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话语描述与跨文化话语偏见

话语描述与跨文化话语偏见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将“话语描述”看作互文性的一种形式,其他文本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形式而被整合到一个文本之中,并使用各种语言手段或明显或隐蔽地标示出来。被描述话语和描述话语之间的“边界维护”需要用各种类型的描述话语来表示。
话语描述与文化话语偏见_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三、话语描述与跨文化话语偏见

在跨文化传播中,新闻记者有时可以亲临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报道事件。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时空限制,记者们不可能在事发时就在现场,加之语言障碍、报道限制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往往需要转述各种目击者的描述,或者其他消息来源,如官方消息、其他媒体等,来进行自己的报道,这就要涉及引用他人话语的问题。但是,引用什么、什么时候引用、怎样引用、为什么引用就不简单是一个信息的“拿来主义”了,而是充满了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斗争。通过引用他人话语这种貌似客观和真实,不掺杂个人观点的方式也可以微妙地表达偏见。

1.话语描述

诺曼·费尔克拉夫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创造了一个新的术语“话语描述”(discourse representation)来研究诸如法庭证词、政治演说等各类话语,特别是新闻话语中的引语现象。他将“话语描述”看作互文性的一种形式,其他文本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形式而被整合到一个文本之中,并使用各种语言手段或明显或隐蔽地标示出来。为何要用一个新的术语“话语描述”来取代传统的“言语报道”(speech reportage),他的解释是:(1)它能更好地捕捉这样的思想:当人们“报道”话语时,人们必须选择以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来描述它;(2)被描述的东西不仅仅是言语,而且是书写,不仅仅是它们的语法特征,而且是它们的话语组织,也是话语事件的各种其他方面——它的环境,事情得到描述的语气等。[40]

为了建立他的“话语描述”理论,费尔克拉夫借鉴了沃洛辛洛夫(Volosinov)[41](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特别是话语之间的对话性思想。巴赫金坚决反对将转述引语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机械的、纯粹语法的做法(如英语语法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因为它忽略了被引述话语和引述话语之间语境(context)的转换,而语境的转换往往会导致同一句话具有不同的意义。他尤其强调引语与“转述语境”(reporting context)或“引述者话语”(reporting speech)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他指出:

转述引语在说话者(即转述者)看来是属于他人的话语,在其原来的语境中是结构完整意义独立的话语。转述引语正是从这种独立的存在被移植入引述者的说话语境中并与此同时保留下自身原来的命题内容和基本的语言结构。这就是说,说话者在引用他人话语时一方面会把他人话语的语言结构、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上的常规惯例部分地吸纳入自己的话语或者语篇框架,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来话语的自主性。[42]

转述引语与转述语境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体现在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趋势上:

一方面,转述者尽可能清楚地标出转述引语的边界,把它与自己的话语分开,从而保持原来话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转述者可能以微妙的方式把自己的声音渗透到转述引语中去。在这后一种情况中,转述语境会想方设法打破转述引语严谨的独立性,瓦解它、抹去它的边界。[43]

费尔克拉夫将巴赫金的转述语境和转述引语的思想吸收进来,建立他的话语描述理论。他将描述话语(representing discourse)称之为“一级话语”(primary discourse),将被描述话语(represented discourse)称之为“二级话语”(second discourse)。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以重叠程度(overlapping scale)为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确和清晰标示,区分界线分明;另一类是被描述话语被“翻译”成描述话语,两者界线不清、相互融合。被描述话语和描述话语之间的“边界维护”(boundary maintenance)需要用各种类型的描述话语来表示。为此,他区分了四种从清晰到模糊的话语描述方式。位于这个变化连续体两端的是“直接话语”(Direct Discourse,DD)和“间接话语”(Indirect Discourse,ID),将前者转换成后者的方法与传统英语语法中将“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转换成“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没有什么区别。例如:

(1)Mrs.Thatcher warned Cabinet colleagues:“I will not stand for any backsliding.”(DD)(撒切尔夫人警告内阁同僚:“我不容忍任何倒退。”)

句(1)是“直接描述”(DD),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转换成“间接描述”(ID):

去掉引号;使用that引导间接描述;将代词I转变成she;将动词的时态由一般将来时will not stand for□转换成would not stand for□这样就变成了:

(2)Mrs.Thatcher warned Cabinet colleagues that she would not stand for any backsliding.(ID)(撒切尔夫人警告内阁同僚,她不容忍任何倒退。)

费尔克拉夫认为DD和ID之间还应细分为较为模糊的次类型。对DD而言,还有一种变体形式,那就是直接描述的只是部分词语或短语,这种类型被费尔克拉夫称为“蜕变直接话语”Direct Discourse(Slipping),DD(S)。例如:

(3)Mrs.Thatcher warned Cabinet colleagues that she would“not stand for any backsliding.”(DD(S))(撒切尔夫人警告内阁同僚她“不容忍任何倒退”。)

还有一种就是被描述话语在描述话语中没有被清晰地标示出来,因而被称为“无标记转述”UNSIG(unsignalled)。这种类型没有引述句(reporting clause),被描述话语和描述话语的“声音”被混在一起(double-voiced)。例如:

(4)Mrs.Thatcher will not stand for any backsliding.(UNSIG)

(撒切尔夫人不容忍任何倒退。)

句(4)到底是撒切尔夫人的声音,还是转述者的声音呢?恐怕两种都有。

总而言之,描述话语和被描述话语的“边界”随着DD,DD(S),ID,UNSIG的顺序逐渐变得模糊,两者之间的声音也渐渐融合在一起了。

互文性理论认为,阐释不仅是对文本的阐释,还是对语境的阐释,强调文本阐释者的积极作用。阐释是文本与阐释者之间的互动,所以不能脱离阐释者所置身的语境。这也是费尔克拉夫从巴赫金那里吸收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思想。后者认为被描述话语的意义,如果不参照其在描述话语中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以及其所置身的语境的话是无法确定的。例如,《纽约时报》在2009年8月1日的一篇报道中,这样描述中国政府对一些新疆“7·5”事件中的犯罪嫌疑分子的审判:

