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古利亚人种各民族

蒙古利亚人种各民族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利亚人种亦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世界三大人种之一。蒙古种族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1%。蒙古人种的这些典型特征是生活在亚洲北部蒙古高原的居民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类学上称为“蒙古利亚人种”。然而,今天具有蒙古人种特征的民族在全亚洲以及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学术界公认美洲印第安人属于蒙古人种。这种类型一般被称“蒙古人种马达加斯加类型”。

蒙古利亚人种(简称“蒙古人种”或“蒙古种族”——下同)亦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世界三大人种之一。它的典型体质特征是:皮肤呈黄色;头发色黑,直且硬;胡须体毛稀疏,脸面扁平,颧骨突出;鼻梁不高,鼻宽中等;眼裂窄细,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蒙古人种分为亚洲和美洲两大支系(“亚美人种”因而得名)。亚洲支系分北亚、东亚、东南亚类型及各种过渡类型和混合类型。美洲支系亦可称“美洲类型”或“印第安类型”,即指南北美洲的印第安各族居民。蒙古种族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1%。

蒙古人种的这些典型特征是生活在亚洲北部蒙古高原的居民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类学上称为“蒙古利亚人种”。蒙古人种典型特征最初的形成时间是在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这些典型特征的居民纷纷分布在相当广阔的地区,涵盖许多的民族。

人种特征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有两个:地理气候和时间。生活在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下诸多居民经过长时间漫长发展,逐渐形成大致相同的体质特征,这就是人种特征。蒙古人种特征正是当时(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蒙古高原地区众多居民为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而最初形成的。眼裂窄细、眼的内眦褶等这些典型特征正是为防护视觉器官免受高原风沙尘和雪光辐射的伤害而形成的,任何企图否认人种形成初期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都是不正确的。

当然今天任何人种类型的变化再从地理气候环境去找原因,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今天文化科技发展已使人类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自然环境影响。但把今天人类进步现象用去说明人类初期现象,显然是不合适的。

人种类型特征形成于人类的早期,并且经过漫长的发展时间。后来,很久以后的后来,由于人口的增加,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发展水平不均衡,人类出现自然迁徙的情况。属于蒙古人种类型的人远离了祖居地向南、北、东、西移居,自然就把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也带了去。这就是为什么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和中国南方的各族人都有内眦褶的原因。然而,迁移到新地区的及与居地另一人种地区相邻近的蒙古人种类型各族后裔,由于气候影响和主要是不同种族间通婚而发生了种族混合,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种族类型出现了某些变异,于是形成了蒙古人种的不同类型,包括过渡类型和混合类型等。但必须同时指出,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自然生理体质特征往往是十分稳固的,例如一个蒙古人不论他生活在什么地方,不论距蒙古人种形成地有多远,他的生理特征是不会改变的。这种稳固性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在他的后代的身上。尤其,地理气候环境对当代人的影响与人类童年比较已经大为减弱,因为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可以想很多办法减弱甚或避免这种影响,在政治上实行种族隔离的制度,可以大大避免移民在种族类型上发生变异。尽管如此,完全否认自然环境在人种类型形成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无法解释现实中的各种不同的类型的这一事实。问题是人们不能着眼于一代人或几代人身上,而是要着眼于长期发展的几代人以后。尤其在不同种族间发生混血的情况下,种族生理特征最容易发生显著变化。尤其今天种族隔离制已被铲除,在南部非洲,白人统治地位被推翻后,种族特征将发生较快的变化,其实正常情况下,在长期发展以后,种族特征仍能保持一成不变,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蒙古人种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许多不同类型,尤其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类型和非洲的马尔加什人类型。因此,学术界有人把蒙古人种称为亚美人种。

上文所述,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漠地带可能是蒙古人种的发祥地。然而,今天具有蒙古人种特征的民族在全亚洲以及世界许多地区都有。他们远离人种发祥地,其原因全在于民族的迁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为寻觅丰富的食源和更美的生活环境,人们自远古时代起就开始流动、迁徙。这一过程直至今天也没有停止,尽管今天有严格国界和行政管辖,不同人种的人向其他地区的流动是无法禁绝的。蒙古人种的不同民族从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就开始扩散了。学术界公认美洲印第安人属于蒙古人种。他们是在大约两万年至少万年前或更早的时候,从亚洲大陆迁移去的。那时海平面比现在低大约2米,太平洋北部的白令海峡底部高出水面形成天然陆桥,许多地方生长着水草和树木,丰美的水草吸引大量的野生动物。亚洲大陆靠游猎为生的原始人跟踪动物踏上美洲大陆,这便是印第安人最早的祖先。这是亚洲蒙古人种的人来美洲的一条路线。另一条则是海路:蒙古人种从亚洲大陆乘船来到美洲大陆。总之,印第安人的故乡是亚洲大陆这一点在学术界已无疑义。印第安人离蒙古人种发祥地虽然相距遥远,离去的时间也相当长久,但他们的肤色、相貌跟蒙古人种的各民族仍十分近似,甚至内眦褶在相当多的居民个人中还有保留(当然与其他人种混血者除外)。因此,美洲印第安人被划为属蒙古人种美洲类型。

