统医药至今广泛流传。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而孕育了丰富的维吾尔药材资源。据初步统计已有1 100种,其中植物药1 000多种,矿物药80多种,动物药50多种,国产1 000多种,新疆产100多种,进口药60多种,一般常用的近800种,最常用的400多种。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草原、沙漠、河湖中,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的丘陵、山林,尤其是深山密林,更是多种维药的集中生产地区,其中以南疆和田、喀什,北疆阿勒泰、伊利,东疆吐鲁番、哈密为最。药用资源主要有红花、阿魏、肉苁蓉、罗布麻、雪莲花、驱虫斑鸠菊、刺糖、菊苣、苦豆子、苦巴旦杏、一只蒿、沙棘、阿育魏、天山堇菜、沙枣、阿里红、胡杨、孜然、鹿茸等。以前认为新疆不产而依靠进口的维药,通过普查,在内地省区资源十分丰富,对有些原产于外国的药用植物,已在新疆的部分地区进行引种,并初见成效。

4.傣医药 傣医自成理论体系,2000多年来,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疾病的知识和经验,并逐步发展为“四塔”(巴他维塔都——土,啊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低约塔都——风)和“五蕴”(色蕴、识蕴、受蕴、行蕴、想蕴)为基本理论的传统医药学。傣医在原有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出版了《档哈雅龙》、《竹楼医述》、《傣族医药学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风病条辨译注》和《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

傣医将疾病分为4大类来诊治,因此,傣药也分为治风病药、治火病药、治水病药、治土病药。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五性。傣药“气”分为荒(香)、好(腥)、敏(微臭)、哦(恶臭)四气。此外,傣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内在的“四塔”功能失调而致,而且特别强调必须先解后置,即服用“雅解”(解药)一切处致病之因,理顺气血之道,然后再服治病之药,方可取效,反之则疗效不佳。“解药”是傣药独具特色的用药方法,“解药”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解药有不同的功效。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滇西南部海拔1 000m以下的平坝之中,这些地区地质古老,自然条件优厚,雨量充沛,属亚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傣族聚居区森林茂密,绿色葱茏,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热带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5 000多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2 500多种,包括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居多,鲜品入药为主。傣药中纯傣药约占50%,傣、中医通用药占30%,各民族通用药占15%,外来药占5%。

5.其他民族药

(1)壮药: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全世界人口超过千万的60多个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是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脏腑气血骨肉、三道两路、毒虚致病学说和调气解毒补虚为治疗原则。壮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形成专著。新中国成立后,对壮药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初步确立了壮药的理论体系。包括命名原则及分类、鉴定、栽培和采集、性味及功用、加工炮制、应用的基本规律等。壮药的用量对一般药物剂量要求不太严格,但对有毒性的药物要求较为严格,壮药配伍注重“反药”和孕妇禁忌,服药期间提倡忌口。壮族地区毒物较多,因而壮医药在毒药和解毒药的应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壮族聚居地区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大规模的民族医药普查,已查明常用壮药有2 300多种。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有罗汉果、肉桂、三七、八角、金银花、蛤蚧、龙血竭、扶芳藤、钩藤、鸡血藤等。近年来,开展壮药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壮药的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化学以及质量标准。有关壮药实验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多,涉及的药材主要有田七、罗汉果、肉桂、八角、山豆根、钩藤、鸡骨草、苦丁茶、苦草、排钱草、水罗伞、广西美登木、两面针、白花丹、扶芳藤、苦玄参、剑叶龙血树绞股蓝、蛇藤、土垄大白蚁菌圃等,并出版了《中国壮药原色图谱》、《中国壮药志》、《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

(2)苗药:苗族是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第4位的民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生活在长江以南温带、亚热带气候湿润的山区,如贵州、湖南、云南、湖北、广西等省区,以贵州苗族人口最多。苗医对疾病的认识和立方遣药有其独特模式。苗医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苗族医学的“纲、经、症、疾”的理论,将一切疾病归纳为“两病”(冷病、热病),将疾病分类为“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快经及慢经)、“三十六大症”和“七十二小疾”,将治疗疾病治则归纳为“两纲”(冷病热治、热病冷治),将苗药分为“两类”(冷药、热药)和七味(酸、甜、辣、麻、涩、辛、淡)。苗族药物到底有多少种,这些年来仍没有统一的认识,1981年所写的《苗族药物集》记有165种苗药,后来出版的《苗族医药学》载药340种,这些只是经过整理后确认的常用重要药物,离苗药的实际数字有很大差距。据贵州毕节地区苗族老人称:“病有108症,药有3 800种,有苗者(泛指高等植物)3 000种,无苗者(泛指低等植物、动物、矿物及其他类)800种。”如别具特色的观音草、米槁、八爪金龙、仙桃草、旱莲草、活血丹、大丁草、重楼等。经全面普查,贵州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就有1 500多种,常用的也有500种。

