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赤道人种各民族

赤道人种各民族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黑色赤道人种,也称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人类学与民族学界一般认为,该人种最初形成于美洲以外的几大洲的热带赤道地区,故称赤道人种。这种罪恶的活动,使大量的尼格罗人种被迫离开故土,迁入美洲大陆,从而使赤道人种的分布区得以扩大。今日,赤道人种同样遍布世界各大洲,该人种各民族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6%,是三大人种中人口量少的一个种族。因其发展迅速,现已成为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国的基本居民。

黑色赤道人种,也称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人类学与民族学界一般认为,该人种最初形成于美洲以外的几大洲的热带赤道地区,故称赤道人种。该人种的传统分布区分为西、东两大块,西部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非洲,形成赤道人种的西支—尼格罗人种;东部为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半岛、大洋洲的热带地区,形成赤道人种的东支—澳大利亚人种。

考古学和人类学界经大量研究后认为,尼格罗人种事实上与尼格利罗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旧称布须曼人)同时存在于非洲大陆,三者在热带非洲的分布是依次从北到南;只是尼格罗人数量相对而言巨大,社会发展较快,中世纪之前,已在非洲占绝对优势,后二者地域渐小,人口锐减,有被尼格罗化的趋势。而东支澳大利亚人种,本身从西到东,分布着维达人(南亚)、尼格利陀人(东南亚)、美拉尼西亚人(大洋洲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本土)等几个类型。考古学与人类学界研究后有一种观点认为,美拉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人可能来自于东南亚半岛,进而推论,东支各类型有自西向东发展的历史过程,甚至有人认为,赤道人种的最初发祥地在非洲,东支是由西支演化出来的,但这种观点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如前所述,哥伦布首航美洲大陆之后,在欧罗巴人种向美洲大批迁移过程中,出现了延续数世纪的奴隶贸易活动。这种罪恶的活动,使大量的尼格罗人种被迫离开故土,迁入美洲大陆,从而使赤道人种的分布区得以扩大。今日,赤道人种同样遍布世界各大洲,该人种各民族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6%,是三大人种中人口量少的一个种族。

前面已经谈及,赤道人种明显地分为西支和东支,西支和东支本身又分为几个类型,与各类型相对应形成不同的民族集团或部落群,不同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或部落群聚居一定的地区,从体质特征到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叙述之便,下面按地区分别叙述。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是赤道人种西支——尼格罗人种的发祥地与聚居区,其各族人口占非洲总人口66%[1],是东、西、中、南非洲36个国家的主要居民。本身又分两大支系: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

苏丹尼格罗人也称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格罗人种的古老支系。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呈长方形的两河一湖地区(尼日尔河—乍得湖—尼罗河中上游),北界为北纬17°,南界约为北纬4°,占全非人口的34%。他们是中、西非塞内加尔、佛得角、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马里、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加纳、多哥、贝宁、乍得、中非共和国等17国的居民,也是苏丹、喀麦隆和毛里塔尼亚3国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分布地域和体质特征可以分为西苏丹人、中苏丹人和东苏丹人,彼此不尽相同。特别是东苏丹人,也称“尼罗特人”(Nilotes),皮肤黝黑,身材修长,成人男子平均身高为180—183厘米,是世界民族之林中身材最高的民族集团。东苏丹人的发祥地在尼罗河中上游,最靠近人类的发祥地点;西苏丹人和中苏丹人的发祥地则在尼日尔河流域和乍得湖周围以及撒哈拉中部地区。东苏丹人参加了古埃及文明的创建,西、中苏丹人则创立了苏丹农耕文化,并开发了西非热带森林地区。

班图尼格罗人简称班图人(Bantu),为尼格罗人种的年轻支系。因其发展迅速,现已成为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各国的基本居民。主要分布在北纬4°以南呈三角形的地区(包括刚果盆地、大湖地区、赞比西和林波波河流域),占全非人口的32%。班图人历史不足3000年,其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发端于乍得湖以南的贝努埃河与洛贡河之间地区。公元前10世纪后开始南移,在随后近2000年间逐渐往南往东迁徙扩散,排挤或同化了当地土著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创立和发展了农牧混合经济文化。

与尼格罗人种并列的赤道人种的西支中还有两个古老支系,一是尼格利罗人,也称“俾格米人”,其发祥地当在赤道非洲的雨林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受班图人迁徙扩散的影响,人口大减,地域日趋缩小,目前仅分布在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深处,散居于刚果(金)、刚果、加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卢旺达、布隆迪和安哥拉8国,人口约有25万。其最大特征为身材矮小,成人平均身高为140—142厘米,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个子最矮的种族,迄今仍处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

另一古老支系是科伊桑人(旧称“布须曼”人)[2],其发祥地可能在卡拉哈里盆地北部与赞比西河上游之间,约2500年前,曾是南部非洲和广大东非地区的土著,后受班图人和库希特人迁徙扩散的排挤,节节南移,部分留居东非裂谷地带。17世纪后,又遭荷兰、英国、葡萄牙殖民者屠杀,人口锐减,地域更加缩小。目前聚居在卡拉哈里沙漠和部分东非地区,人口约计30万,其体质特征与尼格罗人明显不同,身材低矮,成人男子平均身高为155厘米,皮肤呈棕黄,多皱,面部及身上毛发极少,头发短而黑,呈胡椒粒状,前额低下,鼻翼特宽,唇薄微凸,女性臀部肥大。

非洲尼格罗人种各族语言属系比较复杂,尼格罗人种大部分居民讲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语言,少部分讲非亚语系乍得语族语言;尼格利罗人已失掉自己的语言,讲尼格罗人的语言;科伊桑人的语言自成科伊桑语系,不同的语系和语族形成不同的民族集团和历史文化区。为统观全貌,按不同的历史文化区叙述。