另一个离蒙古人种发祥地较远的类型是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马尔加什人。这种类型一般被称“蒙古人种马达加斯加类型”。据研究,马尔加什人最早的祖先是属于蒙古人种的马来人。据现有材料看,最早到马达加斯加岛的是纯马来人。他们是公元前约5世纪,顺着东北信风向西航行到东非来进行贸易而到达该岛的。到达岛上后,看到岛上资源丰富,人口相对较少,遂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此后,又有混血马来人自东非沿海地区进入该岛。在马来人之后,又不断有其他人种的人迁入该岛,其中有班图人、阿拉伯人及库希特人等。这些民族在定居该岛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马来人通婚、混血,因而马尔加什人的人种类型中混有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成分。尽管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该岛上不同人种成分的鲜明界线正在消失,但马来人不仅在语言和文化上仍保留有优势,在种族特征上,仍保持主要地位,并且是人口最多的马达加斯加的主体民族。在马尔加什人当中三大人种特征表现最多的是蒙古人种特征,其次是尼格罗人种,最少的则是欧罗巴人种特征。

在众多蒙古人种的类型中,东亚类型是由蒙古高原向南迁徙长江以北的人构成。自古以来,亚洲大陆的人就不停息向南方较暖和的地方移动。他们过了长江继续向南,越过中南半岛到达马来列岛。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这些地方的人渐渐形成蒙古人种的不同类型,学术界一般划归南亚类型和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不管南亚类型抑或马来类型,反正都是指生活在亚洲大陆长江以南以及东南亚海岛地区带有蒙古人种特征的各民族体质特征的群体。

在相对较晚的时期,在四五千年前,有另一支民族由亚洲大陆向北迁到北极圈以内。他们是生活在亚洲东北角和美洲北部地区的土著居民。他们的人种被划为蒙古人种的北极类型,也称“爱斯基摩类型”。留在亚洲蒙古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一支居民,其体质特征则被划为北亚类型。

历史上由于迁徙和战争,亚洲北部西移到今日中亚及西亚和某些民族经与欧罗巴人种混合后,极少部分人体质特征当属蒙古人种与欧洲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大多数演变成欧罗巴人种南支。当年在大漠以北生活的匈奴人、突厥人西迁后经长期发展,已变为欧罗巴人种。

不难看出,蒙古人种分散在世界不同地区各种类型的居民,其人种特征是由其发祥地扩散开去的。但是必须指出,种族的形成与民族的起源是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同(详见第五章“种族与民族的关系”)。

蒙古人种的居民多数居住在亚洲。除西亚之外,亚洲各地原住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蒙古人种。至于西亚与南亚,地缘上主要与属于欧罗巴人种的欧洲相邻,历史上形成了这里属于欧罗巴人种的居民占绝大多数。南亚次大陆,当地原住民曾受到来自欧洲欧罗巴人种的亚利安血统的游牧部落的侵略与驱赶,而今只占居民的极少数。蒙古人种的另一支人数较多的居民在美洲,是这里的主要土著居民,只是地理大发现后,属欧罗巴人种的殖民者大量涌入,当地土著成了被奴役和猎杀的对象,而导致人口数量锐减和某些支系的灭绝。侥幸生存者也多与欧罗巴人种居民发生混血,致蒙古人种特征大大减弱。

北亚类型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长城和昆仑山脉以北,以及直至北冰洋的广大西伯利亚地区。这些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突厥语族、通古斯—满语族以及古亚语系和乌拉尔语系。

在北亚类型内可以区分两个颇具特点的类型:即中亚型和西伯利亚型,彼此差别比较明显,有人曾把它们各划成单独的类型,但它们彼此的差异毕竟要小于二者中任何一个与印第安类型、南亚类型、东亚类型、北极类型的差异。

蒙古人分布蒙古国,1985年人口有150万,我国有蒙古族480万人(1990年),俄国蒙古人约80万(1989年)。蒙古人有着共同的来源。蒙古人的远祖与东胡、鲜卑、契丹、室韦有密切渊源关系。公元5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当时称望建河)畔的蒙兀室韦是今天蒙古人的始源。公元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孛儿只斤氏家族统一主儿乞、泰亦赤儿、弘吉利、札苓兰、塔塔儿、蔑儿乞、克烈、乃蛮、汪古等草原各部,于1206年建大蒙古国,“蒙古”始成开始形成的民族族称。蒙古国建成后,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们不断向南向西征战,建立了以哈剌和林为中心的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帝国。后来蒙古帝国在不同地区分裂成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四大汗国,延续几百年。自此蒙古人分散在欧亚许多地区,至今经几百年的发展以及与当地民族的接触和混血,这些远离蒙古高原的蒙古人不仅丢掉了自己的语言,转用其他民族语言,而且人种类型也发生变异。例如,原属伊尔汗国的今阿富汗第三大民族的哈扎拉人(150万人,1985年)转用了塔吉克语,体质特征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鞑靼人早在6—9世纪是游牧在贝加尔湖东南部一些蒙古部落,13世纪初为蒙古所灭,成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后来13世纪由于蒙古鞑靼人西迁,这一名称便扩及蒙古人统治的金帐汗国的某些民族。今天在俄罗斯,鞑靼人约660万(1985年)。他们全部讲突厥语族语言,其中有的原来就是突厥人,有的就是突厥化了的蒙古人。俄罗斯鞑靼人在人种类型方面很不一致,伏尔加河中游和乌拉尔山一带的鞑靼人属欧罗巴人种,接近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

