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民族的服饰文化

各民族的服饰文化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服饰,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审美风尚、社会观念,有的还蕴含着一定的宗教意识。长白山地区内居住的汉、满、朝鲜、回等各民族的服饰随着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传承、演化、融合,既保持了各民族的鲜明个性,又具有一种明显的趋同性。就有关女真族的服饰文献来看,衣树皮为肃慎所独有。至20世纪80年代,旗袍仍为各族妇女喜爱的一种时髦服装,男式旗袍只在重大的民族活动中穿用。
各民族的服饰文化_中国长白山文化

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服饰,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审美风尚、社会观念,有的还蕴含着一定的宗教意识。长白山地区内居住的汉、满、朝鲜、回等各民族的服饰随着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传承、演化、融合,既保持了各民族的鲜明个性,又具有一种明显的趋同性。

一、女真及其先人服饰

女真及其先人的服饰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较大。长白山区域地处东亚季风圈内,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故无论贫富皆冬衣皮毛,夏衣布。一直到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女真族的服饰始有较大的变异。

肃慎、挹娄皆“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1]并且“冬以豕膏涂身,厚[2] [3]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布非棉布,肃慎是“绩毛以为布”,“挹[4]娄是麻布”。肃慎除豕皮和毛布外,还以树皮为衣,据《晋书·肃慎传》载“有树名雒常,皮可衣”,又“其木生皮可衣”。就有关女真族的服饰文献来看,衣树皮为肃慎所独有。勿吉与肃慎、挹娄稍有不同,据《魏书·勿吉传》载:“妇人则布裙,男子猪犬皮裘”,这与黑水靺鞨的“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狗皮”[5]相同。妇人服布、男子衣狗皮大概是由家庭内部分工所决定的。冬季男子要出外打猎,故衣皮裘,妇人居于穴中,穿布裙即可维持。

女真人所衣之皮毛,多为猪犬之皮。由此可推知其畜牧业已很发达,猪犬皆为女真族的主要驯养动物。另外勿吉“妇人则布裙”。黑水靺鞨“妇人服布”表明,女真先人的纺织业已有所发展,布已经够做衣裳。但可惜的是史料未载其布是毛织还是麻织。前期因挹娄已有麻布,虽然勿吉、黑水靺鞨与挹娄皆非同一部落上下相承,但他们在挹娄之后,又属同族,生产力水平不应低于挹娄。

辽代女真族仍保持着衣皮毛和麻布的旧俗。但是辽代女真因贫富分化,贫者和富人之间的服饰差异很大。富人的服饰不但一年四季不相同,就连衣服的用料也与贫者不同,即所谓“贵贱以布之粗细分别,又以化外不毛之地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富人春夏多以丝绢。贫者春夏并用为衫裳。秋冬亦衣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或獐鹿皮为衫,靴袜皆以皮至(制)。妇人衣曰大袄子,不领,如男子道服。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皮为圈,裹以帛,上以单裙袭之”[6]

到了金代,由于女真族的势力从金源扩展到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加之其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金代女真的服饰有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汉化。熙宗、海陵王对“儒服”“江南衣冠”的爱慕,便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世宗、章宗为保护女真旧俗,多次颁布诏令,禁止女真人改穿汉服。大定二十七年(1187),规定女真人不得“学南人衣服”“犯者抵罪”。泰和七年(1207),勒令女真人不得“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7]其次表现为由俭而奢。金世宗说过“国初风俗淳俭,居家惟衣布衣”。当然,金初衣着以布为主,不只是因为风俗淳俭。还在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到金朝中后期,特别是金南渡后,女真贵族醉生梦死,奢靡成风,一些皇帝近臣,“惟以妆饰体操相夸,膏面镊项,鞍马,衣服鲜整,趄夕待上,迎合方媚”。有的人竟“婢妾百数”“衣缕金绮绣如宫人”。[8]这时的女真贵族的服饰与汉族地主基本一样。金代女真的常服有带、中盘领衣、乌皮靴。衣服与辽一样多衣白,短而左衽,窄袖。妇女袭用辽服,上衣谓之团衫,直领,左衽,下裳为裙。

