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话语结构与话语偏见分析

新闻话语结构与话语偏见分析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各种理论、社会、政治说明,对偏见、歧视和种族主义作话语分析是必要和及时的。范·迪克的一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就是对新闻报道这一特殊的话语体裁进行研究。
新闻话语结构与话语偏见分析_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二、新闻话语结构与话语偏见分析

宏观语篇角度研究新闻媒介话语偏见的一位著名学者就是荷兰语言学家范·迪克,他也是批评性话语分析认知分析支派的代表人物。他特别注重从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来研究话语和社会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致力于西方社会对(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偏见、歧视和种族主义行径及其话语的分析和研究。他认为:

偏见、成见是社会群体认知的一种形式。尽管社会心理学常论及偏见、成见,但是它们需要用更系统、明晰的社会认知和话语理论来分析。而且偏见往往是从各种话语形式中产生出来的。它们包括报界新闻报道、教科书、占统治地位的群体成员之间的日常谈话等。同时,对少数种族群体的许多歧视、种族主义形式是靠语言传播的。因此,各种理论、社会、政治说明,对偏见、歧视和种族主义作话语分析是必要和及时的。[39]

经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和研究,他发现:

在篇章、谈话的内容、结构、策略和西方白人对第三世界人民、西方国家内少数民族的“种族”群体再现的内容、结构和策略之间,存在着有趣的联系。值得注意,由于尊重社会公认的礼貌、容忍准则的人不愿意被人称作种族主义者,许多带有偏见的话语随情景的不同被巧妙地调整了:人们运用各种预防造成反面印象的策略;常见的有“我不是种族主义者,但是……”,“我对妇女没有反对意见,但是……”,“当然不是所有黑人都很懒散,但是……”。[40]

内容、结构和策略是他考察话语偏见的重点。他虽然也对一些微观的、局部的话语偏见表现策略进行研究,但他更加关注话语偏见的内容与表达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强调从内容、结构和策略的宏观角度去分析话语偏见。因为相对于词汇、语法等语言策略,话语生产者不太容易控制话语的结构,所以,话语结构更能反映说话者的意识形态和偏见。

范·迪克的一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就是对新闻报道这一特殊的话语体裁进行研究。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多数人而言,新闻报道是人们接触最多的书面话语类型。新闻话语不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人、事物和发生的事件的社会认知,还塑造着人们的认知结构。通过对新闻报道所呈现的话语偏见的研究,他发现,“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当局(警察局和法院)、市政官员、学术专家通过传播媒介所做的话语表述是偏见形成和偏见归附的基础”[41]

范·迪克认为,以往人们对作为新闻语篇的分析侧重于“内容”分析,而很少注重对“话语”本身的结构分析,“多数研究偏向社会学,且只考虑专业常规、机构控制、新闻意识形态。然而,一些微观社会学分析和近期一些语言学研究倒是接近于新闻的语义、形式解释。话语分析可以将这些不同研究方向结合起来。”[42]顺此思路,他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方面,是对新闻作透彻、系统、有理论根据的话语分析;另一方面,将话语分析与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为此,他对新闻话语的分析研究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对新闻文本本身的内在结构进行话语分析;二是对新闻文本与社会语境的外在联系进行研究。

在范·迪克的新闻话语理论中,对新闻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分析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主题结构(thematic structure)和新闻图式(news schema)。

主题(theme)或话题(topic)是指新闻话语的最重要、纲要性和主旨性的信息。主题对文本的整体性理解至关重要,它以从顶向下或倒金字塔的方式控制着文本局部的理解。对主题的认知性理解如能把握文本的总体关系、层次和组织结构,也就能把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结合起来。所以,对主题的研究也就是对话语进行全局性的、宏观层次上的研究。为达此目的,范·迪克将语义学中的宏观结构(semantic macrostructures)作为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文本的主题是建立在世界的常识性知识和个人信仰与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过程(macroprocesses),即规则和策略的作用,从命题族群(sequences of propositions)策略地推导出的一个宏观命题”。[43]在宏观过程中,一些宏观规则(macrorules)如删节、归纳和构建被循环使用,最终形成一个由多层(宏观)命题所构成的分等级的宏观结构。另外,宏观结构具有认知性、主观性特点,是由文本生产者和受众所赋予的。这就意味着知识、信念、态度、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宏观结构的构建和再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宏观结构及其表达(如报纸的标题和导语)就往往带有主观偏见了。

宏观结构是一个语义概念,其意义或内容(主题)还需要“某种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为此,范·迪克提出了新闻图式的概念。他认为,由媒介机构按照一定常规制作的新闻话语与其他类型的话语一样也具有一个内在的、规则性的结构。他以结构主义的相关性(relevance)思想为基础,将这个结构命名为“超结构”(superstructure)。“超结构”由一些作用不同的“常规范畴”(conventional categories)组成,包括总结(标题、导语)、主要事件、背景(语境和历史)、后果(后续事件或行为以及口头反应)和评论(评价和预测)等。(见下图)

img15

(该图源自:托伊恩·A.梵·迪克的《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第57页)

除了对新闻话语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以外,范·迪克还认为新闻文本结构与社会语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新闻语篇的结构形式和总体语义不是任意的,而是取决于机构(institutional)记者的社会、职业准则。同时它们也是记者和读者对新闻语篇进行有效认知处理的重要条件……如果我们不能将语篇结构与生产、接受新闻的认知语境结构和社会文化语境结构结合起来,那么,“纯粹的”结构分析将是徒劳无益的理论作业。[44]

也就是说,新闻图式中的要素排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因为它要受新闻机构的制度(新闻价值、职业准则等)以及更为宏观的社会语境(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的监察和制约。反过来,这种新闻图式又影响和塑造着受众对现实的认知。以此为基础,范·迪克展开了对新闻话语中的偏见研究。通过对大量的新闻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后,他发现了西方报刊的跨文化报道中存在着一个表达偏见的不变规律:

大多数白人报纸是……以否定的、屈尊的、家长式的态度,微妙地(或不那么微妙地)评价第三世界国家和黑人移民。他们显然不会管理自己。他们暴虐、混乱,很容易上共产主义的圈套。请注意,像上述例子并非罕见,相反,这是惯例。其作者不是极端的、种族主义的党派成员,而是可敬的、“严肃报纸”的优势名流记者,或者是商业名流的普遍观点……尽管有些观点不能为全体公民所接受,但是由于其间接、含蓄性,种族主义的预设往往未得到明确的反驳,因而也就很难让人抓住把柄。[45]

中国学者孙有中也运用范·迪克的新闻图式对《纽约时报》(29篇)和《泰晤士报》(14篇)关于北京的申奥报道进行了分析。[46]研究发现,两报的新闻报道所提供的背景信息透露出三种共同倾向:(1)忽略或淡化了对西方读者了解北京申奥诉求十分重要的相关背景信息,如申奥理由、口号、特色、所做出的努力、有利条件(政府的支持、人民的热情、大型运动会的组织经验、突出的奥运成绩)等。(2)突出或夸大人权问题。两报无论是对中国奥委会、国际奥委会,还是西方其他信源的引用,话题都集中在人权问题上。并且,在排列所引信源的顺序时,有意将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信源排在显要位置。(3)记者的评论喧宾夺主,在新闻报道中掺杂大量违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个人臆断和评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两报的新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