留在蒙古高原及大漠以北的蒙古人和突厥人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语言,而且蒙古人种北亚类型也未发生变化。属北亚类型除蒙古国和中国的蒙古人外,还有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讲突厥语言的图瓦人、雅库特人、哈卡斯人、阿尔泰人等,以及属通古斯—满语族的鄂温克人、埃文人、那乃人、乌德盖人、奥罗奇人,属于古亚语系的尤卡吉尔人、科里亚克人、楚克奇人等。这些民族都是西伯利亚土著居民。

诸突厥语民族的分散地区西自黑海之滨的土耳其东至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其人种类型特征是最东部的民族属纯蒙古人种,越往西蒙古人种特征越弱,则混入欧罗巴人种成分越多。土库曼人,尚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混合类型,而土耳其人则是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蒙古人种血统,阿塞拜疆人则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高加索类型。

中国居民绝大多数属蒙古人种。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4%,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亚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正因为如此,其源流繁多,演变因素十分复杂。从中国神话传说看,这里曾有华夏族、东夷族、荆蛮族、苗蛮族、百越族、百濮族等处东南不同地区不同历史的民族。在黄河流域主要是夏族;东部的泰山以南至淮河主要是东夷;南方的长江流域主要是三苗;在西部主要是羌族;北方大漠南北主要是荤粥(山戎、猃狁)。约公元前16—约公元2世纪各族的文化联系加强,交往增多,黄河流域的商族、周族同东夷、岛夷、北方的肃慎、南方的南蛮各族、西方和北方的氐、羌、狄等联系更加密切,各不同民族进行了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结果以商、周为主,吸收了羌、戌、狄、夷、苗、蛮等各族,形成华夏族。到了汉代,华夏族在国家更加统一后,吸收了更多的不同民族成分始称汉族。换言之,汉族是以中国古代华夏族为核心长时期内同周邻的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的。“汉族”因汉朝而得名。

考古发掘的遗骸为从人类学上研究汉族的形成和分类找到了证据。现有考古材料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南北方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已有了分野:山顶洞人接近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而柳江人则接近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兼有某些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成分。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考古发掘材料更丰富,更证明南北方人体质特征的差异更加明显。此外,据研究,1985年在西藏林芝发现的被认为可能是新石器或金石并用时代的遗骸,属于蒙古人种。

魏晋南北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国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此时东北有夫余、揭娄,北部与西北部有柔然、铁勒、突厥,青藏高原上有吐谷浑及氐、羌等。这时大量游牧少数民族凭借武力入驻中原,大量汉族农民为躲避战乱,南迁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北迁关外少数民族地区。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入驻中原后的少数民族,相当长时期生活在汉族之中,他们的帝王非常仰慕汉文化,大倡尊孔读经,仿效汉人封官设爵,照汉人制度兴办大小学,从各方面汲取汉族文化之长。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把自己装扮成儒家政治家以利于自己统治和政权的巩固,但这客观上促进了各不同民族的交往和融合。入居中原的匈奴、鲜卑、乌桓、羯等族,后来都同化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散居少数民族中的汉族有的也同化于其中了。就连汉族的皇帝隋文帝和唐太宗也有明显的胡人血统,从而也促进了人种类型的混合。近代中国居民与新石器时代居民,无论在体质特征,或者在文化习俗上,继承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现今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交错杂居,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有紧密联系。在长期发展中,来源成分最杂的汉族,人口众多,以内地为中心遍布全国,并形成各少数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中国西南几个省、区,是少数民族人数分布最多的地区,对于各民族的族属渊源,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融合的情况,在民族史研究中已经明确,甚至可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云南、广西彝、白、傣、瑶、哈尼、基诺6个民族从肤、发、眼、头型、面部特征、身高、体重、指距等方面进行了人类学调查,且看他们的结论:

(一)彝族肤色较浅,但身材并不高大,发色黑,99%以上为直发型,眼色深褐,50%以上蒙古褶微显或中等,面部中等扁平,眼外角明显高于眼内角。因此认为彝族并非以往有人所认为的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而是属于蒙古人种,在体质特征上较为接近东亚类型。

(二)白族肤色浅,中面型,眼色深褐,发黑而平直,中头或圆头型,蒙古褶微显,眼外角高于内角,面部扁平度中等。白族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

(三)哈尼族肤浅黄,眼色深褐,发黑而平直,蒙古褶比例很多,面部扁平度为中等。种族特征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从种源来说,接近彝族、白族、瑶族,但身材较矮,又有某种南亚类型的成分。

(四)瑶族肤色浅棕,眼色暗褐,发黑而平直,圆头型,面阔,眼外角高于眼内角,蒙古褶中等显著,凸唇,唇厚中等,身材较矮,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某些方面具有南亚成分。

(五)基诺族肤色浅黄,眼深褐,发色深黑,直而硬,蒙古褶出现率较高,面部扁平度中等,头型中等,阔面型,中鼻型,唇厚中等,身高中等偏矮,属蒙古人种而与东亚类型的特征相似。