明代时的建州女真,处于较原始状态下,“部落男女殆无以掩体”。明代女真人的服饰与前代相比仍是“女工所织,只有麻布”“冬寒皆服毛裘”。所不同的是明女真人的帽为笠。“所戴之笠,寒暖异制。夏则以草结成,如我国农笠而小,冬则以毛皮为之,如我国胡耳掩之制,而缝合其顶,上皆加红毛一团饰。”[9]明女真的服饰便于骑射,是马蹄袖(或称箭袖)长马褂,两侧开叉,腰巾束带。明后期由于汉区手工业品难于输入,所以衣服杂乱。“虽至下贱,亦有衣龙蟒之绣者。”

二、满族服饰及发饰

(一)服装

满族的服装主要有旗袍、马褂、坎肩、皮大哈等。

1.旗袍 满语“查姆齐”,其传统的样式特点是: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禊,束腰、窄袖(有的带箭袖)。旗袍便于骑射,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满族有束腰带之俗,春夏扎空丝板带,秋冬扎不漏空丝板带,其颜色,宗室为杏黄,觉罗(爱新觉罗皇室外枝五辈之内)束红色,其他多为蓝色。百姓则扎布腰带,也有的不扎腰带。箭袖,满语“哇哈”,是满族袍褂中民族特点极其鲜明的部分,其样式为:在袖口前面,接一个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挽起,出猎、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冬天御寒。满族人见到尊者长辈,要将马蹄袖撸下行礼,称为“放哇哈”。满族入关后,窄袖长袍不适合农耕,一度变成喇叭袖,后来又变成窄袖,四开衩变成两开衩,甚至不开衩,下摆由宽大变收敛。但传统的箭袖旗袍是贵族、官员的常服,是一般旗人的礼服。乃至晚清,一般旗人也很少穿箭袖袍。但到20世纪30年代,满族仍穿直梳式的宽襟大袖旗袍,男式旗袍下摆至踝,无纹饰,女式旗袍下摆至小腿,衣襟、领口、袖边绣花纹图案。30年代,女式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成紧身贴腰,臀部略敷,下摆回收,长短适度,可以显现女性的曲线美。至20世纪80年代,旗袍仍为各族妇女喜爱的一种时髦服装,男式旗袍只在重大的民族活动中穿用。

2.马褂 其式样为圆领、对襟,“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四面开禊。马褂身袖均较短。套在长袍外面,便于骑射。清初,马褂流行于八旗军旅,康雍以后,民间作为礼服,并有单、夹、纱、皮、棉多种样式。马褂分短袖、长袖两类,短袖中有对襟、大襟、琵琶襟数种,长袖马褂俗称“卧龙袋”[10],相传是康熙赐名,一般老年人爱穿。

3.坎肩 俗称“背心”或“马甲”,对襟无领,无袖。满族多套在长袍之外,一方面御寒,一方面也起装饰作用。坎肩式样很多,有琵琶襟、“一”字襟、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等名目。因坎肩穿着方便,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故流传至今。

4.皮大哈 是满族皮衣俗称。清初,满族的皮大哈很简单,只是将几张大块毛皮稍加裁剪,缝成袍褂护体,一般不挂面。清中叶以后,皮衣的制作精巧美观,常用大块鹿皮拼出花纹,毛朝外。还有一种缺襟皮袍,袍右前襟缺一角,用纽扣扣上,便于骑马,后来成为皇家亲王的行袍。

(二)旗鞋

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至清初,发展成一种高跟木底女鞋,称“旗鞋”,有的涂桐油,防雨、水用。木底高跟一般三五寸,也有七八寸的,用白细布将整个高跟包起来,镶在鞋底中部,其不着地的部分常用刺绣或穿珠装饰。跟底似马蹄的称“马蹄底”鞋,形同花盆的称“花盆鞋”。此种旗鞋,多为贵族妇女穿。老年妇女的旗鞋多平木底,前端稍削,称平底鞋,便于行走。旗鞋最忌素而无花,以为近凶服,一般都亲手刺绣,多饰蝉蝶图案,鞋帮镶彩边绣花。