(一)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历史文化区

讲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语言的民族形成非洲最大的历史文化区,包括西苏丹及几内亚湾沿岸和整个班图尼格罗人地区。内含尼日尔河、刚果河和赞比西河三大流域,是非洲古代文明的3个基地。属该语系的各民族,其人口约占全非人口55.2%,成为今日黑非洲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该语系下分两个语族:科尔多凡语族和尼日尔—刚果语族。前者各族人口甚少,总计约57万,主要分布于苏丹共和国境内科尔多凡省东南部努巴山区,包括夸利布族(19万)、通通族(16万)、特加利族(13万)、塔洛迪族(7万)、卡特拉族(2万)等。有趣的是该语族地域与尼日尔—刚果语族并非连成一片,且相隔甚远,其四周为尼罗—撒哈拉语系各族,形成一个孤岛区,其原因尚未探明。属尼日尔—刚果语族的民族,相当庞大,分布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下分6个语支:贝努埃—刚果语支、西大西洋语支、克瓦语支、曼德语支、古尔语支和东阿达马瓦语支。

讲贝努埃—刚果语支语言的民族,相当众多,人口约占全非人口的1/3,其中主要是班图尼格罗人,他们是今日中、东、南部非洲各国的主要居民,成为当代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其中人口超百万的民族就有48个,人口超500万的民族有10个:尼亚卢旺达族[976万,分布卢旺达、布隆迪、刚果(金)、乌干达和坦桑尼亚5国,为卢旺达的主体民族]、马夸族(808万,分布莫桑比克、马拉维和坦桑尼亚,是莫桑比克第一大族)、绍纳族(762万,分布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博茨瓦纳,是津巴布韦的主体民族)、刚果族[710万,分布刚果(金)、刚果、安哥拉,是刚果共和国的第一大族]、马拉维族(699万,分布马拉维、赞比亚和莫桑比克,是马拉维的主体民族)、隆迪族[693万,分布布隆迪、卢旺达、刚果(金)和坦桑尼亚,是布隆迪的主体民族]、祖鲁族(675万,分布于南非、莱索托和斯威士兰,是南非共和国的第一大族)、科萨族(601万,分布于南非,系该国第二大族)、卢巴族[543万,分布刚果(金)和赞比亚,是民主刚果共和国第一大族]和伊比比奥族(532万,分布尼日利亚和喀麦隆,是尼日利亚第四大族)。此外,班图大族还有聪加族(477万,分布莫桑比克和南非,是莫桑比克第二大族)、尼亚姆韦齐族(460万,分布坦桑尼亚,系该国第一大族)、基库尤族(440万,分布肯尼亚中部,系该国第一大族)、蒙戈族[460万,聚居刚果(金),该国第三大族]、茨瓦纳族(391万,分布博茨瓦纳和南非,是博茨瓦纳的主体民族)、卢希亚族(350万,分布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是肯尼亚的第二大族)、苏陀族(335万,分布莱索托和南非,是莱索拉的主体民族)、奥文本杜族(330万,分布安哥拉,为该国第一大族)、芳族(280万,分布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和加蓬,是3个国家的第一大族)、干达族(280万,聚居乌干达,为该国第一大族)、本巴族(245万,分布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是赞比亚的第一大族)、斯瓦希里族(219万,分布坦桑尼亚、肯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科摩罗等国,是坦桑尼亚第三大族)、尧族(202万,分布莫桑比克、马拉维和坦桑尼亚)。值得指出的是,在东非各国广泛使用斯瓦希里语(Kiswahili)的民族,总人数已逾6000万,成为当今黑非洲最大的民族语言共同体,该共同体在所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纽带作用。属于该语支的其他民族则分布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交界地区的中南段,其中主要有蒂夫族、蒂卡尔族、埃科伊族、伊比比奥族、巴米累克族等,其语言一般被称作“半班图语”,似与班图尼格尼人的发端地有关。

讲大西洋语支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非上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包括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等国。各族形成有名的塞内冈比亚族团,总人口达2600多万,其中最大民族为富拉尼族(1883万,散布西、中非16个国家,是非洲跨国界最多的民族)。此外,该语支中主要民族有塞内加尔的沃洛夫族(252万)和塞雷尔族(111万),为该国第一第二大族、图库勒尔族(73万,分布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冈比亚的迪奥拉族(59万,为冈比亚主体民族,不少人还分布塞内加尔、几内亚等国)、几内亚比绍的巴兰特族(35万,为该国第一大族)、几内亚的基西族(43万)、塞拉利昂的林巴族(30万)和泰姆涅族(110万)等。

讲克瓦语支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非下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北起利比里亚南至喀麦隆,其中包括若干大族,他们构成尼日利亚、多哥、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亚人口的一半,加纳和贝宁人口的1/3,主要包含有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族(2060万,为该国第二大族)、伊博族(1705万,为该国第三大族)、比尼族(340万)、伊乔族(172万)、努佩族(120万)、伊格比拉族(65万)、格巴里族(55万)等;加纳南部和科特迪瓦境内的阿肯族团(956万,包括阿肯人、阿尼人、阿散蒂人、芳蒂人、阿铁人、布龙人、鲍勒人等,占加纳人口53%,其余在科特迪瓦东部和多哥滨海沿岸);加纳南部和多哥南部的埃维人(304万,为多哥第一大族);贝宁的丰族(265万,为贝宁的第一大族);科特迪瓦与利比里亚境内的克鲁族团(350万,包括贝特人、巴奎人、格雷博人、克鲁人、克兰人、巴萨人、格雷人、萨波人、迪达人、沃贝人等,其中贝特人是科特迪瓦第一大族);还包括科特迪瓦沿海湖泊地区的拉贡部落群(45万)。

讲曼德语支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苏丹热带草原,部分散居于上几内亚湾热带森林地区,形成一个较大的民族集团,人口达1300多万,构成冈比亚、利比里亚、马里和塞拉利昂人口的一半,其中最大族体为跨界民族马林克人(372万,分布于马里、几内亚、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其次有班巴拉族(293万,聚居马里中部,为该国第一大族),门德族(121万,聚居于塞拉利昂,系该国第一大族),跨界民族索宁克人(114万,分布于马里北部与毗邻各国),苏苏族(96万,聚居几内亚沿岸地区,是该国第三大族)。还包括若干较大的少数民族,诸如克佩勒人(71万)、丹人(60万)、迪乌拉人(48万)、瓦伊人(39万)、比萨人(36万)、奎尼人(31万)、洛马人(30万)、萨莫人(28万)、马诺人(20万)等。