(六)傣族肤色较深,呈棕黄色,眼深褐色,发黑而平直,蒙古褶微显,眼外角明显高于内角,中头型,男中面型,女阔面型,鼻梁平直,凸唇,身高较矮,鼻孔最大径有一定比例的横位。从体质特征上看属蒙古人种,较接近南亚类型[1]

中国长江以北、长城以南、东自沿海西至康藏与云贵高原,多数人皆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此外再加住居在东北的汉族。这个范围与汉语北方官话区(方言)的范围大体相当。何以如此呢?因为古代的“西南夷和东北夷是同文种的民族群体。”[2]从前文可见,这里居住的除人数众多的汉族外,还包括大量的少数民族。中国人的首次调查研究就纠正了外国学者长期以为彝族人有欧罗巴人种特征的不正确结论。

中国长城以北以及东北地区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通古斯—满语族语言的居民属北亚类型。北亚类型人的体质特征的各项数据都接近纯蒙古人种。例如,几乎人人有内眦褶。这里的居民多数从事农业,有少数人在几十年前还以渔猎业、游牧业为生。民族有蒙古人、图瓦人以及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人、雅库特人等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部分古亚细亚语族的民族。北亚人种类型,除分布中国外,还分布在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西伯利亚。

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不论是粤语区还是闽方言区的广大居民,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尽管这里许多汉人祖先是在1000多年前由北方迁来,例如所谓客家人,经1000多年混血、演变,体质特征已有一定变化。

日本人,自称“Yamato”(大和民族),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1.215亿人,占全国人口99%以上,日本国另一基本民族是阿伊努人,约2万人,是日本的少数民族。

日本人的族源至今尚无定论,最流行的有西来说和南来说两种观点。多数认为,日本民族有多种来源。日本最早的居民为阿伊努人,其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通过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的陆桥来此定居。后来,约1万年前,因地壳运动和海面升高,陆桥沉入海底,列岛与大陆分离后,又有多批来自大陆的居民经水路到岛上定居。这些不同来源的居民相互间和当地原住民间经长期发展融合,遂形成日本人(Yamato)。不论关于日本人来源有多种假说,日本人来源于大陆的人种成分是无法否定的。例如,秦朝方士徐福带领几千男女东渡日本再也未回来,在那融入日本人之中了。对此,在中国有正史记载(见司马迁著《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太平广记》)。在日本和中国都有许多关于徐福渡日的民间传说。在日本九州岛佐贺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每50年举行一次大祭,最近一次大祭是(1980年)昭和五七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举行的。据说这次是金立神社创立2200周年的大祭。这个传说正和《史记》的记载吻合。徐福的东渡是秦始皇派遣的,并带了几千人的队伍,正史有所记载。至于正史没有记载的民间的渡海行动有多少,无人统计,也无从统计。因此,日本人族源中大陆人种成分占主导地位是无法否定的。至于南来说,不过是一种学术假说而已,并无确凿历史证据。

阿伊努人,旧称“虾夷”,是日本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北海道,约有2万人(1985年)。阿伊努人是日本列岛最古老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甚至在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也有其分布。后来,由于其他民族移民由东亚大陆和马来列岛迁入日本列岛,阿伊努人大多数受到同化,融入后来形成的大和民族之中。未被融合的阿伊努人分布地区日益缩小,纯血统的阿伊努人人口日渐减少。阿伊努语无文字,分口语和雅语两种形式。日本东北部有许多地名来源于阿伊努语,如“札幌”,原意为“大的河谷”;“小樽”原意“砂川”;“名寄”原意为“乌鸦楼息之地”等等。阿伊努人尚保留自己的节日和多种信仰及祭祀,其中最为有名的祭熊仪式,与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祭熊仪式有诸多相似之处。

阿伊努人的族源问题,学术界尚无一致意见。许多欧洲学者认为是欧罗巴人种各族的后裔,又有人说与波利尼西亚人种很相近。其实阿伊努人的许多蒙古人种特征相当明显:如发黑且硬,面部扁平,眼有内眦褶。阿伊努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与南亚类型的混合类型,因唇厚、皮肤黝黑,具有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成分,因面部和身体毛被格外发育而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

朝鲜人聚居于东亚朝鲜半岛,民族成分比较单一。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已达6490万。早在旧石器时代朝鲜半岛便有人类居住,后来又不断有人从北方迁入。自殷时代起半岛居民便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公元前5世纪进入青铜时代,曾出现过部落联盟貊族和三韩族,二者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公元1世纪半岛东南部形成新罗王国与后来出现的高句丽王国和百济王国形成三国鼎立。后由新罗统一。1392年建李氏王朝,改国号“朝鲜”,1897年又改国号为“大韩”,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其语法结构与蒙古语、满语、日本语相近,均属黏着型语言,其基本词汇以貊、三韩语词汇为生,后借入大量汉语词。在种族特征上,朝鲜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

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各民族分布东亚南部地区。中国长江以南——华南和部分西南地区,这里的民族成分有:汉族及某些少数民族。这里的汉族有的是当地居民,有的是西晋时期、南宋时期两次大迁徙中由北方移来的汉族居民。他们的语言是汉语的粤方言、闽方言及部分吴方言。这些方言间分歧比其他某些语系语言间的差异还大,操不同方言的居民间经短时间学习都不能通话。