满族男子以穿靴为主。一般平民多穿尖头靴,样式相同,只是用料不同。官员着方头靴。方头靴式样,前掐脸,靴头绣云头纹或虎头纹。还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满语称“卡萨靴”,俗称“爬山虎”,多为士兵或差役及练武功人穿。山民农夫多穿乌拉,初乌拉多用猎获的兽皮制作,后又用家畜皮(牛、马、猪皮)制作。乌拉用一整皮缝制而成,缝纫极密,鞋脸留下许多皱折,四周有六个耳子,穿时常在里面放乌拉草,在雪地长时间行走,也不冻脚,故乌拉草曾被满族誉为关东三宝之一。

清中叶以后,满族开始流行布鞋。男鞋素帮布底,圆方口式,女鞋多为薄底,青布或大绒鞋面,鞋头扎有云子卷或其他花卉图案。

(三)帽子

满语称“玛哈”。满族不分长幼,四季都可戴帽,春夏礼帽为无檐凉帽,椎伞形。贵族用“得勒苏草”(俗称玉草)编成,平民用其他草本植物编成。秋冬戴暖帽,暖帽用呢、毡制成,圆形,有约两寸宽的帽檐,檐上镶以毛皮。贵者多用貂、水獭皮,贫者多镶青鼠、狗皮,帽顶缀红缨。农民夏季戴伞形草帽,秋冬戴毡帽头。毡帽头有大小四个帽耳,上缀毛皮,可折在里面,可放下来防冻。这种毡帽至民国时成为各民族喜戴的帽子。便帽亦称小帽,俗称“瓜皮帽”,老人幼童都戴,帽形上锐下宽,方瓣缝合,有的有一寸多宽的小檐,后来逐渐流行无檐,帽顶镶丝绒结成的疙瘩,多为红黑二色,贵族帽檐前额正中缀有珍珠、翠玉、猫花眼石、玻璃、银片等制成的帽正,是其先民灵石崇拜的遗风。年轻的八旗子弟,喜在帽疙瘩上挂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称为“红缦”,显得英姿飒爽。瓜皮帽流传至民国时期。老年人冬天戴大风帽,俗称“风兜”,其帽扇很长,可护住脖颈,方便暖和。满族有敬狗之俗,所以忌戴狗皮帽。

满族妇女平日爱戴平顶帽,帽缘绷有檐,其上饰云子卷花纹。老年妇女戴“脑包”,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上镶素边,中间绣素花,围在额上挡寒风,又使头发整齐。

(四)佩饰

满族的佩饰有珠饰、石饰、金饰等多种,最常见的是荷包与香囊。荷包绣得格外精巧,里面常装香料、烟香、小零食等物。荷包是幼童时期的重要礼品,也是相恋中的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

(五)官服

清代长白山区域内满族官员按朝制穿戴官服与顶戴花翎。官服分蟒袍、补服、外褂、常服几类,和帽、靴、鞋相配成套。蟒袍,又称“花衣”“花袍”,三品官阶以上绣九蟒四爪图案,四品以下绣八蟒,七品以下绣五蟒,袍下摆绣云水图案,天蓝为正色。皇族子弟四开禊,其他两开禊。补服俗称补子,是品级大小的标记,缝在外褂前后心上,上端在前二、三纽扣之间。有龙形圆补、四团补、二团补、正蟒方补、方补等多种,上绣仙鹤、锦鸡、孔雀、麒麟、狮子等图案,为官秩与文武职别的标记。外褂长至膝,常罩在蟒袍外。天青色为常服,玄青色为素服,素服逢丧事时穿。外褂两旁开禊,便于骑射。女官服分袍、褂、氅、衬四种。蟒袍与男式相同,外褂与蟒袍齐,褂服图案与男官服相同,氅衣其长掩足,只露鞋底,胯有开禊,双挽广袖,白质绣花,单、夹、皮、棉皆有。青年女子常喜大红,中年妇女多用藕荷色。辈分高者用深色,老年与寡妇用宝蓝色。