讲古尔语支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非内陆,形成一个较大的民族集团,人口将近1500万,构成布基纳法索、马里、科特迪尼、加纳、多哥和贝宁等国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大民族为莫西族(627万,聚居沃尔特河流域,是布基纳法索第一大族,占全国人口一半),其次是塞努福人(275万,分布于科特迪瓦、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是科特迪瓦第二大族)、古尔马族(110万,分布布基纳法索、加纳和多哥)、卡布雷人(104万,聚居多哥北半部,为该国第二大族)、洛比族(103万,分布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和加纳)、博博族(77万,分布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和马里)、格鲁西族(77万,分布加纳北部和布基纳法索南部)等。

讲东阿达马瓦语支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非共和国(占其人口85%),部分在乍得、苏丹、刚果(金)和喀麦隆,主要包括阿赞德族[273万,分布刚果(金)北部及毗邻的中非和苏丹]、班达族[124万,分布中非、刚果、刚果(金)和苏丹,是中非共和国第一大族]、格拜亚族(85万,分布中非和刚果,是中非第二大族)、姆布姆族(55万,分布乍得,喀麦隆和中非)、恩格班迪族[50万,分布刚果(金)和中非]、穆穆耶族(50万,分布喀麦隆和尼日利亚)、昌巴人(48万,分布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等。需要指出的是,俾格米人的最大部落群阿卡人和宾加人操该语支语言。

(二)尼罗—撒哈拉语系历史文化区

讲尼罗—撒哈拉语系语言的民族构成黑非洲又一个历史文化区,该地区位于中苏丹和东苏丹地带,基本上介于非亚语系与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分布区之间,只是部分地区互有交错。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的科尔多凡语族伸入该语系分布区之中,而该语系的桑海语族又伸向其他两大语系分布地区之间。该语系比较复杂,下分6个语族:沙里—尼罗语族、撒哈拉语族、桑海语族、马巴语族、富尔语族和科马语族。属该语系的各民族,人口总数占全非洲人口的5.6%,是黑非洲苏丹尼格罗人中最大的一个民族集团。

讲沙里—尼罗语族语言的民族,聚居尼罗河中上游和大湖地区北部,形成一个人种独特的民族集团,即身材最高的尼罗特族团,总人口有2300多万。该语族下分4个语支,一是东苏丹语支,人口众多,分支庞杂,分布在苏丹共和国的南半部、乌干达和肯尼亚北部、部分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其中主要民族有乔卢奥族(278万,主要分布在肯尼亚西南部维多利亚湖地区,部分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是肯尼亚的第三大族)、丁卡族(250万,聚居苏丹南部,为苏丹境内最大的尼格罗人族体,系该国第二大族)、卡伦津族(247万,聚居肯尼亚裂谷地带)、努比亚族(205万,分布在苏丹北部第五瀑布以北至埃及阿斯旺水坝以南地区)、特索族(153万,聚居乌干达基奥加湖东北,部分在肯尼亚境内,是乌干达第二大族)、努埃尔族(113万,聚居苏丹东南部,部分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兰戈族(95万,聚居乌干达北部)、阿乔利族(75万,聚居乌干达北部)、阿卢尔族[62万,分布乌干达西北部和刚果(金)东北部]、巴里族[60万,分布苏丹东南,部分在乌干达和刚果(金)境内]、马赛族(54万,分布在坦桑尼亚北部和肯尼亚南部干旱地区)。此外,还有希卢克族(37万,聚民苏丹南部)、卡拉莫卓族(32万,聚居乌干达东北部)、图尔卡纳族(26万,聚居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以东地区)等。二是中苏丹语支,各族体分布在中非共和国、乍得和刚果(金)北中部。主要民族有莫鲁芒格贝图族[160万,聚居刚果(金)刚果河与白尼罗河分水岭地带,部分人在乌干达西北部和苏丹东南部]、萨拉族(128万,聚居乍得南半部,为该国第二大族)、巴吉尔米族(43.5万,分布在乍得南部,部分人在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境内)、莫鲁马迪族(37万,分布在民主刚果东北部)、邦戈族(13万,分布苏丹东南部洛尔河流域)等。三是贝尔塔语支,四是库纳马语支,二者相当特殊,各包括一个少数民族,贝尔塔族约13万,分布在青尼罗河上游埃塞俄比亚与苏丹共和国交界地区;库纳马族约6万,分布在厄立特里亚巴伦图地区南部加什河与塔卡泽河河谷地带。

讲撒哈拉语族语言的民族,分布在乍得湖地区和撒哈拉中部,跨乍得、尼日利亚、尼日尔、利比亚和苏丹等国,总人口为500多万。其中主要民族有卡努里族(467万,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的博尔努州,人数达400万;其余部分在尼日尔境内乍得湖沿岸地区以及乍得境内)、图布族(40万,主要分布在乍得北部沙漠地带,部分在利比亚东南部和尼日尔西北部,系撒哈拉东部的较大跨界游牧民族)、扎加瓦族(4万,主要分布在胡瓦尔河上游地区,分属于乍得和苏丹共和国)。

讲桑海语族语言的民族,分布在尼日尔河中游地区,其地域与尼罗—撒哈拉语系其他语族分布区并未连成一片,其周围是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和非亚语系乍得族语分布区。主要在尼日尔境内,部分在尼日利亚、贝宁、布基纳法索,总人口约230万。其中主要族体是桑海族(126万,聚居尼日尔河湾地区,系尼日尔第二大族)、杰尔马人和登迪人(计103万,分布在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和尼日利亚境内,两个族体难以明确分开,而且与桑海人处在聚合之中)。

此外,该语系另3个语族相当特殊,每个语族只含一个族体,均为少数民族。属马巴语族的马巴族人口约32万,分布在乍得东部;属富尔语族的富尔族人口约37万,分布在苏丹共和国达尔富尔省;属科马语族的科马族人口约2万,分布在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交界地区。

