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时珍是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和经验,写成了一部一百九十万字的名著《本草纲目》,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李时珍认为只有亲自接触实际,进行考察研究,才能做到明辨是非。《本草纲目》这部杰出的著作直到公元1591年左右才刊印成书,正式发行,此时李时珍已逝世一年多了。

●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46●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是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和经验,写成了一部一百九十万字的名著《本草纲目》,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李时珍出身医生世家,其祖父是位民间医生,地位低下,虽然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但常常被人看不起。在李时珍很小的时候,这位祖父便去世了。

李时珍的父亲名叫李言闻,是位颇有名气的医生,很受地方百姓的尊重。但是,不能踏入仕途,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李时珍的父亲希望李时珍能通过科举制度改变地位和经济状况,从而光宗耀祖,显赫门楣。但是这也仅仅是个梦想,李时珍十四岁中过秀才后,就再无中第。那时的科举制度是为地主阶级设立的,没有靠山是很难入仕的。

公元1540年,二十二岁的李时珍第三次参加乡试落选,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再加上考试时的劳累和紧张,得了一场大病,回家便卧床不起,李时珍的父亲煎汤熬药护理儿子,他的病才渐渐好了起来。经过这场变化,李时珍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他请求父亲不要让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跟随他做个好医生。李时珍的父亲见儿子如此坚决,就只好同意了。

从此,李时珍开始挂牌行医,与父亲一起为家乡的百姓看病,并利用一切时间,阅读一切能够得到的书籍,尤其是医学典籍。这为他后来著述鸿篇巨论《本草纲目》提供了有利条件。

李时珍父子医术高超,不拘泥于古方,善治疑难杂症。据史籍记载,李时珍曾诊治过一位喜吃灯花的病孩。这个孩子喜食灯花,骨瘦如柴。许多医生对这种病束手无策。其实这种病就是所说的钩虫病,病人多有异食癖。李时珍用百部使君子等药物,很快治好了孩子的病。此事轰动一时。武昌楚王朱英听说后,举荐李时珍到太医院任职。但是太医院里的太医不谈论医术,却大谈炼丹之术。李时珍看不惯,不久便辞官回家。

李时珍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前人留下的许多药书中有很多地方不够准确,甚至存有谬误。一次,他给一位病人开了方子,让他到药铺取药回家煎服。可是不久,病人家属找上门来,说病人吃了他的药,反而病重了。李时珍大吃一惊,忙取过药方查看,并无错漏,又取过药铺抓的药,发现药铺将有毒的虎掌当作无毒的漏篮子配给病人吃。李时珍赶到药铺,寻问究竟。药铺伙计拿出《日华诸家本草》一书给他看,果然上面写着虎掌和漏篮子为同一种药。药书的错误险些害死了人命。李时珍深刻感受到重修本草的重要。但是他向太医院提出此建议,却没有得到官家的重视和首肯,怎么办?不能再拖延下去,李时珍决定自己来完成重修本草的艰巨工作。

公元1561年,李时珍从太医院辞职回家后,开始专心研究“本草”,并为老百姓治病。他将历代传下来的医书药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读,总结归纳了其中优秀的部分,去掉不准之处。但是书中还有很多地方说法不一,甚至互相矛盾,可是孰对孰错,不能妄自推断。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李时珍认为只有亲自接触实际,进行考察研究,才能做到明辨是非。

于是,从公元1565年起,他多次远行考察。他一边行医,一边拜访有见识的人。他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安徽、福建等十几个省区,还到过苗瑶等少数民族地区,甚至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同时他知道了很多书本上难以得到的知识。

为了验证药效,他还亲自品尝。他曾饮过用曼陀罗花籽浸的酒,证明它确有麻醉作用,并能使人自舞自笑,现代中医麻醉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花,即洋金花。李时珍听说太和山九龙宫附近所产的榔梅被称为“仙果”,贡奉皇帝,说是吃了“长生不老”,官府还下令不许其他人采摘,他认为并不可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不顾官府禁令,毅然上山采摘,进行研究,发现榔梅只不过能生津止渴,并无药用价值。

除此以外,他还解剖过穿山甲,了解穿山甲食蚁的特性,向渔民了解鲤鱼等鱼类的习性和捕捞方法,向捕蛇人学习捉蛇和炮治白花蛇……经过实地考察,他收获很大,不但亲自辨识了药物,解开了诸多疑点,还发现了一批新的药物和新的用法。

李时珍将考察的结果及自己行医的经验全都写入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历经二十七年,三次易稿方始完成,凝结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李时珍一生的心血。

《本草纲目》全书五十二卷,一百九十多万字,收药一千八百九十余种,附绘药图一千一百零九幅,附药方一万一千余个,规模空前,是我国医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本草纲目》采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将药物按自然生态进行分类,而不是采用过去人为的分类方法。即按照“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原则排列。就是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由低级到高级,由植物到动物,由无机到有机的方法,比较符合科学观点。其中植物部分在公元1647年第一次被外国人摘译成拉丁文,书名为《中国植物志》,公元1753年西方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发表《自然系统》采用了比较科学的分类法,但比《本草纲目》晚了一百多年。

《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当时医学界所了解的药物知识,比过去新增药品三百七十四种,纠正了旧“本草”中的许多错误,并详细地讲述了所列药品的正名、释名、气味、主治等内容,并对新发现、新发明的药物,如“三七”等记录尤为详细。

《本草纲目》第一次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即脑为思维器官,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心脏为思维器官。并提出了“命门位于两肾之间”的中医新命门学说,改“命门即肾”的传统说法。书中还记录了古代导尿术,推论了食生鱼会生寄生虫等前人未曾说过的提法,这些都是十分正确的。

《本草纲目》还是一部博物学书籍,内容涉及植物学、矿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解剖学生理学、人类学等各方面知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另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引文据典,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封建迷信的影响,《本草纲目》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东西,甚至迷信的内容。除《本草纲目》外,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籍,但大多失传。

《本草纲目》这部杰出的著作直到公元1591年左右才刊印成书,正式发行,此时李时珍已逝世一年多了。《本草纲目》出版后,迅速传到海外各国,被全译或节译成日、朝、拉丁、英、德、法等国文字,被西方生物学家、博物学家所称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曾多次引证《本草纲目》中的论证。

◆《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一生的成就,也是一座古代医学宝库,他的精神和业绩永远存留于中国和世界人民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