顶戴花翎是清代表示官秩的独特标志。顶戴俗称“顶子”,是自皇帝至各级官员冠顶的镶嵌物,多用各色宝石与素金,表示品秩。花翎是指带“目晕”的孔雀翎,蓝翎的羽毛,将花翎与蓝翎扎在一起插在帽顶翎管之中,与顶子相连,故连称“顶戴花翎”。花翎还常是朝廷给予特殊荣誉的标志,这种饰俗是女真人佩石插翎古习的遗风。

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传统服饰保留了相当一个时期,后逐渐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民族服饰风俗共性的东西增加,然而民族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如满族中老年男子喜穿青、蓝色的服装,保留着穿套裤,扎裤腿,着白袜,穿坎肩的传统装饰。中年妇女喜穿带大襟的衣服,有的头上扎有红头绳,表现其爽朗的民族性格。不少农村满族老年妇女还保留绾髻盘顶的习俗。至80年代,在续谱祭祖或民族庆祝活动中,不少满族男子身穿长袍马褂,妇女穿起旗袍,姑娘们梳起漂亮的两把头,祝贺志喜。山区满族放鹰捕猎时,仍穿皮袄、皮套裤,足蹬暖和的乌拉鞋。一般满族人家仍保留着忌戴狗皮帽子之俗。

清代,满族服装居“国服”地位,在中国服饰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长白山地区是满族的故乡,因此,该区域满族服饰保持了其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相邻的各族。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满族原有的服饰习俗渐渐淡化,但现在流行的旗袍就是在满族原有旗袍样式的基础上把圆领改为直领,服变瘦,紧束腰,成为各族妇女喜爱的服装。

(六)发型头饰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的发式是在额角两端向头顶引一条弧线,将弧线下的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便于山林中骑射。年轻人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的小坠角儿,系在辫桃之上,随辫摆动,以为美观。满族人认为发辫是其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格外珍视,在战场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乡,隆重埋葬。

满族女子在成年前,发型与男子相似,到成年待嫁,方始蓄发,或绾起髽髻分列前额,或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背后,辫梢辫根上常缠上一段大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

已婚满族妇女的发型多是绾髻,绾至头顶的叫大盘头,还有架子头,吉祥头,两把头等。其中最典型的是两把头,即将头发束在头顶,分为两绺,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发,压在后脖领上,显得格外稳重、文雅。如遇喜庆,接待客人时,在这种发上戴一扇形发冠(俗称钿子),多用青绒制成,十分典雅,俗称“旗头”“京头”。

平时,一般满族妇女把头发绾到头顶正中盘发,中间横插一根扁方叫“小高粱头”。也有一种将头发缠在一个铁丝圆形架上,再横插一大扁方,后颈“燕尾”式的叫架子头,俗称“大高粱头”。有时,则不插扁方,只将头发盘髻至头顶。;

满族妇女喜在发上插有金银翠玉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头饰,有凤头簪,龙头等形状,珠花簪、压发簪等多种名目。满族妇女喜戴鲜花,就是年过花甲的老妪也不例外。到了春天,妇女儿童还喜在头上插鲜嫩的柳枝,因为翠绿的柳叶是满族古老女神佛朵妈妈的象征,寓意着人丁兴盛。

满族还重视耳饰,其先民男女都戴耳环,至清代,只有妇女戴耳环。她们自幼就一耳三钳,成年后也一耳三钳,这是满族风尚的标志。满族信奉的萨满教认为,耳环能守护人的游魂,戴耳环就象征着吉祥平安。满族重视头饰,禁止女子缠足,故有“金头天足”之称。