少数民族的语言分属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藏缅语族等。他们的先人在古代称三苗、“南蛮”、“百越”、百濮等,说明他们是当地居民的后裔。具体说来民族除汉族外,还有苗族、瑶族、壮族、布依族、畲族、京族、毛难族、本佬族、水族、佤族等。

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海岛地区各国,以及与中南半岛相邻的南亚次大陆东北部某些地区。他们的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壮泰语族、藏缅语族、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等。

东南亚最早的居民是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的民族。他们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民。“尼格利陀”即“小黑人”之意。他们的后裔今日尚残存在偏僻地区,如中南半岛南部的塞诺人、塞万人和菲律宾的阿埃塔人,还有维达人种类型的贾昆人、莫皆人等。

新石器时代起,不断有蒙古人种移民自北方涌入。公元前后,南岛语系和南亚语系民族在此形成雏形,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中古时代,汉藏语系民族自北方迁入。缅族征服孟人和骠人,占据伊洛瓦底流域;泰族征服孟人占据湄南河地区。越南人自原住越北部南下,征服占人。如此,中南半岛民族分布过程大体定形。但北方小股的其他民族南迁过程并未到此为止。

公元前两千年,就有藏缅语族移民由北方迁入今日缅甸境内。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年,又有壮泰语族的掸人和泰人相继进入缅甸,各股移民相互之间及与当地原居民孟人和骠人发生混合,遂逐渐形成今天缅甸众多民族。

泰人与中国傣族、壮族及缅甸掸人、佬人同源,都来自中国古代的“百越”。泰人先人约于公元前就来到中南半岛,后来沿着湄南河、湄公河各地向南迁徙,公元1238年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素可泰王国。根据地区和方言,泰人可分为中部、东北部、北部和南部四大支系泰人。中部泰人是典型的泰人,历史上受高棉文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较先进。东北部泰人基本是泰境内的佬人,已讲泰语。北部泰人自称“昆勐”,意为“本地人”。南部泰人系与孟人、马来人以及各支泰人融合而成。此外,各地区泰人都融有华人血统。

孟高棉语族居民137万:高棉人(65万)、山地高棉人(62万)、孟人(1万)。该语族居民绝大多数是泰国的古代居民。有一部分是由柬埔寨迁来的。其中人数最多的高棉人分布在泰东南部蒙河以北、占他武里市以东。山地高棉人分布中部和东北部山区。孟人由缅甸迁入的,分布在祖功府盆地和曼谷南北地区。佤德昂语族居民(13万人)和马六甲语族居民是中南半岛当地最古老的居民。其中马六甲语族居民0.5万人:塞诺伊人(0.2万)、塞万人(0.2万)、姆拉布里人(0.1万)分布在泰国南部马来半岛热带丛林里。他们身材矮小,皮肤暗褐,头发呈波状,是唯一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的民族。

老挝有近30个民族,主要分属两大语系: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近30个民族为三大族系,即老龙人、老听人和老嵩人。老龙人,亦称“寮人”、“佬人”,约290多万人。老龙人意为居住平原地区的老挝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3,与中国的傣族、壮族、缅甸的掸人、泰国的泰人,同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操老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老挝文来自高棉文字母(系巴利文字母)。老龙人与中国古代西南的“哀牢人”有亲缘关系,公元前后,自中国西南地区陆续南迁的,公元8世纪中叶,建立“澜沧国”;14世纪中叶,法隆国王建立统一国家,中国史书称“南掌”。

大多学者认为中南半岛的孟高棉人是约公元前5—6世纪由中国西南地区迁入的,经澜沧江、湄公河南下。在漫长的发展中,一支向东南进入柬埔寨、越南南部,自公元1世纪,相继建有扶南国、真腊国。高棉人的吴哥王朝时期(9—14世纪)是柬历史上最强盛时期;另一支向西南进入今缅甸南部、泰国、马来半岛北部,建立起许多孟人国家,如林阳、罗斛、得楞、赤土、狼牙修、林邑、南奔等。有人说,孟高棉人在中国西部时就是百濮人。他们的语言与今日中国西南部百濮人后裔的佤族德昂族的语言同属南亚语系。

后来,孟高棉人与公元初期进入中南半岛的泰、缅、掸、佬等藏缅、壮泰语族的民族发生一定程度混血,尤其孟人与泰、缅等族混血较多,而先进的孟高棉人对后者产生较大影响。

历史学、考古学及人类学证实,越人祖先是百越(粤)中的骆越、瓯越,公元前曾居我国南方和今越南北部。他们创造了东山青铜文化。后逐渐南移,并与当地土著混合形成今天的越族,消灭了占婆国等当地国家,10世纪后,曾建立大瞿越、大越、安南等古国,历经李、陈、黎、阮等王朝。越人自公元初开始,一直使用汉文,公元13世纪仿照汉字创造“字喃”,与汉字并用。自19世80年代法国殖民主义统治后逐步开始推行拉丁化越文。