(三)科伊桑语系历史文化区

科伊桑语系各族体分布区自成一个历史文化区,主要在非洲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包括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和南非共和国,此外,坦桑尼亚中部裂谷地带的部分地区也属于该文化区。该文化区有两大特点,一是人口很少;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科伊桑语系各族和部落群迄今基本上以狩猎、渔猎、采集为生,社会发展缓慢,有远离现代社会之感。本身分3个语族:一是南非科伊桑语族,包括3个族群:(1)科伊科因部落群(11万,散布博茨瓦纳西半部、西部省和西北省、南非西北部,以及纳米比亚各地)。(2)桑人部落群(7.5万,散布博茨瓦纳西北部、纳米比亚北部和安哥拉南部)。(3)山地达马拉人(8万,聚居纳米比亚达马拉兰境内乌加布河和奥马鲁河上游山地)。二是桑达维语族,其中含一个族体,桑达维人(4万,聚居坦桑尼亚多多马省阿多阿县布布河与姆蓬德河之间地区)。三是哈查语族,其中只含一个族体,哈查人(千人左右,又称肯迪加人,聚居坦桑尼亚阿鲁沙省埃亚西湖西岸,几十年前尚处在渔猎部落社会发展阶段)。

(四)非亚语系乍得语族历史文化区

非亚语系过去被称作闪含语系,分布区跨非洲和亚洲,具体包括北非、非洲之角和西亚阿拉伯半岛。从人种构成上言,该语系中的闪米特语族、柏柏尔语族、科普特语族的各族体均为欧罗巴人种,我们在第二章中已经叙述;库什特语族各族属埃塞俄比亚人种(黑白混合型);乍得语族各族则属于赤道人种西支中的苏丹尼格罗人,为此,在本章中叙述。

讲乍得语族语言的各族分布在西苏丹地区,是非亚语系伸入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分布之间的一个楔形区,主要包括尼日利亚北半部,尼日尔南半部及喀麦隆、乍得部分地区。该语族各族人口总数达2900多万,形成一个较大的民族集团,具有混合文化的特色。

其中最大民族为豪萨族(2408万,是黑非洲最大的民族,聚居尼日利亚北半部和尼日尔南半部,为两个国家的第一大族,此外,还有部分豪萨人散布加纳、多哥、布基纳法索、喀麦隆等国),此外,还有布拉族(179万,聚居尼日利亚东北部曼达拉山地,部分在喀麦隆北部)、曼达拉族(81万,聚居喀麦隆北部曼达拉山地以及莫腊和马罗瓦地区,部分在尼日利亚东北和乍得西部)、巴德族(55万,分布在尼日利亚北部贡戈拉河中游纳法达地区以及恩古鲁市东南部)、马萨族(50万,分布在乍得湖以南洛贡河西岸,分属乍得和喀麦隆两国)、安奎族(30万,聚居尼日利亚中部包奇高原地区)、穆比族(21万,分布在乍得东部萨拉马特河与巴塔河的上游之间地区)、安加斯族(20万,聚居尼日利亚中部以潘克信市为中心的地区)、科托科族(20万,分布在乍得湖以南洛贡河和沙里河两岸,分属乍得和喀麦隆两国)、博勤瓦族(12万,分布尼日利亚中部包奇高原东部地区)等等。

现代黑非洲各族从人种体质特征上看,并非都可以称为“黑色”人种,充其量尼格罗人种可称为黑色人种,因为不管是苏丹尼格罗人还是班图尼格罗人都是黑皮肤的,但色素深的程度是有地区差异的。与尼格罗人种并列的尼格利罗人和科伊桑人实际上是棕色人种甚至是“黄色”。

同一人种类型在具有一般共同体质特征前提下,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集团中则呈现为不同的小类型。尼格罗人种古老支系的苏丹尼格罗人体质特征最充分地体现在几内亚湾沿岸和西苏丹草原各民族中,但东苏丹地区的各族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即与几内亚湾沿岸和西苏丹各族相比,唇稍厚,突颌型很弱,肤色很黑,头发卷曲程度稍低。而尼罗河上游的尼罗特人又呈现为身材特别高的特色,例如丁卡族,成人平均身高都在180厘米以上,这并不能认为尼罗特人是苏丹尼格罗人与埃塞俄比亚人种混合的结果,因为前者是纯尼格罗人种的一个特殊类别,后者本身是欧罗巴人种和赤道人种混合的结果,非洲各族的历史与地域分布证实了这一点。

班图尼格罗人种类型作为尼格罗人种的年轻支系从其演化过程时间表上决定了它或多或少地接近于苏丹尼格罗人种诸族,但在其不同的分布区域内发现有同其他人种类型混血的痕迹。例如居住在刚果河流域热带森林地带的西班图人,如刚果族、蒙戈族、芳族等与几内亚湾沿岸尼格罗人种相比,特征是身材较小,长头型较少,第三毛被较为丰富,可以认为是同俾格米人群体有少许混血的结果,因为昔日该地区的土著——俾格米人身材很矮小,长头型很少,但第三毛被更为发达。与西班图人相对应,东非地区和大湖地区的东班图人种类型的一些族体中,则带有东北非埃塞俄比亚人种的特征,因为埃塞俄比亚人种的主体库希特人在班图人到来前广泛分布东非北部地区,二者的相遇势必发生了某些混血过程。

上面叙述过俾格米人种类型,作为“森林之子”,该人种最大特征是身材很矮,第三毛被发达,事实上在不同的部落群中可以发现带有尼格罗人种的综合特征:鼻子很宽(比尼格罗人还要宽),鼻梁十分扁平,常为突鼻背,与尼格罗人相比较,嘴唇薄,肤色较浅,基本上不是黑色。这是俾格米人在同相邻的身材高大的尼格罗人群体混血后,产生的人种类型的明显变异。这些特点在刚果河上游热带森林腹地中的俾格米部落群——宾卡人、阿卡人中十分明显。