民国以后,满族男子发型已和汉族大体相同。解放前后,个别妇女的“两把头”逐渐简化,已和流行发式相近,只在民族的重要活动中,仍梳传统的旗头。

三、汉族服饰

清初,由于清廷对“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长白山区域内的汉族人,相当一部分加入汉军八旗,入旗汉族的服饰与满族相似,实际上这部分人已融合到满族之中。未入旗的汉族,其服饰也接近满族。光绪后,有大批汉族人到长白山区垦荒、采参,其服饰既保留了关内山东、河北故地的基本特色,又受到了满族服饰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

(一)服饰

旧中国包括长白山和东北民间衣着布料单一,如男子“衣服多用大布、褡裢、花旗,色泽青蓝,无奢侈之风”。衣着因阶层不同而异。农民、手工业者着短衫(冬为短袄),多为锁绊对襟,裤抿腰,扎布带。衣裤布料多为“家机布”(一种手工织粗布)。女裤皆宽肥裤腰,抿腰系带,裤脚冬扎夏散,妇女穿短衣时,下身要穿裙子

清代根据朝廷命令,男子必“剔发易服”,所以,改变了宽袍大袖的装束,代之以长袍马褂这种基本的服饰。民国以后,男人仍以长袍马褂为基本服饰。富贵人家的妇女多穿旗袍,外罩一件对襟毛绒衣,脖围毛巾或纱巾,戴银手镯、金戒指,有的腹下挂香荷包。一般平民,年节或拜祖、会友以布制长袍马褂为“礼服”。女子穿捻襟长袍,衣长及膝,高领大袖,襟袖处镶边,秋冬时还有夹袄、棉袄或外套坎肩。旧时农家老人襟纽上常系挂胡梳、挖耳勺、牙签等物,起初为日常所用,后以此类挂件为饰物,亦成为身份的标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部分城市青年与学生穿学生服,其样式如中山服式样。此时开始流行西装、大氅。大氅今称大衣,据旧地方史志记“庚子俄人入寇,御寒者始做俄人大氅,今则男女多用之,且流行京沪间”。城镇小康人家,有“节食强衣”之俗,讲究穿戴。农民多长裤短袄,以便劳作,年节喜庆之日也着棉袍。家境困苦的则终年破衣烂衫。

(二)鞋

清代汉族富贵人家男子多穿家做的棉鞋。女子穿绣花布鞋。长白山区的劳动者冬天多穿从满族传来的乌拉,殷富人家冬天也穿牛皮制作的“堂堂马”或用驴、马皮(毛向外)做的“堂堂牛”。20世纪20年代后长白山区开始流行上海、天津制的胶皮鞋,哈尔滨、海拉尔等地俄人所制的“毡疙疸”。机制的皮鞋也在上层社会风行。贫苦农民夏秋常赤脚。解放后,“堂堂马”“堂堂牛”逐步绝迹,城里多穿机制的布鞋、胶鞋,山村仍穿自做的布鞋。妇女的绣花鞋几近绝迹。各种新潮式样的皮鞋、皮靴、人造革鞋、登山鞋、旅游球鞋、凉鞋、塑料鞋、宽紧式布鞋等流行,城乡已无大区别。

(三)帽子

清代汉族富贵人家,受满族习俗影响,夏天戴草帽,春秋多戴红顶瓜皮帽(帽头儿),冬天戴翻毛皮平顶帽,多以黄鼬皮、狐皮、貉皮等制成,也有水獭皮的,老年人带大风帽。平民男子春秋戴圆形白毡帽,俗称“关东白帽子”,夏天戴粗制麦编帽,或用高粱秆皮编的草帽。冬天戴猪皮或狗皮帽,出远门时,戴一种有两个小耳冠于帽外的“关东大帽子”,多为狐、狗皮制成。

民国时期帽子多沿清代习俗。20年代,城市男子多戴与西服同时传入的礼帽。东北沦陷时期,受日本服饰影响,流行一种大耳皮帽,这种帽子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50年代,长白山村民男子冬天多戴兔皮、狐狸皮、貂皮、猪皮、狗皮帽。