1979年,越南政府有关部门公布《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称》,并做出全国统一使用此《名称》的决定,这个少数民族集团各成员分别获得自己的族称。他们分别使用两个语系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有埃地人、嘉来人、毕赫人、拉格来人、朱鲁人、拉翁人等民族;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有布努人、卡都人、色当人、巴那人、麻人、莫侬人、斯丁人、达维人、克木人等。这些民族都是当地土著,他们的祖先早在占人、高棉人和骆越人之前就出现在中南半岛,曾长期受高棉人和占人的统治。如今大部分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带,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少数以采集、狩猎和林业为生,一部分以耕稻田为主。这些民族的种族特征上基本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平均身高1.6米,皮肤呈褐色,头发略呈波状。

广义马来人是居住在太平洋马来列岛的讲南岛语系印度尼西语族语言的众多民族,大约有200个,学术上常称其为“马来族群”。关于马来人的族源至今尚无一致意见,不过多数人认为马来人祖先来自亚洲大陆。约从新石器时代起马来人祖先开始从亚洲内陆南下,经中南半岛、马来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向东、北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诸群岛,最东部达夏威夷群岛。这是一个延续数千年的迁徙过程。按迁移时间先后分为原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前者迁徙的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1000年,新马来人迁徙时间约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5世纪。各批马来祖先到分布地区后与当地居民、新马来人与原马来人不同程度地发生混血,留下众多后裔。原马来人的后裔,如马来半岛的贾昆人或称奥朗—达拉特人;廖内—林加群岛及邦加、勿里洞两岛腹地的奥朗贝努人;苏门答腊东岸的潮湿地到巴厘山系东麓的库布人;苏门答腊岛及其附近岛屿的巴塔克人、尼亚斯人、恩加诺人;加里曼丹内陆的普南人;民都洛岛的曼吉安人;巴拉望岛的塔格班瓦人;吕宋岛的伊富高人;加里曼丹岛上的克莱曼丹人、达雅克人等以及各岛屿沿海的从事捕鱼生活的莫皆人、巴罗克人、库阿拉人、巴召人等。他们都被称为海上居民或“海上流浪者”,他们后来都转为农民,就连“海上流浪者”也上岸定居在渔村了。

新马来人后裔,包括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亚齐人、米南卡保人、马来人、巴厘人、摩洛人、松巴哇人等等。无论原始马来人还是新马来人的后裔显然都属蒙古人种,只是混入尼格罗人种成分,学术界称马来人为蒙古人种马来类型。

马达加斯加人亦称“马尔加什人”,是非洲大陆东部风景秀丽的岛国马达加斯加的主体民族,有1100万(1987年),占全国人口98%以上。尽管关于马达加斯人族源,学界尚有不同意见,但多数学者认为,早在公元前起就不断有外地移民自东南亚、南亚、西亚来到马岛,其中以马来列岛来的马来人为最多。早在公元前马来人从马来列岛驾着木帆船借助东北信风来到非洲东岸进行贸易,当他们发现资源丰富、风景秀丽的马达加斯加岛后就在此住了下来,后来又有多批马来人来此定居。在此他们与来自非洲大陆的班图人、库希特人以及公元9世纪后移来的阿拉伯人发生程度不同的混血。

虽然经过长期混合、融合,岛上居民中三大人种界线日益消失,但不论文化上还是人种特征上,马来人迁来时保持的东南亚特点仍占优势。马达加斯加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1820年前曾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其后推行拉丁字母的马达加斯加文。文化经济方面,仍保留马来人特点,他们开梯田、种水稻、住高脚屋等等。

另有少数马达加斯加人分布印度洋其他岛国:留尼汪、科摩罗、塞舌尔等。

体质特征上马达加斯加人基本上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但混有尼格罗、欧罗巴人种成分。

爱斯基摩人分布在亚洲东北角和美洲的北极地区,在美洲称为“因纽特人”。其分布地西起白令海峡东至格陵兰岛,全长约5000多公里。人口现约10.4万人(1985年),其中4.3万居住在格陵兰,3.4万在阿拉斯加,2.6万在加拿大,1500人在白令海的俄罗斯一侧的领土上。根据住地,他们的国籍分别属于丹麦人(格陵兰属于丹麦)、美国人、加拿大人、俄国人。

对爱斯基摩人的来源虽存在争论,但多数认为,在四五千年前,其先人自亚洲大陆中北部迁至白令海两岸,后来逐渐向东扩散,直到格陵兰岛东岸。美属阿拉斯加的海岸和内陆都住有爱斯基摩人。在加拿大,爱斯基摩人居住在北冰洋沿岸。属于丹麦的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分三部分:西格陵兰爱斯基摩人、东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和极地爱斯基摩人。

阿留申人和爱斯基摩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质特征同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所以,前些年,有的学者认为阿留申人是爱斯基摩人的一个分支。

阿留申人是阿留申群岛最早的居民。阿留申人与爱斯基摩人有共同的起源。约在3000年前,爱斯基摩人的一个群体占据了阿留申群岛。他们就是阿留申人的祖先。古阿留申人是由阿拉斯加迁来的,在白人殖民主义者到来之前有2.5万人,目前则只剩6000多人(1985年)。