科伊桑人种与尼格罗人相比,其人种特征十分独特:更浅的黄棕色皮肤,无异于“黄色人种”,嘴唇薄,面部较扁平,内眦褶出现率相当高,此外,皮肤皱纹丰富,臀脂过多。

科伊桑人种是由科伊科因人(旧称霍顿督人)和桑人(旧称布须曼人)组成,二者可视为这一人种的两个小类型,二者相比,有明显差异,科伊科因人额头较倾斜一些,眉弓较为发育,鼻梁高,颅骨尺寸大,颅顶较高,身材也明显高些。桑人的鼻宽为38.7毫米(男)和35.4毫米(女),鼻指数相应为73和70.2[3];与相邻的班图尼格罗人相比,头发不太卷曲。

在班图尼格罗人未扩散之前,即3000年前,桑人和科伊科因人分布在广大的东非和南部非洲,其分布地区与俾格米人分布区在赤道西非是相连的,在班图尼格罗人的扩散过程中,不同班图人群体与桑人或科伊科因人的某种混血是会发生的,从而形成今日科伊桑人的这种体质特征,应该说含有班图人的某些成分,又发生了各种变异。

大洋洲由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组成,是赤道人种东支中澳大利亚类型和美拉尼西亚类型的传统居住地区。

澳大利亚类型系旨澳大利亚土著,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之前,他们遍布澳大利亚大陆,18世纪末总人口为15万—30万人。澳大利亚土著划分为数量众多的部落群,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对他们研究较多的是澳洲东南方的库尔奈人和纳里涅里人、东方的卡米拉罗伊人、埃尔岛地区的阿兰达人、迪埃里人、洛里贾人、阿拉巴纳人等。据1788年研究资料,澳大利亚曾有大约500个部落,每个部落平均有五六百人(少至100人,多至1500人),存在的语言或方言相应亦是500种左右,而且澳大利亚土著的语言在世界各族语言中自成一个独立语系——澳大利亚语系,语言学家对它研究尚少。

澳大利亚土著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组织方面都处于很低的发展水平,没有农业和畜牧业,唯一的家畜是澳洲犬,狩猎和采集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基本上同非洲的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处在同一发展阶段。澳大利亚土著没有金属器具,也不会制陶器,其石器制作大致处于中石器时代水平,只有东南部才发现有磨光石器;澳洲土著不知弓箭是何物,只有北方有些部落使用弓箭,可能是从巴布亚人那里学来的。澳大利亚土著使用投矛器和“归去来器”狩猎,这是他们的特色。

欧洲人来到澳洲之后,实行卑劣的灭绝政策,使绝大多数土著死于非命,少部分人被排挤到大陆腹地的不毛之地。据1971年统计,澳大利亚土著大约只有4万人。按1985年统计,约有16万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澳大利亚土著各部落(14.4万);二是托雷斯海峡巴布亚人(1.6万)。昔日澳大利亚土著的遗迹主要保存在西部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今天一部分土著继续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外的人则生活在保留地内,或者在欧洲人的牧场作雇工,少数流入城市已融入现代社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塔斯马尼亚人,这是澳大利亚南端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民,从人种属性上言,与澳大利亚类型有相近之处,遗憾的是19世纪下半叶他们已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全部消灭,最后一名塔斯马尼亚人妇女死于1876年。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对其研究甚少,也无法补救,只知道他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澳洲本土人还要低,甚至无投矛器和“归去来器”。

澳大利亚土著属赤道人种东支中的澳大利亚类型,其人种体质特征地方性差异较大,北方的部落群体与南方人相比,南方人身材较小,鼻宽更大,第三期毛被更发育,颅骨稍低而长;在梅尔维尔岛和维多利亚州的西南方,发现有卷曲形头发;在昆士兰州肯斯附近发现有类似尼格利陀人的特征,一些部落中有头发卷曲、身材矮小、皮肤呈浅棕褐色的特征,学界分析认为,北方卷曲头发的出现是同北方巴布亚人混血的结果,在南方则因为混入了塔斯马尼亚人成分,因为在欧洲殖民主义早期,不少塔斯马尼亚人渡海到澳本土菲利普港定居,发生混血是自然的事情。

塔斯马尼亚人头发卷曲,其人种类型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种,但它独具特征:鼻唇沟十分鲜明,颅顶低,面部很低,鼻子短而宽,眶低,身高为163.4厘米,头指数75—76。

关于澳大利亚土著和塔斯马尼亚人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许多涉及最早定居于澳洲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19世纪初,有学者(如赫胥黎)把澳大利亚人种作为特殊独立人种划分出来,但多数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基于澳大利亚土著部落成分复杂、体质差异明显,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类人种成分,(1)巴布亚类型——其后裔是头发卷曲的塔斯马尼亚人;(2)与印度的达罗毗荼人种有亲缘关系的类型,表现为深肤色、波形发;(3)马来类型——仅分布在澳洲北方。为此,人类学家标尔采(Berdsel)认为,澳大利亚类型是三次移民的结果:先是尼格利陀人,后是与维达人种有亲缘关系的“卡尔佩塔里亚人”,最后是与日本土著阿伊努人有关的“墨累人”。关于塔斯马尼亚人的起源,一些学者认为,是横渡过巴斯海峡的远古澳大利亚居民的后裔,另有些学者认为,是由美拉尼西亚人来到该岛留居下来。总之,各种说法都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研究,但是关于澳洲土著起源,至少有以下的共识:其一,澳大利亚人祖先在澳洲本土起源说可以被排除,因为澳洲不属于人类发祥地区。其二,在爪哇人生活的时期内,无论如何,人类不可能大群地进入澳大利亚,因为当时澳洲大陆同亚洲已被海洋隔开。如果第三纪期间有“陆桥”把两个大陆连接起来,那么有胎盘动物群落就会进入澳洲本土,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为此,认为爪哇人可以跨越海洋是没有根据的,只是古人乘“浮岛”或木头偶尔地个别地进入澳洲大陆的事也不能排除。第一批移民的年代从考古材料已探定为不超过3万年。其三,澳大利亚人种的祖先,只能从北方即亚洲大陆进入澳大利亚。考古学有关研究证明,最初可能定居在西起金伯利高原东到约克半岛的沿海岸地区,古居民的体质特点表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古代颅骨上:加里曼丹岛尼亚洞颅骨,瓦查克地区的颇骨以及爪哇岛古瓦—拉瓦的颅骨,甚至斯里兰卡岛帕列斯的巴拉邦迪颅骨。这证明,澳大利亚大陆的早期文化为什么在许多方面都同印度文化和印度尼西亚文化相近。