(四)汉族发式及头饰

清朝时期,服饰随满族习惯。成年男子蓄辫,前顶剃光,颅后留发,梳成单辫,垂于脑后。女子的发型幼时绾双髻,婚前梳大辫,多用红头绳束辫根及辫梢,婚后则在颅后绾髻,上覆发网。富贵人家的妇女常在发髻上插金、银簪子,并戴金、银、翠、石的耳环,贫寒之家的妇女则多戴铜制的簪子、耳环。劳动阶层居民多依时令或垂或盘。士绅、地主、商人及官员(非公务时)喜戴便帽,俗称“瓜皮帽”,青色,上有圆形顶子;冬季喜戴“苇莲头”,又俗称“酱斗子”,形近毡帽,有皮耳可挽进翻出,方顶绸布面。农民手工业者夏令时多不戴帽,野外劳作时多戴秫秸编制的尖顶草帽;冬着棉帽,多为赭红毡帽,耳扇以狗皮、狐皮为多见。平时帽耳挽进,当便帽,外出冷时翻出四片帽耳(前后各一小耳,左右大耳,可扣至腮下)。

辛亥革命时,不少中青年男子剪辫留短发,发式有光头、分头、平头、球头、背头等。农工多剃光头或留短平头,知识阶层或富贵子家弟则留分头,有正分、偏分、“一边倒”等流行发式。少数青年男子还留有长辫的,民国以后逐渐绝迹。女子的发型也有多种变化。有绾髻、梳辫、烫发,后一般为梳辫及剪短发,年老妇女有绾髻的。学生与知识阶层的妇女多留齐脖短发,显得利索文静。姑娘多留两侧双辫,双辫有长有短,单辫以长为美。20世纪30年代以后城市开始流行烫发。已婚妇女仍有颅后绾髻之俗,青年妇女额覆短发,俗称“刘海”,颇增妩媚。

妇女首饰在旧时有发簪、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胸花、领花,老年妇女有用帽花的。用料有赤金(含包金、镀金等)、白银珍珠、玉石等,农村贫困妇女无首饰。晚清、民国初期用头网、疙瘩针,兼用发夹。

四、朝鲜族服饰

(一)服装

朝鲜族喜穿白衣,故有“白衣民族”之称。男装有袄、坎肩、长袍、裤等。袄,朝鲜族语称“则羔里”,斜领,左袄袖宽,前襟钉有飘带,穿时系在衣襟中上方。坎肩,朝鲜语称“麻古子”,其形似袄,但无领,对襟,不系飘带,用一个大琥珀纽扣,穿时加在袄的外面,有明显的装饰作用,是中老年的春秋服。裤,朝鲜语称“巴几”,多为白色,也有灰色或青色,裤腰肥,裤腿宽,裤裆大,穿时裤腿由里向外绾,再系以腿带。这种裤式便于席地盘腿而坐。长袍,朝鲜族语称“都鲁马基”,式样同袄,只是比袄长,垂至膝下,是成年男子的礼服,有单、夹、棉之分,常用麻布、棉布、绸缎制作,颜色多青色或灰色。道袍,多用布缝制,斜领、左宽衽袖,下摆长至脚面,前后垂有同肩宽的布条,垂直下摆,胸上部扎道袍带,原多为儒生与士大夫专用,后来一般平民也穿。

女装有裙、袄、袍、裤等。裙有拖裙、筒裙几种。拖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裙腰及胸,裙摆很宽,一边开衩。裙带缝在裙腰两侧,缠腰一圈后系在右腰一侧。裙摆上有许多细褶,长拖脚面。穿这种裙子,里面必穿白色衬裙。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与其他民族筒裙不一样的地方是腰部带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裙长过膝,便利劳动、步行。裙袄相配,袄短裙长,加上色彩与纹饰的搭配,舒展美观。女袄与男袄基本相同,只是袄襟较短,领子稍呈圆形,袖肘宽,袖口窄。襟与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颜色多白色、粉红色,其他颜色较少。有一种三回袄,在领、袖、袄带等已镶边的地方再饰一层紫色或栗色绸布,过去只有生下儿子的妇女方可穿,近世则成为一种装饰方式。女裤与男裤式样相近,但比男裤瘦短一些,裤脚窄,不系腿带。