(3)土家药:土家族是我国中南和西南接壤之地,湘、鄂、川、黔毗邻地带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武陵山区,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土家族没有文字,所以医药学没有专著流传于世,但值得庆幸的是有关土家族药物的史料,可散见于部分本草之中。土家族医学基本理论为用天、地、水认识人体,将人体脏器分为上、中、下三元,即土家医的三元学说。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中内脏所支配,人体的气、血、精经天、面地、至水往复灌注于肌体,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土家族药学独特药物性能主要体现在二气、八味上。二气即凉、温2种药性。能缓解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属凉性,相反,可缓解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八味是指酸、苦、甜、辣、咸、麻、淡、涩八种药味。特别是强调了“麻、辣”两种性味,土家族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武陵山区,该地形起源于云南高原山地向东部丘陵平原过渡,重峦叠嶂、山势陡峭,垂直海拔差大。在气候上属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域,气候温暖湿润。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所以该地区植物分布呈多样性,为中国植物区系特有属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仅种子植物就有201科、1 005属、4 119种,被称为“华中的天然药库”。武陵山区地道药用植物有黄连(石柱)、青蒿(酉阳)、窑归(恩施)、板党(恩施)、湖北贝母(恩施)、川黄柏、紫油厚朴、川佛手、资丘独活、五鹤续断、百合(龙山)、湘木瓜(桑植、鹤峰)、山银花(秀山)、湘枳壳、湘茯苓。此外,珍稀药用植物保护的品种26种,有的药物为土家族独用的药物,如冷水七(又称血三七)、水黄连、白三七等,在文献中没有记载,是土家族资源调查发现的新的药用植物。

(4)瑶药:瑶族人民多居住在祖国南部崇山峻岭之中,这些地区多处于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或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据20世纪80年代初对广西大瑶山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报告,其区系植物约有2 335种,其中药用植物1 324种,隶属于198科,682属,有药用真菌28种,有动物283种(隶属27目,283科)。稀有科类很多,不少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如桫椤、银杉、大鲵、鳄晰等,成为我国仅次于云南西双版纳的第二大物种基因库,是一个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天然植物园。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研究人员对广西瑶医用药品种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结合以往资料整理,广西瑶医用药品种达1 392种,其中植物药1 336种,隶属198种,716属,动物药43种,隶属32科,37属,矿物药4种,其他类9种。应用较多的有桫椤(龙骨风)、小叶买麻藤(麻骨风)、异型南五味子(大红钻)、褐毛黎豆(鸭仔风)、假木通(十全大补)及山姜(来角风)等。

(5)纳西族:纳西族医药学萌芽于远古原始神学宗教形成期。唐代由于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创造了象形文字,此后记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医药文化知识。纳西族地处横断山脉地带,高山、河谷、平坝相间,土壤肥沃,干湿分明,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植物生长,被称为“植物宝库”的玉龙山,生长着500多种中草药,其中行销全国的名贵药材达200多种。丽江境内有药材2 010种。按水平分布,以玉龙山为界,分为东西两片:西片特产猪苓、竹红蕈、滇豆根、黄射干、三尖杉、五倍子、榧子等;东片特产天冬、穿山甲、菟丝子、五灵脂、麻黄、佛手、龙骨、黄药子、金丝马尾黄连。按垂直分布,玉龙山为标志,海拔2 000m以下的金沙江畔,亚热带代表药材天花粉、川楝子、蜈蚣、斑蝥虫、楣子、桔梗、茯苓、三七、丹皮、白胶香、山慈菇、龙衣、谷精草、蜜蒙花、滑石;海拔2 000~3 000m为高山温凉地带,代表药材有当归、人参、西洋参、木香、秦艽、鹿仙草、珠子参、紫丹参、叶三七、麝香、熊胆、猴骨;海拔4 000m为高山寒湿地带,代表药材有虫草、贝母、岩菖蒲、雪茶、雪莲花、缘绒蒿等。同时,丽江还是我国GAP中药材薯蓣种植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