在现代南亚和东南亚的族体中,存在着同澳大利亚人种有亲缘关系的维达人种各种表现:两者当中可以感觉到的苯碳酰胺所占百分比都不高(澳大利亚人种占50%,南印度人占57%—72.6%);在手上的皮纹方面二者十分接近,其相近程度远高于澳大利亚人同尼格罗人的相近程度;其次,澳大利亚土著颅骨的下列特征:颅顶高,面部短,无眶上隆凸,有下巴,面部水平侧面观等,使人们完全摒弃了那种把澳大利亚人种视为尼安德特人代表的观点和尝试。

美拉尼西亚群岛,意为“黑人群岛”,是赤道人种东支中美拉尼西亚类型的传统分布区。该地区包括新几内亚岛及澳大利亚东北方的许多较小群岛,诸如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海军群岛、圣克鲁斯群岛、卢艾约特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等,总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该地区的土著居民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的两个语族:巴布亚语族和美拉尼西亚语族。

讲巴布亚语族语言的族体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岛上,总人口约284万[4],目前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要居民,本身分许多族体,如恩加人(22万)、钦布人(20万)、哈根人(16万)、卡马诺人(13万)、胡利人(10万)、安加尔人(9万)、瓦赫吉人(7万)、克瓦人(6.5万)、阿贝兰人(6万)、卡保人(5万)、博伊肯人(4.6万)、丘瓦韦人(4万)、奥罗凯瓦人(4万)、加胡库人(3.5万)、托阿皮里人(3万)、吉米人(3万)等等。

讲美拉尼西亚语族语言的族体分布很广,不仅在新几内亚岛的某些沿海地区,而且在美拉尼西亚地区的其他大多数群岛上,目前,其中主要民族有巴新美拉尼西亚人(48.5万,分布巴新东部沿海地区,本身分许多支系,如托莱人、克亚帕拉人、阿杰拉人、莫图人、特罗布里恩德人、西纳戈罗人、塔基西人等)、斐济人(33万,为斐济第一大族,占全国人口46%)、所罗门美拉尼西亚人(23万,系所罗门群岛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85%,本身分许多支系,为阿雷阿雷人、夸拉埃人、萨阿人、恩格拉人、马卢人、夸约乌鲁人等)、瓦努阿图美拉尼西亚人(12.5万,系瓦努阿图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90%以上)、新喀里多尼亚美拉尼西亚人(5.5万,系新喀里多尼亚第一大族,占全国人口40.5%,本身分若干支系,如瓦伊卢人、戈门人、宁戈内人、利富人、雅伊人等)、罗图马人(8000人,聚居斐济领土罗图马岛上)、圣克鲁斯美拉尼西亚人(5000人,为圣克鲁斯群岛的土著民)。

巴布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是今日美拉尼西亚地区的主要居民,他们是土著。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他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较低的,他们尚不使用金属工具,生产技术处于新石器时代发展阶段:有磨制石器和钻制石器,制作陶器。他们使用弓箭,以棍棒为工具的农业构成其经济基础。在新几内亚和其他岛屿(新喀里多尼亚除外)家畜中有狗、猪、鸡。他们的社会处于氏族制度阶段,只是巴布亚人父系氏族占统治地位,而美拉尼西亚人多以母系氏族为其特征。交换程度较高,沿海诸部落长于航海。

在人种体质特征方面,美拉尼亚人种可分为4个主要类型,即尼格利陀型、美拉尼西亚型、新喀里多尼亚型和巴布亚型。

尼格利陀型典型代表是居住新几内亚中心地区山脉南坡的塔皮罗人;美拉尼西亚型的代表是所罗门群岛的布因人;新喀里多尼亚型的代表是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居民,他们的体质特征如下表所示:

不难看出,美拉尼西亚型处于尼格利陀型与新喀里多尼亚型的中间状态[5]

巴布亚型的代表以新几内亚岛南岸中心地区的梅劳凯人为典型,主要特征是小波状发或卷曲状发浓密,鼻子软骨部位前突,体毛发育中等,突颌型,身高162—165厘米。

关于美拉尼西亚人的起源及其分布历史,是人类学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一些学者认为,美拉尼西亚人先民来自于马鲁古群岛(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但是美拉尼西亚人种成分并非只出现在马鲁古群岛,还出现在更西方更远的马六甲地区,如塞芒人和安达曼人。此外,维也纳考古学者盖·海尔登(Geine Gelydeph)确认,圆斧是美拉尼西亚人文化的独特文物,但圆斧文化传播路线是起自东南亚,经过中国台湾、菲律宾,再经过马鲁古群岛才到美拉尼西亚,其到达美拉尼西亚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800年到600年之间。多数学者认为,美拉尼西亚人种可能来自于东南亚。但同时也有一种假说,认为美拉尼西亚人是澳大利亚人种发生突变的结果,该人种的某一群体变成了卷曲发型。此假说有以下根据:其一,美拉尼西亚人种同尼格罗非洲人种的许多特征有鲜明差异;其二,美拉尼西亚人与澳大利亚人都有着十分发育的眉弓和相当浓密的第三期毛被;其三,美拉尼西亚人与澳大利亚人在地理上很接近,而美拉尼西亚与非洲之间则全无往来。

波利尼西亚群岛,意为“多岛群岛”,是赤道人种东支中波利尼西亚类型的传统分布区。该地区是众多火山岛和珊瑚岛,散布在美拉尼西亚以东的太平洋水面上,主要包括汤加群岛、萨摩亚群岛、霍恩岛、威利斯岛、托克劳群岛、埃利斯岛、库拉岛、社会群岛、复活节岛、夏威夷岛,根据民族学和人类学资料,新西兰也包含在波利尼西亚之中。该地区的土著居民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目前其中的主要族体是:毛利人(29万,系新西兰土著,占全国人口9%,绝大多数聚居北岛)、萨摩亚人(24万,是西萨摩亚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99%,也是美属萨摩亚的主要居民,占全岛人口97%)、汤加人(10.5万,系汤加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97.8%)、塔希提人(9.8万,系社会群岛的土著居民)、库克群岛毛利人(4.1万,库克群岛土著)、乌韦阿人(1.4万,系埃利斯岛的土著)、纽埃人(1.2万,系纽埃岛土著,占全岛人口92.5%)、图瓦卢人(9000,系图瓦卢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95.7%)、托克劳人(4000,系托克劳群岛土著)、夏威夷人(1000,夏威夷岛土著民)等。