这两个民族都属于蒙古人种北极类型,亦称“爱斯基摩类型”。体质特征与北亚类型的人相似,身材矮且胖,四肢较短,颧骨明显,眼有内眦褶,脸面扁平宽大,鼻孔狭小。

印第安人是美洲最早的居民。考古材料证明,印第安人的故乡是亚洲大陆。一般都认为,印第安人的远古祖先,在距今约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从亚洲东部经白令海峡陆桥进入美洲的。当时是冰川开始消退时,海平面比现在低几十米。白令海陆桥有着大片大片的湿地,有的地方长着茂密的水草和树木。过着游猎生活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跟随追求肥美水草的野生动物,长时期的不断地由亚洲进入美洲。另有小部分人经海路从太平洋诸岛抵达美洲西海岸。

美洲最早居民——印第发人,经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进步,在美洲大陆独立创建了四大古老文明:尤卡坦半岛的玛雅文明;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文明;中安第斯山区的印加文明;哥伦比亚山区的奇布查文明。古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大陆山区独自发展起来的,以先进的历法而闻名,但早期没有车轮、金属工具和家畜饲养。印第安人在农业上对人类作出贡献:首先培育了玉米、马铃薯、甘薯和木薯、花生和豆类、棉花和橡胶等等。

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和美国。这6个国家的印第安人数占全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的90%,其中印第安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墨西哥和秘鲁,两国加起来,占印第安总数的一半以上。除6国外,还有十几个国家住有印第安人。

欧洲殖民主义者侵入以前,全美洲印第安人数3000万—4000万。经过300多年殖民统治,到18世纪末,只剩下700万—800万。后来渐有回升,到1985年,全美印第安人约有3500万。

印第安人长相仍很像亚洲人,其体质特征,属蒙古人种美洲类型:黄皮肤、黑色直发、黑眼睛且有内眦褶;宽额头、高颧骨、鼻子扁平、体毛较少。

蒙古人种各类型的人口和分布(单位:千人)

续表

蒙古人种北亚类型,亦称“北亚人种”、“北方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中国长城以北和昆仑山以北直达北冰洋的广大地区,包括中国北方、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基本居民。他们的语言分别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突厥语族、通古斯—满语族,以及乌拉尔语系和古亚语系。北亚类型处于蒙古人种的发祥地地区,具有人种的许多典型特征:皮肤黄色,头发黑且直,颧骨突出,鼻梁不高。与南亚类型相比,它的肤色、发色和眼球虹膜的颜色较浅,嘴唇较薄、胡须更少,面庞更为扁平、宽大;眼的内眦褶的出现率更高;在A、B、O血型中,B型血所占的比重更大;与四肢对比,躯干显得更长。对于北亚的寒冷气候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北亚类型分为中央亚细亚类型、贝加尔类型及部分过渡类型。其中以中央亚细亚类型和贝加尔类型为代表。中央亚细亚类型有下列特征:直形和很硬的头发、中深度的色素,总体看,深于贝加尔类型;胡须发育较弱,但比贝加尔类型强得多;内眦褶和上眼睑折痕发育很强,但弱于贝加尔类型;鼻梁在蒙古人种中属中等高度;唇厚中等;面部为正颌型,高而宽,但颧骨较前突。此类型的典型代表的民族是布里亚特人、图瓦人、南方阿尔泰人、雅库特人。贝加尔类型具有下列特征:直而柔软的头发,在蒙古人种范围内属浅色素;眼部的蒙古人种特征表现得很明显(成年居民的内眦褶出现率为60%—70%);鼻梁很低,鼻稍前突;唇较薄;面部为正颌型、宽而且十分扁平,颧骨明显突出。贝加尔类型明显表现在下列民族:北方埃文克人、尤卡吉尔人以及萨哈林岛的湟吉达尔人、奥洛克人等。

西西伯利亚早已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血地带,这里产生了两大人种的过渡类型,带有这些变种特征的有曼西人、谢尔库普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绍尔人、北方阿尔泰人、哈卡斯人的一些族团。

蒙古人种东亚类型,亦称“远东人种”、“东亚人种”、“蒙古人种远东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松花江、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朝鲜和日本,居民包括南岭以北的汉人、青藏高原藏族、云贵某些民族、朝鲜人及部分日本人。中国北方居民最充分表现该人种类型的形态。其主要特征:肤色略深,头发硬且直,眼睛具有鲜明的蒙古人种特点:眼虹膜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有内眦褶,两眼外角高于内角;嘴唇稍厚;面部高而较窄;鼻梁不高、较窄;身材中等或稍高。这些特征使这里的居民在人种类型上既不同于该人种中的北亚类型,也有别于北极类型,并且介于北亚类型与南亚类型之间的地位。该类型居民语言分属汉藏语系汉语族、藏缅语族和系属未定的朝鲜语和日本语。

在中国南部远古曾生活着同今中南半岛居民有亲缘关系的民族,如百越人、百濮人。这一点,历史学、语言学以及考古学资料都可证实,所以,中国长江以南许多民族混有南亚类型人种成分,而北部边区则发生了同北亚人种类型的混血,同由北方来的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居民混合。例如,陕西、山西、东北地区,有的汉族群体就混有北亚类型成分,而不同于北方汉族其他群体。他们头发、虹膜颜色浅褐、形体高大。

藏族的人种类型总的看来同北方汉族接近,属东亚人种类型。另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藏族,则混有南亚人种类型成分。