The English-language China Daily newspaper said officials were organizing special tribunals to weigh the fate of“a small number”of the 1,400 people who have been detained,most of them Uighurs,a Turkic-speaking Muslim minority whom security forces have blamed for much of the killing.(“China to Try Suspects Held after Riots”;The New York Times,August1,2009)

英文的《中国日报》说官方组织了一个特别法庭来审判1 400名“少量”被拘留的人员的命运,他们大部分是维吾尔族人,一个说突厥语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安全部队指责他们实施了大部分的杀戮。

在这段话中,《纽约时报》采用DD(S)的话语描述形式转述了《中国日报》对该事件的报道。耐人寻味的是《纽约时报》只是直接转述了其中的一个短语a small number(少量),其用意有二:一是表明信息的真实性,源自《中国日报》,不是编造的;二是将该短语引入到自己的报道中,通过置换语境巧妙地赋予其新的意义,并掺杂了自己的“声音”:1 400人不是少数且其中大部分是维吾尔族人,并特别说明他们是说突厥语的伊斯兰民族,与汉族人截然不同;中国政府指责他们是罪魁祸首。于是,这些骚乱就被架构成维汉之间的一场“种族冲突”,从而隐蔽地表达了《纽约时报》的倾向性。

为被描述话语在描述话语中构造语境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描述性动词(representing verb)或言语动词(speech verb)的选择。不同的描述性动词能表达被描述话语的“言外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这种力量来自于由话语描述者强加给被描述话语的解释。如上述四个关于撒切尔夫人警告其内阁成员的句子,都选择了描述动词warn(警告),不仅加强了被描述话语的重要性,还表明了撒切尔夫人相对于她的内阁同僚的权力优势地位。如果将描述动词warned换成其他的动词如told(告诉),意义就会迥然不同。动词tell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属于中性,类似动词还有say,write等。

按照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格伊斯将英语中的一些常用的转述动词(这里指描述动词)分为积极的(positive)和消极的(negative)两类:积极动词帮助塑造消息来源的谨慎、镇定、坚强、严谨或成功者的形象;消极动词给人一种鲁莽、软弱、不严谨、易冲动或失败者的形象。[44]用积极或消极动词去转述看起来客观的被描述话语,其实是为后者限定了一个阐释的语境,不仅表达了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的概念意义(ideationalmeaning),还表达了人际意义(interpersonalmeaning)。请看下例:

□a senior Iraq official threatened to shoot down US spy planes if they resumed flights over his country.A senior Pentagon official said yesterday that any Iraqi attempt to shoot down a UN surveillance plane would be considered an act of war.(Guardian,November 8,1997)

一位伊拉克高级官员威胁道,如果再在他的国家上空飞行的话,(伊拉克)将击落美国间谍飞机。一位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昨天说,伊拉克任何击落联合国侦查飞机的企图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其实,双方都在威胁。但是,在描述伊拉克官员的话时选择了一个具有消极意义的描述动词threaten,塑造了一副色厉内荏,充满敌意的伊拉克官员形象;而在描述美国官员的话时则使用了一个中性描述动词said,显示了美国官员的平和、理性。

但是,使用积极或消极的描述动词,其意图往往比较明显,容易让人看出其倾向性。为了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有些报道虽然也选择使用一些中性的描述动词(如said,tell,etc.),但又往往附加一个带有评价意味的成分来微妙地表达其偏向立场。例如:

China,India,Brazil and South Africa said in New Delhi this week that they would present the United Nations with their“voluntary”plans on climate change. Voluntary is the operative word;the countries want to stress that only develop ed nations should have binding responsibilitie s to fight climate change.(The New York Times,December 15,2009)

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本周在新德里说,他们将向联合国呈交他们“自愿”的关于气候变化的计划。自愿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词语;这些国家想强调只有发达国家才应该承担具有约束力的责任与气候变化作斗争。

在此例中,报道使用中性的描述动词said和DD(S)来描述中国等国家的话语,但后面紧跟的成分就夹杂着报道者不那么“客观”的“声音”了。

由此可见,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或机构出于不同的认知、动机、意识形态等原因就会选择不同的动词或方式去描述,而这往往就会导致话语偏见的产生。

2.话语描述对跨文化话语偏见研究的意义

费尔克拉夫的话语描述理论对研究跨文化传播的话语偏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报道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话语来建构某个涉及他文化的事件。由于时空、语言等因素的限制,新闻记者往往需要大量引用别人的话语来形成报道,这些引用话语既包括人们对事件的描述,也包括他们对事件的解释。正如菲什曼(Fishman)所言,新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某件事如此是因为某个人说它如此”[45],然而,引用谁的话,怎么引用则必定要受到特定新闻理念、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等因素的制约,这样,话语偏见的产生便不可避免了。

二、引用别人(如目击者、专家学者、主流媒体等)的话语来描述某个事件往往给人一种客观真实、不偏不倚的感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引用哪些人或机构的话语,以及如何引用也可以隐蔽地表达偏见,这种方法由于巧妙地运用看似客观的引语来表达偏见,因而不易觉察。

三、跨文化话语偏见既可能产生于运用引语生产新闻话语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于话语的接受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对话语偏见是如何生产的非常关注,却有时会忽略话语偏见也可能产生于话语的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出于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经验体悟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和自尊,也可能剥离语境地、选择性地引用他人话语,从而产生另一种面相上的话语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