波利尼西亚人的经济活动与美拉尼西亚人相似,但是,波利尼西亚人中没有陶器,也几乎不使用弓和箭,但这不能说明其物质生产发展水平比美拉尼西亚人低,因为人类学者研究后证明,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原是有陶器和弓箭的,只是因为定居的岛屿上没有黏土,可猎动物稀少,所以后来就不用这些器具了。在波利尼西亚人的经济生活中,棕榈、面包树等果树栽培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他们是出色的水手,很早就驾着木舟远航大洋。

波利尼西亚人的社会制度也说明其发展水平较高,在欧洲人到来前已形成阶级社会,出现了阶级和级层的划分,在汤加、塔希提和夏威夷群岛形成了波利尼西亚人的最初国家。

从人种体质特征上看,波利尼西亚土著民是赤道人种东支中一个类型。在广阔的分布范围内,波利尼西亚人的头指数变异幅度很大,复活节岛居民的头型最长(颅指数为70),毛利人为中等长头型(77),夏威夷群岛的居民头指数很高(84)。斐济群岛地处美拉尼西亚与波利尼西亚之间,其居民人种特征呈现为美拉—波利尼西亚混合类型。从总体上看,波利尼西亚居民是一个多少同源的特殊人种群团,其中综合有澳大利亚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某些不明显特征。究竟应怎样划分其旧类,学术界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意为“小岛群岛”,该地区也是赤道人种东支的分布区。这是太平洋西部因火山爆发和珊瑚堆积而形成的一群小岛,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卡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总面积只有3400平方公里。

该地区族体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其文化中综合有起源于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各种成分。在东密克罗尼西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与波利尼西亚的文化共同性,而西密克罗尼西亚则明显带有印度尼西亚的影响。

目前讲密克罗尼西亚语族语言的族体,主要有基里巴斯人(6.8万,系基里巴斯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98.3%,自称“通加鲁”人)、查莫罗人(8.5万,系关岛的主要居民,占全岛人口54.5%)、特鲁克人(4.5万,系特鲁克岛主要居民,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马绍尔人(3万,系马绍尔群岛的土著)、波纳佩人(2.5万,系密克罗尼西亚中部波纳佩群岛的土著)、卡罗林人(5000,卡罗林群岛的土著)、瑙鲁人(5000,为瑙鲁的主要居民,占全国人口58%)、贝劳人(1.9万,系贝劳土著,自称“帛琉人”)等。

从人种体质特征上看,密克罗尼西亚居民是不同源的混合型。吉尔伯特群岛的居民含许多波利尼西亚人种的特点;卡罗林群岛的居民在身高、发形、肤色、鼻指数诸方面则处在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之间的状态;而特鲁克群岛和莫特莱克群岛的居民则头型较长,发形有硬而直形的和螺旋形的,肤色变化从浅灰褐到巧克力色,内眦褶也不少见。总之,是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和东印度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

尽管关于波利尼西亚人的起源问题,存在有各种说法,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东南亚。首先波利尼西亚语言属于南岛语系,而南岛语系的主体则在东南亚,此外,许多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公元前3000年在今天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着中国古代文献中提到的古越族部落,在其分布区域内发端出南岛语系的语言。这些古越族部落的许多经济文化特点,很像波利尼西亚人,例如韧皮纤维织物、器物的涂饰、建筑类型、船只形式、工具特征等。距今5000多年前,古越族人地区曾是南方蒙古人种和维达—澳大利亚人种的接合部。还有,波利尼西亚土著的粮食作物和家畜,大都起源于亚洲,而且西波利尼西亚的垦殖要早于东波利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人的系谱传说可以确定其自今上溯23—26代祖先,也可测定其最初从西方远航太平洋的大致年代,即公元前5世纪。密克罗尼西亚人同波利尼西亚人一样,其起源与东南亚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夏天,挪威学者图尔·海叶尔达(Tur Heyerdal)同5个伙伴一起乘“科恩—提基”号木筏在太平洋完成了从秘鲁的卡里亚奥到拉罗纳礁(在土阿莫土群岛与塔希提岛之间)的航海壮举,为此,他提出了波利尼西亚人起源于美洲的假说。但是对这种假说学界多持否定态度,因为从人种特征(波利尼西亚人和印第安人)和文化传统、经济生活诸方面很少有证据。不过,有些学者认为,海叶尔达的壮举证明了波利尼西亚人和印第安人之间是有文化来往的,至少,南美印第安人巴里萨木筏可以到达的范围其中包括波利尼亚东部某些岛屿。

南亚次大陆的南部以及东南亚部分热带地区是赤道人种东支几个人种类型的传统分布区,而且很有可能东支中的澳大利亚类型和美拉尼西亚类型、波利尼西亚类型均源自于南亚和东南亚。

从语言属系上讲,南亚次大陆南部各族的语言属达罗毗荼语系,其中有不少人口超千万的民族,最大的是泰米尔人(5492万[6],聚居印度最南端和斯里兰卡北部)和泰卢固人(5340万,也称安德拉人,聚居印度南部泰米尔人分布区以北),此外,还有马拉雅兰人(3002万,聚居印度西南喀拉拉邦)、坎纳拉人(3001万,聚居马拉雅兰人分布区东北方的迈索尔邦);比较小的民族有巴达加人(15万)、科达古人(10万)、库鲁人(8万);印度西南部尼尔季里山区的托达部落(1000人)、中印度地区的贡德人(320万)、奥朗人(171万);印度西北部山区的布拉灰人(81.5万)等。