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亦称“南方蒙古人种”、“南亚人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昆仑山脉和长江流域以南、喜马拉雅山南麓,以及东南亚广大地区。除南方汉人外,还包括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越芒语族、孟高棉语族以及印度尼西亚语族各民族和部分日本人。其中分布在东南亚海岛的,又称“海洋蒙古人种”或“马来人种”,或“蒙古人种马来类型”。

该人种具有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头发黑色,皮肤黄色,颧骨突出;面部又高又宽且扁平;鼻梁不高,上眼睑褶比较发达。但与北亚人种类型比较,其肤色、发色和眼虹膜颜色较深,身材较矮,嘴唇较厚,鼻翅较宽,胡须较多,面庞较窄,颌部向前微突。这些特征越往南越明显。有的地方居民头发甚至呈波状,两眼内外角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内眦褶较少。尤其海岛地区居民明显混有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特征。

蒙古人种特征一般在汉藏语系民族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这证明这些民族来自更北部地区。孟高棉语族各族也属蒙古人种,只是表现得不明显。在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还有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民族:马来半岛的塞诺伊人、塞芒人、贾昆人,菲律宾群岛有阿埃塔人。

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亦称“海洋蒙古人种”、“马来人种”,过去曾被称为“棕色人种”,这是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的分支,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包括马来人、爪哇人、巽他人、米沙鄢人、他加禄人,其语言大多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此外,我国台湾省的高山族及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中部和东部的居民也属于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不过混有尼格罗和欧罗巴人种成分。

马来类型的主要体质特征是:皮肤棕色,头发黑而直,颧骨突出,鼻梁不高且宽,上眼睑褶比较发达。与蒙古人种北亚人种比较,身材矮小;面庞较窄,嘴唇较厚;鼻孔较大,胡须稍多;颌部微突;内眦褶的百分比较小;有波状发。马来列岛居民的人种层次与他们的历史来源有着密切关系。抛开晚近期的混血成分(与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欧洲人的混血),即纯马来人(广义的)的人种可分为蒙古人种马来类型,这是新马来人后裔,包括马来人、爪哇人、巽他人、他加禄人等;另一层次也属这个类型,但其中绝大多数族团居民身材矮小、长头、宽鼻,其特征为面部较短,内眦褶更少见。这是所谓原始马来人的后裔,包括伊富高人、达雅克人、尼亚斯岛居民以及苏门答腊岛的某些民族等。更早一层的马来类型的居民混有较多的澳大利亚人种成分,蒙古人种特征表现较弱:波形状,深色皮肤,如苏拉威西的托亚拉人和洛伊南人,东苏门答腊的奥朗巴廷人,加里曼丹的马盖兰人、卡扬人、乌卢阿亚尔人等等。

马尔加什分支是蒙古人种马来类型的一个支系,除马来类型的特征外,马尔加什人还混有一些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成分。这与马尔加什人的民族来源有密切关系。在马达加斯加的1.1万人口中马来人后裔的马尔加什人占98%,是该国主体民族。除马达加斯加外,还有少数马尔加什人分布在印度洋其他岛国留尼汪(5000余人)、科摩罗(2000余人)、塞舌尔(2000人)。

蒙古人种北极类型,亦称“爱斯基摩人种”或“北极人种”。北极类型的典型代表——爱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北美洲北极圈广大地区,西起基奥米德群岛,东到格陵兰东海岸,在美国阿拉斯加沿海和内陆,在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拉勃拉多尔岛东北部海岸和北极列岛西部各岛,古德佐诺夫海湾东西岸。共约10万人。该类型主要特征是:介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与南亚类型中间位置:肤色棕黄,头发黑直,胡须体毛较少;颧骨突出,面庞扁平且宽大,148.4毫米;鼻梁不高,鼻孔狭小;眼虹膜呈深褐色,内眦褶比例较小,约占33.9%;四肢较短,体形矮胖。

蒙古人种的美洲支系,亦即美洲类型,历史曾误称“红色人种”。分布在南北美洲,包括印第安各族和各部落,共3500万人。其主要体质特征是:皮肤黄褐色;头发黑色且直;眼虹膜呈褐色或黑色,上眼睑褶较发达,内眦褶比例不高;颧骨明显,面庞宽大;但鼻较高,鼻幅平直或呈鹰嘴状,颌部微突;有的人头发呈波状,有的人胡须比较发达;一般身材较高。

蒙古人种美洲类型又分南北两个分支,在体质特征方面略有差异,分述如下:北美分支,分布在北美洲大陆地区。某主要体质特征是:身材高大;中头型;皮肤浅黄;面庞扁平,颧骨明显;鼻子较大,有的呈鹰嘴状;头发为黑色直发,质地粗硬;胡须体毛不太发达;内眦褶不多见,但铲型门齿出现率较高。

蒙古人种美洲类型的南美分支,主要分布在南美大陆地区,但不包括南端火地岛人,主要指生活在南美低地和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各族和部落集团。其主要体质特征是:皮肤为浅黄色或浅褐色,身材矮小;长头型;胡须体毛甚少;面庞扁平,鼻梁不高;眼部大多有内眦褶,但山区居民鼻子多为鹰钩鼻,脸色黑里透红。

蒙古人种各类型特征数据—览表

[1] 《人类学研究》论文集,中国人类学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51页。

[2] 傅朔云:《东北亚民族研究方法》,《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