朝鲜族童装中最有特色的是袖袄,也称七彩衣,其袖有红、黄、蓝、绿等七种色彩的彩绸或彩布制成,宛如美丽的彩虹。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与美丽的象征,所以这种童装寓含着对孩子的期望与爱怜。这种袄男孩可穿到一两周岁,女孩可穿到十岁左右,女孩多以红短裙与彩袖袄相配,美观可爱。

(二)鞋帽

朝鲜族传统的鞋有木屐、油鞋、云鞋、胶鞋、草鞋、布鞋、麻鞋等。木屐,用木头凿制,船形,钩鼻。鞋底前后部分略高。清末民初,木屐已很少见。油鞋,用浸渍油脂的皮革制造,船形,不透水,适于阴雨天穿。女油鞋在鞋尖、鞋跟、鞋帮上饰有花纹。云鞋,是用多层绸布粘贴作面,布纳鞋底,船形,钩鼻,鞋帮上饰有云纹,故名。自民国后,胶鞋广为流行。女式胶鞋,又称勾鞋,形同小舟,尖稍高于帮,向脚背方向略呈钩状,多为白色、黑色或天蓝色。男子多穿平面黑、白胶鞋。草鞋多用稻草制作,便于下地劳动。布鞋、麻鞋在日常生活中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统的胶鞋,布鞋流传至今,其他鞋类被流行的皮鞋、人造革鞋等代替。

朝鲜族帽子有笠,是一种圆锥形宽檐帽子,以黑笠为最流行。戴笠时,先在头上敷以网巾与宕巾,下雨时在笠上罩以笠帽以防雨。笠帽原是封建时代身份等级的标志,上世纪初,一般平民也可戴用。20世纪30年代,男子中流行西方传入的礼帽。夏天老年男子戴一种马尾编的大檐凉帽。风帽,亦称“帽遮”,是妇女御寒的帽子,无顶,由前额和后摆组成,后摆长至后枕上部,边缘镶有黑色毛皮,两耳部分垫有白兔毛,外有耳套,下摆前颈部两侧有彩色打结而成的布帽带,下垂紫穗。解放后,部分老人仍喜戴毡礼帽,中青年的帽子与当地汉族相同,妇女喜戴各种颜色的围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朝鲜族的传统服饰仍基本保留下来,尤其是老年男子和妇女仍以传统民族服装为常服,在民族节日或喜庆活动中,多着民族服装。中、青年男子以西装为主。平时,朝鲜族很讲究服饰的整洁美观,因此,一些漂亮的现代时装,经常首先在朝鲜族青年男女中流行。

(三)发式头饰

古代朝鲜族“人皆皮冠,使人加插鸟羽,贵者冠用紫罗,饰以金银”[11]。清道光朝以后,朝鲜族少年男女均留发绳辫。成年礼都要打发髻,多以红布或紫布做成辫绳,男子的发髻上常用金、银、琥珀、珊瑚等制成的簪,女子的发簪多用白银制成,有的还在金银、玉石上雕各种花卉图案,十分精巧。还常用玉石雕成的头簪作为发饰。清末,这种古典式的发式逐渐消失。民国以后,男子通行以短发为主,女孩是齐耳短发,姑娘婚前留辫式短发,婚后或绾髻或烫发。

五、回族服饰

(一)发式与头饰

清代到民国,长白山地区回族的发式基本同汉族一样,但男子喜戴“礼拜帽”,这是一种白色或深色布料制成的无檐圆帽。妇女礼拜时戴“盖头”,盖头类似一顶大帽子,将耳朵、头发、脖子都遮在里面,从头顶垂到肩上。少女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布料精美,实际上成了一种装饰品。

(二)服饰

长白山地区回族男子历来与汉族服饰相同,只是戴“礼拜帽”。男女都讲究衣着整洁。新中国成立之前,男子到中年后,有的喜在上唇留一条又细又薄的胡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