从人种体质特征上看,达罗毗荼语系各族的种族成分不是单一的,但是奥朗人和贡德人基本上属于维达人种,即赤道人种东支中主要类型之一。中印度热带丛林的达罗毗荼族体也属此类型。达罗毗荼语系中一些大族,例如泰米尔人和泰卢固人,从人种上看属印度—地中海人种与维达人种的混合过渡类型。所以从总体上看,达罗毗荼人是欧罗巴人种和赤道人种的混合型,只是其中不少少数民族基本上是维达人种。

在南亚次大陆有不少族体的语言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这个语族的民族,从体质特征上看,均属维达人种类型。其中主要民族有桑塔尔人(538万,聚居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少数在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蒙达人(172万,聚居印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科尔库人(42万,聚居印度中央邦的霍尚加巴德、尼马尔、贝尔图和饮德瓦拉等县,少数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萨瓦拉人(30万,聚居奥里萨邦、安德拉邦和中央邦)、布米吉人(6万,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的辛格布姆、哈扎里巴格、兰契和丹巴德等县)、朱昂人(2万,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的登卡纳尔和凯翁贾尔地区)等。

东印度的蒙达语各族和达罗毗荼语各族,一般属维达人种类型,主要的体质区别特征是许多人都有铲形上切牙,齿槽突的远缘脊出现率很高,卡氏尖的百分比最小。

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主要是马六甲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些岛屿,同样是赤道人种东支中几个人种类型的发祥地与分布区。

马六甲半岛的古老居民是贾昆人、塞芒人和塞诺伊人。贾昆人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而塞芒人和塞诺伊人的语言则属南亚语系马六甲语族。贾昆人约有1.6万,系马来西亚少数民族,分布在马来半岛东部和南部的密林地区;塞芒人约有6000,分布在泰国南部以及马来西亚北部山区和西部沼泽地区,多在吉兰丹、彭亨、霹雳、吉打等州境内;塞诺伊人约有3.8万,分布在马来西亚霹雳州东南部和彭亨州西北部的密林地区,少数在印度尼西亚和苏门答腊岛。

马六甲半岛的古老居民,从人种体质特征上看,属赤道人种东支中的维达类型和尼格利陀类型。塞诺伊人是维达类型的代表,塞芒人则是尼格利陀类型的代表。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身材矮小(男子平均身高150厘米,女子为142厘米),肤色褐黑,毛发略带卷曲,面部低,眉弓较弱,第三期毛被稍发达。

此外,柬埔寨西部和东部的一些小型古老居民群体,例如东部的普侬人(2万)、墨农人(2万)、斯丁人(2万)、布劳人(1万)等,也具有尼格利陀人的体质特征,男子成人平均身高为160厘米,中型头(头指数为78),很少有蒙古型眼,很浅的咖啡色皮肤,波状发,鼻子很宽(78.5)。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古老居民小群体,如桑雷人、比尔人、仲人[7]等,身材更矮(平均身高158厘米),多为短头型(82),鼻子更宽(81),黑肤色,窄波状发。柬埔寨最南端的密林中的萨奥赫人部落为尼格利陀人的独特支系,其体质特征简直与非洲热带雨林的俾格米人无异。有趣的是,这些古老的尼格利陀人族体对整个印支半岛的人种类型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的托亚拉人和洛伊南人,东部苏门答腊岛的奥朗巴廷人,加里曼丹的马兰盖人、卡扬人、乌卢阿亚尔人等,其人种类型属维达人种,主要特征是波形发,深肤色,身材偏矮。

此外,在菲律宾的山地密林中有一些小族体,系古老居民的后裔,其人种类型为尼格利陀人,目前的典型代表是阿埃塔人(4万),南宋《诸蕃志》中称为“海胆人”,散布在吕宋岛东部和北部山区,以及棉兰老、民都洛、巴拉望、帕奈和内格罗斯等岛的林区。他们身材矮小,肤色暗黑,毛发卷曲,基本属尼格利陀类型。

日本有少数民族阿伊努人(2万),也称“虾夷”人,其体质特征是蒙古人种与赤道人种的混合,主要是赤道人种东支中澳大利亚类型的某些特征:十分发达的第三期毛被,波状发,比较黝黑的皮肤,宽鼻,厚唇。

前面已述叙述,美洲大陆本是蒙古人种印第安类型的传统分布区。500年前,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在欧洲殖民者大批迁入美洲后,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进行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将数千万非洲尼格罗人各族强迫迁入美洲,从而使赤道人种的西支分布在当代美洲大陆。

目前美国有黑人2900万,从语言文化上看,已被视为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但从人种体质特征上看,仍是尼格罗人种。

在拉丁美洲,则情况不同,已经形成若干以尼格罗人为主体的新兴民族,如海地人(529万,占全国人口99%)、牙买加人(213万,占全国人口96.2%)、安提瓜人(7.8万,系小安的列斯群岛中安提瓜和巴布达的主要居民,占全岛人口97.5%)、安圭拉人(7000,为小安的列斯群岛中安圭拉岛主要居民)、百慕大人(4万,占总人口66.7%)、特立尼达人(66.5万,占全国人口60.2%)、伯利兹人(18万,占全国人口51.7%)、荷属安的列斯人(22.5万,占全岛人口90%)。此外,开曼群岛、蒙特塞拉特、美属维尔金群岛、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居民的主体也是非洲尼格罗人的后裔。

16世纪之后,部分非洲尼格罗人奴隶也被输入欧洲和西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移民劳工的盛行,黑非洲不少人流入欧洲和西亚留居谋生,但是均未形成族体,只作为移民群体而存在。

[1]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0—455页。以下各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2] “布须曼”一词源出荷兰语Bosjesmanne,是荷兰殖民者初到南非开普地区后对当地土著的贬称,意为“丛林之人”。

[3] 见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编著《人类学》,中文译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29页。

[4] 见C.U.布鲁克编《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第703—705页。以下各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5] 见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著《人类学》,中文译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45页。

[6] 见C.U.布鲁克编著《世界民族人口手册》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8页。以下各族人口数字均以此书为据。

[7] 见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著《人类学》,中文译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